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季敏  万瑾  王志辉  汪蓓  王飞  孙子杭 《中草药》2020,51(14):3840-3844
我国《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由于中药饮片组方复杂、多元,至今还没有成熟的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方软件应用于临床的报道。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停留在药师人工审方阶段,其介入点都在事中审核和事后点评,不能做到临床医师开方与临床药师审方在同一时段实施,即事前审方,且由于药师的中医辨证论治能力和经验不同及审方时间的限制,事中审核难免遗漏不合格处方。上海市杨浦区中医医院与上海市文献馆合作研发的"中药临床审方系统",将中药饮片审方的介入点提前在"事前",实现"事前"审方的智能化,结合人工的"事中"和"事后"审核点评,形成了中药饮片处方的事前实时干预、事中互动审方和事后点评分析一体化的全程监控,大大提高了中药饮片处方的合格率。应用比较研究法,总结和分析2018年人工审方组与2019年"中药临床审方系统"的智能化审方组的审方结果。"中药临床审方系统"比人工审核中药饮片处方具有明显优势,优势在于审方介入点提前至"事前"环节,不合格处方的发现率明显提高。"中药临床审方系统"智能化审方较人工审方在提升中药饮片临床合理用药方面有较大优势,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补中益气汤作为当今十大名方之一,被公认为是治疗脾胃病和甘温除大热的代表方,其原方、加减方和合方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文主要针对补中益气汤的加味方,围绕到底何种情况下可以加用茯苓、用量是否应当受到限制这两大问题展开探讨,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3.
中医临床文献与中医临床文献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中医临床文献涵义界定对中医临床文献涵义的界定应从图书分类学的角度入手。1.1广义的中医临床文献广义的中医临床文献是包括所有与中医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关的文献内容。广义中医临床文献的涵义始于汉代。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援引《七略》对中医文献的分类是4大类。即:医经、经方、房中和神仙。其中,经方有11家,274卷。即:《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30卷、《五脏六腑疝十六病方》40卷、《五脏六腑瘅十二病方》40卷、《风寒热十六病方》26卷、《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23卷、《五脏伤中十一病方》31卷、《客疾五脏狂癫病方》17卷、…  相似文献   

4.
毛德西教授临证从医兼收各家之长,尤深受经方的影响,用经方的理论来指导临床实践,善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临床用药抓主症、选主方、用主药,用药简廉,而疗效颇佳,发挥了经方简、便、廉的特长,是对经方的继承和发挥,其三味方来源于经方,又不同于经方,临床活人无数,现对毛德西教授临床常用三味方给予整理、分析,以备同道治病救人之用。  相似文献   

5.
曹玉山主任医师治疗心血管疾病经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曹玉山主任医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经验方曹氏降压方、瓜蒌薤白苏梗汤、复方苓桂术甘汤的临床应用,以期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为临床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衰辨证选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周强  陶琳  张声生 《北京中医药》2018,37(5):421-423
经方在临床应用甚广,从桂枝类方、柴胡类方、半夏类方、泻心汤类方、茯苓类方、其他方剂等6个方面介绍29首经方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运用;并根据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和辨证分型总结经方临床运用的基本原则,为经方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合方是一类特殊的方剂,它是由两首或两首以上已知方剂相合而构成的新方剂,首创于张仲景。综合相关文献,从麻黄汤类合方的历史渊源、临床应用进展、实验研究及现代应用分析几个层面进行论述,发现该类合方不仅临床应用历史悠久,疗效确切,而且据大量实验研究及临床疗效上看在解热、镇痛、抗过敏等方面具有较佳疗效。对麻黄汤类合方的探讨将为临床医学家应用合方提供更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精研各家学术思想 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黎 《中医教育》2010,29(2):63-65
方剂学是中医临床专业基础学科之一。笔者在教学中,从关注各医学流派发展、把握制方医家学术主张、着眼各制方医家处方用药特点、重视制方医家脏腑学说探讨、紧扣制方医家临床证治规律等维度,试图将方剂学与各家学术思想深层次地联系起来,以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医籍《曲阜马氏外科秘传》是当代曲阜名医马建国通过整理马氏3代中医治疗皮外科疾病的经验所撰的代表著作,由内服经验方、自拟外用方、常用化裁方、临床心得方4部分组成。该书共列方剂168首,其中内服方100首,外用方68首,具有选方精练、分类归纳、实用效捷、便于加减等特点。通过总结马氏3代治疗皮外科疾病的临床用药配伍特色,对后世医者辨治皮外科疾病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医圣张仲景之方称为经方。经方组方严谨,药少力专,主治明确,以其确切的疗效在临床上得以应用广泛。然而临床上病症纷繁,病情复杂多变,用单一经方已经不能切中复合的病机时,则要使用经方合方,以使方证相符而获佳效。经方合方即将两首或者两首以上的经方相合为用。方证相合、病机相合、病证相合、体质相合是经方合方的使用原则。经方合方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可以增加临床疗效、扩大治疗范围、减少不良反应。通过列举经方合方验案说明经方合方的确切疗效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的两种四神丸治疗五更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常用的两种水丸制剂,临床随机分为原方组和加减方组,其中原方组56例,加减方组64例。结果:原方组治愈28例,有效27例,无效1例;加减方组治愈31例,有效32例,无效1例。两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加减方组略优于原方组。结论:两者都是治疗五更泻的有效方剂,并且临床疗效加减方组略优于原方组,但是笔者认为原方作为成药临床应用推广临床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2.
潘启学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568-2568
目的观察胃康系列方治疗胃脘痛的疗效。方法对1 000例患者分别用胀痛方、灼痛方、冷痛方、绵痛方、绞痛方、刺痛方、萎痛方辨证加减治疗。结果显效率90.3%,有效率99.1%。结论胃康系列方治疗慢性胃脘痛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元方胃炎Ⅲ号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通过对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元方胃炎Ⅲ号方"对缓解临床症状和修复胃黏膜组织有良好疗效。结果: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80.7%,胃黏膜组织修复总有效率为64.6%。结论:"元方胃炎Ⅲ号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理想的缓解临床症状、修复胃黏膜病理改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介绍何绍奇临床辨治骨质增生、慢性前列腺炎和带状疱疹的思路和临床运用方药。在何绍奇著作的基础上,结合历代名医名著的论述,深入探讨何绍奇辨治骨质增生方、慢性前列腺炎方和带状疱疹方的理论渊源和临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朱彩凤教授临证治疗肾脏病常用10首经验方,分别是养阴清热方、补肾固本方、补气生血方、益气升提方、固涩塞流方、通络益气方、活血消癥方、祛风除湿方、凉血止血方、清利止血方,大多由古方化裁而成,方小而精,组方配伍严谨,简洁实用。临证时,在明辨病证的基础上对以上经验方加减或组合应用,临床疗效肯定,可供参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活血清胃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活血清胃方(由绞股蓝、红景天、沙棘、莪术、黄芪、黄连等组成)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以临床症状,胃镜像为观察指标。结果:临床症状,胃镜像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善。结论:自拟活血清胃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胃镜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芪消渴方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各临床生化指标变化。方法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经验方参芪消渴方,疗程8周,观察临床症状、血糖、肌酐、尿素氮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各项临床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消渴方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吴奎 《光明中医》2009,24(10):2016-2017
目的:观察自拟方慢性乙肝方并结合中医辨证加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以自拟慢性乙肝方为基础方(组成:黄芪、茵陈、山豆根、白花蛇舌草、龙胆草、虎杖、柴胡、香附、郁金、茯苓、白术、丹参、赤芍、三七),并结合中医辨证加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共100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100例中,基本治愈27例,有效6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1%.结论:自拟慢性乙肝方结合中医辨证加味对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刘亚娴教授活用经方治疗晚期癌,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以临床验案为例,介绍刘老据证运用仲景方治疗晚期癌的经验,并探讨其精研经典、学以致用、活用经方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1):219-223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病、难治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中医认为"消渴"的发生发展与情志、肝功能失调相关。逍遥散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糖尿病及其伴抑郁症的治疗。整理和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逍遥散及其衍生方治疗糖尿病或伴抑郁症的研究文献,发现逍遥散及其衍生方单独或联合其他药物用于治疗上述疾病的临床疗效确切,且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为逍遥散及其衍生方用于糖尿病伴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较好的科学依据。本文就逍遥散及其衍生方在糖尿病及其伴抑郁症治疗方面的临床和现代药理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利于逍遥散及其衍生方的开发和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