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抽取临床医务人员进行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自评手卫生依从率(90.46±12.02)%,高于实际依从率(42.28±18.63)%;手卫生知识正确率为(68.79±12.88)%,二者无相关性(P〉0.05);66.5%的医务人员使用固体肥皂洗手;21.7%的人洗手后在白大衣上擦干;消毒剂刺激皮肤被认为是影响卫生洗手的主要因素。结论手卫生依从性受手卫生认知、消毒剂、洗手和干手设施的影响,应加强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并加大对洗手、干手设施及持续监控的投入,以改善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现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通过调查医务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依从性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为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问卷调查法收集全院临床、医技、重点部门等512名医务人员的答题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手卫生方法和七步洗手法掌握正确率分别为94.73%和98.63%,对接触患者黏膜、不完整皮肤后,更换尿袋、换药、拔除胸管和接触每一位患者身体前是否需要手卫生的掌握正确率分别为99.22%、98.63%、95.90%,但对手卫生揉搓中最应关注指尖、指背、指缝的揉搓认识正确率仅有52.54%,为咯血窒息患者紧急行徒手气管插管术后卫生手消毒不能代替洗手的认识正确率仅有54.88%。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因素中工作繁忙任务重没有足够的时间手卫生占比最高为40.60%。临床医务人员认为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措施主要为加强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解决护手用品问题、增设工作环境中手消毒剂或洗手池,占比分别为63.48%,59.57%和54.10%。结论 医务人员对部分手卫生相关知识掌握欠缺,手卫生产品敏感,工作繁忙任务重没有足够的时间手卫生是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可加强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对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进行干预,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方法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发175名进行现场调查,掌握医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手卫生相关知识和手卫生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基层医务人员洗手干预效果良好,2基层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掌握水平有所提高。结论加强基层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情况和依从性,分析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全院范围内发放手卫生知识调查问卷,感染专职人员和科室感控护士采用现场观察法调查手卫生依从性和洗手正确率.结果 干预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度和依从性均有明显提高,干预前总体手卫生依从性为33.04%,洗手正确率为66.33%;干预后依从性为70.02%,正确率为82.90%.结论 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度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皮肤病专科门诊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分析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提升门诊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观察记录法,调查72名门诊护士的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 门诊护士对手卫生知识知晓率为76.4%,手卫生方法知晓率为72.2%,手卫生依从性为65.8%;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按照构成比排列依次有:工作繁忙,没有足够时间洗手(53.8%);担心患者抱怨(15.1%);洗手设施设计不合理(10.9%);认为皂液及手消毒剂会损害皮肤(10.1%);不良个人卫生习惯(10.1%)等.结论 手卫生依从性达不到国内水平,应从原因着手,合理调配医护人员工作时间,加强护士手卫生知识的培训,规范手卫生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手卫生知识知晓和依从性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县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咨询专家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于2014年7月对本院424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本院医务人员平均洗手执行率为96.43%,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是否接受手卫生相关培训是医务人员洗手执行率的影响因素。本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平均知晓率为48.41%,职业是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论医务人员洗手意识还有待于提高,县级医院应结合医务人员迫切需要的知识内容,定期开展医院感染及手卫生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加大县级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医务人员手消毒依从性情况的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仲璇  杨成梅 《淮海医药》2008,26(5):453-454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及手卫生的认知,洗手的依从性情况,分析影响手部卫生依从性的因素及手卫生和院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随机抽样调查医院中的医护人员。结果大多数医护人员已经具备了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在工作中积极进行了预防和控制,一些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发生及控制工作有错误认识;医务人员对手卫生操作的遵守率较低,影响手卫生低遵守率的因素包括:手卫生设施不够便利、护理优先权(即对病人的护理需要优先于手卫生)、缺少个人责任感等。结论医院感染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与医护人员的手部带菌状况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重视手部卫生,提高洗手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我院实习护生手卫生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金萍  詹明萍 《中国医药指南》2009,7(10):187-187,318
目的了解2005级护生实习期间对手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对2005级护生发放《手卫生知识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68份调查表中护生普遍存在对手卫生知识缺乏。洗手时间正确认知人数72人,错误认知人数96人,认知率42.9%。六步法洗手正确认知人数76人,错误认知人数92人,认知率45.2%。干手方法正确认知人数50人,错误认知人数118人,认知率29.8%。结论通过指导正确洗手方法及手卫生知识等教育,养成良好习惯,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医务人员洗手行为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提高医务人员洗手行为依从性的措施,从而加强洗手行为的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通过加强手部卫生知识培训与管理,改善洗手设施,提供具有护肤作用的快速手消毒剂等措施,提高洗手行为的依从性。提高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是降低医院感染成本最低、效果最佳的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影响供应室人员手卫生的因素,制定相应对策,以提高供应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我市八家医院供应室人员手卫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手卫生知识缺乏,知晓率仅占14%,标准预防执行率占24%,正确掌握洗手指征的占16%,掌握洗手方法的占20%,能做好自我防护的占26%。认为不洗手对自身危害不大的占10%,戴手套可以不用洗手的占40%,因洗手设施不全不洗手的占28%,常洗手对皮肤有伤害的占22%。结论通过调查分析,影响供应室人员手卫生因素很多,必须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多模式干预,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从而达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完善手卫生制度;改变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的态度;加强手卫生培训和宣传;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加强对手卫生的监督和反馈。结果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手卫生依从性均明显提高。结论通过采取以上干预措施,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逐步得到提高,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对提高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活动主题,设计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洗手正确率调查表,分析影响依从性的因素,圈员共同拟定对策并按PDCA理论实施,比较活动前后洗手依从性和准确性,从而确认活动效果。结果:实行QCC后,手卫生依从性由原来的45.31%上升到68.91%;洗手正确率由原来的56.29%上升到79.34%。结论:QCC提升了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和正确性,有效地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ICU工作人员手卫生行为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ICU工作人员手卫生行为的依从性。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方式。现场调查ICU工作人员手卫生行为依从性现状。探讨不同工作人员之间的认知差异。结果在对手卫生指征的认知中对直接接触患者后、进行侵袭性操作前、接触黏膜、不完整皮肤及伤口敷料后、准备食物前、接触体液或排泄物后等方面回答正确率在95%以上;而在摘手套后、六步洗手法的正确步骤、洗手揉搓时间等方面回答正确率分别为80%、78%、30%;对使用手套的认知中对戴手套前需要洗手、处理同患者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要更换手套认知正确率分别90%、88%。对快速手消毒剂3项内容的认知正确率分别为80%、84%、86%。结论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可提高手卫生认知,增强手卫生行为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手卫生知识认知及依从性现状。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江西省四所医院403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手卫生知识认知正确率为50.0%,洗手依从率为92.1%,执行某项诊疗行为后洗手依从率高于执行诊疗行为前。实习护生不正确的干手方式占21.5%,74.7%认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而影响洗手,95.3%愿意接受医院开展的手卫生知识培训。结论实习护生手卫生认知水平亟待提高,需要强化手卫生意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情况,对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结果进行调查汇总反馈。方法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采用不定期调查方式,对医务人员手洗手后采集样品,并培养计数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计228人次,达标166人次,不达标31人次,手卫生依从性达标率为72.81%。结论强化卫生洗手意识,规范七步洗手法,减少医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6.
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与护理管理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春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335-336
目的对临床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寻找存在的问题以及与护理管理的影响因素,提出整改对策进行干预。方法采用现场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正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的医师、护士的手卫生情况进行微生物学采样检测,并分别进行洗手前后的检测比较。结果医务人员洗手前后手部均带菌,而洗手后带菌量明显减少,且护士掌握正确洗手方法及洗手合格率明显高于医师。结果提高医务人员全员的手卫生状况势在必行,而护士在手卫生依从性方面明显高于医师。说明部门领导重视及榜样作用有助于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和效果。结论提高全员手卫生意识,改善洗手设施,改进管理措施。相关部门领导重视,增强标准预防执行力度,共同促进手卫生依从性提高。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疗行业操作行为的规范,临床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也越来越被重视。医务人员手消毒依从性高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对疾病的治疗、护理预后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临床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的意识普遍较差,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依从性执行率不达标依然常见。本文详细讲解了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规范操作方法,探讨影响临床医务人员洗手及卫生手消毒执行因素,为提升手卫生依从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本研究对2016年1~12月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并在2017年度院内治疗护理工作中实施相应的防范对策,对比分析实施对策前后一年内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变化。结果实施后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由实施前的56.07%上升至83.48%,不同指征手卫生依从性均较实施前有明显改善,且临床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管理的满意度评价也由实施前的82.50%上升至96.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提高他们对手卫生管理的满意度,进而降低医院感染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手卫生宣教活动,规范手卫生行为,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选择医院28个科室进行手卫生现状调查,针对现存问题开展手卫生安全教育活动,进行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检查,评价活动效果。结果活动结束后,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得到显著改善,手卫生知晓率和洗手实施率明显优于活动前;使用洗手液,使用速干手消剂,使用干手纸巾,接触病人前后洗手,治疗前后洗手合格率在宣教活动后明显提高;手卫生操作成绩优于活动前(医技为P<0.01,护士为P<0.01)。结论做好手卫生安全宣传工作,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的合格性与规范性,有效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0.
徐晓红 《首都医药》2015,(3):293-294
目的了解医务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探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措施。方法采用手卫生清洁观察表和问卷调查方法,对我院180名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180名医务人员中,了解手卫生标准者占28.49%,正确采用六步洗手法者占51.61%,熟练掌握手卫生概念者占54.84%。结论通过实施干预措施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首先要有完善的手卫生设施,同时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提高洗手意识,加大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