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目的了解2003~2005年深圳地区部分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变化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及临床干预。方法2003~2005年对深圳地区人群进行身高、体重、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耐量餐后2小时血糖(OGTT2hPG)、血压(HP)、血脂测定,通过体质指数(BMI),计算出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对代谢综合征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结果MS患病率从2003年的10.30%下降到2004年的8.60%,2005年为3.97%;超重和肥胖患病率从2003年的23.00%下降到2004年的20.57%,2005年为9.60%;血脂异常患病率从2003年的18.00%下降到2004年的13.10%,2005年为7.95%;高血压患病率从2003年的6.1%下降到2005年的2.62%;糖尿病患病率从2003年的6.00%下降到2005年的2.81%。结论对人群实施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降低MS患病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代谢综合征(MS)相关指标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南省三门峡市某医院的健康体检人群,统计Hp感染情况及MS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影响因素。结果 2 420名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率为31.36%。年龄、BMI、TG、TC、FPG、Hcy、饮酒史、是否分餐、家人是否感染Hp与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率有关(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TC异常(OR=4.565)、TG异常(OR=3.707)、FPG异常(OR=2.730)、Hcy>10 μmol/L(OR=4.040)、家人有Hp感染(OR=3.294)的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风险较高。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率较高,与MS相关指标密切相关,Hp可能通过促进代谢危险因素增加MS发生风险,建议强化Hp感染患者健康管理,减少代谢危险因素暴露,提高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PE)人群中的代谢综合征(MS)的检出率、分布特征和干预措施。方法对近3年来在我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56 600人次的体质指数(BMI)、血压、血脂和血糖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按2004年CDS建议诊断标准,计算MS的检出率。结果近3年在我中心接受健康体检人员的MS检出率为15.5%,其中2008年为12.1%,2009年为16.0%,2010年为17.4%;从职业分布来看,离退休人员>职员>公务员>教师>工人>农民;男性MS检出率为18.4%,女性为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S在PE人群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男性MS检出率高于女性。应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遏制其快速增长的势头。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代谢综合征(MS)高危人群有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生活方式行为状况,为下一步针对性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福田辖区益田、明月、新洲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所辐射的社区218例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代谢综合征相关知识及个人生活方式等。结果社区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对健康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30.83%;健康行为方面,每周吃早餐超过5天者人数最多191例,比率最高,为87.61%;半年一次体检仅1人,比例最低,为0.46%;平均每天是新鲜蔬菜、水果、饮奶、豆类及其制品、动物性食物能达到推荐量的比例均不高,分别为16.97%,13.30%、5.96%,20.64%和6.42%。吸烟情况,不吸烟者居多,90例,占41.28%;饮酒情况,偶尔喝酒者居多,158例,占72.48%。结论社区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对健康知识知晓率不高,自我保健意识不强,相关健康行为有待进一步提高,应有针对性地对高危人群进行代谢综合征相关知识的培训和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掌握职业人群健康干预方法,降低职业人群慢病危险因素与疾病发生的概率。方法在职业人群中,根据标准筛选47名代谢综合征(M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健康干预。对干预前后个体化指标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7名研究对象中,有80%的人MS指标明显改善,主要改善的项目是体脂指数、腰围、血压、脂肪肝及肝侵润现象。44人体重明显降低,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企业为单位针对职业人群开展集中化、个体化健康干预的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江苏省苏锡常地区(苏州、无锡和常州)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和文化程度的相关性,以制定相应的健康干预措施。方法连续整群抽取苏锡常地区成年人群6798名,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检测采集相关资料。文化程度分为初等、中等、高等三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文化程度是否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MS的各指标中腰围(WC)、收缩压(SBP)和空腹血糖(FPG)在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三酰甘油(TG)和舒张压(DBP)在高等与中、低等文化程度人群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中无差异。单因素分析显示,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MS的患病率逐渐下降(P〈0.01)。在纳入校正年龄、性别或增加校正吸烟史、饮酒史和饮食习惯进行多因素分析后,MS的患病率仍随文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P〈0.05)。结论文化程度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低、中等文化程度人群是MS的易患人群,也是代谢综合征的重点防治对象。因此,宜将健康知识纳入义务教育体制,要针对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采用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代谢综合征(MS)是以多种代谢性疾病集结出现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是引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危险因素及导致人类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其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而倍受关注。因此,定期在机关人群中进行代谢指标的流行病学调查,防治代谢紊乱,对相关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为此,2006--2007年我们对镇海地区12240例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4项代谢指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生活方式对代谢综合征(MS)发病风险的影响,为MS的生活方式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贵州省自然人群队列研究,在基线调查的9280人中,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失访及死亡人数,最终将4663人纳入分析。对8种健康生活方式:从不吸烟、从不饮酒、蔬菜水果摄入≥400 g/d、烹调油摄入≤30 g/d、食盐≤6 g/d、静坐时间<6 h/d、睡眠时间7~8 h/d、(18.5≤BMI<24)kg/m^(2)进行组合分析,研究健康生活方式与MS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Cox模型评估MS发病风险,以0~3种健康生活方式为参照组,计算各组风险比(HR)及95%CI值。结果单个健康生活方式与MS发病关联的分析结果发现,从不吸烟、从不饮酒、摄入低油低盐及正常BMI与MS发病的风险均呈负相关关系,未发现睡眠时间、静坐时间及蔬菜水果摄入与MS有关。但通过任意组合多种健康生活方式进行分析发现,在全人群中,与0~3种相比,保持5、6及7种以上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生MS的风险分别为HR:0.760(95%CI:0.627~0.921)、HR:0.600(95%CI:0.485~0.742)及HR:0.541(95%CI:0.413~0.707)。BMI是影响MS的主要关联因素,其次是盐摄入及静坐时间。结论多种健康生活方式的协同作用能有效降低MS的发病风险,健康生活方式越多,风险越小。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干部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MS是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及血糖异常等多种代谢异常同时发生于同一个体的临床现象。近年来,随着此种聚集状态发病现象的增多,对MS的诊断及预防日渐受到重视。为了解广州市干部人群中MS的患病状况,笔者于2007年10-11月,对广州市1561名在职及离退休干部人群进行了MS的患病调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模式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通过健康体检,按照MS的诊断标准筛选研究对象,进行家庭医生健康管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相关指标的变化,评估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模式对代谢综合征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6个月后,MS患者的BMI、SBP、TG、HDL-C、FPG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37,-3.598,3.536,-2.218,2.983,P<0.05);其中BMI、SBP、TG、FPG有所降低,而HDL-C有所上升;高BMI、高SBP、低HDL-C和高FPG的比例较干预前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795,6.777,4.832,5.124,P<0.05).结论 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模式对MS患者综合干预的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如何在健康体检中心对代谢综合征进行合理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法收集代谢综合征(MS)患者153例,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12个月后,全面体检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MS组的腰围、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脂均比正常对照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甘油三酯、腰围、收缩压、血糖、高血压及糖尿病家族史、运动对MS的发生有影响(P〈0.05),其中运动是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1.614、1.523、1.310、1.185、0.578、0.513、1.822。健康管理后,所有检测指标均有所下降,其中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腰围、收缩压、血糖、高血压及糖尿病家族史是MS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居民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笔者对2011年6月——2011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的MS做调查分析,旨在为该地区MS患者及高危人群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发病率快速增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为此,本中心对筛查出的306例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进行为期6个月严格的生活方式干预,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式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对代谢综合征(MS)高危人群的影响。方法深圳市福田区家庭医生平台系统管理的160例社区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日常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日常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家庭医生式健康教育干预。比较干预前后2组的知晓率及健康行为改变,BMI、血糖、血压、血脂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通过实施家庭医生式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干预后,干预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从32.5%提高至95.0%,健康行为遵从率从51.6%提高至68.1%,且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体重为(58.6±6.7)kg、BMI(21.3±4.4)kg/m2、血压(130.0±9.8/79.0±6.5)mm Hg、空腹血糖(6.1±0.3)mmol/L、HDL-C(1.2±0.1)mmol/L、TG(1.6±0.8)mmol/L,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体重、BMI、收缩压、TG较对照组干预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结论对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进行家庭医生式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可提高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改善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的生理生化指标,对代谢综合征的防治起到良好的效果,较日常的健康教育有更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姜山社区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式抽取30岁以上常住社区居民2853人,结合抽样社区健康档案和慢性病管理档案进行分析。结果姜山社区居民MS患病率为16.8%,男性、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5.08%、19.23%。50岁以上年龄段患病人数增多,且与饮食习惯、体重、生活习惯、职业特点有关。结论姜山社区居民MS患病率低于北京、上海,健康教育对预防MS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以心血管病等多种代谢危险因素(与代谢异常相关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在个体内集结的状态[1]。MS已经成为导致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危险因素。据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技术工作组2008年统计:我国18岁以上人群MS患病率达6.6%,患病人群约6 000万。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也提出目前我国城市社区20岁以上成人中  相似文献   

17.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首要死亡原因,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代谢综合征(MS)则是上述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在同一个体内集结的病理状态.早期诊断和干预MS是预防心血管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措施.为了解柳州市干部人群MS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状况,笔者对2005年6-10月在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处、厅级干部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南宁市干部人群按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建议诊断的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患病率和特点。方法选取参加健康体检的南宁市干部人群7756例,依据2005年IDF推荐的有关亚太人的MS标准诊断MS并进行MS组分分类。结果MS总标化患病率为9.60%,其中男8.66%,女11.38%;MS及其组分的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男性在35岁以上、女性在45岁以上进入MS高发年龄,男女性65岁以上老年人MS患病率显著升高;有1种以上代谢异常占74.95%,有2种代谢异常占25.90%,有3种或3种以上代谢异常为16.31%。结论南宁市干部人群MS及其相关组分异常患病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职业人群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及流行特征,探讨有效的防治对策.[方法]选择2007年度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柳州市在职职工及离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糖(GLU)、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项目,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代谢综合征检出率9.51%,其中男性11.7%,女性6.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并且MS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结论]MS已成为严重危及人们生命安全的"富贵病",应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该人群的发病危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驻京某部机关干部的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组分的患病情况,为MS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体收集调查人群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等数据,按照年龄分为5组,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MS的患病率及发病率最高的代谢异常。结果调查人群的MS发病率(20.31%)明显高于中国大、中城市和乡镇20岁以上人群MS患病率(14%),以46~55岁组患病率最高,MS各组分中以超重或肥胖的患病率(94.19%)最高。结论该人群MS患病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分布特点,应以46~55岁组的在职干部为重点控制人群,以控制体重为防治重点,采取针对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