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及螺旋CT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X线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及CT检查在结肠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各检查方法的优缺点,提高对结肠癌影像学认识,进而提高检出率。方法50例结肠癌分别采用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和螺旋CT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进行对照。结果X线结肠气钡双重造影诊断符合率为86%; 螺旋CT扫描癌检出率为68%; 淋巴转移符合率为31.3%; 原发灶侵犯周围器官组织诊断符合率为60%.结论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是临床影像学检查结肠癌的重要手段,显示各种结肠癌病理分型。CT检查不但能发现和显示病变,还能够确定病变的侵犯范围及转移情况,是临床确定治疗方式及判定预后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肠充气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在诊断结肠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纤维结肠镜证实的39例结肠肿瘤患者,均行腹部常规CT扫描和结肠充气MSCT增强扫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结肠充气MSCT检查对结肠肿瘤的检出率(84.6%)显著高于常规CT检查(15.3%);结肠充气MSCT与纤维结肠镜对肿瘤侵犯浆膜外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肠充气MSCT对肿瘤的周围组织侵犯、淋巴结及远处脏器的转移情况能清楚显示.结论 结肠充气MSCT检查不仅能检出较小病灶,而且还能显示病变大小、侵犯范围、周围淋巴结及远处脏器的转移情况,在结肠肿瘤的诊断中具有自身的优势,为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结肠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结肠肿瘤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 (MSCT)扫描,将原始数据在AW4.5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图像(MPR)、表面遮盖显示(SSD)、仿真内窥镜技术(CTVE)重建处理,评价结肠肿瘤位置、大小和肠外表现,均经手术或结肠镜病理证实。结果 MPR、SSD和CTVE重建技术对结肠癌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高,更利于发现结肠癌的周围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结论 MPR、SSD、CTVE的结合不仅可以对结肠肿瘤病灶形态、范围进行明确直观的分析,发现结肠癌的周围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更有利于辨别病灶周围复杂结构关系,进而准确地进行术前分期,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 (MSCT)在结肠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22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肠癌病人,回顾分析术前MSCT表现,并参照术后病理结果来评价螺旋CT分期的准确性。结果MSCT能显示肠腔及肠壁的改变、病灶与周围组织关系,并可显示周围组织器官的侵犯及有无远处转移。结论结肠癌术前MSCT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意义,对能否行手术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数字胃肠造影、螺旋CT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结肠癌的诊断作用进行临床分析,为临床提供手术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年来我院1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的数字胃肠造影和螺旋CT的影像学资料。结果①数字胃肠造影:准确诊断14例,漏诊2例,误诊1例(为增殖性肠结核);②螺旋CT扫描:准确诊断10例,漏诊3例,误诊4例。结论数字胃肠造影利用计算机的存储能力和图像后处理功能,提高了图像的质量和病变显示率,对肠腔内的病变显示清楚,能宏观观察病变,是结肠癌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螺旋CT不能显示病变全貌,不能观察结肠的功能变化,但可以观察周围病变及周围淋巴结、周围脏器的转移性病变,可以对其进行准确分期,是影像学诊断结肠癌必要的补充手段,二者结合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手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张水灌肠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提高结肠癌的CT诊断及临床分期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结肠镜活检病理证实的结肠癌45例,讨论其CT表现。结果:结肠癌CT表现为结肠壁增厚,软组织肿块,管腔不规则狭窄,管壁僵硬及局部管壁的异常强化;可清晰地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肠壁侵犯的深度、周围组织侵犯及淋巴结或远处脏器转移;定位准确率100%,定性准确率95.6%。结论:低张水灌肠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术前分期、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估计预后等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对食道癌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经手术治疗并病理活检证实的38例食道癌患者的MSCT多平面重建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病变部位、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果:MPR的图像可多角度、多方位清楚地显示食道癌的部位、大小、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以及局部、远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脏器的转移情况,与临床手术所见符合率高。结论:MSCT的MPR技术对食道癌患者的术前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应作为术前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结肠病变的诊断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结肠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经手术或结肠镜活检病理证实的20例结肠病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16排MSCT对20例患者进行容积扫描和MPR、CTVC、SSD、Raysum等图像后处理.结果 20例中12例结肠癌、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残胃癌累及横结肠,CT横断面、MPR、SSD、CTVC、Raysum图像均清晰显示.结肠息肉4例(共12枚),CT横断面显示7枚较大息肉,MPR、SSD、Raysum图像各显示10枚,CTVC清晰显示1 2枚.3例结肠炎症由CT横断面图像,结合MPR、CTVC而诊断.结论 在MSCT结肠成像检查时合理应用后处理技术,有助于结肠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旋CT对结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各种检查方法的优势,提高CT对结肠癌的诊断和分期的准确性。方法本组50例患者术前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23例经结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50例患者术前均行螺旋CT检查,扫描范围自膈顶至坐骨结节水平;所有病例均平扫后行团注增强,静脉注射碘海醇或优维显,造影剂注射后延迟30s扫描动脉期,延迟90s扫描静脉期。结果本组病例中Ⅱ期19例,Ⅲ期16例,Ⅳ期15例,未见Ⅰ期病例。与手术分期进行对比CT分期正确35例,过高估计8例,过低估计7例。CT显示16例淋巴结肿大,17例肝转移。与邻近组织、器官粘连、侵犯36例,肠梗阻17例,腹水4例。结论纤维结肠镜和结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对结肠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两者对结肠癌的分期均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CT作为一种横断位成像方法,能清晰显示肠壁厚度、肠壁周围情况、淋巴结转移及有无远处脏器转移,在显示癌肿的肠壁和肠外浸润、周围脏器和淋巴结转移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张兵  张志虎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2):1110-1110
目的评价结肠低张气钡双重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结肠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结肠低张气钡双重造影(DCBE)检查资料,分析低张气钡双重造影(DCBE)检查对疾病显示的准确性。结果40例患者诊断为炎症11例,息肉5例,结肠癌8例,其他疾病5例。阳性率72.5%。结论DCBE对结肠病变的检出率高,对结肠病变早期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充气造影在大肠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2012年经肛门充气造影螺旋CT扫描大肠病变患者50例,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结肠癌7例,直肠癌24例,肠套叠3例,阑尾周围脓肿8例,肛周脓肿6例,未见异常2例。结论充气造影螺旋CT是大肠病变检查的一项新技术,能对结肠病变提供准确的诊断及准确的术前分期信息,是结肠病变术前诊断和判断肿瘤侵犯程度非常实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可以作为结肠病变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肠造影结合螺旋CT检查在中晚期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总结24例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结肠造影、螺旋CT扫描检查资料,通过与结肠镜结果进行对照,发现其对结肠镜检查的补充诊疗价值.结果:结肠造影显示肿块位于升结肠者6例,横结肠4例,结肠脾曲1例,降结肠3例,直乙状结肠10例;螺旋CT发现病变直接侵犯6例,淋巴结转移8例,肝转移5例,肺转移2例.结论:结肠造影能准确判断肿瘤部位,螺旋C丁检查可显示肿瘤的侵犯范围和转移情况,很好地弥补了结肠镜的不足,对临床确定治疗方案,选择手术术式,术后监测有无复发等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气钡双对比造影、纤维结肠镜及CT检查在结肠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的病例资料,以三种检查方法对结肠癌诊断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结肠纤维镜及CT检查对早期结肠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3%、90%、50%,对中晚期结肠癌的诊断符合率依次为96.2%、95.4%、94.7%。结论早期结肠癌的诊断以气钡双对比造影结合结肠镜为主,中晚期结肠癌,多以气钡灌肠检查结肠通道,以结肠镜行病灶组织学活检,结合CT检查,观察病灶及病变周围浸润情况及同时观察淋巴结、邻近脏器有无转移,三种检查相互并用,互相佐证,极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且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邓松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9,22(3):179-180,182
目的:探讨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结肠癌病例X线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肠腔显示面好,病变的形态、大小及范围显示清楚,完全达到结肠癌影像诊断要求。结论: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是诊断结肠癌的安全、有效、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成像(MPR)对直肠、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昆钢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2例直肠、结肠癌患者CT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直、结肠癌病变表现为病变肠壁不规则环形增厚或局限性增厚、肠腔不规则狭窄,可伴软组织结节或肿块形成.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成像(MPR)能较好显示病变范围、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伴发的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腹腔脏器有无转移.对直、结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多平面重建(MPR)对喉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MSCT及MPR资料。结果MSCT对肿瘤侵犯不同部位的诊断符合率为89.66%~100%,MSCT轴位结合MPR图像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为91.38%。结论多层螺旋CT轴位结合MPR图像可以更完整地提供喉癌及其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对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多层CT在结肠癌定性及定量诊断应用中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CT对结肠肿瘤影像诊断有着巨大的潜力,可同时完成结肠癌的定性及定量诊断。结肠癌目前最为理想的初选检查方法仍为纤维结肠镜和X线气钡双对比灌肠造影检查,上述2种方法可清晰显示结肠黏膜面的改变,肠腔狭窄及病变形态(定性诊断)。对肿瘤突破浆膜向外侵犯、肠壁的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均不能显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结肠低张灌注法在肠道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4 0例疑肠道疾病患者进行CT检查 ,随机分为两组 ,行结肠低张灌注法的为研究组 2 0例 ,常规肠道准备的为对照组 2 0例 ,观察其结果并分析。结果 :除 1例肠腔充盈欠佳外 ,其余病例肠腔扩张充分 ,对病变的显示、衬托满意 ,并能确定病变的侵犯范围及转移情况 ,在检出病变方面及肠腔充盈方面具有及其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结肠低张灌注法在肠道CT检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能明显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陶晓风  李亭 《四川医学》2013,34(3):452-45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45例进行了多层螺旋CT检查的结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可以准确观察病变的大小、部位、形态、范围、周围侵犯情况、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能对结肠癌患者准确进行术前评价,可列为结肠癌患者术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20.
李良 《医学新知杂志》2010,20(2):109-11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肠疾病急腹症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60例临床可疑胃肠疾病急腹症病例行MSCT检查,并结合MSCT多模式重组,如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分析诊断.结果 60例可疑病例中由胃肠疾病引起的急腹症45例,其中MSCT诊断43例,并显示病变的部位、程度、病变周围情况.43例中41例与临床相一致,2例误诊.2例MSCT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 利用MSCT的多模式重组,结合轴位图像能提高胃肠疾病急腹症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