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中药材》2016,(8)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提取物对家鸽呕吐模型及家兔浆膜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建立硫酸铜口服和顺铂静脉注射致家鸽呕吐模型,观察金钗石斛提取物对呕吐的防治作用及对脑组织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家兔麻醉后将胃电电极与RM6240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连接,观察金钗石斛提取物对家兔胃电活动的影响。结果:金钗石斛提取物对硫酸铜口服和顺铂静脉注射致家鸽呕吐模型均可延长其呕吐潜伏期,降低呕吐频率,降低脑组织中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并能减弱家兔胃电活动的振幅和频率。结论:金钗石斛提取物对呕吐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脑组织中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减弱浆膜胃电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金钗石斛细粉和超微粉中生物碱类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考察不同粒径金钗石斛对肠道转运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金钗石斛细粉组(0.25 g·kg~(-1))和金钗石斛超微粉组(0.25 g·kg~(-1)),每6 h灌胃1次,连续灌胃5 d,收集大鼠血浆和小肠样本。血浆样本分析采用UPLC-MS,Hypersil Gold C_(18)色谱柱(2.1 mm×150 mm,1.9μm),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肠道转运体多药耐药蛋白1(MDR1),寡肽转运蛋白1(PEPT1),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2(OCT2),乳腺癌耐药蛋白1(BCRP1),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灌胃给予金钗石斛细粉和超微粉后,在大鼠血浆中能检测出石斛碱、石斛氨碱和mubironine B。金钗石斛超微粉组血浆中石斛碱和石斛氨碱的质量浓度比金钗石斛细粉组显著增加(P0.05)。与空白组比较,金钗石斛细粉和超微粉均能显著抑制BCRP1的基因表达(P0.05),且金钗石斛超微粉组较细粉组表达更低(P0.05);金钗石斛细粉还能显著上调MDR1的基因表达(P0.05),而金钗石斛超微粉则对MDR1基因表达的影响不显著。结论:与金钗石斛细粉相比,金钗石斛超微粉灌胃后在大鼠体内石斛碱和石斛氨碱的血药浓度升高,这可能与肠道转运体MDR1和BCRP1有关,为金钗石斛药材粒径的选择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分析不同产区铁皮石斛、金钗石斛中石斛多糖、石斛碱和氨基酸的含量差异。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采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测定石斛碱及石斛中氨基酸的含量。这三种药用成分在石斛干茎中的含量依次为多糖、氨基酸和石斛碱。三种成分在不同材料中的含量有明显差异,浙江乐清1号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最高,赤水旺隆1号金钗石斛的石斛碱含量最高,赤水宝源1号金钗石斛的氨基酸含量最高。不同产地的铁皮石斛其多糖和石斛碱的含量有明显差异,而同一产地的金钗石斛中这两种成分的含量也会表现出显著差异。铁皮石斛的多糖和石斛碱含量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氨基酸的含量则主要受基因型决定,而金钗石斛的多糖和石斛碱含量主要受基因型影响。浙江乐清的环境适宜于铁皮石斛多糖的积累,赤水宝源乡较适宜于金钗石斛碱和氨基酸的积累。赤水旺隆的1号和3号金钗品系可以作为研究金钗石斛碱和多糖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金钗石斛的提取物和粗提物分别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筛选和全血凝血实验,探讨金钗石斛的抗血栓作用。方法采用ADP诱导大鼠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和检测小鼠全血凝血时间来评判金钗石斛的抗血栓作用。结果对诱导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一定抑制趋势,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在测定全血凝血时间时,6.0 g/kg剂量组明显延长凝血时间,具有显著的抗凝作用(P0.05)。结论金钗石斛在血栓性疾病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活性成分的筛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采收月份和年限金钗石斛中石斛碱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测定不同采收月份和年限金钗石斛中石斛碱的含量,探索不同采收月份和年限石斛碱含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采收月份和年限金钗石斛中石斛碱的含量。结果:不同采收月份中,9月份石斛碱含量最低,为0.239%,1月份石斛碱含量最高,达0.559%,不同采收年限中,一年生石斛碱含量最高,达0.546%。结论:不同月份、不同年限的金钗石斛中石斛碱均有明显差异,实验为金钗石斛采收期的确定提供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离体培养时 4种菌根真菌对金钗石斛生长及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利用纯培养的菌根真菌分别与金钗石斛无菌苗共生培养 ,观测它们对金钗石斛生长及其多糖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相比 ,Mycena sp. (MF2 3 )极显著降低了金钗石斛鲜重的 2 4.9% (P<0 .0 1) ;所有实验菌株对金钗石斛干重均无显著性影响 ;Epulorhiza sp. (MF18)和MF2 3显著提高了金钗石斛的折干率 (P<0.0 5) ,Mycena sp. (MF2 4)极显著提高了金钗石斛的折干率 (P<0. 0 1) ,分别最多提高了 51.3 % ,43 8%和 63. 3 % ;Epulorhizasp (MF15)和MF2 4比对照极显著增加了金钗石斛气生根数量的 4.25倍和 4.13倍 (P<0 .0 1) ;MF2 3极显著减少了金钗石斛基生根数量的46.5% (P<0. 0 1) ;MF15,MF18,MF2 3和MF2 4分别可使金钗石斛多糖含量提高 153 .4% ,52. 1% ,18.5% ,76.7% ;MF2 3使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含量提高 18.3 %。结论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 ,内生真菌与金钗石斛共生培养能影响金钗石斛的生长和总生物碱的含量 ,提高多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石斛,为兰科金钗石斛及其多种同属植物的茎。中药品种有金石斛,又名金钗石斛;鲜石斛,又名鲜金钗;鲜石斛,又名干石斛、细石斛。其优良品种为霍山石斛,又名铁皮石斛。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拟境栽培"技术是通过模拟野生中药资源的原始生境和立地环境,保持药材道地之品质。金钗石斛是中药材拟境栽培中体现药材生产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最具代表性的中药品种。该文提炼金钗石斛拟境栽培模式的技术要点是:种苗组织快繁技术保证种源遗传稳定性、线卡+腐熟牛粪浆+活苔藓盖根法提高存活率、附石栽培提高药材品质、统一菌根真菌提高药材质量稳定性。并在总结该技术应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金钗石斛拟境栽培促进品质优良的技术原理是:林下生态位的光、气、热、肥资源符合金钗石斛的野生立地环境;林中丰富、复杂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奠定了石斛生长需要的物种多样性;金钗石斛附石生长的胁迫效应使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累积;苔藓植物等共生真菌与金钗石斛建立的共生关系促进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拟境栽培技术改善和优化实现了高品质金钗石斛的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9.
金钗石斛种苗分级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ang L  Zhang LX  Wang YQ  Yang CY  Tang DY 《中药材》2012,35(1):12-15
目的:制定金钗石斛的种苗质量标准。方法:采集贵州赤水石斛种苗基地不同类型的金钗石斛种苗(组培苗、扦插苗),测定苗高、茎粗、节数等指标,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种苗分级的主要指标,并制定不同类型种苗质量标准。结果:苗高、株数/丛是评价金钗石斛组培种苗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苗高、芽点数是评价金钗石斛扦插种苗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结论:组培苗中,Ⅰ级种苗的苗高不低于17 cm,株数不低于3;Ⅱ级种苗的苗高不低于11 cm,株数不低于2;达不到Ⅱ级种苗标准的为不合格种苗。扦插苗中,Ⅰ级种苗的苗高不低于12 cm,芽点数不低于3;Ⅱ级种苗的苗高不低于6 cm,芽点数不低于2;达不到Ⅱ级种苗标准的为不合格种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不同地区的金钗石斛有效成分石斛碱的含量,对其质量作出初步评估。方法气相色谱法测定石斛碱的含量,DB-1毛细管柱(0.25μm×0.25mm×30m),以FID为检测器。结果所收集的材料中,除了三个地区的金钗石斛样本的石斛碱含量没有达到药典的标准(0.4%),其余地区的均达到了标准,其中含量最高的为桂-JX,达到1.73%,而含量较低的为琼-BS、川-SC、藏-MT,分别为0.39%、0.32%和0.33%,各样本间含量差距较大。结论实验对较大范围内的金钗石斛野生资源进行了收集和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筛选出石斛碱含量较高的样本,在一定程度上为金钗石斛遗传新育种提供了支持,也为进一步对不同地区金钗石斛的质量评价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法分析不同种石斛的相似性.方法 采用石油醚、氯仿、95 %乙醇、水等4种溶剂分别提取不同种石斛药材不同极性化学成分.结果 叠鞘石斛和金钗石斛的相似度为33.3 %;叠鞘石斛和马鞭石斛的相似度为36.2 %;鼓锤石斛和金钗石斛的相似度为35.8 %;鼓锤石斛和马鞭石斛两者的相似度为42.3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采用4种提取物综合分析,所得结果专属性强,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2.
金钗石斛中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雪  高昊  韩慧英  刘宏伟  王乃利  姚新生  王钊 《中草药》2007,38(12):1771-1774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茎6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学方法对金钗石斛茎6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根据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8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金钗石斛素J(dendronobilin J,Ⅰ)、dendrobane A(Ⅱ)、dendrodensiflorol(Ⅲ)、bullatantirol(Ⅳ)、dendrobiumaneA(Ⅴ)、6α,10,12-trihydroxypicrotoxane(Ⅵ)、10,12-dihydroxypicrotoxane(Ⅶ)和10β,13,14-trihy-droxyalloaromadendrane(Ⅷ)。结论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金钗石斛素J。化合物Ⅳ为首次报道从石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Ⅲ和Ⅴ为首次报道从金钗石斛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金钗石斛多糖分子形貌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的方法,获得金钗石斛多糖分子的形貌结构图像,分析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其结构形貌的影响。结果在扫描探针显微镜下观察多糖的结构,发现金钗石斛多糖系由大分子链相互连接而形成的结构复杂的网状结构。但酶解反应液经氨水碱化提取生物碱后,再提取的多糖其大部分网状结构的分子链被改变,由复杂的网状结构裂解成为简单的分枝碎片结构;其他提取方法得到的多糖,其形貌结构均无太大差异。对金钗石斛多糖的大分子链进一步放大观察发现,这些大分子链系由球状聚合体结合成"串珠链",并由串珠链相互缠绕成螺旋状的聚集体而形成。结论本实验初步探讨了提取方法对金钗石斛多糖高级结构的影响,可为进一步研究金钗石斛多糖分子高级结构变化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构建金钗石斛降糖生物网络,阐释金钗石斛治疗2型糖尿病的分子作用机制。检索数据库和文献整理金钗石斛中的化学成分,通过疾病相关数据库收集整理2型糖尿病相关靶点,利用"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构建金钗石斛-2型糖尿病整体生物网络。通过对网络的分析,阐明金钗石斛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机制包括5个方面:①通过降低甘油三酯等调节脂质代谢;②减少胰岛素抵抗;③保护胰岛细胞;④促进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肽(GIP)的分泌;⑤抑制钙离子通道。以网络药理学为指导,通过"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初步阐明了金钗石斛降糖的分子作用机制,为金钗石斛的二次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3种石斛药材氢核磁共振谱特征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3种石斛药材的氢核磁共振谱(1HNMR)特征图谱。方法首先采用溶剂萃取法或硅胶色谱分离法获得3种石斛(束花石斛D.chrysanthum Wall.,铁皮石斛D.candidum Wall.ex Lindl和金钗石斛D.nobile Lindl.)的特征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然后利用FT-1HNMR(300MHz)技术测定得1HNMR特征图谱并对特征信号进行归属。结果束花石斛、金钗石斛的SCE-B和铁皮石斛的SCEA特征提取物的1HNMR特征图谱可作为该药材基源鉴定的相对标准图谱。结论建立的1HNMR特征图谱方法在鉴别中药石斛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石斛药材的演变。结果:196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石斛来源为兰科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的新鲜或干燥茎;1977—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环草石斛、马鞭石斛、黄草石斛或铁皮石斛;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铁皮石斛或马鞭石斛;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的来源为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铁皮石斛也从石斛项下都单列出来。讨论:石斛药材基源的变化、铁皮石斛的单列体现出石斛用药的科学性。但铁皮石斛与石斛的性味、功效一致,值得商榷;DNA条形码、分子标记技术等新方法可以应用到石斛药材的鉴别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影响金钗石斛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PCR扩增效果的一些因素进行优化,为进一步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奠定基础.方法 对金钗石斛RAPD分析中一些重要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系统的构建和优化,建立金钗石斛RAPD稳定可靠的反应体系.结果 金钗石斛较适宜的RAPD-PCR反应条件为:10μl PCR反应体系中,5~20 ng模板DNA,3.0mmol·L-1Mg2+,0.34 mmol·L-1dNTPs,0.6 U Taq DNA聚合酶,1.5 μmol·L-1引物,较适宜的退火温度为36℃.结论 所建立的金钗石斛RAPD反应体系具有标记位点清晰、反应系统稳定、检测多态性能力较强等特点,可用于金钗石斛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以该优化的RAPD条件进行重复性实验,其实验结果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中药材》2017,(1)
目的:应用离子液体超声微波协同萃取金钗石斛总黄酮和石斛碱。方法:研究不同离子液体、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及料液比对金钗石斛总黄酮和石斛碱提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进一步优化。结果:最佳条件为:1.0 mol/L[Bmim]BF_4为萃取溶剂,微波功率328 W,提取时间185 s,料液比1∶22,测得金钗石斛总黄酮得率为0.490%,石斛碱得率为0.224%。与加热回流提取相比,金钗石斛总黄酮和石斛碱的得率均有所提高,提取时间从90 min缩短到185 s。结论:该提取技术能达到省时、高效的效果,可用于金钗石斛总黄酮和石斛碱的提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给金钗石斛炼苗期生长适宜基质的筛选提供参考,促进金钗石斛规模化种植发展。方法以松树皮、蛭石、泥炭土和水苔为炼苗基质,通过调查不同栽培基质下金钗石斛茎长、茎粗、分蘖数、节数、节长、茎干重、根数、根长、根干重等指标差异,对炼苗期金钗石斛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蛭石、松树皮、泥炭土混合基质(体积比为1:2:1)能显著促进金钗石斛幼苗茎生长,茎长、茎干重、分蘖数、节数、节长等显著优于其他基质;蛭石、松树皮、泥炭土混合基质(体积比为1:2:1)能显著促进金钗石斛幼苗根生长,根长、根干重、总根数、根冠比等显著优于其他基质;隶属函数分析表明,蛭石、松树皮、泥炭土混合基质(体积比为1:2:1)综合得分为0.52,大于其他基质。结论蛭石、松树皮、泥炭土混合基质(体积比为1:2:1)能显著促进金钗石斛茎伸长,节数、分蘖数、根数增多,提高生物量,总体情况显著优于其他基质,是炼苗期金钗石斛生长的适宜基质。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产地金钗石斛多糖的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金钗石斛样品中的多糖含量,为金钗石斛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葡萄糖作标准品,应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各产地金钗石斛中的多糖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的金钗石斛多糖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以贵州习水样品的多糖含量最高,海南东方霸王岭样品的多糖含量最低.结论:各地区生长环境对金钗石斛多糖的积累可能有一定影响.苯酚-硫酸比色法可以用来测定金钗石斛中多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