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采用选择性心肌超声造影(MCE)探讨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改善情况。方法 对14例冠心病患者分别于PCI术前及冠状动脉开通后即刻经冠状动脉注射造影剂,在对比脉冲序列成像(CPS)条件下行MCE检查,对比观察心肌显影效果,并采用CUSQ软件进行脱机分析,计算心肌节段微血管灌注的平均灌注量(minivalue)。结果 冠状动脉内注入造影剂即刻能够获得清晰心肌显影,所有患者均获得较满意的左心室及心肌显影。14例患者中12例冠状动脉开通,2例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未能开通。13例于PCI术前MCE显示狭窄或闭塞冠状动脉的对应心肌节段显示节段性充盈减低或无造影剂充盈,1例慢性冠状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侧支循环良好,MCE显示闭塞冠状动脉对应心肌节段充盈基本接近正常。冠状动脉成功开通的12例患者术后即刻MCE显示11例术前闭塞冠状动脉对应心肌节段充盈较术前改善,心肌节段微血管灌注的平均灌注量较术前增加(P〈0.05),1例改善不明显。结论 PCI能够有效改善病变心肌微循环,选择性MCE在CPS条件下能够准确、快速、有效地评价PCI后心肌再灌注情况。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无复流的评估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心肌无复流(no-reflow,NR)指的是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病变管腔狭窄已被解除,但心肌组织仍未获充分血流灌注的现象。NR现象在急性心肌梗死(AMI)、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稳定性心绞痛(SA)、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后桥血管再狭窄等接受急诊或择期PCI的患者中均可出现,其与心室重塑、心力衰竭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因而及时识别和处理心肌NR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微循环灌注异常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选择138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心肌声学造影评价PCI术后3天心肌微循环灌注,比较PCI术后心肌灌注异常对心功能及预后价值。结果 STEMI患者成功完成PCI术,73.2%患者心肌灌注异常;PCI术后3个月,低灌注组和灌注缺陷组GLS均改善;PCI术后1年,低灌注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明显低于灌注缺损组(P<0.05);MCE联合GLS对PCI术后MACE具有较高预测价值(P<0.05)。结论 STEMI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异常发生率较高,低灌注患者长期临床预后优于灌注缺陷患者,MCE联合GLS对MACE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为STEMI患者进行细化管理和长期随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选择性心肌超声造影(MCE)及心肌显色分级(MBG分级)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病变心肌灌注情况,并对两种评价方法做出比较。方法24例PCI成功开通冠状动脉的冠心病患者,于PCI前后分别采用MBG分级以及冠状动脉内MCE观察梗死相关血管供应节段心肌显影效果、观察梗死相关动脉前向血流,评估及分析心肌灌注情况,出院前采用二维超声和组织多普勒随访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及各节段收缩期峰值速度。结果①MBG提示66.7%的患者在PCI成功开通冠状动脉后灌注改善;②冠脉内MCE显示注入造影剂即刻能够获得清晰心肌显影,患者均获得较满意左心室及心肌显影效果,MCE显示约70%节段开通冠状动脉后灌注好转,局部心肌灌注量提高;③“罪犯”血管对应心脏节段PCI术后收缩期峰值速度较术前提高,术后5天左心室射血分数(EF值)较术前增加;④相关性分析提示PCI术后MCE灌注量与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密切相关,并能预测心肌局部收缩功能改善。结论PCI即刻多数心肌灌注得到改善,MBG分级及选择性MCE均能显示心肌灌注状态,而选择性MCE能量化局部心肌灌注状态,并能预测PCI术后近期随访心脏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因此选择性MCE优于MBG。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及人口老龄化,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及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是治疗AMI的关键,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被认为是重建冠状动脉灌注最有效的方法。PCI是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方法[1]。  相似文献   

6.
李爱新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0):930-931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急性心肌梗死(AM1)治疗中重要的再灌注方法,其目的是使因血栓闭塞的冠状动脉迅速再通,并实现心肌组织的有效再灌注,减少心肌的坏死面积。但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虽然造影显示心外膜血管已开通,但仍有10%~30%病例心肌组织无灌注或灌注不良,即为无复流现象。研究证实无复流可导致梗死的延展,心功能恢复障碍,左心室重构等更多的合并症,也是心肌和微血管损伤的标志之一。与心肌充分复流的患者相比,无复流的患者在发生心肌梗死后更多的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是影响PCI近期预后和远期心源性死亡及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目前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治疗STEMI的最有效措施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1]。开通罪犯血管后,再灌注治疗的效果与受损微血管的再灌注密切相关。开通罪犯血管后,缺血心肌缺乏充分的血液灌注又被称为无复流现象。在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直接影响手术成功率及患者预后,而目前尚缺乏能够逆转已发生的无复流现象的有效药物[2-4]。近期研究发现,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无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选择性心肌超声造影(MCE)及定量组织多普勒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病变心肌灌注及收缩功能变化进行研究。方法 20例行PCI的患者,于PCI前后经冠状动脉内注入造影剂SonoVue,应用MCE观察心肌显影效果、造影剂显影途径,定量分析心肌灌注情况;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测量病变心肌收缩功能变化。结果 注入造影剂后心肌清晰显影,患者术前MCE造影剂充盈情况与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病变区域一致,冠状动脉成功开通患者术后即刻MCE显示缺血节段充盈较术前显著改善;6例患者观察到少量造影剂经心肌直接漏入左室腔;定量组织多普勒提示冠状动脉成功开通的患者病变心肌运动位移、应变改善。结论 选择性MCE能满意显示心肌灌注状态,并能观察到缺血心肌局部微循环与心室腔直接相通;PCI即刻可以改善心肌局部微循环及局部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9.
宗春绕  周其华  李靖  渠勇 《临床荟萃》2012,27(24):2177-2179
近几年来,随着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及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CABG)等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进入了再灌注时期。然而再灌注在拯救心肌的同时,还可以引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表明强化降脂治疗可明显减少急性心肌梗死PCI手术后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然而,强化降脂能否降低急性ST段抬性高心肌梗死(STEMI)溶栓后的炎症反应及再灌注心肌损伤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并探讨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肌灌注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168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造影灌注积分(APS)将患者分为完全灌注(CMP)组、部分灌注(PMP)组以及无灌注(NMP)组,其中CMP组54例,PMP组96例,NMP组18例,比较3组的一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以及PCI结果,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判定患者行急诊PCI后心肌灌注的影响因素。结果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发现,3组患者在入院时血糖、Killip分级、梗死前心肌绞痛发生率、发病及球囊开通时间、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以及肌酸激酶(CK)峰值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此外,3组患者的高血栓负荷率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静脉应用替罗非班、梗死前心绞痛、入院时血糖、高血栓负荷以及发病至球囊开通时间是患者行急诊PCI后心肌灌注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入院时血糖、静脉应用替罗非班、梗死前心绞痛、高血栓负荷以及发病至球囊开通时间等均是老年STEMI患者行急诊PCI后心肌灌注程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术后慢血流-无复流(SCF/NR)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行PCI术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共152例, 根据PCI后TIMI血流分级分为SCF/NR组和正常血流组,分析两组患者PCI术后慢血流-无复流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性别、BMI、高血压史、家族史、吸烟、饮酒、术前TIMl血流分级、killip分级、尿潜血、左心室舒收末内径、梗死相关动脉、病变位置、弥漫程度、介入治疗方法、射血分数、白细胞计数(WB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ApoAI)、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脂蛋白a(LPa)、血清胱抑素C(Cys c)、K+、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 2聚体(D D)、病变血管支数、病变血管长度、病变血管直径、支架数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CF/NR组年龄、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发病至血管开通时间比较高于无SCF/NR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DL C、发病至血管开通时间是术后出现SCF/N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LDL C、发病至血管开通时间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经PCI术后出现SCF/N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王彦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8):1957-1958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开通冠脉血管的有效手段,对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行急诊PCI治疗能早期恢复心肌再灌注,减少梗死面积,显著缓解症状,改善左室功能和降低死亡率,且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急性心梗患者早期行PCI治疗后,病情仍然不稳定,随时可发生变化,术后的护理和康复有其特殊性。对这类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转归至关重要,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我院2007—01/2008~12重症监护室(CCU)收治的急性心梗行急诊PCI治疗132例患者护理及康复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金荣  刘乃丰 《临床荟萃》2006,21(23):1743-1745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的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后,在血小板激活和聚集的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致使梗死相关动脉(IRA)急性完全闭塞所致。再灌注治疗主要有两条途经,即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再灌注治疗的目的是通过上述方法使梗死的相关冠状动脉(IRCA)尽早、最大程度地持久开通,恢复心肌梗死溶栓治疗3级(TIMI-3级)血流和有效的心肌血流再灌注,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阻抑心室重构,保护心功能,以提高心肌梗死的存活率,改善AMI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笔者就近年来PCI在AMI再灌注治疗中取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T)发病的原因大多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病变的基础上继发血栓而导致冠状动脉血管完全或者持续阻塞。目前临床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STEMI的首选方式,可以较好地开通梗死部位的相关血管,挽救受损心肌,但单纯使用PCI术,容易出现斑块、血栓的碎裂及脱落,从而导致远端大量微小血管栓塞,造成“慢血流”甚至“无复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应激性高血糖(SHG)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老年患者心肌灌注情况影响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首次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且于12 小时内成功实施急诊PCI老年非糖尿病患者459例,依据入院即刻血糖值分为正常组(血糖<7.0 mmol/L,148例)、升高组(7.0 mmol/L≤血糖≤11.1 mmol/L,169例)、高糖组(血糖>11.1 mmol/L,142例)。对比各组术后心功能指标、心肌灌注情况,术后随访12个月,记录各组不良心脏事件(MACE)情况。结果正常组、升高组、高糖组心肌灌注血流分级(TMPG) 2~3级的比例、术后2 小时ST段回落良好的比例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逐渐下降,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峰值逐渐升高(均P<0.05)。随访12个月,高糖组无MACE的生存率76.1%(108/142),较正常组89.2%(132/148)、升高组85.8%(145/169)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SHG也是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结论SHG可导致老年STEMI患者行急诊PCI后心肌灌注下降,同时也可使MACE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和心肌声学造影技术在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左室功能的早期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符合条件的拟行PCI血运重建的CTO病变患者39例,分别于PCI血运重建术术前72小时内及术后72小时内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心肌声学造影检查,对各组术前术后数据进行比较。并按所开通冠状动脉不同,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比较上述三支冠状动脉对应供血区域术前术后的局部心肌灌注及局部心肌纵向应变(RLS)有无差异。结果 术后的二尖瓣E峰速度、二尖瓣A峰速度、e′S、e′L、 e′、E/ e′比值、LVEDV、LVESV、LVEF、WMSI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PSI显著降低;术后GLS、A、β、A·β均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LAD组、RCA组、LCX组三组患者中,CTO患者开通冠状动脉对应供血区域心肌的RLS、PSI、A、β、A·β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值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CI血运重建术可以改善CTO患者的心肌灌注和心肌运动功能,心肌声学造影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均可以早期、定量的评价这一改善,且可以同时评价左室整体和局部的心肌灌注水平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的效果、安全性及相关护理问题。方法:选择50例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除有禁忌证),为盐酸替罗非班组。对照组为50例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未应用盐酸替罗非班,两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两组患者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及出血情况,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非致命性再梗死、靶血管再血管化治疗)的发生。结果:STEMI患者行PCI术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安全有效,能够较早改善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冠脉微循环灌注状态,但增加出血倾向,未增加大出血发生率,临床工作中应严密观察用药后穿刺部位和全身出血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论:对STEMI行直接PCI治疗护理者,除充分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外,还应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急诊PCI的STEMI患者血栓栓塞和无复流、慢复流现象发生,降低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症状和预后,使早期行介入治疗的ACS患者明显受益。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患者人数明显增加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对伴有ST段提高的AMI,尽早、充分、持续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nfarct-related artery,IRA)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所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e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应用机械的方法直接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冠脉),是恢复冠脉血流最直接、最有效的再灌注疗法之一。自我科开展急诊PCI以来,我们对手术患者进行了围术期护理干预,使患者能顺利地接受手术治疗并得到康复,现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导致的部分心肌的急性坏死,起病急骤、死亡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随着临床研究和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近20余年来AMI的治疗和急救取得了重大成效。对AMI、尤其ST段抬高AMI(STEMI)的急救,在发病时间窗内尽早实施再灌注治疗、尤其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直接PCI)是这类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外已有大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了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E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可以迅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挽救濒死心肌,降低病死率。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置入支架后支架内血栓形成(IST)的发生率较高,本组治疗观察在STEMI患者急诊置入雷帕霉素涂层支架后的近期疗效,并探讨术后是否需要使用GⅡb/Ⅲa受体拮抗剂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