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参皂苷抗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防治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与可能的机制。方法:给C57/BL—ApoE基因敲除小鼠喂饲胆固醇饲料90天,形成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同时中药治疗组连续给人参皂苷喂养90天,实验结束后测量小鼠血脂,观察动脉壁的光镜改变。结果显示:人参皂苷能抑制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上升。结论:说明人参皂苷能治疗实验性高脂血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防治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与可能的机制。方法:给C57/BL-ApoE基因敲除小鼠喂饲胆固醇饲料90天,形成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同时中药治疗组连续给人参皂苷喂养90天,实验结束后测量小鼠血脂,观察动脉壁的光镜改变。结果显示:人参皂苷能抑制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上升。结论:说明人参皂苷能治疗实验性高脂血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通脉降脂口服液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日本大耳白兔27只随机分为3组,观察中药通脉降脂口服液在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降低血脂,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调节前列腺素代谢及减轻粥样斑块形成作用。结果表明:通脉降脂口服液可明显地降低实验动物血清胆固醇(TC),甘油二酯(TG),血浆酯质过氧化物(LPO)及血栓素B2(TXB2)的含量,升高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调节血栓素B2/6-酮-前列环素(6-keto-PGF1α)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降脂通脉方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和脂肪条纹的作用。方法 :给家兔喂饲胆固醇饲料 4周形成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和脂肪条纹 ,同时给予降脂通脉方干预 ,在不同的时间测量家兔血脂 ,实验结束后观察动脉壁的光镜及电镜改变。结果 :降脂通脉方组血清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下降 ,脂肪条纹减少。结论 :降脂通脉方能对抗实验性高脂血症 ,抑制脂肪条纹  相似文献   

5.
降脂宁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效应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降脂宁对栽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ApoE-/-小鼠随机分为4组:降脂宁大剂量组、降脂宁小剂量组、阿托伐他汀阳性药物组压模型组。给药第12周后全部处死,主动脉根部切片,HE染色,观察动脉斑决形成程度,测定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之比。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中脂联素(Adiponectin)含量。结果:给药12周后,主动脉HE染色可见降脂宁大、小两个剂量组均可显著抑制ApoE-/-小鼠主动脉根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斑块面彬管腔面积均小于模型对照组(P〈0.001)。此外。与模型组比较,降脂宁大剂量可降低ApoE-/-鼠血清TC水平(P〈0.01);降脂宁小、大剂量组均可降低血清TC水平。此外,与模型组比较,降脂宁大、小剂量组均可升高ApoE-/-小鼠血清脂联素含量(P〈0.001)。结论:降脂宁具有较好的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与其降血脂及升高脂联素水平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复方降脂灵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复方降脂灵(Fufang Jiangzhiling,FJ)降血脂的药理作用。方法:观察复方降脂灵对小鼠实验性高脂血症及大鼠食饵性高脂血症模型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的影响。结果:复方降脂灵能抑制Triton WR-1339所致小鼠TC、TG的升高,明显降低大鼠食饵性高脂血症模型TC、TG的含量。结论:复方降脂灵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降脂通脉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的疗效与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降脂通脉方高、中、低剂量组及血脂康组,正常组予普通饲料喂食,其他组予高胆固醇饲料喂食1个月,造模成功后正常组与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他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实验结束后测量大鼠血脂,观察动脉壁的光镜及电镜改变.结果 降脂通脉方各剂量组均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C、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其中以降脂通脉方中、高剂量组作用显著,与阳性对照组(血脂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降脂通脉方能治疗实验性高脂血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降脂冲剂调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军  王静  陈澍禾 《中草药》1997,28(4):225-228
降脂冲剂由葛根、泽泻、当归,前身及山楂诸药组成,对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大、小鼠及动脉粥样硬化家鸽血清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h)含量有显著降低作用。降脂冲剂(4.8g/kg)对小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h)有明显提高作用。降脂冲剂可显著抑制ADP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可明显降低大鼠全血血粘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益气化痰复方中药制剂稳斑通脉口服液对家兔动脉硬化斑块的影响及药理作用机制。[方法]动物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稳斑通脉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正常组用基础饲料喂养,其余五组均用高脂饲料喂养,给药组于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给药治疗8周,测定血脂TC、TG、LDL、HDL、血清NO的含量、血浆ET-1含量,处死动物后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情况。[结果]稳斑通脉口服液能明显调节实验动物血脂、提高血清NO含量、降低ET-1含量,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明显的抑制和稳定作用。[结论]活血化瘀、益气化痰复方中药制剂稳斑通脉口服液能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分析与其调节血脂、抗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药理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六郁同治”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ApoE-/-模型小鼠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稳定易损斑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周龄ApoE-/-小鼠高脂喂养24周后随机分为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辛伐他汀组、模型组,治疗12周后检测其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RP水平,并观察斑块病理形态。结果光镜下显示造模小鼠主动脉管壁厚薄不均,可见由大量泡沫细胞及胆固醇结晶形成的粥样斑块期病灶,表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辛伐他汀组血清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斑块内脂质成分减少(P〈0.01),hsCRP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六郁同治”法可稳定易损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脂代谢及炎性因子hsCR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健脾益肾豁痰化瘀法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观察健脾益肾、豁痰化瘀法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疗效。设中药治疗组 48例 ,多烯康对照组 32例 ,均服药 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85 .41%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6 2 .5 % ( P<0 .0 5 )。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 ( TC)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 ,甘油三酯 ( TG)、高密度脂蛋白 ( HDL)治疗前后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对照组 TC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TG、HDL 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健脾益肾、豁痰化瘀法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健脾益肾豁痰化瘀法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豁痰化瘀法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设中药治疗组 48例 ,多烯康对照组 32例 ,均服药 2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5 .41%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6 2 .5 % (P<0 .0 5 )。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 (TC)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 )治疗前后比较亦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对照组 TC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TG,HDL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健脾益肾豁痰化瘀法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处方的用药配伍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筛选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所收录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处方,并运用SPSS 26.0和SPSS Modeler14.1软件对纳入的中药处方的组方进行中药频次分析、性味归经分析、系统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89篇合格的文献,统计中药处方90首,中药共118味。中药使用频数前3位为甘草、半夏、黄芩。中药四气百分比前3名分别为寒、温、平,中药五味排名前3名分别为苦、甘、平,中药归经百分比最高的为肺,其次为脾、胃。聚类树状图可分为3个聚类方,以黄芩、瓜蒌、半夏为基础处方,聚类冰柱图可分为5个有效聚类群,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23条药对及药组。结论中药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多从痰论治,实则以清热化痰、通腑化浊为法;虚则益气化痰,培土生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痰瘀同治法对胸痹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痰瘀同治法防治胸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比较痰瘀同治法、活血化瘀法、化痰法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影响,以及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痰瘀同治法与化痰法能显著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作用强于活血化瘀法;痰瘀同治法还能显著降低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的全血黏度(高、中、低切)、血浆黏度(PV)、红细胞压积(HCT),作用显著优于化痰法、活血化瘀法。结论:痰瘀同治法能显著改善血脂代谢紊乱,保护血管内皮,改善血液流变性,消除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加重的危险因素,达到防治胸痹(冠心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制剂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用卵白蛋白和弗氏完全佐剂(OVA+FCA)免疫小鼠制作免疫反应鼠,观察雷公藤组、复方中药组和对照组用药前、用药后小鼠血清IgG水平的变化及脾脏质量和脾脏系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雷公藤组和复方中药组均能使脾脏质量和脾脏指数I、gG水平下降,但雷公藤组无显著性差异,而复方中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中药组与雷公藤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中药能明显抑制小鼠免疫反应,并比单用雷公藤更有效。  相似文献   

16.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难治性慢性乳腺良性疾病,西医主要通过手术切除配合抗生素治疗;而中医主要推崇中药及外治法治疗,此类女性患者的治法上主要有疏肝清热法、化痰祛瘀法、清化痰湿法、温痰健脾法、疏风健脾法、升阳益胃法等等。近些年来在临床上,女性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男性患者较为罕见。另外目前很少有文献提出用中医药治疗男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教授在临床过程运用中医药成功治愈男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其疗效显著,说明中医药治疗男性浆细胞性乳腺炎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气、祛痰化瘀类中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冠心宁(鹿衔草、瓜蒌、丹参、枳实、川芎、西洋参等)治疗135例,对照组用消心痛、美托洛尔、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136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侯疗效的有效率分别为88.88%和72.03%,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症状积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组间心绞痛发作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提示:该方可明显改善心绞痛患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8.
介绍运用中医药治疗格雷夫斯眼病经验。认为该病与肝密切相关,湿、痰、瘀是主要病理产物;临床常用疏肝泻火、疏肝健脾化痰、养肝滋肾法、益气养阴之法。并举验案2则。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降脂通脉胶囊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NASH痰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均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口服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维生素E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加服降脂通脉胶囊。2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行腹部CT和B超检查,评定痰瘀互结证评分,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腹部CT疗效及腹部B超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腹部CT疗效、腹部B超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TC、TG、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ALT、AS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降脂通脉胶囊联合常规疗法治疗NASH可更好地调节患者的血脂水平,保护肝功能,减轻脂肪肝程度,促进肝脏形态及实质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