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福英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1):1509-1511,1514
目的:研究治疗前血清和肽素浓度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因胸痛(发病时间〈5h)疑诊ACS患者98例,检测治疗前血清和肽素浓度,并随访其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6个月,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随访6月期间内,共有36.7%(36/98)的患者发生MACE,其治疗前血浆和肽素水平为(445.6±98.2)pg/mL,未发生MACE者治疗前血浆和肽素水平(120.2±45.3)Pg/mL,二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前血浆和肽素对6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之间的预测价值进行ROC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浆和肽素〉475.2pg/mL时,灵敏度为91.2%,特异度为85.9%。单支、双支及三支冠脉病变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分别为(0.47±0.12)μg/L、(0.77±0.28)μg/L及(1.24±0.52)μg/L,且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和肽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前和肽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能够提示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ADAM10)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58例肺癌患者、34例良性肺病患者及31例正常健康者血清中ADAM10蛋白表达水平,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上述研究对象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DAM10和CEA血清水平及阳性率,肺癌组为(255.6±26.5pg/mL,62.1%;16.5±6.7ng/mL,51.7%),均高于肺良性疾病组(124.8±12.5pg/mL,11.8%;8.2±1.3ng/mL,8.8%)和正常对照组(102.7±10.3pg/mL,6.5%;7.9±0.9ng/mL,3.2%),P〈0.01;ADAM10在肺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的平均值(338.5±26.9pg/mL)和阳性率(72.2%)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肺癌患者(P〈0.01);ADAM10在肺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的平均值(308.5±26.9)和阳性率(88.2%)高于肺鳞癌及其他类型肺癌患者(P〈0.01);CEA在肺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18.7±7.4ng/mL)及阳性率(64.7%)也高于肺鳞癌和其他类型肺癌患者(P〈0.05)。结论:ADAM10与肺癌的发生和转移有关;ADAM10和CEA均与肺腺癌易于发生全身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hs-TnT)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诊断及短期预后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8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24 h内做血清hs-TnT检测及常规TnT检测,住院期间做冠状动脉造影,比较hs-TnT及常规TnT检测对心肌坏死的检出率,分析hs-TnT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范围的关系。随访1~2个月,记录其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血清hs-TnT检测心肌坏死检出率为52.69%,高于常规TnT的检出率(32.26%)(P<0.05);血清hs-TnT水平随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及范围的扩大而升高(P<0.05),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范围具有临床指导意义。随访1~2个月,hs-TnT升高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hs-TnT正常组(P<0.05)。结论hs-TnT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断及短期预后价值优于常规TnT检测,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范围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前人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水平在预测冠心病病情程度中的作用,并分析其与冠心病预后及心血管事件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2010年11月~2011年5月收治的患者88例,分为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急性发作组(ACS组)、糖尿病合并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SAP组)、仅有糖尿病而无冠心病组(无冠心病组)。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应用ELISA方法测定所有患者血清中IMA含量。结果 ACS组中血清IMA的含量为(37.5±21.3)U/mL,SAP组为(27.4±16.3)U/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1,P〈0.05),无冠心病组为(20.0±11.4)U/mL,与AC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53,P〈0.05),SAP组血清IMA含量与无冠心病组相比无显著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8,P〉0.05)。人血清IMA含量与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LVEF值无相关关系。人血清IMA含量与入院即刻血糖、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呈正相关,与入院血压呈负相关。半年随访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IMA水平[(40.29±25.89)U/mL]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IMA水平[(29.48±17.70)U/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人血清IMA检测在冠心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作为冠心病早期诊断的生化指标之一;人血清IMA的升高程度与预后及心血管事件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可以作为反映病情的一个重要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探讨血清Hcy水平与ACS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将108例ACS患者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51例和急性心肌梗塞(AMI)组57例,其中75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又分为冠脉病变一支、二支、三支及以上组。以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Hcy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Hcy水平UA组(15.40±5.51)μmol/L、AMI组(20.39±6.43)μmol/L,与对照组(10.21±3.61)μmol/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UA组与AMI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冠脉病变一支组(12.63±5.20)μmol/L、二支组(15.40±2.11)μmol/L和三支及以上组(21.56±5.89)μmol/L之间血清Hcy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23.803,P〈0.01),且随病变支数增加,血清Hcy水平逐渐升高,提示患者血清Hcy水平与冠状动脉受累支数具有正相关性。对照组和一支组(P〈0.05)、一支组和二支组(P〈0.05)、二支组和三支及以上冠脉病变组(P〈0.01)之间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ACS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并与冠状动脉受累支数及疾病严重程度有正相关性。测定血清Hcy水平可能对ACS的预防和治疗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赵海军  桑伟  赵瑾 《农垦医学》2011,33(2):122-125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甲状腺激素(T3、FT3、T4、FT4)水平。结果:TT3、TT4和FT4在乳腺癌组、乳腺纤维腺瘤组、乳腺增生症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T3在4组表达中有显著性差异(P〈0.001),乳腺癌组、乳腺纤维腺瘤组和乳腺增生症组血清FT3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40±0.76 pg/mL(P〈0.001),6.32±3.39 pg/mL(P〈0.001)和8.60±1.03 pg/mL(P〈0.001),正常对照组为2.75±0.50 pg/mL。FT3水平在乳腺癌与乳腺纤维腺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是乳腺良恶性疾病形成的重要因素,但在乳腺癌的形成过程中不起决定性作用;术后可以将FT3水平作为预测乳腺癌复发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高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评价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不同水平对ACS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乳胶凝集反应法测定118例ACS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hs-CRP浓度,随访1年,记录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ACS各组hs-CRP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心梗组hs-CRP值又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P〈0.01)。110例ACS患者中发生心血管事件27例,RR值为2.32,95%CI为0.95-5.64,P=0.0438,且随着hs-CRP值逐渐升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也逐渐增加。结论 炎症反应在AC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并可作为ACS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刘伟  胡彦予  何伶俐 《吉林医学》2008,29(13):1068-1069
目的:探讨B型尿钠肽(BN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及了解其在ACS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ACS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31例,急性心肌梗死15例)及21例健康对照组同时进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I(TNI)及BNP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ACS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根据随访期间有无心血管事件发生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浆BNP水平。结果:ACS组患者血浆BNP水平(74.2±10.3)ng/L显著高于对照组(43.7±8.7)ng/L,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生心血管事件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浆BNP水平(103.2±8.6)ng/L显著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浆BNP水平(53.4±6.8)n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血浆BNP水平有助于ACS的诊断,并且血浆BNP水平是提示ACS患者发生远期死亡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血清促炎症介质髓过氧化物酶(MPO)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测定,探讨其在ACS危险分层的临床意义。方法病人分为两组:ACS组(STEMI患者32例,UAP/NSTEMI组患者38例)和对照组(SAP患者20例)。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血清MPO活性。随访各组于30、90 d的后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STEMI和UAP/NSTEMI组患者的血清MPO水平较SAP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STEMI患者血清MPO水平高于UAP/NSTEMI组(P〈0.01);②具有高水平MPO的患者在随后30 d及90 d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①血清炎症标志物MPO可能独立预测近期心血管事件危险性;②降低高MPO水平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性下降。  相似文献   

10.
陈基善  周秦 《中外医疗》2011,30(21):23+25-23,25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在肺癌患者细胞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我院2006年1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30例肺癌患者(观察组)及3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2组患者的血清PDGF-BB,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PDGF-BB链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DGF-BB水平、PDGF-BB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8.56±34.26)pg/mL、66.7%(20/3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GF-BB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其表达的检测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易损斑块[通过血管内超声(IVUS)判定]和可溶性黏附分子CD40配体(sCD40L)及其他血管因子的定量关系以及临床意义。方法42例ACS患者,发病时取血,应用液相蛋白芯片结合流式细胞分析方法测定sCD40L及相应的炎性因子水平;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并通过IVUS检测42个靶病变处动脉粥样斑块形态学及性质特征。并对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sCD40L浓度在易损斑块破裂组高于非破裂组[(474±126)pg/mlvs(238±3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P选择素(sPE)在易损斑块破裂组高于非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白介素-8(IL-8)和IL-6差异无统计意义(均P>0.05)。sCD40L与sPE、MCP-1呈高度正相关(依次为r=0.93,P<0.01;r=0.57,P<0.01),而与IL-8和IL-6未见相关性。sCD40L在ACS中合并高血压组(279.8pg/ml±95.7pg/ml)较非合并高血压组(99.2pg/ml±56.4pg/ml)升高(P<0.05)。结论sCD40L、MCP-1和sPE可能是冠脉易损斑块发生急性破裂的血清学标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差异,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BNP浓度与肌钙蛋白I(cTnI)的相关性,并探讨BNP对ACS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78例ACS患者、4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及30例非冠心病健康对照组的血浆cTnI、BNP水平,分析ACS组患者血浆BNP与cTnI的关系;随访120例冠心病患者60 d,观察终点为心肌梗死新发或再发、出现或心衰恶化和心源性猝死.结果 血浆BNP在ACS组(138.10±4.85)pg/ml明显高于SAP组(30.62±1.08)pg/ml及对照组(29.27±1.45)pg/ml(P均〈0.05).SAP组和对照组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中cTnI阳性组血浆BNP浓度(152.21±1.86)pg/ml高于cTnI阴性组(78.10±1.85)pg/ml(P〈0.01),血浆BNP浓度与cTnI浓度呈正相关(r=0.57,P〈0.05).120例冠心病患者中BNP〉80 pg/ml组较BNP≤80 pg/ml组有更高的心肌梗死新发或再发率以及心衰发生或恶化率.结论 ACS组血浆BNP浓度升高,并与cTnI呈正相关;BNP对ACS患者近期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危险分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可溶性CD40配体(sCIMOL)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分析(ELISA)及微粒子增强透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ACS组的血清sCD40L和hs-CRP水平,并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D术对其的影响。结果(1)ACS组血清hs-CRP及sCIMOL水平均高于SAP及对照组(P〈0.01),SAP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CD40L水平与hs-CRP呈正相关(r=0.787,P〈0.001);(3)SAP和ACS组PCI术后血清hs-CRP、sCD40L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ACS组患者血清hs—CRP、sCD40L水平显著增高,提示冠心病的不稳定状态,可能有助于临床识别和预测ACS。  相似文献   

14.
张浩  孙文文  汪奕斌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2):1522-1524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CD105 (sCD105)、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150例研究对象分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6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60例、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CDI05和MMP-9.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计算冠状动脉病变狭窄形态积分,并与血清sCDI05,MMP-9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ACS组sCD105、MMP-9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t1=2.362,t2=2.875,P均<0.05),SAP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8,P>0.05);ACS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形态积分明显高于SAP组(t=-2.164,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CD105及MMP-9水平均与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病变形态积分呈正相关(r1=0.60,r2=0.54,均P<0.01);sCD105与MMP-9呈显著正相关(r=-0.82,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sCD105水平升高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联合检测血清sCD105、MMP-9有助于预测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柴芩承气汤(Chai Qin Cheng Qi Decoction,CQCQD)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pancreatitis,ANP)小鼠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及胰腺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将3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ANP组及CQCQD组,每组10只。ANP模型采用8%L-精氨酸溶液腹腔注射,4.0mg·g-1·1h-1×2制作。CQCQD组予以CQCQD制剂0.1ml/10g灌胃,1次/2h,观察其第6h的血清IL-6、IL-10水平及胰腺病理改变。结果 ANP组血清IL-6水平(1589.63±377.28)pg/ml高于对照组(927.46±210.42)pg/ml,P<0.05,也高于CQCQD组(1107.73±351.62)pg/ml,P<0.05,对照组血清IL-6水平与CQCQD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NP组血清IL-10水平(920.64±101.68)pg/ml与对照组(1083.77±142.85)pg/ml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NP组血清IL-10水平低于CQCQD组(1177.84±201.72)pg/ml,P<0.05,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与CQCQD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NP组胰腺病理评分(6.20±1.65)高于对照组(1.00±1.11),P<0.01,也高于CQCQD组(4.50±0.54),P<0.05。对照组胰腺病理评分低于CQCQD组(P<0.01)。结论 CQCQD可降低ANP小鼠IL-6水平,升高血清IL-10水平,减轻ANP小鼠胰腺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辛伐他丁联合灯盏细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对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于2009年3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9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抗凝、抗心绞痛药物等,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丁20mg和静脉点滴灯盏细辛30 mL,1次/d,两组的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死亡、心血管事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观察组则下降更为显著,从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看,治疗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丁联合灯盏细辛治疗ACS患者能够显著降低hs-CRP水平,对稳定粥样斑块、减少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中可溶性髓样细胞促发因子受体-1(sTREM-1)表达的变化,并探讨了其与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4例,另取同期有类似冠心病症状但冠脉造影或CTA检查未见斑块者40例作为正常对照。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A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性质,sTREM-1的检测使用ELISA法。结果冠状动脉病变患者sTREM-1的表达水平为(1.84±0.35)ug/L,对照组sTREM-1的表达水平为(0.76±0.18)ug/L,2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脉粥样斑块稳定组和不稳定组sTREM-1表达水平分别为(1.32±0.28)和(2.31±0.56)ug/L,统计学分析显示不稳定组sTREM-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P〈0.05)。结论sTREM-1表达的升高是冠脉病变的一个危险因素,其水平的变化可用于冠脉病变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其自身抗体与冠状动脉痉挛(CAS)的关系以及调脂治疗对其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CAS患者46例,另取非CAS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给予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ELISA法检测OX-LDL及其自身抗体的表达。结果 CAS患者OX-LDL及其自身抗体的表达分别为(32.61±6.08)和(52.36±7.51)μ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23±3.47)和(38.44±5.62)μg/ml(t=7.46,P<0.01;t=8.52,P<0.01)。CAS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OX-LDL及其自身抗体的表达水平在降脂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表达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 CAS患者OX-LDL及其自身抗体的表达显著升高,降脂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其表达,有助于减少CAS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