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刺合“三重法”治疗顽固性面瘫19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瘫为针灸科常见病,针灸治疗面瘫疗效肯定.如患者未及时治疗,或治疗2个月后面神经受损症状缓解不明显,甚至出现面肌倒错等症状,此属顽固性面瘫.笔者通过近20年治疗顽固性面瘫发现单以毫针治之疗效欠佳,尚需与其他针具针法有机结合才能取佳效.近5年采取毫针刺配合“三重法”(重刺络、重拔罐、重艾灸)治疗199例顽固性面瘫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多种针具针法组合治疗继发性闭经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该病临床疗效的针具针法组合以及组合后的适应症。方法:将12年内用多种针具针法治疗的继发性闭经患者680例,按不同时间段,不同针具针法组合分成3组。 A组: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以毫针刺法为主,共95例;B组: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毫针刺法加“三重法”为主,共217例;C组: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毫针刺法加“三重法”加神阙穴震颤闪罐法加火针法,共368例。15天为1个疗程,分别治疗2~4个疗程后统计痊愈率和有效率,观察3组在中医辨证分型、西医诊断、一般临床资料的疗效对比情况。结果:A组痊愈率11.58%,有效率32.64%;B组痊愈率29.96%,有效率70.09%;C组痊愈率49.46%,有效率87.78%。经统计学处理C 组的疗效显著优于A、B 两组( P <0.01), B 组亦优于A 组( P <0.01)。结论:继发性闭经需多种针具针法组合才能提高疗效,且不同针具针法组合有其特异性适应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解决儿童顽固性面瘫来针灸科不能主动配合毫针刺法的问题,探寻适宜并能显著提高该病疗效的刺灸法。方法:将72例顽固性面瘫儿童按就诊序号分为半刺法加艾条灸组(下称常规组)和半刺法加“三重法”组(下称“三重法”组);半刺法取穴:百会、阳白、翳风、攒竹、丝竹空、四白、地仓、足三里;艾条灸,用自制艾条三根捆在一起直接灸大椎、阳白、下关、颊车,每次选用1个穴位;“三重法”即重刺络、重拔罐、重艾灸;患儿入组后,前5天每天治疗2次,统计临床疗效,有效者继续治疗,无效者转至疗效好的组,自第6天改为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15天后比较两纽的临床疗效、治疗天数和治疗次数、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结果:5天后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56.4%,“三重法”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三重法”组的疗效优于常规组;连续治疗15天后显愈率患者在平均治疗天数、次数及显愈时间等观察指标“三重法”组均优于常规组(P〈0.01)。结论:半刺法加“三重法”治疗儿童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显著优于半刺法加艾条灸组(P〈0.01或P〈0.001),且能缩短治疗时间,改善顽固性面瘫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浅刺法联合梅花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浅刺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梅花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DIP)、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28/31),高于对照组的77.42%(24/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DIP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DI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浅刺法联合梅花针治疗顽固性面瘫可改善患者面部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正>孕妇顽固性面瘫是指妇女在怀孕期间罹患周围性面瘫后病程超过2星期仍未痊愈者。笔者以三重法为主针灸治疗该病34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4例顽固性面瘫患者均为孕妇,全部为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间来沧州市针灸研究所就诊的患者。年龄24~30岁26例,31~39岁8例;病程2~4星期21例,4星期以上13例;左侧24例,右侧10例。怀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毫针浅刺法配合推拿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原发性失眠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结合推拿治疗,治疗组给予毫针浅刺法配合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愈显率62.22%,治疗后1个月愈显率71.11%,对照组治疗后愈显率40.00%,治疗后1个月愈显率35.5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后1个月PSQ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毫针浅刺法配合推拿治疗原发性失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合谷刺配合面部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72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36例,施以合谷刺配合面部闪罐法;对照组36例,施以传统针刺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有效率为86.1%,临床效果理想。结论:合谷刺配合面部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单纯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8.
穴位透刺配合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透刺配合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透刺为主配合隔姜灸,与单纯患侧局部穴针刺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经筋透刺法配合无瘢痕灸治疗顽固性面瘫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筋透刺法配合无瘢痕灸对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经筋透刺法配合无瘢痕灸(32例)观察组和针刺组(28例)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评定。结果:观察组有效率67.76%,对照组有效率44.8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筋透刺法配合无瘢痕灸治疗顽固性面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李世昌  赵黎 《四川中医》2012,(5):113-114
目的:观察雀啄刺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周围性面瘫154例,分为治疗组88例,对照组66例,治疗组用雀啄刺法,对照组用传统平补平泻法。结果:表明经4个疗程治疗,治疗组在痊愈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性、疗效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雀啄刺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疗程短,见效快,痛苦少,方便经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挑罐法配合TDP照射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应用挑罐法配合TDP照射治疗4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为治疗组,电针疗法治疗4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P<0.05)。结论:挑罐法配合TDP照射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速刺加药熨法治疗急性期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急性期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毫针速刺加药熨法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西药系统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毫针速刺加药熨法治疗急性面瘫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程爱军 《新中医》2015,47(8):243-245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经筋刺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经筋刺法。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前根据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进行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7%,对照组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患者平均治疗天数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患者平均治疗天数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刺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在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经筋刺法,具有疗程短,痊愈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临床中采用经筋刺法配合刺络、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43例有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来自于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本院针灸科门诊患者43例,其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14~64岁,平均(36.25±12.46)岁;面瘫左侧23例,右侧20例,病程在2月以上,最长达13个月;带状疱疹病毒感染15例,其余均为上呼吸道感染以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透刺配合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J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透刺配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电针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2.73%,二者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透刺配合隔姜灸对顽固性面瘫是一种安全方便、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透刺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6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给予头面穴位透刺配合电针治疗为主;对照组给予头面穴传统针刺治疗为主。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之间比较,在治疗后评分及显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透刺配合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较好,且具有取穴少、痛苦小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浅针配合按摩治疗顽固性周围型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浅针配合按摩治疗顽固性周围型面瘫的疗效。方法118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浅针为主疗法组为治疗组,与传统针灸法组比较疗效。结论与结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为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合谷刺与反合谷刺"对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从临床工作中,收集病程>2个月的周围性面瘫,均采用"合谷刺与反合谷刺"法进行治疗。结果:经过8个疗程治疗后,治愈29例,占90.62%;显效2例,好转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合谷刺与反合谷刺"对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找有效改善周围性面瘫顽固性上下眼睑不能闭合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眼针疗法1]结合毫针刺法配以微电流刺激联合应用进行治疗.结果:能很好改善周围性面瘫顽固性上下眼睑不能闭合症状,临床效果确切有效.结论:眼针疗法与毫针刺法能很好改善周围性面瘫顽固性上下眼睑闭合不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灸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240例顽固性面瘫的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为120例,治疗组使用穴位埋线配合灸法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的针刺疗法治疗,治疗1-3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灸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