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建立胆木不同部位的UPLC指纹图谱,结合成分定量与化学模式识别,评价胆木不同部位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0 nm;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0℃,对胆木不同部位异长春花苷内酰胺的含量进行测定,利用化学模式识别法通过SPSS 20.0对色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通过SIMCA 14.1软件对胆木9部位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将所有色谱峰化为分类数据对药材不同部位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 对于异长春花苷内酰胺而言,植株地下部位(根皮、去皮根茎)的累积量要高于地上部位的累积量,在地下部位,根皮部位的含量高于去皮根茎部位的含量,地上部位中叶含量最高,其次为茎干部位,最后为枝部位,茎干部位趋势从高到低大致为去皮茎干、带皮茎干、茎皮,枝部位趋势从高到低大致为枝皮、去皮枝茎、带皮小枝。3批次9部位(27份)药材UPLC图谱有9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獐牙菜苷、绿原酸、马钱苷酸3个色谱峰。当平方欧氏距离为10时,9部位被聚为3类:3批叶聚为一...  相似文献   

2.
五种小檗不同部位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5种小檗的根皮、根木、茎皮,茎木及叶中小檗碱的含量,分布状态以根皮、茎皮较高,木部较低,叶中微量。  相似文献   

3.
对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作简要介绍。概括综述了HPCE法在中药检测分析中的应用及进展,详细阐述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在银杏叶粗提物中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含量测定,比较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毛细管电泳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金银花为常用中药之一,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2000年版《药典》规定其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红腺忍冬(L.hypoglauca)、山银花(L.confusa)或毛花柱忍冬(L.dasystyla)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绿原酸。有关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报道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HPCE)。笔者采用高效毛细血管电泳法(HPCE)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不同来源的植物进行了含量测定研究,并比较了两种测定方法,同时测定了部分商品金银花药材。  相似文献   

5.
毛梗红毛五加皮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毛梗红毛五加(AcanthopanaxgiraldiiHarmsvar.hispidusHoo)的茎皮和根皮中提取挥发油(收率0.08%~0.10%),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别分离出50多个峰,并用色谱-质谱法从中初步鉴定出多种倍半萜、有机酸及烷烃等化合物约34种组分,均系首次由植物的根皮和茎皮中鉴定出来。并用气相色谱归一化法测定了挥发油中各化合物的百分含量,有助于认识红毛五加中具有药效作用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牡丹皮中芍药苷的含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新峰  王伟  孙毓庆 《中草药》2003,34(3):271-272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Andr.的干燥根皮 ,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效 ,鲜根皮含芍药苷 ( paeoniflorin)、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苷、丹皮酚等。芍药苷是牡丹皮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具有镇痛、镇痉、镇静、抗炎等作用。目前 ,牡丹皮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1] 和薄层扫描法[2 ,3]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牡丹皮中芍药苷的含量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了牡丹皮中芍药苷的含量 ,方法简便快捷 ,结果令人满意 ,为牡丹皮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1 仪器与药品毛细管电…  相似文献   

7.
高效毛细管电泳简介及其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健  孙曾培 《中成药》1996,18(10):45-47
高效毛细管电泳简介及其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山东省药品检验所(250012)王健,赵岚峰,王杰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孙曾培毛细管电泳(Capiillaryelectrophoresis,CE)又叫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分离...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并比较杨梅树叶、枝皮、茎皮及不同生长时间茎皮中杨梅素的含量,为确定杨梅树的药用部位及合理采收时间提供依据。方法以甲醇索氏回流提取得到杨梅素提取物,用HPLE法测定含量。结果杨梅树叶、枝皮、茎皮中杨梅素含量比较结果表明,杨梅素含量:杨梅叶〈杨梅枝皮〈杨梅茎皮;3年生、4年生、5年生、6年生、7年生、8年生、9年生、10年以上生杨梅茎皮中,8年生杨梅茎皮中杨梅素含量高。结论8年生杨梅茎皮中杨梅素含量最高,作为杨梅素提取原料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川产赶黄草不同部位(花和果实、茎、叶、枝)的槲皮素含量,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对5批川产赶黄草不同部位中的槲皮素进行含量测定并比较。结果:川产赶黄草中不同部位的含量差别较大,槲皮素含量最高的是花和果实,其次是叶、枝和茎。结论:建议将其药用部位(花和果实、叶、枝、茎)分开,为提高疗效和合理开发利用川产赶黄草药材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厚朴不同生长年限、不同入药部位净制去粗皮的科学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已知不同生长年限(10,15,20,25,30,40年)和市售未知年限的不同部位(干皮、枝皮、根皮)的带皮厚朴、去皮厚朴、厚朴粗皮中有效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已知不同生长年限、不同药用部位的厚朴净制前后两种酚类成分含量均为去皮厚朴>带皮厚朴>厚朴粗皮;枝皮、根皮部位粗皮所占比例分别为5.09%-6.66%、4.42%-10.84%;生长年限在10-25年间的厚朴,其干皮粗皮所占比例为10%以下,30-40年干皮粗皮所占比例增长为20%左右;根皮中两种酚类含量显著高于枝皮、干皮;未知年限、不同部位的厚朴净制后两种酚类成分含量变化规律与已知生长年限一致。结论:不同年限、不同部位的厚朴净制后两种酚类含量均升高,表明粗皮为厚朴中的非药用部位,厚朴净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厚朴粗皮所占比例与其生长年限有关;厚朴不同部位酚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建议厚朴应按部位不同区分等级以保证临床药效;厚朴净制是否去粗皮单从其酚类含量等方面确定似有不足,还应结合对其他成分的影响以及药效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黄连药材中4种主要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碱、黄连碱的含量。结果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碱、黄连碱在10min内完全分离,分别在0.035 5~0.71、0.067 5~0.27、0.045 0~0.180、0.070 0~0.280 m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可用于测定黄连中主要生物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毛细管电泳法定量分析贝母中几种生物碱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赵霞  陆阳  陈泽乃 《中草药》2001,32(2):116-117
目的:建立毛细管电泳法(CE)测定贝母中浙贝乙素、西贝素、西贝苷等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用内标法分析了9种贝母药材中上述生物碱的含量。结果:3种生物碱分离完全,并有较好的回收率和重现性,结论本法快速、简便、高效、为贝母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毛细管电泳技术原理与应用郭瑞臣(济南250012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毛细管电泳是电泳技术和层析技术结合的产物,是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离技术。毛细管电泳对分离包括生物大分子在内的样本具有独特之处,其选择性与高效液相层析有很大的互补性,具有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柿树寄主的桑寄生科7 种不同属种的桑寄生药用植物中槲皮苷含量。方法:采用HPLC 法对柿树寄主的桑寄生科7 种不同属种桑寄生药用植物槲皮苷含量进行测定,样品采用甲醇超声提取方法制备,用Inertsil ODS-SP 色谱柱(150 mmx4.6 mm,5 μm),甲醇-0.1%磷酸溶液(52:4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槲皮苷的线性范围0.21~350.00 mg·L-1 (r =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2.31%。桑寄生科7 种不同属种药用植物茎枝中槲皮苷含量为0.358 9~3.677 0 mg·g-1,叶中槲皮苷含量为5.009 1~76.381 3 mg·g-1。结论:桑寄生科不同属种桑寄生药用植物槲皮苷的含量各不相同,主要存在于叶中,而茎枝中的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5.
毛冬青根, 茎枝入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红英  区文英 《中成药》1998,20(8):39-40
通过对毛冬青药材根、茎枝总黄酮含量、总固体收率的测定,以及药效学、毒理学等方面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根、茎枝两者均无显著性差异,为毛冬青的根、茎枝混合入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郭东艳  师延琼  王幸  李瑾  崔春利 《中药材》2012,(7):1039-1041
目的:对太白楤木皂苷类成分进行分析,为完善太白楤木的药用标准及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太白楤木根皮、茎皮、叶子中的皂苷类成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太白楤木根皮、茎皮、叶子中的总皂苷进行定量分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太白楤木根皮、茎皮、叶子中的游离齐墩果酸和总齐墩果酸分别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太白楤木不同部位定性鉴别均能检出竹节参皂苷Iva,根皮与茎皮中均可检出太白楤木皂苷TA-16;总皂苷含量根皮、茎皮、叶子依次减小;游离齐墩果酸和总齐墩果酸含量根皮、茎皮、叶子依次减小。结论:所建方法有助于进行太白楤木不同部位的皂苷类成分定性分析及定量研究,为进一步完善太白楤木的药用标准及规范太白楤木资源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榧子蛋白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鉴别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对国产榧属植物种子进行蛋白电泳鉴别。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榧属植物种子蛋白进行分析。榧属植物种子蛋白高效毛细管电泳谱图有明显的种间差异。高效毛细管电泳可作为中药榧子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小檗属植物中的生物碱成分测定及资源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HPLC法测定了17种7变种小檗属植物中的尖刺激(A)、小檗胺(B)、异汉防己碱、非洲防己胺(D)、药根碱(E)、巴马亭(F)、小檗碱(G)。其中对2种1变种植物的根、根皮、根木、茎皮、茎木和15种6变种植物根中的B、F、G进了定量分析,对A、C、D进行了定性分析。通过分析生物碱在该属植物中的分布情况,讨论了小檗属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建议:1、扩大药用植物种类,充分利用自然植物资源;2.扩大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藏族药小檗皮药材中木兰花碱、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含量的方法,并比较茎内皮、茎木、茎栓皮、根内皮、根木和根栓皮中4种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应用Inert Sustain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溶液,检测波长270 nm。结果:小檗皮不同部位之间的生物碱成分含量有明显的差异,根内皮及茎内皮中4种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茎木、茎栓皮、根木和根栓皮。此外,茎内皮比根内皮含有更多的木兰花碱,但小檗碱的含量明显低于根内皮,而两药用部位之间的总生物碱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小檗皮药材的质量评控。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角度考虑,建议小檗皮药材取消根内皮而只以茎内皮入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本研究建立飞龙掌血叶、茎皮和根皮HPLC指纹图谱,分析其化学成分差异,为不同药用部位应用合理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SB C18柱(250 mm × 4.6 mm,5 μm),波长:320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8℃,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系统。通过对飞龙掌血叶、根皮、茎皮对比研究,本研究建立飞龙掌血的指纹图谱,并运用相似度评价软件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对比。结果 本研究发现相同药用部位的10批之间的相似度均大于0.93,其生成的对照指纹图谱具有代表性,可用于飞龙掌血指纹图谱比较。经对比叶、根皮、茎皮分别有14、15、15个共有峰。根皮与茎皮两者化学成分相近,叶与根皮和茎皮的化学成分差异明显。结论 飞龙掌血不同药用部位的内在质量存在一定差别,此法可用于飞龙掌血药材的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