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眼内异物MRI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通过分析42例55枚眼内异物的MRI表现,并与CT和X线平片比较,探讨了MRI对眼内异物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男33例,女9例,年龄5~45岁。55枚眼内异物中非磁性异物53枚,铁磁性异物2枚。每例均在术前1个月内完成X线平片、CT和MRI检查。结果:(1)MRI对55枚眼内异物检出率(94%)和CT(91%)相仿(P>0.25),均明显高于X线平片(42%)(P<0.005);(2)MRI对眼内异物相关并发症的显示优于CT,而其对巩膜异物的显示差于CT;(3)SE序列T2WI和PDWI(质子密度加权成像)是检出眼内异物的优选序列;(4)非磁性异物MRI呈信号缺失区,无伪迹产生;而铁磁性异物产生大量伪迹,并可致眼部额外损伤。结论:MRI是检出眼内非磁性异物的有效方法,特别适用于X线平片和CT不能显示的少数非金属异物。眼内铁磁性异物不适于MRI。  相似文献   

2.
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和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提高对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认识和CT、MRI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0例,其中CT检查7例、MRI检查6例,结果 10例病人中检出13个病灶,CT和MRI所见肿瘤形态不规则,其中10个病灶有明显水肿。MRI对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检出率比CT更有效,MRI示大部分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 分析了CT和MRI的原因后,认为MRI应作为脑原发性  相似文献   

3.
3cm以下小肝癌的磁共振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分析了26例小肝癌(SHCC)的MRI并与病理对照。结果表明:T_1WI上80.8%为低信号,PDWI上100%为高信号,T_2WI上84.6%为高信号;T_1WI和T_2WI上信号多为轻度和/或中等度低信号及高信号;T_1WI上84.6%信号均匀,T_2WI上61.5%信号不均。在大于2cm组,信号不均在T_1WI和T_2WI间差异非常显著(x ̄2检验,P<0.01);对于中等度分化和梁状型的SHCC其信号不均在T_1WI和T_2WI上差异非常显著(x ̄2检验,P<0.01和P<0.05)。SHCC的大小与信号强度间无统计学意义(x ̄2检验,P>0.05),病理分型与信号强度间无统计学意义(x ̄2检验,P>0.05),而信号强度与病理高分化间由于本组分化Ⅰ级者太少,故未作统计;PDWI和T_2WI上高信号环在组织学上未见明确对应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肺癌和正常胸部组织的Gd-DTPA增强前后的信号强度、信噪比和相对信噪比的分析,探讨增强MR在胸部的应用价值。方法:用DIASONIC0.35Tesla超导型MR成像仪。先常规平扫T1WI、T2WI,然后按0.1mmol/kg体重,静脉内一次性注入Gd-DTPA(维影钆胺注射液)。立即行兴趣部位T1WI扫描。计算机测量病变及对照组织(皮下脂肪、肌肉、肺野及噪声)的信号强度,计算其信噪比(SNR)和相对信噪比(CNR)。结果:29例支气管肺癌平均信号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织(P<0.01),增强后T1WI的SNR明显高于平扫T1WI和T2WI;CNR(以肌肉为对照)则高于平扫T1WI,与T2WI相似;与脂肪为参照物则与平扫T1WI、T2WI相似;以肺野为参照物则与T1WI相似,明显高于T2WI。结论:支气管肺癌增强后较对照组织有明显的强化;增强后T1WI可显著提高MR的信噪比,改善图像质量。MR造影剂在胸部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提高对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认识和CT、MRI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0例,其中CT检查7例,MRI检查6例。结果 10例病人中检出13个病灶,CT和MRI所见肿瘤形态不规则,其中10个病灶有明显水肿。MRI对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检出率比CT更有效、MRI示大部分病灶T_1WI呈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结论 分析了CT和MRI误诊的原因后,认为MRI应作为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磁化传递对比成像(MTC)对脑膜瘤增强后的T1加权图像(T1WI)上的病程强化程度与常规增强后T1WI病灶强化程度进行定量研究。方法:10例脑膜瘤病人按序进行自旋回波(SE)的T1WI,增强后T1WI及增强后MTCT1WI成像,分别测量病灶及正常脑白质(背景)信号强度,计算信噪比及效价。结果:在常规增强后T1WI及增强后MTCT1WI上病灶信号为:107.2±13.7和129.3±9.36。而背景信号为:107.2±37.4和75.9±8.03,信噪比分别为0.339及0.687,增强效价为2.03。结论:同时使用造影剂与MTC结合的T1WI可增强病灶与背景的对比效应,提高脑膜瘤与周围脑组织的对比度,有利于更为精细的观察。  相似文献   

7.
MR T_1WI抑脂及MR胰胆管造影术用于梗阻性黄疸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T1WI抑脂技术(FT1WI)和MR胰胆管造影术(M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47例不同病因所致梗阻性黄疸的MRI征象。应用GESigna1.5T超导MR机,除常规的T1WI、T2WI序列外,还采用FT1WI和FMPSPGR造影增强及MRCP技术。结果:恶性病变均可见大小不等的肿块,FT1WI序列对肿块的显示最清楚,为明显的低信号。良性病变均无肿块。MRCP可以明确梗阻的部位及阻塞端的形态。结论:根据MRCP所示胆道梗阻的部位和形态,结合轴位各序列,尤其是FT1WI显示的病灶特点,能更加准确地诊断梗阻性黄疸的病因。  相似文献   

8.
良性脑膜瘤的MRI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良性脑膜瘤MRI表现与组织亚型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对34例手术证实为良性脑膜瘤的SET1WI、T2WI及Gd-DTPA增强图像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良性脑膜瘤T1WI信号及附属征象与其组织亚型无关,T2WI信号在合体细胞型与血管母细胞型、血管母细胞型与过渡型(0.001<P<0.005)、血管母细胞型与成纤维细胞型及合体细胞型与过渡型(P<0.05)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各亚型之间仍有44%的脑膜瘤信号重叠。结论:依靠MRI尚难以达到病理亚型诊断目的。脑膜瘤T2WI信号差异与瘤细胞多少、排列、变性、瘤血管多少及砂粒体有关  相似文献   

9.
小肝癌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分析了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18例小肝癌与7例非囊肿,非血管瘤良性病变(≤3.0cm)的MRI(1.0T)表现。结果表明:T_1WI上稍低信号,等或稍高质子密度,T_2WI上稍高信号,内部信号不均匀,T_2值<90ms是小肝癌典型的MRI表现。T_1WI稍低信号,等或稍低质子密度,T_2WI等或稍低信号是本组良性病变的MRI征象。MRI对本组病例的定性准确率约92%。MRI对小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癌MR成像与癌细胞核DNA含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肝细胞癌MR影像学特征与癌细胞核DNA含量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搜集41例用0.35T磁共振仪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者,用图像分析仪测癌细胞核DNA含量,得出DNA指数(DI)。结果:在T1WI、T2WI上肿瘤均呈等信号和T1WI上呈均匀稍低信号、T2WI上呈均匀稍高信号者共16例,病理上为I~I级;T1WI上呈稍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和T1WI上呈不均匀稍低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稍高信号者共25例,病理上为Ⅱ~Ⅲ级,二者DI明显不同(P<0.01)。肿瘤瘤径>5.0cm、有瘤内坏死、边缘浸润及转移者的DI比肿瘤瘤径≤3.0cm、无瘤内坏死、边缘清晰及无转移者高,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随访再发病例比无再发病例的DI高。结论:肝细胞癌在MRI上表现为T1WI稍低、T2WI高信号及不均匀T1WI稍低、T2WI稍高信号。肿瘤瘤径>5.0cm、有瘤内坏死、边缘浸润、肝内转移等改变者,其DNA含量增高且易再发。因此,从MR影像学角度能间接判断肝细胞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