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8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成人全膝关节置换( TKA)术中使用止血带,能否降低围手术期的失血量。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 (1966~2013.8)、EMbase (1974-2013.8)、WanFang Data 、SinoMed (1978-2012.8)、CNKI等数据库,查找涉及在TKA术中使用与不使用止血带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查看相关文献的引文。遵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所选文献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取数据,运用RevMan5.2软件分析,利用Gradeprofiler 3.2行证据质量评估。结果共纳入研究6个,408例患者。止血带组手术时间较短[MD =-6.18,95%CI (-11.33,-1.02), P =0.02],术中出血量少[MD=-191.81,95%CI (-294.77,-88.85),P=0.0003],术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 =77.99,95%CI (-17.14,-173.12),P =0.11],预计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 =-30.5,95%CI (-154.22,-93.21),P =0.63]。 GRADE评估结果显示,证据水平均为高级,推荐强度为强烈推荐。结论在TKA手术中使用止血带,能降低术中失血量,但并不能减少围手术期总的失血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局部应用氨甲环酸(TXA)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r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局部应用TXA减少TKA术后出血量的随机对照研究(RCT)。采用RevMan5.0.2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TXA组与对照组总失血量、引流量、血红蛋白下降值、D-二聚体和术后KSS功能评分采用加权均数差评价,输血率采用优势比评价。结果最终共纳入8篇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局部应用TXA能够减少TKA术后总出血量[WMD=-302.05,95%CI(-345.05,-259.05),P〈0.001]及引流量[WMD=-253.70,95%CI(-293.75,-213.65),P〈0.001],血红蛋白下降较少[WMD=-0.64,95%CI(-0.85,-0.43),P〈0.001),降低输血率[OR=0.29,95%CI(0.17,0.48),P〈0.001]。结论局部应用TXA可以减少TKA术后失血量及引流量,降低输血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止血带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OVID和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并结合手工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3年7月,查找有关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采用止血带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使用止血带可以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出血量[WMD=-203.62,95%CI(-281.74,-125.49)],但会增加术后出血量[WMD=79.43,95%CI(13.40,145.45)],使用止血带并没有明显缩短手术时间[WMD=-6.36,95%CI(-13.62,0.90)],两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发生率亦没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使用止血带,对总失血量、手术时间及血栓性栓塞病的发生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不同机制及干预措施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低位髌骨的发生率。方法电子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OVID、Springer-link;中文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CNKI)、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 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等作为资料来源,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3年10月。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数据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对照试验,615例患膝。合并结果表明,术前胫骨高位截骨与非胫骨高位截骨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后低位髌骨的发生率相当[ RD=0.19,95%CI (-0.30,0.69)]。术后髌腱短缩5%或10%诊断为获得性低位髌骨,避免髌骨外翻有利于减少低位髌骨的发生[RD=-0.23,95%CI (-0.35,-0.11)],[RD=-0.09,95%CI (-0.17,-0.00)]。不同干预措施术后Insall-Salvati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TKA中避免髌骨外翻及髌下脂肪垫切除可能利于减少TKA术后低位髌骨的发生。尚不足证据证明术前行胫骨高位截骨及 TKA术中髌骨置换与否对术后发生低位髌骨的优劣。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联合使用氨甲环酸(TXA)和稀释的肾上腺素(DEP)对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术期失血量等指标的影响及其安全性。 方法检索电子数据库包括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Cochrane对照研究注册中心,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包括初次TKA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干预措施实验组为TXA+DEP,对照组为TXA。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经过全面严格筛选,共纳入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6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TXA+DEP可以减少病人平均总失血量[MD =-184.32,95%CI(-251.11,-117.52), P<0.01];平均减少隐性失血量[MD =-150.89,95%CI(-179.83,-121.95), P<0.00001];平均减少引流量[MD =-63.16,95%CI(-116.29,-10.02), P=0.02]。联合TXA+DEP可以显著降低输血率[RR =0.51, 95%CI(0.28,0.93), P=0. 03];两组间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 结论联合TXA+DEP能有效减少初次TKA的失血量和降低输血率,并不增加术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中关闭伤口前松开止血带电凝止血和关闭伤口并敷料包扎后松开止血带对失血量及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和Cochrane图书馆关于TKA术中对不同时机释放止血带进行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文中所述纳入标准收集后进行比较,利用RevMan5.0软件进行异质性分析及Meta分析,绘制森林图.[结果]作者检索了1979~2010年间发表的198篇关于TKA术中应用止血带的文献,经过筛选和评价,最后收集到已发表的9篇(共526例患者)随机对照试验,符合本次Meta分析所纳入的试验标准.结果发现关闭伤口并敷料包扎后松开止血带组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关闭伤口前松开止血带组,但后者可以显著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论]关闭伤口前松开止血带电凝止血方法可以减少TKA术中止血带应用时间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增加围手术期失血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切除滑膜对失血量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Pub Med、EBSCO、The Cochrane Library、WANFANG、CNKI、VIP中关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滑膜与不切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q-RCT),检索时限为2000年01月~2017年10月。本Meta分析使用Rev Man5.2软件,采用质量评价和发表偏倚评价筛选的文献。[结果]纳入7篇文献,968例患者,切除滑膜组473例,不切除滑膜组49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切除滑膜组与不切除组相比,术后引流量[WMD=133.18,95%CI(94.36,172.00),P0.001]、隐性失血量[WMD=191.35,95%CI(106.48,276.22),P0.001]、手术时间[WMD=0.16,95%CI(0.05,0.26),P=0.00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VAS评分[WMD=-0.03,95%CI(-0.46,0.40),P=0.890]、ROM[WMD=0.60,95%CI(-0.84,2.05),P=0.400]、CKSS[WMD=-0.35,95%CI(-0.91,0.22),P=0.230]、FKSS[WMD=-0.70,95%CI(-1.42,0.01),P=0.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KA术中切除滑膜显著增加了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同时延长了手术时间,而对术后疼痛的缓解和功能恢复并无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TKA术后患肢不同体位对术后隐性出血量和活动度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n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OVID、CBM、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TKA术后患肢体位对术后隐性出血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6年5月,同时查阅所获取的参考文献索引。两名研究者对检索收集到的文献按照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独立筛选。采用隐性出血量、总失血量、输血率、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术后活动度、发生深静脉血栓率作为评价指标。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篇随机对照研究RCT,1 77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隐性出血量、总失血量、输血率、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关节活动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肢屈曲位作为有效且安全的方法对TKA术后减少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术后血红蛋白降低量、输血率和增加关节活动度有显著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管支撑外引流与非引流术后胰瘘的发病率、总的并发症发病率、病死率以及住院天数.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查找关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管支撑外引流与非引流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总共416例患者,术中行胰管支撑外引流的患者207例,未行胰管支撑引流的患者20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行胰管支撑外引流与未行胰管支撑引流相比,行胰管支撑外引流能够显著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病率[RR =0.57,95% CI(0.41,0.80),P=0.001],尤其是胰管直径≤3.0 mm者的术后胰瘘的发病率[RR =0.55,95% CI(0.37,0.82),P=0.003]和质地较软胰腺者的术后胰瘘的发病率[RR =0.67,95% CI(0.45,0.99),P=0.040],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RR =0.79,95% CI(0.64,0.98),P=0.030],缩短住院天数[WMD=-3.98,95% CI(-6.42,-1.54),P=0.001];两组在胰管直径>3.0 mm者的术后胰瘘的发病率[RR =0.37,95% CI(0.08,1.83),P=0.220],以及总的术后病死率[RR =0.86,95% CI(0.28,2.65),P=0.800]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行胰管支撑外引流能减少术后胰瘘的发病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CBM、万方数据库有关TKA术中应用TXA行关节腔注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q RCT),同时手工检索图书馆馆藏期刊。依照纳入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资料后,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 Man 5.2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和1个q RCT,合计84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有效性:与对照组相比,关节腔注射TXA可以减少TKA术后血红蛋白(Hb)的丢失量[SMD=-0.63,95%CI(-0.81,-0.45),P0.000 01]及降低术后输血率[RR=0.28,95%CI(0.20,0.38),P0.000 01];2安全性:与对照组相比,关节腔注射TXA不增加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风险[RR=0.66,95%CI(0.24,1.84),P=0.43]。结论当前证据表明,TKA术中关节腔注射TXA能有效减少术后失血量,且不增加术后发生DVT的风险,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背景:目前针对氨甲环酸(TXA)能否安全有效地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失血量和输血率尚未达成共识。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TXA在THA围手术期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2003年至2013年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发表的有关TXA在THA中应用的相关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TXA组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失血量、总失血量、异体输血率及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9篇,共460例(460髋)。与对照组比较,TXA可减少THA患者的术中失血量[WMD=-87.04,95%C(I-148.54,-25.55),P=0.006],术后失血量[WMD=-123.35,95%C(I-215.04,-31.66),P=0.008],总失血量[WMD=-247.74,95%C(I-350.60,-144.89),P〈0.00001],降低输血率[OR=0.34,95%C(I0.21,0.55),P〈0.0001],而VTE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TXA可明显减少THA围手术期失血量,降低输血率,同时不增加发生VTE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荟萃分析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大范围肝切除治疗肝脏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大范围肝切除术是≥3个肝段的肝切除手术。计算机检索至2014年6月的Pub Med、EMbase、Cochrane、CBM、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相关文献,收集并比较两种方式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对照研究。采用Rev Man5.2软件对数据行荟萃分析。结果:未获得随机对照试验,纳入7项临床同期对照试验,共863例(腹腔镜组275例,开腹组588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大范围肝切除术中出血量[加权均数差(weight mean difference,WMD)为-158.38 m L,95%CI:-233.81~-82.96,P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合成网片用于盆腔器官脱垂修补手术和阴道修补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1980~2013年)、Cochrane图书馆(1995~2013年)、GoogleScholar(1980~2013年)、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80~2013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80~2013年),纳入合成网片修补术和传统阴道修补术2种治疗方法的随机对照研究,并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成网片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传统阴道修补组(IVMD:16.57min,95%CI:14.06—19.08mitt,P〈0.00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传统阴道修补组(WMD:24.98ml,95%CI:7.13~42.84ml,P=0.006),客观治愈率明显高于传统阴道修补组(D尺:4.16,95%cl:3.10-5.58,P〈0.00001),主观治愈率明显高于传统阴道修补组(OR:2.13,95%CI:1.55—2.91,P〈0.00001),性交困难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阴道修补组(P=0.04),术后再发尿失禁、术后再次手术率无统计学差异(P=0.13,P=0.06)。结论与传统阴道修补术相比,合成网片提高主、客观治愈率,提示合成网片应用于治疗盆腔器官脱垂有效,但仍需高质量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4.
龚梦  明蕾  张露  李春燕  项燕 《生殖医学杂志》2014,23(10):797-804
目的系统评价口服避孕药(OC)在卵巢储备功能正常不育患者IVF-ET治疗周期妊娠结局中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Biomed Central、CNKI、维普(VIP)和万方数据库的原始论著,收集在IVFET治疗周期前,使用OC和不使用OC对患者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同时筛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由3名独立研究者对文献的质量进行严格的评价和信息提取,并通过RevMan5.2软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个RCT文献,共计1 620例患者,其中1例退出;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卵巢功能正常不育患者在IVF-ET前使用OC预处理会使临床妊娠率降低[RR=0.70,95%CI(0.55,0.88),P=0.002],继续妊娠率亦降低[RR=0.70,95%CI(0.54,0.92),P=0.01],但是两组间获卵数[WMD=0.53,95%CI(-1.20,2.26),P=0.55]、可移植胚胎数[WMD=-0.14,95%CI(-0.40,0.11),P=0.27]、优胚数[WMD=0.37,95%CI(-0.36,1.11),P=0.32]、种植率[RR=0.98,95%CI(0.79,1.21),P=0.83]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卵巢功能正常的不育患者,使用OC预处理并不显著改善其IVF-ET的妊娠结局,甚至可能会降低临床妊娠率和继续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中间入路与侧方入路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治疗结直肠疾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以Medlin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作为已发表国外文献的主要来源,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知网数据出版平台作为已发表国内文献的主要来源;检索时间:2013年4月20日。收集1994年1月1日至2013年4月20日公开发表的比较中间入路和侧方入路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的队列研究的中文和英文文献。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队列研究5项,其中实施中间入路和侧方入路的患者分别为416例和465例。与侧方入路相比,中间入路腹腔镜手术的中转开腹率(OR=0.42,95%CI:0.25~0.72,P=0.001)、手术时间(WMD=-51.56,95%CI:-72.72~-30.41,P<0.01)均明显减少;出血量和住院费用仅有1篇文献报道未作合并分析;中间入路手术清扫的淋巴结数目也明显较少(WMD=-1.17,95%CI:-1.89~-0.45,P=0.001)。两种手术入路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OR=0.57,95%CI:0.15~2.18,P=0.41)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0.78,95%CI:0.52~1.17,P=0.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间入路的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中转开腹率低的优势,而且其与侧方入路的手术安全性相当。但中间入路是否具有出血量少和住院费用低的优点,以及与侧方入路相似的肿瘤学安全性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机器人辅助与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机器人辅助与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疾病的文献资料,徒手置钉包括经皮透视徒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和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效果的差异,以明确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否可提供更好的假体下肢力线及临床预后。方法: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18年11月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查找比较机器人辅助和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效果差异的临床对照研究。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后,应用Revman 5.3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临床对照研究,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组253例,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组231例。Meta分析结果:机器人辅助TKA组在下肢冠状位力线角度[WMD=-1.00,95%CI(-1.66,-0.35),P=0.003],下肢冠状位力线内翻或外翻>3°发生率[RR=0.04,95%CI(0.01,0.13),P=0.000 01]方面优于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组;但两组膝关节活动范围[WMD=0.06,95%CI(-5.43,5.55),P=0.98],正位片胫骨角[WMD=-0.19,95%CI(-0.81,0.43),P=0.55]与侧位片胫骨角[WMD=-1.37,95%CI(-3.73,0.99),P=0.25],正位片股骨角[WMD=0.30,95%CI(-1.37,1.96),P=0.72]与侧位片股骨角[WMD=-0.93,95%CI(-1.98,0.12),P=0.08],并发症发生率[RR=0.84,95%CI(0.45,1.58),P=0.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机器人辅助TKA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TKA组[WMD=14.28,95%CI(0.79,27.77),P=0.04]。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机器人辅助系统可明显提高假体固定精度,更好地重建下肢力线,并有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潜在优势。受纳入文献数量与质量的限制,未来仍需长期随访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对本文结论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系统评价经脐单孔和传统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1996年1月至2013年1 1月的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纳入文献为随机对照试验,经2名研究员独立提取信息并进行交叉比对,比较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并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等临床指标.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I2检验对异质性进行定量分析.二分类变量采用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表示,连续性变量采用加权均数差(WMD)及95% CI表示.结果 共有8项试验、1444例患者纳入研究,成人和儿童分别为760例和684例.施行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721例(单孔腹腔镜手术组),施行传统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723例(传统三孔腹腔镜手术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成人组和儿童组的手术时间均有所延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4.40,7.39,95%CI:2.14~6.66,2.16 ~12.61,P<0.05);而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34,95% CI:-1.02 ~0.33;OR=0.97,95%CI:0.64~1.47;WMD=-0.19,95% CI:-1.14~0.76,P>0.05).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儿童组医疗费用比传统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 =0.87,95% CI:0.26~1.48,P<0.05).结论 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及术后各项临床指标与传统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无明显优势.因此,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只是为阑尾炎患者提供了另一选择,而非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