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脏象学说是祖国医学最基本的理论之一。五脏之中又以肾为历代医学家所重视,肾虚会导致一系列未老先衰的症状,如腰痛、脱发、耳鸣、耳齿松动、肾气不足、肾情不生等。五脏有病,时问久了会影响到肾。中医认为五脏均有阴阳,但五脏六腑的阴都是由肾阴来供给,五脏六腑的阳都是由肾阳来温养,所以,有人曾把肾比喻为生命之根本。  相似文献   

2.
补肾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学说是贯穿于各方面的指导理论。人类正常生理状态下,不断发生着“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过程,以保持阴阳的相对平衡。如果失去平衡,就发生疾病。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为人体生命的根源,肾虚会出现一系列未老先衰的症状,如腰酸、畏寒、脱发、耳鸣、头晕、牙齿松动等。五脏有病,久必伤肾,各脏器均有阴阳,五脏六腑的阴均由肾阴来供给,五脏六腑的阳均由肾阳来温养,所以把“肾”比喻为生命之根本。许多疾病,当发展到肾虚阶段,都可以用补肾调节阴阳的方法提高疗效,符合祖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证候规律中的五脏相关性。方法:在前期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大样本COPD临床证候信息调查,总结COPD证候规律,探讨五脏关系。结果:COPD证候类型的脏腑定位均与肺相关,其次为脾、肾,再次为心、肝。脏腑传变模式以肺虚及脾为主,其次是肺虚及肾、脾虚及肺、肺虚及心、肾虚及肺。病位聚类分析结果提示肺与脾关系最为密切。结论:COPD的中医证型多为虚实夹杂,肺脾之间相关性最强,其次为肺脾肾,肺心也有一定的相关性,从临床角度印证了五脏相关学说。  相似文献   

4.
王永胜 《河北中医》2005,27(5):354-355
肾为五脏之一,其生理功能极为广泛,作用特殊,故人体。肾脏地位迥出于它脏之上,而有主宰生命、受藏精气之能,故肾又为人体生命之根本。肾为水脏,内寓元阴元阳,主五液为水火之脏,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由此中医学对。肾的认识不仅仅是指水脏而言,并且把它视为多器官、多系统有广泛联系的重要脏器。  相似文献   

5.
刘东汉从五脏辨治阳痿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汉主任医师出身于中医世家,在我院从事中医临床教学40余年,擅长男科疾病的治疗。笔者现将刘老师从五脏辨治阳痿经验介绍如下。阳痿是男子性功能障碍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病症,表现为阴茎临房不举或举而不坚、或举坚时短,以致难以交合的一组症候群。刘师认为,阳痿病位在宗筋,病因病机涉及五脏六腑以及情志、气血、外邪、内伤等诸多因素。阳痿总括为虚,但虚中有实,虚实夹杂,兼有湿、热、痰、火、气滞血瘀、精瘀等。五脏之虚可单见也可数脏并见。临证要整体辨证,权衡阴阳,对证下药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1肾虚阳痿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宅,宗筋为肾…  相似文献   

6.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出处:《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一·上古天真论篇第一》。释评:“肾者主水”,指肾藏精的功能。有两层含义:一指五脏六腑之精气充盛,乃能输泻于肾并藏之,使肾精充盈;一指五脏功能健旺是保证肾正常泻精的前提。本句从肾精的正常排泄与五脏六腑之精密切相关的角度,论述肾精与五脏六腑之精相互为用的辩证关系,不  相似文献   

7.
薛汉荣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视“肾为生痰之本”,认为肾虚为痰浊产生的重要内因,当辨清肺、脾、肾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临证擅以“理肾”为治疗大法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达到“不必降痰而痰自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一些老年病的发生与肾虚有直接关系。按照中医基础理论,“肾为先天之本”,在人的生理和病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老年人肾气虚弱,不足于滋养五脏六腑,容易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糖尿病、前列腺肥大和骨质疏松等疾病,从根本上说都是肾虚引起的。因此,根据“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治疗这些疾病重在补肾。  相似文献   

9.
益肾活血法在男科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兰群  王传航 《河北中医》2003,25(5):381-382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肾虚血瘀证是男科疾病常见的一种病证类型。多由于肾精亏虚 ,气化无源 ,肾阴阳失调 ,以致气血运行不畅而成肾虚血瘀之证。运用益肾活血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以下谨就肾虚血瘀证的理论基础及益肾活血法在男科疾病中的应用做初步探讨。1 肾虚是男科疾病的常见病机肾乃先天之本 ,元气之根 ,藏精气 ,主生殖 ,为水脏。肾通过经络与男子外阴、内生殖器和膀胱直接联系 ,肾与男性生殖功能及水液代谢密切相关。肾主藏精 ,肾藏之精秉受于父母 ,又不断得到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的充养。肾精是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 ,是繁衍后代的…  相似文献   

10.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疾病观是针对咳嗽的总体阐论,体现了中医整体与局部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关联。以五脏咳之肾咳为例,在梳理归纳总结古今文献基础上,阐发其历史沿革中的3种不同内涵,同时从肾令肺咳之机制和针药辨治两方面对“肾咳”进行深度剖析,认为除了精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失调之外,经筋失养亦为肾咳重要病理基础;治疗上以针灸调整筋脉、调节经络之气,以药物促进精微物质生成和敷布,二者将局部与整体治疗相结合,能够起到更好的治疗作用,体现了《黄帝内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疾病观念对疾病诊疗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指出先天之精藏之于肾,是生命之源,故有肾为先天之本,肾阴、肾阳为生命活动之根,体现了肾以藏为主。《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也体现了肾藏中有泻。肾系病证有虚实和本虚标实之分,治疗上把握核心病机,根据肾虚损程度,急则峻补,缓则平补。又有因邪所致实证,宜补泻兼施,逐邪外出。通过对国医大师徐经世老师诊治的多发肾系病证的整理分析,肾气虚弱、肾阳不振、肾不纳气、肾虚水泛、肾阴亏虚、肾虚火旺等为常见证型,总结其立法、选方、用药经验和辨治技巧,恢复肾生理功能,可为中医药诊治肾系病证提供系统全面的中医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万宇  王阳  杜贞苹  林青  刘艳霞 《北京中医药》2023,(12):1341-1344
卵巢早衰(POF)指女性卵巢功能在40岁以前提前出现衰竭,引起早绝经、不孕以及绝经期相关症状,并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患病风险,是妇科的疑难重症,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功能和身心健康。本病的根本病机在于肾水衰涸,天癸早竭。肾者,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临床辨治中应重视以肾为主导的五脏整体观,在补肾的基础上予以五脏同治,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五脏盛乃能泻《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五脏盛,指五脏之精气盛。五脏之精气来源于水谷化生之精微,其主要脏腑在脾胃;泻,指肾精外泄。如此,肾精来源于五脏六腑之精,五脏六腑之精来源于脾胃化生之水谷精微,只有脾  相似文献   

14.
<正>中医学认为,人体内脏由五脏六腑组成,肾属五脏之一。它不同于西医学上肾的概念,西医的肾只是人体的排泄器官,而中医认为肾为机体的阴阳之根,先天之本。中医"肾"的功能涉及到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生殖、脑髓、骨骼、造血、呼吸、排泄、五官等多个方面,肾的功能减退就导致肾虚。现浅述肾虚的临床表现。1肾的生理功能[1]1.1藏精、生髓、充脑、主骨:肾所藏之精,被称作肾阴,是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生殖发育的根本就是男女媾精之精;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就是水谷化生之精。肾精又能化生血液。其他脏腑阴虚,久之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 chronic obstrctive pa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系世界范围的多发病、常见病.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渐显著,COPD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沉重,已成为一个困扰众多医家和患者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COPD相当于中医学"咳嗽"、"喘证"、"肺胀"等范畴,病位主要在肺,与其他四脏均有密切关系.〈素问·咳论〉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难经〉云:"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将五脏与呼吸之间相互作用的原理描述得十分透彻:心肺居于阳位,主呼气;肝肾居于阴位,主吸气;脾胃在中,为呼吸气机之枢纽.由此推之,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的COPD虽然症出于肺,实则与脾、肾、肝、心均密切相关.肺脏有病,可传及四脏,同样,四脏有病,亦可传及肺脏.COPD是以肺脏为主,旁涉四脏的五脏相关病症.  相似文献   

16.
宋代名医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提出“肾主虚 ,无实也”之观点后 ,历代医家多宗此说。然临证所见 ,亦有肾虚致实之证 ,如肾虚主水无权所致水肿者 ,肾虚风寒湿痹阻致所痹者 ,肾虚无以温脾 ,脾失健运所致五更泻者等 ,均为虚实错杂之证 ,绝非纯虚证所能定论。中医理论认为 :肾为先天之本 ,生气之源 ,水火之宅 ,元阴元阳之根 ,肾虚则易累及五脏 ;反之 ,五脏之伤 ,穷必及肾 ,肾虚之证由生。毋庸置疑 ,缘于肾为元阴元阳之宅的特殊关系 ,其虚证之多 ,当属必然 ,而由肾虚的病理变化 ,演变成虚而致实者不在少数。凡此种种 ,研究其病变 ,辨察其诸…  相似文献   

17.
宗气是维系人体心肺功能的根本动力,宗气的形成与肺脾肾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宗气虚衰则直接影响心肺的功能,肺脾肾耗伤太过则宗气虚衰下陷。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病机以肺脾肾虚衰为主,故宗气虚衰贯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的始终。文章从宗气理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以期为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漫谈肾虚     
社会上曾经流传一句笑话:中国男人都肾虚,中国女人都缺钙。虽然有些极端,但不无道理。很多亚健康状态、慢性疲劳综合征,以及很多内科疾病,从中医角度来看根源都是肾虚、脾虚,或气阴两虚,但表现为代谢紊乱。中医的心肝脾肺肾是多种功能系统的总称,与西医脏器不是直接对应的(注:是先有了中医名词后有西医汉语名词,  相似文献   

19.
衰老——这种自然规律是任何人也阻止不了的,从中医角度上讲,人的衰老其实就是肾的衰老,肾虚就是人自然衰老的一种表现,约96%的老年人都存在着或轻或重的肾虚现象,很多疾病如老年性痴呆、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均与肾虚有密切关系。大家知道,疾病往往是致病因素对身体潜移默化侵袭的结果,而肾虚则是身体长期消耗的结果,并非一时出现的。补肾是中医学重要的养生保健方法。但很多人对肾的认识非常模糊,再加上市场上一些补肾类保健品的夸大宣传,很多人把补肾与壮阳混为一谈。其实,保健品的功能并不是很多人所认为的“有病治病,无病防身”,对于…  相似文献   

20.
<正> 祖国医学认为,人的生命和生殖与肾精的物质功能有密切关系。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阴阳元气之宅,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精是生命的基本物质,既能充养脏腑,化生气血,又能聚贮于肾而化生为生殖之精。《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到,精是生命的基础,无论先天后天之精,五脏六腑之精以及生殖之精都匿藏于肾,同源而相通。若肾精充盈,内则五脏敷华,阴阳匀协,气血冲和;外则体态强健,肌肤润泽,容颜焕发,耳目聪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