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护理配合。方法:对986例行FFA检查的患者在检查前、中、后进行全程护理,并对造影剂的副作用进行观察。结果:患者行FFA均成功,未出现1例重度副作用。结论:护理措施正确,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使检查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的护理观察.方法 对238例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患者进行全身心评估,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并对造影剂的副作用进行观察.结果 238例患者行FFA均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顺利完成了检查,未出现一例重度不良反应.结论 观察细心,护理措施正确,这是保障FFA检查能顺利完成的必要措施,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使检查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荧光素钠、吲哚青绿及荧光素钠加吲哚青绿三种药物眼底血管造影副作用的观察及分析,为完善配合造影时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324例行不同药物眼底血管造影术患者分为荧光素钠组(FFA组)、吲哚青绿(ICGA组),荧光素钠加吲哚青绿组(同步组)对副作用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FFA组和同步组患者出现副作用频率明显高于ICGA组(P<0.05)。结论:对FFA组和同步组患者造影前做好心理护理准备急救物品,造影过程中严密观察可及时发现副作用并尽早处理,提高此项检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使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中的应用,以减少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将368例FFA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8例、干预组200例。对照组按常规行FFA检查,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针对造影所致的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和神经系统反应等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和神经系统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FFA检查患者安全、顺利地完成检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门诊眼底荧光造影(FFA)检查患者并发症、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184例在眼科门诊行FFA检查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前瞻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造影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患者对FFA检查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和满意度.结果:(1)研究组不良反应(神经系统反应、胃肠道反应及过敏反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FFA检查后研究组SAS与SDS评分分别为(40.26±8.73)分和(39.76±9.5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29±9.30)分和(50.52±8.71)分(P<0.05);(3)研究组86例(93.48%)患者对FFA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满意度为96.74%(89/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2%(75/92)(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门诊患者FFA的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紧张、焦虑和抑郁等症状,提高患者对检查相关知识的了解,使其能积极配合并顺利完成FFA,同时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黄芳 《右江医学》2010,38(4):440-44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中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的效果。方法将120例FFA检查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行FFA检查,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在FFA检查过程中采取临床护理干预,针对造影所致的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和神经系统反应等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过敏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FFA检查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检查,可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检查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预防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不良反应发生的效果。方法:将266例FFA检查患者分成干预组141例和对照组1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在FFA检查过程中针对造影可能出现的胃肠道、神经系统和过敏等不良反应采用全程心理护理、幻灯片宣教和现场观看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和P0.05),2组均未发生过敏反应,干预组的患者满意度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8%(P0.01)。结论:在FFA检查治疗中采用心理护理、多媒体宣教以及现场观看模式的护理干预,可大大降低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使检查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方法 对189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患者,在造影前、中、后进行全程护理,并对造影剂的副作用进行观察及处理.结果 本组患者在正确护理配合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均成功,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检查前着重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及减少不良环境的影响;检查中注意护理配合技巧及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并发症;检查后注意其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交待注意事项。结果:340例HSG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全部患者均未发生碘过敏反应、神经源性休克、肺栓塞、盆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HSG患者的护理,关键在于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检查环境、加强术中的护理配合技巧、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郑欣丽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11):1401-1402
目的:探讨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的护理特点.方法:对957例行FFA检查的患者在检查前、中、后进行全程护理,并对造影剂的不良反应进行仔细观察.结果:本组患者经全面的护理措施后均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了检查,且效果满意,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细致完善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可使检查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氩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方法:应用氩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27例,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后视力及FFA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视力提高率88.88%,FFA检查有效22例(81%),好转5例(18%)。结论:对于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应早期进行光凝,可以防止新生血管的形成,有效提高视力和患者生活质量,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荧光素钠静脉注射速度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FFA)诊断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FFA的副作用已屡有报道,其发生率为1~15%。Hayreh认为,产生副作用的原因可能是一种中枢神经性反应。并认为浓度高,注射快更易发生不良反应。自1997年11月始,我们在FFA检查中延长静脉注射高浓度荧光素钠的时间,并做了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将异丙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总结对行无痛肠镜患者实施护理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肠镜门诊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行无痛肠镜检查的过程中,为这90例患者使用异丙酚进行麻醉并给予相应的护理配合。检查结束后,观察这90例患者是否达到了肠镜检查的检查效果。结果:这90例患者均顺利达到了肠镜检查的检查效果,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①异丙酚是一种起效迅速、代谢快、不良反应小的麻醉药物。②为行无痛肠镜的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避免其发生肠镜检查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围手术期进行护理的措施。方法:对26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基本护理、术前检查、用药和术后的体位护理、并发症处理及进行出院指导等系统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系统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26例患者疾病均痊愈。结论: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围手术期的系统护理对疾病的顺利治愈及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及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降低眼底荧光造影检查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对130例接受FFA检查的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并比较这两组患者出现的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干预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7%,而只受常规护理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76%。结论:FFA作为眼底病的常规检查是安全的,辅之以积极的心理干预能缓解病患的焦虑,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眼底检查的效果与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宫腹腔镜联合208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宫腔镜联合腹腔镜下实施妇科手术的护理,为以后能够更好地进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提供更好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8例行宫腹腔镜手术患者,重点在术前对患者做好各种准备,例如术前常规检查、皮肤准备、肠道准备等,术后加强观察,做好常规护理,观察患者伤口疼痛情况、出血情况,积极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208例患者术后未发生手术或护理并发症。结论: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护理应有别于单一的宫腔镜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护理,要将两者护理特点结合起来,从整体上制订护理措施,满足患者身心需要,促进患者恢复,预防并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于影 《大家健康》2014,(8):188-188
目的:针对640层CT在检查冠脉造影中以及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的重要性做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40例患者进行640层CT冠脉造影检查时所做的相关护理以及相关的检查图像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相关的护理体会。结果:采用640层CT冠脉造影检查具有高效的诊断效果,效果显著,患者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现象。结论: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良好配合,做好检查过程中的相关护理工作,能够提高冠脉造影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李艾花 《大家健康》2014,(8):149-150
目的:探讨和总结以腹部损伤为主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以提高急救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以腹部损伤为主患者69例,进行全面急救护理,包括迅速诊断病情、建立静脉通道、快速扩容、进行各项检查、置管以及术前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经急救护理后,抢救成功65例,抢救成功率为94.2%,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进行二次抢救患者5例,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密切配合医生迅速诊断病情并做好各项抢救措施,可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和降低患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肾穿刺活检术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是确诊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可根据肾组织的病理检查进行分型诊断并确定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药物的副作用,为提高疗效提供科学的依据。但这是一项创伤性检查,易导致感染、出血、腹痛等严重并发症。为此我们在穿刺前后采取了各种护理措施,有效地防止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报告50例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详细了解病史,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并结合病史及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共50例老年患者术后发生POCD,其中抑郁型14例,兴奋型31例,混合型5例,对于发生POCD的老年患者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减少患者疼痛不适,并做好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变化汇报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结果:50例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及后遗症产生,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对老年POCD患者精心护理,做好心理辅导,减轻患者的疼痛,加强营养支持及基础护理,使老年POCD患者可以尽早康复,预防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