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检测乙肝病毒感染孕妇血液和新生儿脐带血中的HBsAg、HBeAg、HBeAb、HBcAb,探讨上述四种乙肝病毒标志与母婴垂直传播的关系。方法对2256名孕妇肘静脉血和其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消毒的脐带血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BsAg、HBeAg、HBeAb、HBcAb。并对上述四种乙肝病毒标志进行母婴垂直传播的分析。结果2256例孕妇血清中HBsAg阳性者289例,孕妇乙肝病毒感染率为12.81%。母亲HBsAg(+)/HBeAg(+)/HBcAb(+)新生儿组脐带血HBsAg阳性率高达19.8%,母亲HBsAg(+)/HBeAb(+)/HBcAb(+)新生儿组脐带血HBsAg(+)检出率为1.69%,对照组的新生儿则无一例HBsAg阳性?三组结果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5)。92名母亲HBsAg(+)/HBeAg(+)/HBcAb(+)新生儿组中HBeAg阳性为44例,阳性率为47.8%。母亲HBsAg(+)/HBeAg(+1/HBcAb(+)新生儿组脐带血HBcAb检测结果:HBcAb(+)89例,HBcAb检出率为96.7%。母亲HBsAg(+)/HBeAb(+)/HBcAb(+)新生儿组脐带血HBcAb(+)检测结果:HBcAb(+)100例,HBcAb检出率为94.3%: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母亲血清HbeAg阳性在母婴垂直传播中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强对这类患者进行宫内阻断,减少新生儿乙盱宫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乌市)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孕妇及新生儿脐血铅现状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2000年3-9月,对我院及乌市妇幼保健院正常产妇138例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血进行血铅测定(汉族79例,维吾尔族59例)。血铅由上海儿童铅中毒防治中心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并对产妇家庭社会环境等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38例产妇血铅为12-267μg/L,新生儿脐血铅为10-252μg/L。维、汉两民族母子血铅均呈高度相关(r汉=0.8047,r维=0.7898,P均<0.01)。其中维族孕妇及新生儿脐血铅均大于汉族(母血铅P<0.01,脐血铅P<0.05)。血铅≥100μg/L的孕妇53例(38.41%),新生儿48例(34.78%)。影响胎儿铅暴露的因素为孕期被动吸烟、家庭成员接触铅、居室周围有铅污染工厂、居室靠马路、母亲职业、母亲文化程度、孕期补钙、家庭人均收入、母亲上班乘公共汽车时间等。结论:孕妇及新生儿血铅值有差异,且和环境因素有关,新生儿铅中毒有一定比例,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早期、快速诊断新生儿隐匿型先天性弓形虫病,以便早期实施干预治疗,减少或减轻先天性弓形虫病的后发症状。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86例孕中、晚期血弓形虫DNA(TOX-DNA)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脐血、静脉血、尿液和母乳中TOX-DNA。结果 脐血、静脉血和尿液TOX-DNA阳性率分别为53.49%、48.86%和41.86%,而母乳中无1例阳性。结论 应用PCR技术早期诊断新生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孕妇与新生儿脐带血与对应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比对分析。方法:选取60例产妇、新生儿脐血以及对应儿童静脉血,利用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及人乙型肝炎病毒检测试剂盒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与对比分析。结果:孕妇、新生儿及对应儿童的 HBsAg 阳性率分别为56.7%、53.3%、35.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孕妇、新生儿及对应儿童的 HBeAg 阳性率分别为38.3%、31.7%、13.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妇与新生儿的乙型肝炎阳性率较为接近,母婴传播明显,经对新生儿治疗干预后对应儿童乙型肝炎阳性率显著降低,因此应及时对孕妇及新生儿进行乙型肝炎治疗干预,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血清前S1抗原感染状态与胎儿官内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137例HBsAg阳性孕妇的血清与脐血,HBeAg是否阳性分为HBeAg阳性孕妇血清组和HBeAg阴性孕妇血清组,采用ELISA和PCR方法对两组标本进行preS1与HBVDNA检测。结果HBeAg阳性孕妇血清组preS1检出率为88.5%,明显高于HBeAg阴性孕妇血清组34.1%(P〈0.01);HBeAg阳性孕妇血清组HBVDNA检出率为96.1%,明显高于HBeAg阴性孕妇血清组25.9%(P〈0.01);HBeAg阳性孕妇脐血HBVDNA检出率为46.2%,明显高于HBeAg阴性孕妇组11.8%(P〈0.01);preS1在HBVDNA阳性组中的检出率为88.8%,明显高于HBVDNA阴性组23.1%(P〈0.01)。结论育龄妇女血清乙肝病毒preSl的常规检测,有利于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可作为母婴垂直传播的一项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用ELISA法检测171对母儿血清中乙肝病毒(HBV)抗原、抗体及315例孕妇血清中风疹病毒(RV)IgG抗体。10.5%孕妇血清中HBsAg阳性,其中HBeAg阳性率为50%;5例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其中2例抗-HBcIgM滴度较高;5例抗-HBe阳性的母亲其子女脐血无HBsAg阳性。315例孕妇血清抗-RVIgG阳性率为91.1%,新近感染者19例占6.0%,RV易感者28例占8.9%;孕早期抗-RVIgG阳性率为86.8%,孕晚期为92.1%;孕妇年龄低于24岁者血清抗-RVIgG阳性率为77.8%,33岁以上者为100%。提示孕妇对这两种病毒有较高的易感性,需加强免疫和监管。  相似文献   

7.
本文收集110例临产孕妇子宫颈拭子,其中60例与其婴配配对采集口咽拭子分别作血平皿及高渗L型培养、子宫颈细菌L型阳性率为27.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6例,新生儿口腔L型阳性率为30.0%(17/18为金葡菌),表明婴儿病菌主要来自母亲产道。此外,子宫颈分离到118株细菌型菌,革兰阳性球菌占33.1%,革兰阴性杆菌57.6%,霉菌4.0%,口腔分离到24株细菌型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2株,革兰阴  相似文献   

8.
公立平  王义  李勇 《中国热带医学》2009,9(4):666-666,773
目的观察HBsAg与HBeAg阴性孕妇的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状况。方法选择HBsAg和HBeAg阴性、其他HBV血清标志物阳性孕妇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同期HBV血清标志物全部阴性孕妇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套式PCR方法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HBV—DNA。结果观察组32例新生儿中,血清HBV—DNA阳性4例,阳性率12.5%(4/32),PBMC中HBV—DNA阳性8例,阳性率25%(8/32),其中血清与PBMC均阳性1例,宫内感染率34.3%(11/32)。对照组21例新生儿血清HBV—DNA和PBMC中HBV—DNA均为阴性。结论HBsAg及HBeAg阴性而其他HBV血清标志物阳性的孕妇也可能发生HBV的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孕妇弓形虫感染对妊娠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三联诊断法对356例孕妇及其新生儿进行血清弓形虫抗原及抗体检测。结果 孕妇弓形虫感染率平均为15.17%,不同年龄组孕妇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但高龄产妇组略高;不同职业孕妇感染率无显著差别,但农民组感染率明显较高。4例畸形儿中弓形虫感染阳性2例。有早产史的孕妇弓形虫阳性率为20%,明显高于平均感染率。此外还发现有2胎怀孕出生的新生儿其循环抗原阳性率为42.86%,显著高于第1胎出生者(19.15%)。结论 孕妇弓形虫感染可引起早产、畸胎、对新生儿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情况。方法:收集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足月分娩的新生儿脐血48例(研究组)和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孕妇足月分娩的新生儿脐因32例(对照组)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脐血48例,其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9例,阳性率为18.87%,而对照组32例脐血,乙肝表面抗原无一例阳性,阳性率为0。结论:乙肝病毒可经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如何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是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孕妇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新生儿肺炎的关系,对235例孕妇取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培养以阳性为观察组,阴性组为对照组,并于分娩后取新生儿口咽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培养。观察孕妇UU感染与新生儿肺炎的关系。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口咽分泌物UUC阳性率为14.3%。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肺炎发生率48%,也高于对照组,提示孕妇UU感染与新生儿肺炎发生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孕妇感染人巨细胞病毒(HCMV)后,可造成流产、早产、死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婴儿先天畸形及新生儿病毒性肝炎等。采用ELISA法对55例孕妇及其新生儿进行巨细胞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孕妇血清IgM和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7.3%和94.5%;新生儿脐血IgM和IgG阳性率分别为10.9%和45.5%;异常产儿6例中其母亲HCMV特异性IgM抗体均为阳性,表明孕妇有HCMV近期感染对新生儿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沂蒙山区孕妇血液与新生儿脐血中TSH水平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沂蒙山区正常孕妇不同孕期血液与新生儿脐血中的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关系,及其用于碘缺乏状态的判断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放射分析方法,对300例正常孕妇孕前期、孕早期、孕中期、临产时血液和新生儿脐血中TSH进行检测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脐血中的TSH值轻度增高,男女新生儿脐血中TSH无显著性差异。妇女妊娠后血液中TSH值较孕前明显增高(P<0.05),不同孕期血液中TSH水平与新生儿脐血中TSH值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以孕早期和孕中期最为显著(P<0.01)。结论 检测新生儿脐血中TSH值,可以用于判断新生儿碘营养状态;监测孕期母体血液中TSH水平,可以评估胎儿的碘营养水平,指导孕妇科学补碘,对预防胎儿和新生儿碘缺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BsAg阳性孕妇血清乙肝标志物及HBV—DNA含量与其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HBsAg阳性的孕妇1237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其分娩前血清乙肝标志物含量,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定量检测HBV—DNA,并同时检测其新生儿血清乙肝标志物及HBV—DNA水平。结果(1)在1237名孕妇中,其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者39例,感染率为3.15%(39/1237),其中PIBeAg阳性孕妇其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11.4%(37/324),较HbeAg阴性孕妇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0.2%(2/91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BV高复制状态(HBV—DNA≥10^6copy·ml^-1)的孕妇其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23.4%(33/141),较血清HBV低复制状态(HBV—DNA〈10^6copy·ml^-1)孕妇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1.9%(6/316)]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发生宫内感染的39例新生儿血清HBV—DNA水平显著低于其母血HBV—DNA水平,但两组数值之间无相关(r=-0.03,tr=0.18,P=0.86)。结论孕妇分娩前HBeAg阳性和HBV—DNA高滴度是发生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但孕妇分娩前血清HBV—DNA滴度与新生儿血清HBV—DNA滴度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收集110例临产孕妇子宫颈拭子,其中60例与其婴儿配对采集口咽拭子分别作血平皿及高渗L型培养。子宫颈细菌L型阳性率为27.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6例,新生儿口腔L型阳性率为30.O%(17/18为金葡菌),表明婴儿病菌主要来自母亲产道,此外,子宫颈分离到118株细菌型茵,革兰阳性球菌占33.1%,革兰阴性杆茵57.6%,霉菌4.O%,口腔分离到24株细菌型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2株,革兰阴性杆菌9株,霉菌1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妇沙眼衣原体感染与新生儿感染的关系以及新生儿感染与分娩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对160例32-36周孕妇宫颈分少拭子标本作沙眼衣原体检测,同时进行有关调查和新生儿鼻咽部分泌物作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孕妇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46.5%,(12/160),新生儿阳性率27.4%(69/25),剖产与阴道分娩的新生儿沙眼衣原体阳性率分别是35%及11.1%(P<0.01)。结论:孕妇沙眼衣原体感染时其沙眼衣原体感染机会增加感染主要途径是产道而不是宫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皖西地区孕妇TORCH感染对妊娠结局以及胎儿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技术对随机抽取产检的500例孕妇静脉血清进行TORCH检测,并追访38例IgM阳性孕妇及IgM阴性孕妇462例进行分析其妊娠结局。结果孕妇TORCH总感染率为7.8%(38/500),其中TOX、RV、CMV、SHV的检出率分别为1.69%、2.67%、1.96%、1.28%。IgM阳性孕妇38例中,自然流产者为21.05%(8/38);孕中期进行四维彩超诊断存在胎儿畸形为5.26%(2/38);产后有新生儿黄疸(病理性)为23.68%(9/38)。分析得出孕妇TORCH感染后不良妊娠为50%显著高于IgM阴性孕妇不良孕产率的6.17%(P〈0.01)。结论TORCH感染是导致不良孕产史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孕妇及孕前妇女进行TORCH知识的宣教和TORCH筛查是减低不良妊娠率和防止胎儿宫内感染,提高优生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对七台河市496名孕妇HBsAg和HBeAg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孕妇HBsAg阳性率7.06%(35例),HBsAg阳性者中HBeAg阳性率为33.33%(10例)。在61名配偶中进行HBsAg检测的孕妇中,配偶HBsAg阳性孕妇的HBsAg阳性率35.71%,配偶HBsAG阴性孕妇的HBsAg阳性率3.70%,前者为后者9.65倍。可见,HBsAg阳性的配偶主要通过性传播和生活密切接触传播的机制,使孕妇感染HBV的危险性明显显增高。因此在乙型肝炎预防上,除了对HBsAg和/或HBeAg阳性孕妇要高度重视之外,还要对HBsAg阳性的父亲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联合应用对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孕妇之新生儿的免疫效果.方法 对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193例,出生时留脐血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出生后12h内肌肉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00~200 IU,重组酵母乙肝疫苗5μg按0、1、6方案注射.12月龄时检测静脉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结果 脐血HBsAg和/或HBeAg的阳性率:在孕妇HBsAg及HBeAg均阳性时为68.42%;孕妇HBsAg单阳性并HBV-DNA阳性时为14.29%;孕妇HBsAg单阳性并HBV-DNA阴性时为5.36%.12月龄时97.41%血清抗HBs阳性,2.07% HBsAg及HBeAg阳性;1例所有乙肝病毒标志物均阴性.结论 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孕妇之新生儿,通过采用HBIG加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可使97.41%的新生儿获得保护性抗体,2.59% 新生儿免疫失败.免疫失败者其母亲均为HBsAg及HBeAg双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HBsAg阳性孕妇血清乙肝标志物及HBV—DNA含量与其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HBsAg阳性的孕妇1237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其分娩前血清乙肝标志物含量,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定量检测HBV—DNA,并同时检测其新生儿血清乙肝标志物及HBV—DNA水平。结果(1)在1237名孕妇中,其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者39例,感染率为3.15%(39/1237),其中PIBeAg阳性孕妇其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11.4%(37/324),较HbeAg阴性孕妇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0.2%(2/91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BV高复制状态(HBV—DNA≥10^6copy·ml^-1)的孕妇其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23.4%(33/141),较血清HBV低复制状态(HBV—DNA〈10^6copy·ml^-1)孕妇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1.9%(6/316)]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发生宫内感染的39例新生儿血清HBV—DNA水平显著低于其母血HBV—DNA水平,但两组数值之间无相关(r=-0.03,tr=0.18,P=0.86)。结论孕妇分娩前HBeAg阳性和HBV—DNA高滴度是发生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但孕妇分娩前血清HBV—DNA滴度与新生儿血清HBV—DNA滴度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