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间质性肾炎(AIN)是肾小管及肾间质的急性炎性疾病,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一组临床病理综合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肾间质肿胀和炎性细胞浸润,无明显的肾小球和肾血管病变[1-2]。现将14例AIN的临床、病理及转归分析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1998年1月~2005年8月均经肾活检确诊为AIN的14例患者,其中男5例,女9例,年龄15~66岁,平均年龄(40±1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30d,平均(17±5)d。2.方法:分析疾病的诱因、肾脏及肾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24h尿电解质、尿蛋白、尿微量蛋白,血免疫指标及肾脏…  相似文献   

2.
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AIN)主要由药物肾毒性或过敏反应导致,以间质小管急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临床综合症[1]。AIN在肾内科并非罕见,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其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血尿、蛋白尿是AIN的主要临床表现[2]。AIN中有20%~30%的患者可出现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ARF)[3],严重者可出现不可逆肾功能损害,造成终末期肾  相似文献   

3.
感染曾是急性间质性肾炎 (acuteinterstitialnephritis,AIN)最常见的原因 ,尤其是儿童患者。AIN是猩红热、白喉和β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常见并发症。由于抗生素及特异性疫苗的广泛使用感染相关性AIN发生率已明显下降 ,临床转归也明显改善。感染相关性AIN可分两大类 :病原微生物直接感染肾间质引起的感染性AIN ;全身性或肾外性感染所导致的反应性AIN。1 病 因感染相关性AIN最常见的病因为细菌 ,亦可为病毒、真菌、螺旋体等其他病原体。1 .1 病原微生物直接感染相关性AIN 病原微生物直接感染相关性AIN主要见于急性肾盂肾炎 ,…  相似文献   

4.
高勇 《中国保健》2009,(17):815-815
急性间质性肺炎(AIP)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一个亚型,呈急性病程,预后极为不良,临床及病理表现与ARDS几乎一致,AIP患者多在60d内死亡,现将我科于2008年2月收治的1例AIP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DNS)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临床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38例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检查尿蛋白定量、生化指标、血流变学、肾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下,占82%,男性占76.3%,非少尿型28例,占74%,肾活检示微小病变20例,占52.6%,多数病例有不同程度肾间质水肿,予标准剂量激素,对症治疗,必要时透析,取得满意疗效。结论:DNS合并ARF,病理以微小病变多见,病因多为血容量不足,而发生ARF,多为非少尿型,经常规激素、对症及透析治疗,肾功能常可好转,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肾小球疾病临床与病理之间的联系,认识肾活检在肾脏病诊治中的地位。方法对352例肾活检进行光镜、免疫组化、部分进行电镜检查,结合临床特点归类,分为无症状血尿和(或)蛋白尿、肾病综合征、肾炎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肾病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352例肾活检病理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48例(70.5%),继发性肾小球疾病96例(27.2%),小管-间质病变8例(2.3%)。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以IgA肾病(IgAN)为主,占39.5%。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狼疮性肾炎(LN)为主占41.7%。结论肾活检对肾脏病的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临床常见急症,其病因繁多,不同时期的病因组成也不相同。十多年前,感染为其首要的致病因素,但近十年来,肾毒性物质已上升至首位,肾毒性抗生素便是最常见的肾毒性物质之一。正确认识抗生素所致ARF的特点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抗生素所致ARF,根据其不同的病理特点可分为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和急性间质性肾炎(AIN)。前者更为常见。抗生素致ATN的主要损伤形式有以下几方面:(1)激活降解过程,主要是磷脂酶、溶酶体酶的消化作用;(2)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包括自由基,脂肪酸等;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急性肾衰竭(Ischemic Acute Renal Failure,IARF)是临床中.特别是危重患者常伴发的一种病理过程。各种原因如休克、心力衰竭、严重感染时,由于肾灌注减少和肾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导致肾血流量(Renal Blood Flow,RBF)和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降低,均可导致IARF。但部分患者在出现IARF时,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急性肾衰竭(Ischemic Acute Renal Failure,IARF)是临床中.特别是危重患者常伴发的一种病理过程。各种原因如休克、心力衰竭、严重感染时,由于肾灌注减少和肾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导致肾血流量(Renal Blood Flow,RBF)和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降低,均可导致IARF。但部分患者在出现IARF时,  相似文献   

10.
肾小管功能检测对评价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进展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肾小管功能检测在评价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D)进展中的意义,采用ELISA法、生化方法及肾间质病理计量分析法对48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儿分别检测肾小管功能(尿RBP、尿β2-MG、尿微量A1b、尿NAG酶)和肾间质病理改变。结果发现:(1)肾脏病理损害程度与肾间质损害有关;(2)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肾间质损害及肾小管功能的异常;(3)肾小管功能改变与肾间质损害程度有正相关关系;显示肾小管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明确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4,FGFR4)在肾脏病患儿肾组织的表达及肾脏病理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FGFR4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8例)及急性肾小球肾炎(18例)、紫癜性肾炎(20例),单纯性血尿(22例)患儿及正常肾组织(5例)的表达。分析FGFR4表达与肾病理积分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各临床及病理类型肾脏疾病足细胞、近端小管、远端小管FGFR4的表达积分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足细胞FGFR4表达积分与肾小球病理积分、尿蛋白呈负相关;近端小管FGFR4表达积分与肾小管病理积分、尿蛋白呈正相关;远端小管FGFR4表达积分与肾小管病理积分、尿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FGFR4参与肾脏病理损害的发生。不同组织的FGFR4作用不同:对足细胞和远端小管起保护作用,而对近端小管起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2.
邓燕 《中国医师杂志》2005,7(8):1085-1087
目的 结合肾活检及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探讨狼疮性肾炎(LN)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38例LN患儿进行肾活检及常规实验检查资料,根据WH01982年标准进行病理分型,并分别进行活动性指数AI、慢性指数CI、肾小管间质病变TIL评分。结果 病理类型以Ⅳ型LN型最多,占47.4%,其次是Ⅱ型(26.3%)和Ⅲ型(15.9%)。Ⅱ型与Ⅲ型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Ⅳ型和Ⅴ型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结论 LN的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有一定关系,肾活检对判断疾病活动性,指导治疗与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3月-2012年9月收治PNS患者82例,根据有无合并AKI进行分组,其中合并AKI患者42例作观察组,未合并AKI患者40例作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结果观察组微小病变肾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膜性。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KI属于PNS严重并发症,临床表现较重,病理改变中最常见的是微小病变肾病,且通常有严重肾间质损害伴随发生。  相似文献   

14.
孙岩  刘伏友  孙林 《中国医师杂志》2008,10(10):1431-1433
慢性间质性肾炎(CIN)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以间质单核细胞浸润、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为特点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又称慢性肾小管间质性疾病(Chronic Tubulointerstitial Disease)。近期的研究表明10%以上的ESRD是由CIN所致。  相似文献   

15.
张岚 《现代保健》2010,(17):156-157
目的 分析肾淀粉样变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对15例肾淀粉样变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中老年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活检组织光镜示肾小球、肾动脉壁淀粉样蛋白沉积;6例伴间质淀粉样蛋白沉积.1例为继发性肾淀粉样变(AA型),14例为原发性肾淀粉样变(AL型),其中1例为多发性骨髓瘤(MM)伴发,1例合并IgA肾病.结论 15例均以肾小球、血管损害为主,伴不同程度的小管间质病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小管功能损害在难治性肾病(RNS)中的意义及缬沙坦干预治疗对其影响。方法RNS患者阳例及正常对照68例,79例RNS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和潘生丁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缬沙坦组加缬沙坦(80mg/d),潘生丁组加潘生丁(150mg/d)治疗12周。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生化方法及肾间质病理计量分析法分别检测全部患者肾小管功能(尿RBP、α1-MG、β2-MG、mAlb、NAG)和肾间质病理改变。结果所有RNS患者尿RBP、α1-MG、β2-MG、mAlb、NA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肾小管间质损害均呈正相关(r=0.436、0.626、0.499、0.668、0.657,P〈0.01)。干预结果显示缬沙坦组口服缬沙坦后尿系列蛋白均明显降低,而潘生丁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RNS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间质损害及肾小管功能的损害,而肾小管功能损害与肾间质损害及肾小球损害程度呈正相关。及早对RNS进行ARB干预治疗可改善肾小管功能及延缓RNS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肾小动脉增厚在IgA肾病中的意义。方法 将78例IgA肾病分为观察组(伴有肾小动脉增厚)和对照组(不伴有肾小动脉增厚),并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 观察组的肾功能不全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理类型表现为局灶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及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观察组的病理特点表现为系膜中度增生、肾小球节段硬化、肾小球硬化20%、肾缺血改变、新月体形成、血管洋葱皮样改变、球囊粘连、肾间质纤维化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肾小动脉硬化在肾功能不全的发病中占重要的地位,参与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及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及形成,与IgA肾病的预后呈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皮肌炎/多发性肌炎(DM/PM)合并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比分析10例DM/PM合并间质性肺炎及26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症状、体征、X线胸片、胸部高分辨CT(HRCT)、肺功能、动脉血气结果。结果:DM/PM合并间质性肺炎发病年龄较IPF年轻,发病至就诊时间明显较后者短。两组都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无二氧化碳潴留。肺功能检查:以限制为主,均有弥散功能降低。结论:DM/PM合并间质性肺炎发病年龄较IPF年轻,病程较短,存活时间短,预后差。  相似文献   

19.
3例急性放射病患者骨髓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骨髓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为急性放射病(ARS)研究积累临床资料。方法 分别于照后20,37,51及72d取材,骨髓活检组织进行塑料包埋切片,H-Giemsa-E染色,光镜观察,骨髓细胞制成电镜样本观察。结果 ARS极期,骨髓造血细胞极度减少,间质损伤,吞噬细胞功能增强。进行恢复期,各系细胞数量和结构逐渐趋于正常,但重度患者恢复过程不稳定。恢复早期可见到凋亡细胞。结论 骨髓细胞病理及电镜检查有助于全面,准确了解受照造血能损伤与恢复状态。  相似文献   

20.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简称急肾衷,属临床危重症。该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肾损害,可在数小时至数天内使肾单位调节功能急剧减退,以致不能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和排泄代谢产物,而导致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及急性尿毒症综合征,此综合征临床称为急性肾功能表竭。是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文笔者就1例子宫切除术后引发的急性肾衰竭病例来探讨对于此类患者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