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青少年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状况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131例青少年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与124例对照者共同完成一般资料调查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中文版(TAS-20-C)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例组TAS-20-C、SCL-90量表评分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TAS-20-C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SCL-90总均分及躯体化因子得分正相关(P<0.05或0.01),而TAS-20-C总分及情感辨别不能因子得分与SCL-90中敌对因子得分正相关(P<0.01);TAS-20-C中外向型思维因子得分与SCL-90中焦虑因子得分正相关(P<0.01).结论 青少年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且与临床症状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述情障碍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述情障碍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61分]和无述情障碍组(TAS-20<60分)各60例。使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对TAS-20与WHOQOL-BREF的关系作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述情障碍组TAS-20总分以及情感辨别不能(DIF)、情感描述不能(DDF)、外向性思维(EOT)等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无述情障碍组(均P<0.05)。述情障碍组生存质量评价、健康状况满意度、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的评分均明显低于无述情障碍组(均P<0.05);但在社会关系、环境等领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WHOQOL-BREF总体自评分与TAS-20总分及DIF、DDF、EOT等因子评分均呈负相关(r=-0.452、-3.953、-0.264和-0.332,均P<0.05);生理领域与TAS-20总分及DIF、DDF、EOT等因子评分均呈负相关(r=-0.421、-0.256、-0.322和-0.228,均P<0.05);心理领域与TAS-20总分、DIF因子评分均呈负相关(r=-0.198、-0.226,均P<0.05);社会关系领域与EOT均呈负相关(r=-0.229,均P<0.05);环境领域与TAS-20总分、EOT因子评分均呈正相关(r=0.169、0.255,均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述情障碍,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述情障碍越严重则生存质量越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及其特征,探讨述情障碍与抑郁症不同症状间的关系.方法 选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20项 (TAS-20)中文版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HAMD-17),对82例抑郁症患者和8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评定.结果 (1)抑郁组TAS-20总分和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2)抑郁组TAS-20总分、情感辨别不能因子分和外向性思维因子分随受教育水平的增高逐渐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而对照组不同教育水平者在情感辨别不能因子和情感描述不能因子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3)重度组TAS-20总分和因子分均高于轻-中度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4)TAS-20总分、情感描述不能因子和外向性思维因子与HAMD-17总分、焦虑/躯体化因子、睡眠障碍因子、阻滞因子和体重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231~0.343,P<0.05,P<0.01).HAMD-17认知障碍因子与TAS-20总分和因子分相关关系均不显著(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述情障碍,可能为抑郁症的一种状态反应,其特征与抑郁症功能性躯体不适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躯体形式障碍(SD)患者心智理论(ToM)功能的特征及与述情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30 例年龄在18 ~ 60 岁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 版》诊断标准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年龄、性别及教育水平相匹配的30 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评估失言察觉任务测试(FPR)、Yoni 任务测试及多伦多述情障碍20 个条目量表(TAS-20)评定,对两组所测得结果加以比较,并对研究组的FPR、Yoni 任务评分与TAS-20 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间比较,研究组的FPR 总分、失言故事分及控制故事分和Yoni 任务测试的Cog、Cog2、Aff、Aff1 及Aff2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Yoni 任务测试Cog1、Phy、Phy1 及Phy2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FPR 总分、失言故事分与TAS-20 总分及各因子分的相关性分析均呈负相关(P <0.05);Yoni 任务测试的Cog 及Aff 各因子分与TAS-20 总分、各因子分的相关性分析均呈负相关(P <0.05)。结论 SD 患者的心智理论能力明显受损,且与述情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述情障碍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本院从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1例抑郁症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TAS-20(述情障碍)评分进行评定,采用HAMD-17(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抑郁程度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各因子评分、TAS-20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抑郁程度严重者各因子评分、TAS-20总分均明显高于抑郁程度为轻-中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S-20总分与HAMD-17总分有相关性(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述情障碍,其特征与抑郁症功能性躯体不适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躯体化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与心理状况、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其心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72例躯体化障碍患者和5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艾森克人格量表(EPQ)测定,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躯体化障碍组的TAS总分、F1因子分、F2因子分、F3因子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②躯体化障碍患者TAS与SCL-90的相关分析:TAS总分以及各因子分均与SCL-90总分、躯体化因子分呈正相关,与焦虑因子分呈负相关(P <0.05或P<0.01);③躯体化障碍组TAS与EPQ的相关分析:躯体化障碍患者的EPQ-E与TAS的F2因子呈负相关,与F3因子分呈正相关;EPQ-N分与TAS的F1、F2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躯体化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且与患者的心理症状及人格存在一定互动的关系,这为躯体化障碍患者心理干预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酒精依赖患者的述情障碍特征,并与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酒精依赖患者34例,健康对照者35例,应用密西根酒精依赖调查表( MAST)、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 TAS)评定酒精依赖患者的饮酒状况及两组的述情障碍状况。结果(1)与饮酒有关问题中重度者32例,占患者总数的94.12%;(2) TAS总分、酒精依赖患者的描述情感的能力(因子Ⅰ),认识、区别情绪和躯体感受的能力(因子Ⅱ)及外向型思维(因子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3) TAS 总分及其因子Ⅰ、因子Ⅱ评分与 MAST 总分及其工作、社会问题(因子2)、婚姻家庭问题(因子4)均呈正相关( P<0.05);(4) TAS总分及其各因子分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外向型思维因子Ⅳ=26.512-0.819×日均饮酒量。结论酒精依赖患者存在突出的述情障碍,应引起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与述情障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躯体组)及30例不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不伴组)晨起血清皮质醇水平,使用述情障碍量表(TAS-20)评定两组患者述情障碍.结果 (1)躯体组血清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不伴组[(533.88± 144.10) μmol/L vs (458.27±82.87) μmol/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躯体组述情障碍总分及识别情感障碍、描述情感障碍因子分高于不伴组[(67.13±6.96)分vs(62.03±7.14)分,(24.50±3.78)分vs (21.63±3.63)分,(15.30±2.69)分vs(13.57±2.03)分,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躯体组血清皮质醇水平与述情障碍总分正相关(r=0.596,P<0.01),与识别情感障碍、描述情感障碍、外向性思维因子分正相关(r=0.391,0.435,0.452,均P<0.05).(4)不伴组血清皮质醇水平与述情障碍总分正相关(r=0.418,P<0.05),与外向性思维因子分正相关(r=0.489,P<0.01).结论 伴躯体症状较不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存在较重的述情障碍,具体体现在识别情绪障碍、描述情绪障碍.述情障碍的严重程度与血清皮质醇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青少年抑郁症患儿述情障碍和家庭功能特征及其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5月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31例青少年抑郁症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280例健康青少年作为对照组,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DI)评定抑郁严重程度、多伦多述情障碍20条目量表中文版(TAS-20)评定述情障碍、中文版儿童用家庭功能评估量表(FFAS-C)评估家庭功能。比较两组儿童的CDI、TAS-20和FFAS-C量表评分,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研究组CDI评分与TAS-20和FFAS-C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儿童的CDI总分及各因子分、TAS-20总分及各因子分、FFAS-C总分及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儿童的TAS-20和FFAS-C总分异常比例分别为88.3%和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1%和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抑郁症严重程度与述情障碍严重程度和家庭功能异常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存在述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述情障碍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方法 对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67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依据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评分分为2组,即总分>60分为述情障碍组,<50分为非述情障碍组.分别进行医学应对问卷(MCMQ)、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LI)的测评,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67例MHD患者TAS-20评分为(72.31±12.28)分,TAS-20总分>60分(述情障碍者)31例,平均得分(82.37±15.84)分;TAS-20总分<50分(无述情障碍者)26例,平均得分(40.17±10.24)分;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8.90,P<0.01).50~60分者10例,平均得分(55.68±4.89)分.述情障碍组MHD患者MCMQ面对因子评分显著低于非述情障碍组,而回避、屈从因子评分则显著高于非述情障碍组(P<0.01或0.05).述情障碍组MHD患者GQLI总分及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因子分均显著高于非述情障碍组,显著有显著性(P<0.01或<0.05);而物质生活维度评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TAS-20评分与MCMQ的面对因子评分呈显著负相关,而与MCMQ回避、屈从因子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0.05);与GQLI总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或0.05),而与物质生活维度评分无相关性.结论 情障碍组MHD患者倾向于采用回避和屈服消极的应对方式,较少采用积极面对的应对方式;情障碍组MHD患者的生活质量要差于非述情障碍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了96例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研究组),同期抽取某部100名官兵(对照组)进行测定,并将2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TAS总分和因子Ⅰ、Ⅱ、Ⅲ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因子Ⅳ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发现,研究组个性特征与述情障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或P<0.01);研究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与TAS总分、TAS-Ⅰ、TAS-Ⅱ及TAS-Ⅲ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躯体化、人际关系及焦虑与TAS-Ⅳ呈负相关(P<0.05)。结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存在严重述情障碍,且与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述情障碍和应付方式的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调查26例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研究组)述情障碍和应付方式,并与26例正常人为对照分析。结果研究组述情障碍总分(73.27±8.21)高于对照组(67.59±7.89);应付方式的解决问题得分(0.65±0.16)低于对照组(0.89±0.57),自责、幻想、逃避、合理化得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述情障碍量表Ⅰ、Ⅱ因子与应付方式问卷合理化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Ⅱ因子与应付方式问卷逃避得分呈显著正相关( P <0.05)。结论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述情障碍明显,且与应付方式的选择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述情障碍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130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HAMD-17)≥17分,其中SCL-90量表中躯体化因子得分>2的抑郁症患者为抑郁症伴躯体症状组(研究组),SCL-90量表中躯体化因子得分≤2的抑郁症患者为抑郁症不伴躯体症状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评估患者的述情障碍。并就述情障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得分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2抑郁评分越高,其述情障碍越严重;3TAS因子1与3个症状因子呈正相关,因子2与5个症状因子成正相关,因子3与8个症状因子呈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性别、受教育年限、抑郁的严重程度等是抑郁症患者述情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长期住院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患者给予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药物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ITAQ),分别于患者治疗前,治疗24周末和36周末进行评定。结果:第24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因子分比较无统计学上的差异;第36周末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PANSS总分(P<0.01)、阳性症状分(P<0.01)、阴性症状分(P<0.05)、一般精神病理分(P<0.05)、PSP分值(P<0.05)和ITAQ分值(P<0.01)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可以作为改善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用氯氮平维持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入组40例维持期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均为阿立哌唑联用氯氮平治疗(联用组),与同期住院的40例单用氯氮平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单用组)对照。分别于入组时、入组后6个月、12个月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并同时用PANSS量表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PANSS总评分入组时、入组后12个月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评定联用组患者入组后6个月开始注意功能因子分,即刻记忆因子分与入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视觉广度、言语功能、延迟记忆因子分入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组患者5项因子分入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不良反应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用氯氮平维持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部分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首次无偿献血不良反应者心理健康状况和述情障碍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分别对86例无偿献血不良反应者进行评定,并与全国常模对照。结果:研究组在躯体化、焦虑、恐惧等因子分别明显高于全国常模水平(P〈0.05);研究组TAS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水平(P〈0.05)。女性SCL-90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恐惧因子分别明显高于男性(P〈0.05);女性TAS因子I(描述情感的能力)、因子Ⅱ(认识和区别情感的能力)明显低于男性。相关分析发现TAS总分及因子I、因子Ⅱ与SCL-90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各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因子Ⅳ(外向型思维)与SCL-90人际关系、焦虑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因子Ⅲ与SCL-90各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偿献血不良反应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与述情障碍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喹硫平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51例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门诊A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服用喹硫平,n=26)和对照组(未服用喹硫平,n=25)。分别于治疗前(基线)、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采用认知能力筛查量表(CASI)和老年性痴呆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两组AD患者的CASI和ADAS-cog基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两组的CASI和ADAS-cog评分均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两组的CASI及ADAS-cog评分进一步提高,其中治疗组的ADAS-cog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使用喹硫平治疗可能对AD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首次发病(以下简称为首发)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对8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物质依赖诊断标准的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首发患者为研究组,给予利培酮(40例,46mg/d)或奥氮平(40例,106mg/d)或奥氮平(40例,1020mg/d)治疗,共12周。于治疗基线和治疗末评定18项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18)、韦氏记忆量表、连续操作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并与8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结果:①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心理学测验成绩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或P<0.01)。②研究组患者正确应答数与思维障碍分呈负相关(r=-0.26,P=0.021),记忆商数与焦虑抑郁分呈负相关(r=-0.27,P=0.017),短时记忆与缺乏活力分呈负相关(r=-0.34,P=0.002)。③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应答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记忆商数、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首发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明显提高,认知障碍改善与临床症状缓解存在相关性,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的认知功能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