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尿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溶栓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31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分为重型17例,中型14例,所有病人均于发病6小时内给予尿激酶100万U+生理盐水100ml于30分钟内静脉滴入维持治疗5天。结果 尿激酶静脉溶栓总有效率为71%,其中重型17例,有效率52.9%;中型14例,有效率92.9%。中型病人疗效明显优于重型病人(P<0.05)。1例病人出现颅内出血。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对于中型病人效果满意,对于重型病人效果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将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得到改善。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溶栓疗法是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中重要进展。我院对近3年3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采用国产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取得确切疗效,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是近来开展的最积极有效的方法,它是应用血栓溶解药物(尿激酶、链激酶等)静脉输注,溶解早期冠状动脉内堵塞的血栓,从而达到血管再通,心肌再灌注,挽救缺血心肌,限制梗塞范围,改善AMI预后。我们从1994年开始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病人1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l病例选择18例AMI尿激酶溶栓病人均符合以下条件:持续胸痛户O·sh,含服硝酸甘油海解。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0.lmvwe导联>0.Zmv。发病池以内。年龄小于75岁。无溶栓禁忌症…  相似文献   

5.
介入法动脉溶栓与周围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介入法动脉灌注尿激酶与周围静脉药物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分析,比较2种方法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发病24h内的62例脑梗死病人,22例病人行介入法动脉溶栓,40例病人行静脉滴注尿激酶溶栓,并在溶栓治疗后2h、第7天、第28天分别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介入法溶栓组在溶栓后2h的疗效评定明显优于静脉组(P<0.05),但在第7天及第28天的疗效评定,2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2种治疗脑梗死的溶栓疗法脑梗死的远期预后无明显差异。其所造成的出血等并发症无差异,而静脉溶栓由于其简便、易行及价格较低更易为病人接受。  相似文献   

6.
郑明日  李东原 《吉林医学》2006,27(9):1106-1107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7例采用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与18例采用常规治疗的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静脉溶栓治疗及常规治疗患者的冠脉再通情况及两组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组冠脉再通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可提高AMI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急诊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院内延迟时间及不同治疗时间的治疗效果。探讨缩短病人院内延迟时间的方法及溶栓治疗的有效时间窗,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急诊溶栓组经CT或MRI确诊后立即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住院溶栓组则在住院后进行。结果:急诊溶栓组病人来诊至溶栓治疗开始的平均时间为58min,发病6h内接受溶栓治疗者19例(47.5%),住院溶栓组来诊至溶栓治疗开始的平均时间为120min,发病6h内接受溶栓治疗者12例(30%),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病6-48h内溶栓仍有效,结论: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缩短院内延迟时间,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8.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1例苗永鹤刘仁瑜胡成刚阎继峰张彩霞李玉忠安阳钢铁集团公司总医院安阳455004关键词尿激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静脉法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无创性疗法的重要进展。近3a内作者用国产尿激酶治疗AMI21例,现将...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尿激酶 (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塞的临床时间窗和安全性。方法 对发病在 12小时以内的急性进展性脑梗塞 84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其中发病 6小时以内 2 6例为治疗A组 ,发病 6~ 12小时 30例为治疗B组和对照组 (C组 2 8例 ) ,两治疗组应用尿激酶 10 0 - 2 0 0万u静脉滴注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采用的尿激酶静脉溶栓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程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5 ) ,但两治疗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发病 6~ 12小时以内的无溶栓禁忌症的急性进展性脑梗塞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经静脉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年龄≥75岁的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溶栓治疗组28例和常规治疗组28例,溶栓组给予尿激酶100万u静脉滴注,同时应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对照组只应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结果:溶栓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溶栓组出血率增加,但无致命性出血。结论:静脉应用尿激酶治疗高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可以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疗效满意,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60例,作为观察对象,一组为溶栓治疗组共28例,给予国产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另一组32例未溶栓治疗,两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静脉溶栓组死亡率,严重并发症少,心衰及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溶栓(P<0.05),结论:尿激酶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 观察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②方法 选择1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再通情况.③结果尿激酶溶栓治疗冠脉再通率为67.2%.④结论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AMI疗效,降低病死率,且宜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对40例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MI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0例AMI患者冠脉再通26例,再通率65%,住院期间死亡率7.5%,较常规治疗明显减低,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安全、有较。  相似文献   

14.
急诊静脉溶栓治疗AMI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国产尿激酶在急诊科即刻静脉溶栓治疗43例急性心肌梗塞。结果 再通36例,再通率为83.7%,溶栓治疗的并发症有心律失常16例,血压下降13例,泵功能衰竭4例,有出血倾向6例,结论 选择好适应症,急诊溶栓仍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正> 再灌注治疗是近年来急性心肌梗塞(AMI)治疗的突破性进展,鉴于AMI后6小时内冠脉造影者87%有急性血栓形成,且于12—24小时有自发性溶栓现象,因而溶栓治疗,尤其静脉溶栓治疗已是当前AMI再灌注治疗最重要的方法。为了评价南京大学制药厂生产的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用该UK静脉溶栓治疗40例  相似文献   

16.
尿激酶快速静脉滴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已被公认。1993年7月~1998年4月本院在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在病例选择、尿激酶剂量、个体化给药等方面有所创新,从而使更多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得到溶栓,使溶栓后冠脉再通率提高,住...  相似文献   

17.
钟纯正 《海南医学》2005,16(8):89-90
目的观察、评价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溶栓条件的1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分成11例溶栓组和7例对照组。结果急性脑梗死超早期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以使神经功能缺损在短时间内明显恢复。结论急性脑梗死超早期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时间依赖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塞抢救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尿激酶静脉溶栓有其价格低廉、疗效确切、副作用低的特点。近3年我们对100例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后用药物维持的患者进行了观察,并对溶栓疗效与发病时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张群  王岩  陈岩 《沈阳医学》2003,23(4):180-181
目的 通过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采取原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 28例溶栓患均有不同程度疗效.疼痛症状消失或减轻.心电图ST段下降。结论 根据溶栓的临床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并予以实施,对心梗的溶栓起到良好的辅助治疗怍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有关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使用尿激酶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问题。方法:选择股动脉置管,脑血管造影后,将导管选择性进入阻塞部位,注入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一般药量为50万U~100万U,时间为30分钟~45分钟。结果:神经功能完全恢复者19例,轻度功能障碍者10例,1例单瘫,1例死亡。结论: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是治疗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安全有效,首选的治疗方法,选用时尤应注意治疗应在发病6小时以内,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