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超临界CO2萃取姜黄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葛发欢  李志远 《中药材》1997,20(7):345-350
本文首次报道了超临界CO_2流体提取姜黄油的工艺研究。着重探讨了压力、温度、流量、时间对收油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_2提取姜黄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用GC-MS分析了所提取的姜黄油的化学组成。对姜黄油的超临界CO_2提取和水蒸汽蒸馏进行了比较。同时还进行了超临界CO_2提取姜黄油的工业化试验。结果证明,压力和温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最佳的工艺条件是萃取压力为25MPa、温度为45℃,分离1压力为12.5MPa、温度为60℃,分离Ⅱ压力为6MPa、温度为38℃,CO_2流量为9kg/kg·h,萃取时间为2小时;超临界CO_2萃取和水蒸汽蒸馏提取的姜黄油化学成分一致,只是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超临界CO_2提取法比水蒸汽法优越,表现为收油率高、提取时间短等;姜黄油用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进行工业化生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流体CO_2萃取川芎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选择川芎中挥发油的最佳萃取条件,并与工业上川芎的水蒸汽蒸馏制备方法作比较,以提高川芎中挥发油的提取率。方法:通过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法,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对中药川芎的挥发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结果:摸索出川芎的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34.5MPa,温度60℃,改性剂乙醇0.3ml,静态萃取时间10min,动态萃取量10ml,以水作为吸收。结论:与水蒸汽蒸馏法相比较,该法具有耗时少,提取完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流体CO2萃取川芎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选择川芎中挥发油的最佳萃取条件,并与工业上川芎的水蒸汽蒸馏制备方法作比较,以提高川芎中挥发油的提取率。方法:通过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法,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对中药川芎的挥发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结果:摸索出川芎的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34.5 MPa,温度60C,改性剂乙醉0.3m1,静态萃取时间lOmin,动态萃取量lOml,以水作为吸收。结论:与水蒸汽蒸馏法相比较,该法具有耗时少,提取完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川芎和细辛挥发油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提取挥发油的量作为评价指标,选择加水量、浸泡时间及提取时间等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挥发油的工艺条件。结果: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川芎和细辛挥发油最佳工艺条件为加6倍量的水,浸泡1小时,蒸馏提取6小时。结论: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川芎和细辛挥发油的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
荭叶心通软胶囊中川芎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探讨荭叶心通软胶囊中川芎提取工艺的合理性.方法:以藁苯内酯转移率和得油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流体萃取川芎的工艺条件.并以川芎超临界流体萃取物和传统蒸馏法提取物分别组成的复方进行大鼠冠脉结扎所致心肌缺血试验比较.结果:超临界流体萃取川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4 h;解析压力10 MPa、解析温度40℃.结论:超临界流体可有效萃取川芎中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花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花椒挥发油并分析挥发油组成。方法 :用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花椒挥发油 ,用GC 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挥发油的最佳萃取条件 :压力为 32MPa,温度为 40℃ ,时间为 1h。花椒挥发油含量为 4.2 4% ,挥发油由 9,7 十八烯醛等 5 8个化学成分组成。结论 :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花椒挥发油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较 ,该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完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广西莪术中提取挥发油的收率,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莪术挥发油的收率为指标,先通过实验确定水蒸气蒸馏法中提取挥发油最大收率时的最佳条件,再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超临界CO2萃取实验装置中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粉碎目数等工艺参数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水蒸气蒸馏法中药材是否加水浸泡对提取挥发油的影响最大;而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55℃,粉碎度为60~80目。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挥发油的收率高,提取工艺优于水蒸气蒸馏法,但有效成分含量高低,须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花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研究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花椒挥发油并分析挥发油组成。方法 :用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花椒挥发油 ,用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挥发油的最佳萃取条件 :压力为 32MPa,温度为 40℃ ,时间为 1h。花椒挥发油含量为 4.24% ,挥发油由 9,7-十八烯醛等58个化学成分组成。结论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花椒挥发油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较 ,该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完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野菊花中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建立野菊花挥发油提取方法.方法: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结果:蒸馏法提取野菊花挥发油最实用条件为,不浸泡、加水量为药材的10倍、蒸馏2h.结论:不浸泡、加水量10倍、蒸馏2h提取野菊花挥发油工艺条件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0.
林华  楼步青  李滨萍 《中药材》2005,28(3):228-229
目的:通过对脑力智宝胶囊处方中石菖蒲等含挥发油药味的提取条件及β-CD包合工艺优选,确定其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挥发油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对挥发油提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加水量、浸泡时间、蒸馏时间进行优选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挥发油收率及包合物收得率为筛选指标,对β-CD与挥发油的比例、包合时间、包合温度进行工艺优选.结果: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确定为:加水量为药材量的10倍,浸泡1 h,蒸馏6 h;挥发油最佳包合工艺为:加12倍量β-CD,包合2 h,包合温度为60℃.结论:本实验表明该工艺挥发油的提取率和收得率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1.
天麻不同变异类型药材中天麻素含量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四种天麻不同变异类型药材中天麻素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四种天麻不同变异类型中天麻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乌天麻1.440%,绿天麻1.697%,黄天麻0.904%,红天麻1.519%。结论以乌天麻和绿天麻作为重点保护和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12.
作者以肩痛散通电加热外敷治疗实验性兔肩周炎,并测定了模兔患肩肌腱组织中的羟脯氨酸、DNA和蛋白质,结果治疗组三种测定指标含量在治疗各时相均与健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慢性胃脘痛证型与胃电图,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96例慢性胃脘痛患者证型与胃电图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脾胃虚寒证组的胃电幅值在餐前,餐后均低于正常人组和其它三个实证组(P〈0.05),而三个实证组与正常人组间两两比较,胃电幅值和频率餐前,餐后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对37例作了幽门螺杆菌检查的病例进行研究,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餐前波幅下降,明显低于其它三组和正常人(P〈0.05)。而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球炎和正常  相似文献   

14.
用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DR)、长春新碱(rincrisline,VCR)分别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HXO-Rb_(44)生长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显示:TDR在1~40μg/ml范围内对HXO-Rb_(44)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45μg/ml;VCR对该细胞系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为0.31μg/ml。提示TDR与VCW一样,在体外对Rb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能成为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新药。  相似文献   

15.
千斤拔的品种调查与质量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对千斤拔的品种调查表明,蔓性千斤拨、大叶千斤拔和宽叶千斤拨是当前的主流品种,经对3种千斤拔药材性状,组织结构、化学成分预试,TLC、UV比较,以及浸出物、总黄酮含量测定,急性性与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3才所含成分大致相似,经理作用无明显差异,认为可等同入药。  相似文献   

16.
海螵蛸接骨动物实验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采用化学方法处理后的海螵蛸作为接骨材料,在86只家兔身上行实验研究,并与同种异体家兔骨相比较,术后行一般情况及组织学检查,海螵蛸植入动物体内,周围组织不引起炎症、毒性及免疫反应,从节段缺损、空洞缺损的修复情况看,处理后的海螵蛸与兔骨在成骨方面无明显差异,检查结果表明海螵蛸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以及良好的成骨支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冷水七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凤仙花属植物冷水七Impatiens pritzellii Hook.f.var.hupehensis Hook.f.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柱色谱分离得到化学成分,用光谱法测定其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2’-乙酰胺基-3’-苯基苯丙醇基2-苯酰胺基-3-苯基苯丙酯(1),豆甾- Δ7,22-双烯-3β-棕榈酸酯(2),豆甾-△7,22-双烯-3-O-β-D-葡萄糖苷-6'-O-榈酸酯(3),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4)和二十二烷酸甲酯(5)。结论:这5个成分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8.
雷公藤多甙的表观药动学参数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小鼠急性死亡率法测定雷公藤多甙的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该药在小鼠体内动态变化符合一级动力学,呈二室开放模型。其表观药动学参数如下:α=0.328h-1,t1/2α=2.110h;β=0.070h-,t1/2β=9.947h;A=20.255mg/kg,B=35.002mg/kg;k12=0.066h-1,k21=0.233h-1,k10=0.098h-1;Vc=1.556ml·kg-1;AUC=563.963mg。·kg-1·h;CL=0.132ml·kg-1·h-1。  相似文献   

19.
在雷公山地区,苗族医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适应着群众对苗族医药服务的需求。但是,苗族医药事业的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传承和保护方面的问题,认真解决了这些问题,苗族医药的继承与创新就能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用兔眼球结膜体外细胞培养和活体兔结膜下埋线并分别用喜树硷和5-氟脲嘧啶对埋线周围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进行抑制实验。结果证明,喜树硷无论在体内还是在体外,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的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的作用(P〈0.01),体内实验组与5-氟脲嘧啶组相比,效果差异无显著性,但喜树硷所致的局部组织反应较5-氟脲嘧啶组轻,且对眼组织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