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年之中,夏季气候炎热.是阳气最旺盛的季节。到了七八月份.气候以高温.低压、高湿度为主要特点,此时就到了长夏。长夏又被我们称作“桑拿天”.天气以闷热而多雨为主,心情有时候也会“中暑”。那么,怎样才能安然度过炎炎夏日呢?  相似文献   

2.
正长夏的划分是7月23日—9月22日,包括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四个节气。中医认为,长夏养生,重在于脾。脾脏的特点是"喜燥而恶湿"。长夏是湿热多雨季节。从中医学角度来讲,湿和热都是导致人体发病的六邪之一,"湿气通于脾"。所以,长夏是脾脏保健和养治的重要时期。长夏健脾"脾病起于长夏",夏季末期湿邪最  相似文献   

3.
长夏是湿热多雨的季节,从中医学角度来讲,湿和热都是导致人体发病的六邪之一,“湿气通于脾”,所以长夏是脾脏保健和养治的重要时期。西洋参作为补气养阴的一味补益之品,自然是各个年龄人群长夏清补的最佳选择对象。  相似文献   

4.
"长夏"是万物化生的季节。一年中,大部分植物都遵循着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中医认为遵循这样的自然规律是保证健康长寿的根本。今年的长夏是阳历7月19日~8月16日,在这段酷暑难熬的时期,如何养育,宝宝才能健康快乐少生病呢?又到万物化生关键期农历六月,即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就是长夏。这段时间气温高,光照足,雨水充沛,春茬谷子、黍子等喜温农作物生长迅速,纷纷抽穗结谷。这种湿热高温天气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粮食增收,民间谚语说"三伏不受旱,一亩增一石。伏天热得狠,丰收才有准。"因此,长夏是很多植物长出种子的关键时期,所以长夏主"化生"。  相似文献   

5.
女人为人妻,不论你是下厨做饭还是日日扫除.都是为了家人健康快乐。健康是一个家庭的生活主旨.而如何保健康是做好主妇的关键。“春应肝,夏应心.长夏应脾,秋应肺,冬应肾”.每个季节该怎么养生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6.
长夏药膳     
长夏通常指每年农历7月左右。在我国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方,长夏时节既炎热又多雨,空气中湿度很大。中医认为,湿为长夏主气,人体的脾脏与之相应,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由于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损,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气机不畅,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  相似文献   

7.
长夏药膳     
长夏是指夏季末、夏秋之交的多雨季节,大约是在阴历7月左右。在我国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方,既炎热又多雨,空气中湿度很大。湿为长夏主气,人体的脾脏与之相应,古人指出“长夏防湿”。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由于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损,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  相似文献   

8.
小暑篇 谚语说“小署大暑,上蒸下煮”,指的是暑热时节,天气闷热,常使人体感不适,心烦乏力,若调理不当,常常致病。 长夏重在调理脾胃 我们通常说一年“四季”,其实在中医里一年是“五季”,除春、夏、秋、冬外,小暑到立秋之间被称为“长夏”。这样,自然界的五季刚好对应人体的五脏,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T颗粒胶片(TML-1感绿片)与硫氧化钆稀土增感屏组合同感蓝片(XK-1)配钨酸钙增感屏两种屏—片体系的成像质量,探讨T颗粒技术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井下煤工160例,均摄同期T颗粒感绿片及感蓝片高千伏胸片,分别对卤化银晶体观察、增感屏荧光观察、物理条件、肺部各点密度值和胸片的观察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TML-1感绿片比XK-1感蓝片银盐颗粒分布更均匀;X线照射稀土屏绿光的亮度明显高于钨酸钙的蓝光;TML-1感绿片比XK-1感蓝片的曝光量减少至1/3;TML-1感绿片胸片密度值为0.24-2.74,XK-1感蓝片胸片的密度值为0.30-2.60,感绿片有更大的宽容度,载有更丰富的信息量;圆孔观片法表明,TML-1感绿胸片比XK-1感蓝胸片显示微细结构更清晰,其形态具体可靠,直观性更强。结论 T颗粒技术可明显提高影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并可提高信息传递功能,拓宽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0.
长夏重养脾     
不同于气候学上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的方法,中医认为一年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个季节,长夏位于夏末秋初,涵盖了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气候特征是湿热蒸腾。  相似文献   

11.
苏纪迅 《长寿》2012,(4):38-39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人是天地自然之子,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变化息息相关,即所谓的"天人合一"。中医将人体视为一个小宇宙,外在世界称为大宇宙。从阴阳平衡的角度看,血、津、液、五脏等属阴;气、六腑等属阳。而疾病的发生,主要是人体内部阴阳失调的结果。古人以五行配四季,缺一配搭,所以想出用一个长夏来弥补的办法,于是春夏秋冬加上长夏就合乎五行。长夏在立夏之后,是指从立秋到秋分的时段,这是中医学的范畴。正如明代大  相似文献   

12.
处暑节气过后,天气逐渐转凉,虽然早晚较为凉爽,但白天天气依旧炎热,此时昼热夜凉,为阳气的收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医认为,这个节气被称为"长夏",祖国医学认为"长夏主湿,脾主长夏"。脾喜燥恶湿,若湿邪滞留,易困脾土。湿为阴邪,而阴遏气机,损伤阳气,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则水湿停聚,引发人体水肿或腹泻。  相似文献   

13.
长夏宜养脾     
正今年阳历6月21日是农历夏至,从此进入了 "长夏",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此时气温高、降水多、湿度大、气压低,人们会感觉闷热难耐,就是常说的"桑拿天"。长夏在五脏中对应的是脾。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脾的运化功能最易受到湿邪伤害,长夏养脾要注意预防湿邪。天气热要开空调、喝冷饮、吃凉菜,如果过度会损害脾阳,造成脾失健运,湿邪内生。  相似文献   

14.
冬瓜为葫芦科植物,富含糖类和多种维生素.其味甘、性微寒,无毒,具有清热解暑的作用,因而冬瓜是夏天特有的保健佳蔬,更可为长季堵淡补缺."不怕长夏炎炎日,清热消暑有冬瓜",下面几款亦食亦药的清热消暑冬瓜汤粥,不妨对症食之.  相似文献   

15.
长夏,指夏末初秋的一段时间,即每年夏季最后一个月和秋季第一个月。中医认为。长夏以脾当令,脾与胃共同主管食物消化吸收及精微输布而滋养全身。脾在运化水湿中易受湿邪侵犯致病,而长夏气候特点:暑热上升到全年最高点,多雨潮湿亦达到全年饱和状态。  相似文献   

16.
长夏一般是指每年夏季末,夏秋之交的多雨季节,大约是在农历7月左右。在我国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方,既炎热又多雨,空气中湿度很大,古人指出“长夏防湿”。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由于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损,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甚至水肿。因此,在长夏季节里,饮食应以清热、祛湿、健脾为主,除食用绿豆芽、小白菜、苦瓜之类的清热食物外,还要吃些薏苡仁、芡实、赤小豆、茯苓等利水渗湿的食物。下面推荐几款药膳供您参考选用。五叶清炖鸭原料:藿香叶6克,荷…  相似文献   

17.
凯杰 《东方药膳》2004,(6):27-28
古人把最炎热的农历六月称为长夏,亦有把夏秋季交接之时称为长夏者。这时气候炎热湿重,人们往往易于疲劳,食欲减退。为此在长夏季节里,宜适当多食用一些健脾渗湿的药膳,以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保护健康。  相似文献   

18.
一般来讲,传统上分有一个长夏的时令,主要指农历六月(长江以南则多为四、五月)。这个时期内,天气既热又多雨,中医学称为湿热并重的季节《。黄帝内经》指出:"长夏之气,人通于脾。"脾胃受了外界湿热之气的影响,往往会  相似文献   

19.
解放 《现代养生》2011,(8):35-35
一般来讲,传统上分有一个长夏的时令,主要指农历六月(长江以南则多为四、五月)。这个时期内,天气既热又多雨,中医学称为湿热并重的季节《。黄帝内经》指出:"长夏之气,人通于脾。"脾胃受了外界湿热之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祖国医学将夏秋之交的季节称为长夏。长夏时节天热多雨,湿气最盛,"防湿护脾"是当季的养生关键词,我们应如何在防暑降温的同时,警惕湿邪的"入侵"呢?湿邪危害大,你真的了解它吗?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湿邪侵袭人体后,会滞留在脏腑经络之间,引起头身困倦、四肢沉重、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