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乳剂全麻诱导对高龄和休克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ASAⅡ~Ⅲ级老年或出血性休克的手术病人,用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依托咪酯0.2-0.3mg/kg进行麻醉诱导,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每搏量(SV)、每膊指数(SI)、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心脏加速度(ACI)、左心功(LCW)及左心功指数(LCWI)。分别于诱导前、静注依托咪酯1、2、3min以及气管内插管后3min,记录上述指标。结果与诱导前比较.静注依托咪酯后1~3min MAP、HR、SV、SI、CO、CI、ACI、LCW、LCWI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气管插管后3min,MAP、FIR、CO、CI、ACI较诱导前明显升高(P<0.05),其余指标均恢复至基础值水平。整个诱导过程中心功能的各指标的最大改变均不超过20%。结论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对高龄和休克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轻微。对于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病人,依托咪酯是麻醉诱导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张蔚青  朱红 《浙江医学》1996,18(5):267-268
分别用异丙酚、依托咪酯作全麻诱导,观察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作比较.诱导后异丙酚组HR无明显变化,SV、CO、SI、CI均略有上升(均P>0.05),CI诱导后即刻及诱导后6分钟明显上升(P<0.05),MAP诱导后明显下降(P<0.01)、插管时无明显波动(P>0.05):依托咪酯组插管时HR明显增快(P<0.05),诱导后SV、CO、CI均略有下降(均P>0.05),SI下降明显(P<0.05),插管时CI稍有上升(P>0.05),诱导后MAP明显下降(P<0.05)、插管时又明显上升(P<0.05).结果表明:异丙酚用于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效果优于依托咪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异丙酚、依托咪酯联合全麻诱导对老年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老年病人,用异丙酚0.8mg/kg、依托咪酯0.3mg/kg、芬太尼3gg/kg和阿曲库铵0.6mg/kg进行麻醉诱导,监测平均动脉压(MAP)、HR、每搏量(SV)、每搏指数(SI)、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速率(EV)。分别在诱导前、静注麻醉药1min,3min以及气管插管后3min记录上述指标。结果与诱导前比较,静注麻醉药后Imin,3min,MAP、HR、SV、SI、CO、CI、EV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但最大改变均不超过15%。气管插管后3min,MAP和HR较诱导前明显升高(P〈0.05),其余指标均恢复至基础值水平。结论异丙酚、依托咪酯联合麻醉诱导对老年病人的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轻微,对于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病人,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靶控输注不同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选择52例全麻下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依托咪酯的不同靶浓度,随机分为3组:低浓度组血浆靶浓度为0.40 μg/L(17例)、中浓度组为0.50 μg/L(17例)、高浓度组为0.60 μg/L(18例),分别于T0、T1、T2、T3、T4、T5、T6等时点记录患者的MAP、HR、BIS、CO、CI及SV等生理指标,同时计算依托咪酯和舒芬太尼的使用量,最终分析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 结果 ①与T0比较,高浓度组各时点的HR降低但CO和SV升高(P<0.05)。T2时点,3组患者的HR、CO、CI均降低(P<0.05);T3和T4时点,3组CO、CI和SV均升高(P<0.05)。T5时间点,3组的MAP均降低(P<0.05),中、高浓度组的HR、CO、CI和SV均降低(P<0.05)。在T6时间点,3组的MAP均降低(P<0.05)。T3和T4时间点与T2时间点比较,3组的MAP、HR、CO、CI和SV均升高(P<0.05);在T6时间点,高浓度组的MAP、CO、CI和SV均降低(P<0.05);②3组患者诱导期舒芬太尼的平均总使用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依托咪酯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最小的麻醉方案为依托咪酯靶控输注浓度0.5 μg/L复合舒芬太尼血药浓度0.4 μg/L。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中腹膜后腔二氧化碳(CO2)充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在腹腔镜下行肾脏手术的患者42例,采用气管内插管全凭静脉麻醉,连接BioZ.com(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在气腹前即刻(T0),气腹后5(T1)、10(T2)、20(T3)、30 min(T4),停气腹时(T5),气腹停后5(T6)、10 min(T7),记录各时间点的心率(HR)、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SV/SI)、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心脏指数(CO/CI)、体循环血管阻力/阻力指数(SVR/SVRI)、胸腔液体量(TFC)、速率指数(VI)、加速指数(ACI)、预射血期(PEP)、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收缩时间比率(STR=PEP/LVET)、左心做功/做功指数(LCW/LCWI)及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并进行分析。结果腹膜后腔CO2充气前、后,患者的HR、LVE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T0时间点比较,T5~T7时间点的CO、CI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T6、T7时间点的SV、SI、VI、ACI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T1~T7时间点的petCO...  相似文献   

6.
蔡永江 《医学综述》2012,18(15):2490-2493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S)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临床确诊为PIHS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CSEA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EA)组,各90例。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检测两组患者麻醉前(T1)、麻醉后(T2)、手术开始(T3)、手术结束(T4)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排血量(CO)、搏出指数(SI)、外周血管阻力(SVR)、左心做功(LCW)、加速度指数(ACI)及心脏指数(CI)。结果麻醉前两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两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HR、SBP、DBP在T2、T3时较T1明显降低(P<0.05);CO、SI、SVR、LCW、CI在T2、T3、T4时较T1明显降低(P<0.05)。EA组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两组SI、SVR、LCW、CI在T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EA可改善PIHS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但血流动力学指标不及EA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在子痫前期患者心功能测定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iozcom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检测177例妊娠晚期孕妇(重度子痫前期66例、轻度子痫前期64例、健康孕妇47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每搏指数(SI)、每搏量(SV)、周围血管阻力指数(SVRI)、周围血管阻力(SVR)、心肌加速度指数(ACI)、速度指数(VI)、胸液水平(TFC)、左心作功指数(LCWI)、收缩时间比率(STR),同时48h动态监测2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各项参数与临床征象的关系。结果:①与健康孕妇比较,子痫前期患者MAP、SVRI、SVR、TFC显著增高(P<0.01),CI、CO、SI、SV、ACI、VI显著降低(P<0.01),HR、LCWI、STR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重度子痫前期组MAP、SVR、SVRI和TFC显著增高(P<0.01),CI、CO、VI显著降低(P<0.01,P<0.05,P<0.05),SV、SI、ACI、LCWI、STR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48h动态监测2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可以实时、连续评价心脏血管功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TCI)不同效应室质量浓度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对高龄患者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拟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高龄患者49例,年龄75~9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Ⅲ级,根据舒芬太尼的不同效应室质量浓度随机分为3组:Ⅰ组0.30μg.L-1,Ⅱ组0.35μg.L-1,Ⅲ组0.40μg.L-1,首先TCI舒芬太尼,待效应室和血浆质量浓度达平衡时,以0.50 mg.L-1的血浆质量浓度TCI依托咪酯,意识消失后静脉推注顺阿曲库铵,待依托咪酯血浆和效应室质量浓度达平衡时行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诱导前(T0)、舒芬太尼达平衡时(T1)、依托咪酯达平衡时(T2)、插管即刻(T3)、插管后1 min(T4)、插管后3 min(T5)、插管后5 min(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的变化。结果 T1和T2时点Ⅲ组HR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CO和SV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T3、T4和T5时点Ⅰ组MAP、HR、CO、CI和SV均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T6时点Ⅲ组MAP、HR、CO、CI、SV显著低于Ⅰ组(P<0.05);T3和T4时点Ⅰ组MAP、HR、CO、CI、SV显著高于T0时点,Ⅱ组和Ⅲ组CO和CI高于T0时点(P<0.05)。结论舒芬太尼效应室质量浓度为0.35μg.L-1复合依托咪酯血浆质量浓度为0.50 mg.L-1TCI时,对高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时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小,较适宜高龄患者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依托咪酯静脉复合麻醉在口腔麻醉慢诱导过程中对口腔手术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择期口腔手术患者 34例 ,分成对照组 1 7例和实验组 1 7例 ,分别记录麻醉前 ( 时点 ) ,静脉注射依托咪酯或氯胺酮前 ( 时点 )、注射后5 m in( 时点 )、1 0 min( 时点 )、1 5 min( 时点 )的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心输出量 (CO)及心脏指数 (CI)。结果 :MAP、CO、CI在 、 、 时点实验组较对照组低 (P <0 .0 5 ) ,且 HR在 、 时点实验组较对照组低 (P <0 .0 5 ) ,而实验组的 MAP、CO、CI在 、 、 时点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HR在 时点与 、 时点之间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依托咪酯在口腔麻醉诱导过程中不但对 MAP、CO、CI、HR等心功能指标无影响 ,而且能够克服诱导过程中由于气管插管操作和其他诱导麻醉药物导致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加或减慢的缺点 ,使血压、心率维持于麻醉前水平 ,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 ,增加麻醉诱导的安全性 ,防止诱导期间麻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乳剂和丙泊酚全麻诱导对妇产科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ASAⅡ~Ⅲ级妇产科出血性休克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二组,依托咪酯乳剂组(A组)用芬太尼4μg/kg、阿曲库铵1mg/kg、依托咪酯0.2~0.3mg/kg进行麻醉诱导,丙泊酚组(B组)用芬太尼4μg/kg、阿曲库铵1mg/kg、丙泊酚2~3mg/kg进行麻醉诱导,监测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分别于诱导前、静注依托咪酯或丙泊酚2min后以及气管内插管后1min及3min,记录上述指标。结果与诱导前比较,A组给药后2min MAP、HR、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气管插管后1min,MAP、HR、较诱导前明显升高(P<0.05),3min MAP、HR均恢复至基础值水平。整个诱导过程中心功能的各指标的最大改变均不超过20%。B组给药后2min MAP、HR、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气管插管后1min,MAP、HR较诱导前升高(P<0.05),3min MAP、HR没能恢复基础水平。结论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对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轻微,全麻诱导平稳。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依托咪酯是麻醉诱导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的特点,探讨利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系统早期发现糖尿病心脏病变的敏感指标。方法将218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n=130)、糖尿病前期组(n=23)和糖尿病组(n=65),测定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平均动脉压(MAP)等指标。应用LIFEGARD II型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系统测定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体循环血管阻力(SVR)、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每搏输出量(SV)、每搏指数(SI)、胸腔液体量(TFC)、加速度指数(ACI)、左心做功指数(LCWI)、射血前期(PEP)、左室射血时间(LVET)、速度指数(VI)、收缩时间比率(STR)、心率(HR)。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WHR、FPG、TC、SBP、PP、PEP和STR升高(P<0.05或P<0.01);ACI、VI降低(P<0.01);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前期组FPG升高(P<0.01);ACI、 VI降低(P<0.05);③相关分析:ACI与BMI、WHR、FPG、SBP、DBP、MAP和HR呈负相关(P<0.01);PEP与BMI呈正相关(P<0.01);VI与BMI、WHR、FPG、SBP、DBP、MAP和HR呈负相关(P<0.01);STR与BMI和WHR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前期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脏血流动力学异常,BMI是引起上述指标改变的共同危险因素;ACI和VI可作为评价糖尿病心脏血流动力学异常的无创性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体循环血管阻力异常的人群分布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体循环血管阻力异常在健康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Bioz·com数字化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护仪,检测999名健康人体循环血管阻力及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脉压、心率、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搏出量、搏出指数、左心射血时间、左心作功量等心功能指标,同时检测了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脂水平,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体循环血管阻力异常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大的趋势;女性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P<0·001)。相关因素分析显示,体循环血管阻力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脉压、左心射血时间、体重指数、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呈正相关;而与心率、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搏出量、搏出指数、左心作功量及动脉顺应性呈负相关。其中心输出量和平均动脉压具有独立显著性影响。结论体循环血管阻力异常与年龄、性别及血压水平密切相关,其可能是早期心血管损伤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10天后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结果。结果对照组CO、CI、SV、SI、ACI、LCWI、LVET、EF和VI值较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或0.01);PEP和STR值较治疗组显著增高(P<0.01);HR、SBP、DBP、MAP、SVR、SVRI和TFC数值的变化,两组比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七氟烷麻醉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调控和心肌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腹腔镜胃肠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0 例随机分为S 组(七氟烷组)和P 组(丙泊酚组),每组50 例;术中通过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麻醉镇静深度,选取麻醉诱导前(Ta0)、气管插管前(Ta1)、气管插管后1 min(Ta2)、手术开始(Ta3)、拔管前(Ta4)及拔管后5 min(Ta5)6 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左心室做功(LCW);抽取诱导前5 min(Tb0)、手术结束(Tb1)、术后12 h(Tb2)、术后24 h(Tb3)、术后48 h(Tb4)5 个时间点患者的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同时比较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及术后患者VAS 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HR、MAP、SVR、LCW 在Ta1、Ta3时下降,与Ta0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组Ta3 时的CO,Ta2、Ta3 时的CI 均低于Ta0 ;S 组Ta1时间点的HR,Ta2 时间点的MAP 均低于P 组同时间点,Ta2、Ta3 时间点的CI 高于P 组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cTnI、CK-MB 自手术结束后开始逐渐升高,Tb2 至Tb4 各时间点的cTnI 均高于Tb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S 组Tb2 至Tb4,P 组Tb1至Tb4 的CK-MB 均高于Tb0,且CK-MB 于Tb3 时达高峰,后下降;Tb2 至Tb4 各时间点,S 组的cTnI、CK-MB 均低于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中S 组瑞芬太尼用量低于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患者术后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中,七氟烷麻醉能很好地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手术应激,有效降低围术期心肌损伤,更好地保护心肌,提高麻醉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肾上腺素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对鼻内窥镜全麻手术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影响,为肾上腺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临床研究数据。 方法 173例鼻内窥镜全麻手术患者被随机分为A组55例、B组66例和C组(对照组)52例。局部浸润麻醉方法:给予A组利多卡因联合肾上腺素20 μg;给予B组利多卡因联合肾上腺素40 μg;给予C组利多卡因。监测3组在浸润麻醉前以及浸润麻醉后1、1.5、2、3、4、6 min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加速度指数(ACI)。 结果 浸润麻醉后1.5、2 min时A组、B组的HR上升,MAP下降(均P<0.05);浸润麻醉后3 min时B组的HR上升(均P<0.05);与A组相比,浸润麻醉后1.5、2 min时B组的HR上升、MAP下降程度更大(均P<0.05)。浸润麻醉后1.5、2、3、4、6 min时A组、B组的CI、ACI均上升(均P<0.05);与A组相比,浸润麻醉后1.5、2、3、4、6 min时B组的CI、ACI上升程度更大(均P<0.05)。 结论 肾上腺素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对鼻内窥镜全麻手术患者的血液动力学会产生一定影响,且影响程度与肾上腺素的剂量有关,推荐临床使用20 μg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产妇托架对腰麻下剖宫产术产妇无创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择期行剖官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Ⅰ)20例麻醉后应用自行研制产妇托架并用压力传感器测腹部压托板的压力,对照组(Ⅱ)20例麻醉后手术床左倾15°.连接Bio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两组在麻醉前(T1)、麻醉后平卧1min(T2)、3min(T3)、5min(T4)、10min(T5)、胎儿取出前1min(T6)、胎儿取出后3min(T7)、术毕(T8)各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每搏输出量(SV)、心排量(CO)、胸腔液体量(TFC)、心肌加速指数(ACI)、体循环阻力(SVR)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注腰麻药即刻至切开子宫时间和麻醉手术时间.结果 两组T2的MAP、C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的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4的TF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8时间点的ACI、SV及CO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T5-T8时点的TFC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发生低血压6例,占30.0%;实验组发生1例,占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产妇托架能保持腰麻后孕产妇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