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分离、鉴定苦马豆 (SphaerophysasalsulaDC )果皮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 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 5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4′ ,5 二羟基 3′ ,7 二甲氧基异黄酮 (orobol 7,3′ dimethylether ,Ⅰ )、2′ ,7 二羟基 3′ ,4′ 二甲氧基异黄烷 (Ⅱ )、山奈酚 ( 4′ ,5 ,7 三羟基黄酮醇 ,Ⅲ )、β 谷甾醇 (Ⅳ )、胡萝卜苷 (Ⅴ )。 结论化合物Ⅰ、Ⅲ为该属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2.
云南石仙桃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分离并鉴定兰科植物云南石仙桃(Pholidota yunnanensisRolfe)全草的体积分数为6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凝胶柱色谱法、反相硅胶柱色谱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4(3羟基2甲氧基苯基)2丁酮(4(3 hydroxy 2 methoxyphenyl)2 butanone,Ⅰ)、4(3羟基苯基)2丁酮(4(3 hydroxyphenyl)2 butanone,Ⅱ)、(R)(+)lasiodiploidin(Ⅲ)、(-)松脂素((-)pinoresinol,Ⅳ)、(-)丁香脂素((-)syringaresinol,Ⅴ)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Ⅵ)。结论化合物Ⅰ和Ⅱ为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Ⅲ~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留兰香的活性成分(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唇形科薄荷属植物留兰香(Mentha spicataL.)的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又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isolariciresinol 2aOβDglucoside(Ⅰ)、5,4′二羟基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丁酯(5,4′dihydroxy flavonoid 7OβDpyranglycuronate butyl ester,Ⅱ)、香蜂草苷(didymin,Ⅲ)、橙皮苷(hesperitin,Ⅳ)、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Ⅴ)。结论化合物Ⅰ、Ⅱ是从薄荷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Ⅲ、Ⅳ、Ⅴ是从留兰香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利用AB-8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C18及硅胶等柱色谱法分离纯化了广东紫珠的抗炎活性部位。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1H NMR、13C NMR、HMBC、ESI-MS等)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鉴定了5个黄酮碳苷化合物,分别为5,7,3’,4’-四羟基-8-C-β-D-葡萄糖黄酮碳苷(Ⅰ)、5,7,3’,4’-四羟基-6-C-[α-L-鼠李糖-(1→2)]-β-D-葡萄糖黄酮碳苷(Ⅱ)、5,7,3’,4v-四羟基-8-甲氧基-6-C-β-D-葡萄糖黄酮碳苷(Ⅲ)、5,4’-二羟基-6,7-二甲氧基-8-C-[β-D-木糖-(1→2)]-β-D-葡萄糖黄酮碳苷(Ⅳ)及5,4’-二羟基-6,7-二甲氧基-8-C-β-D-葡萄糖黄酮碳苷(Ⅴ)。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紫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考察了5个化合物的抗环氧合酶-2活性,结果化合物Ⅰ、Ⅱ、Ⅲ均显示较强的体外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新疆鼠尾草的酚酸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数据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新疆鼠尾草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丹参素(Ⅰ)、丹参素甲酯(Ⅱ)、原儿茶醛(Ⅲ)、原儿茶酸(Ⅳ)、咖啡酸(Ⅴ)、迷迭香酸(Ⅵ)、丹酚酸K(Ⅶ).结论 化合物Ⅰ、Ⅱ、Ⅲ、Ⅳ、Ⅴ为首次从新疆鼠尾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中药黄独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对从中药黄独 (DioscoreabulbiferaL .)乙醇 (w =0 75 )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 ,利用理化性质和谱学分析 ,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中分得的 5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 3,5 ,3′ 三甲氧基槲皮素 ( 3,5 ,3′ trimethoxyquercetin ,Ⅰ )、山奈酚 3 O β D 吡喃半乳糖苷 (kaempferol 3 O β D galactopyranoside ,Ⅱ )、香草酸 (vanillicacid ,Ⅲ )、异香草酸 (isovanillicacid ,Ⅳ )及 ( + )表儿茶素( ( + )epicatechin ,Ⅴ )。结论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薯蓣属植物中分得的已知化合物 ,Ⅲ、Ⅳ为首次从黄独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粘毛黄芩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粘毛黄芩 (ScutellariaviscidulaBge )化学成分。 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 8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千层纸素A(oroxylinA ,Ⅰ )、汉黄芩素 (wogonin ,Ⅱ )、白杨素 (chrysin ,Ⅲ )、5 ,7,4′ 三羟基 8 甲氧基黄酮(5 ,7,4′ trihydroxy 8 methoxyflavone,Ⅳ )、黄芩素 (baicalein,Ⅴ )、粘毛黄芩素Ⅲ (viscidulinⅢ ,Ⅵ )、粘毛黄芩素Ⅰ (viscidulinⅠ ,Ⅶ )、汉黄芩素苷 (wogonoside,Ⅷ )。结论化合物Ⅲ、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藏药薰倒牛的活性物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植物藏药薰倒牛(BiebersteiniaheterostemonMaxim.)中首次分离得7个化合物,经化学方法和光谱解析鉴定为:β-谷甾醇(Ⅰ)、胡萝卜甙(Ⅱ)、伞形花内酯(Ⅲ)、5,7,3′-三羟基-8,4′,5′-三甲氧基黄酮(Ⅳ)、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Ⅴ)、槲皮素-7-葡萄糖甙(Ⅵ)和N-3-甲基-2-丁烯基脲(Ⅶ)。其中Ⅳ和Ⅶ是二个新的天然产物。药理实验表明化合物Ⅶ有镇痛、降压等活性。  相似文献   

9.
海风藤中有PAF拮抗活性的苯骈呋喃类新木脂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迎  韩桂秋  王银叶 《药学学报》1993,28(5):370-373
自福建产中药海风藤(Piper kadsura (Choisy)Ohwi)的藤茎中又分得5个苯骈呋喃类新木脂素,经光谱分析(UV,IR,MS,NMR,CD)和衍生物制备,确定化合物Ⅱ和Ⅴ为新结构。Ⅱ为化合物denudatin B的对映体,命名为(-)-denudatin B,V为7S,8S-3,4,3′-三甲氧基-7′-氧-缺8′,9′-7.O.4,′8.5′-新木脂素,命名为风藤素M(kadsurenin M)。化合物Ⅰ,Ⅲ和Ⅳ分别为已知化合物海风藤酮(Ⅰ),(-)-acuminatin(Ⅲ)和(+)-licarin A(Ⅳ)。PAF受体结合实验证明,(-)-denudatin B也具有较强的PAF拮抗活性。  相似文献   

10.
蔓荆子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广西蔓荆子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紫花牡荆素(Ⅰ),胡萝卜甙(Ⅱ),β-谷甾醇(Ⅲ),木犀草素(Ⅳ),5,3’-二羟基-6,7,4’-三甲氧基二氢黄酮(Ⅴ)。结论化合物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白花前胡中的香豆素类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药白花前胡(PeucedanumpraeruptorumDunn)根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特征分别鉴定为Pd Ⅱ(Ⅰ)、顺式 3′,4′ 二千里光酰基 3′,4′ 二氢邪蒿内酯(Ⅱ)、isoboc conin(Ⅲ)、aegelinol(Ⅳ)、(-) 反式凯林内酯(Ⅴ)和伞形花内酯(Ⅵ).化合物(Ⅲ)和(Ⅳ)为从前胡属植物首次分离得到,(Ⅱ)为从白花前胡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中药黄独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薯蓣属植物中药黄独 (DioscoreabulbiferaL .)的 75 %乙醇提取物经系统溶剂萃取后 ,从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 ,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分析鉴定为 β 谷甾醇 (β sitosterol,Ⅰ ) ,黄独素B(diosbulbin B ,Ⅱ ) ,7,3′ ,4′ 三羟基 3 ,5二甲氧基黄酮 (caryatin ,Ⅲ ) ,7,4′ 二羟基 3 ,5 二甲氧基黄酮 (7,4′ dihydroxy 3 ,5 dimethoxyflavone ,Ⅳ ) ,5 ,7,3′ ,4′ 四羟基黄烷 3 醇 (5 ,7,3′ ,4′ tetrahy droxyflavan 3 ol,Ⅴ )。其中 (Ⅲ )、(Ⅳ )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蒙古黄芪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豆科黄芪属植物蒙古黄芪的化学成分及结构.方法 用硅胶柱和C18反相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蒙古黄芪根中分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epehinone(Ⅰ)、黄芪皂苷Ⅱ(Ⅱ)、黄芪皂苷甲(Ⅲ)、异黄芪皂苷(Ⅳ)、(6aR,11a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葡萄糖苷(Ⅴ)、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葡萄糖苷(Ⅵ)、芒柄花素(Ⅶ).结论 化合Ⅰ为首次从黄芪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板蓝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对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板蓝根 (IsatisindigoticaFort.)的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化学鉴定。方法色谱技术进行分离 ,MS、NMR和IR光谱解析及与对照品比较鉴定化合物。结果从 80 %乙醇洗脱部分、氯仿萃取部分、正丁醇萃取部分中共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分析鉴定为 ( + ) 异落叶松树脂醇 ( ( + ) isolariciresinol,Ⅰ )、5 羟甲基糠醛 ( 5 hydroxymethyl furaldehyde,Ⅱ )、5 羟甲基糠酸 ( 5 hydroxymethyl furoicacid ,Ⅲ )、正丁基 β D 吡喃型果糖 (n butyl β D fructopyronoside,Ⅳ )、表告依春 (epigoitrin ,Ⅴ )、蔗糖 (sucrose,Ⅵ )。 结论化合物Ⅰ、Ⅱ、Ⅲ、Ⅳ为首次从菘蓝属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栓皮栎叶抗炎活性部位中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药理实验确定了栓皮栎 (QuercusvariabilisBlume)叶片的活性部位 ,并从活性部位氯仿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 5个化合物 ,其中羽扇豆醇和木栓酮据文献报道具有抗炎活性 ,蒲公英赛醇及胡萝卜苷为该种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大青叶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对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IsatisindigoticaFort.)叶的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大青叶 95 % (φ)乙醇提取物经氯仿、醋酸乙酯、正丁醇分步萃取 ,各部分萃取物再经反复硅胶柱层析及重结晶等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 ;通过波谱 (1H NMR、13 C NMR)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了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分别被鉴定为 3,5 二甲氧基 对羟基苯甲酸 (3,5 dimethoxy 4 hydroxybenzoicacid ,Ⅰ ,即丁香酸 ,syringicacid)、烟酸 (nicotinicacid ,Ⅱ )、5 羟基 2 吲哚酮 (5 hydroxy 2 indolinone ,Ⅲ )、异牡荆素 (isovitexin ,Ⅳ )、琥珀酸 (succinicacid ,Ⅴ )、水杨酸 (sali cylicacid ,Ⅵ )。结论化合物Ⅰ、Ⅱ、Ⅳ、Ⅴ、Ⅵ首次从大青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滇黄芩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研究滇黄芩 (ScutellariaamoenaC .H .Wright)化学成分。 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 8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5 ,7 二羟基 6 甲氧基二氢黄酮 (dihydrooroxylinA ,Ⅰ )、5 ,7,4′ 三羟基 8 甲氧基黄酮 ( 5 ,7,4′ trihydroxy 8 methoxyflavone ,Ⅱ )、千层纸素A(oroxylinA ,Ⅲ )、汉黄芩素 (wogonin ,Ⅳ )、白杨素 (chrysin ,Ⅴ )、黄芩素 (baicalein ,Ⅵ )、去甲汉黄芩素 (norwogonine ,Ⅶ )、( 2S) 5 ,7,2′ ,6′ 四羟基二氢黄酮 [( 2S) 5 ,7,2′ ,6′ tetrahydroxyflavanone ,Ⅷ ]。 结论化合物Ⅰ、Ⅱ为该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18.
神香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神香草Hyssopus cuspidatus Boris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神香草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白杨素(Ⅰ)、二十四亚甲基环阿尔廷醇(Ⅱ)、齐墩果酸(Ⅲ)、正十六烷醇(Ⅳ)、蜡醇(Ⅴ)、β-谷甾醇(Ⅵ)、胡萝卜苷(Ⅶ)。结论化合物Ⅰ,Ⅱ,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