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调神针法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周围性面瘫伴焦虑抑郁混合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周围性面瘫伴焦虑抑郁混合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用调神针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耳穴贴压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多伦多面部分级系统(TFG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32/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6%(29/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FG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TFG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神针法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周围性面瘫伴焦虑抑郁混合状态,可明显缓解患者的面瘫症状,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估,探讨焦虑、抑郁与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发病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42例慢传输型便秘便秘患者(治疗组)和42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心理测试。结果: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上,女性高于男性,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状态与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症状的轻重有相关性(P〈0.05)。结论: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焦虑和抑郁,其临床症状的轻重与抑郁和焦虑成相关性,临床治疗上我们应当配合认知治疗,使患者建立良好而健康的认识模式,减轻情绪反应,使我们的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醒神调神法在痛证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痛证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其中以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等引起的疼痛症状严重,患者因疼痛困扰,处于极度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状态中,甚者有自杀倾向。以往针灸治疗这些以疼痛为主的疾患虽然能取得一定疗效,但治愈率并不理想。笔者总结过去多年的临床经验,并在针灸名家医案的启迪下,发现醒神调神法在痛证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现简述如下:1 醒神调神法及选穴操作  《灵枢》云“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强调醒神调神在针灸治疗中的重要性。临床上通常选取上星、百会、印堂、人中来达到醒神调神、镇静止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亚美 《吉林中医药》2012,32(9):940-941
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实践中,将针刺中的围刺法与调神法联合应用:一方面,在"以痛为输"的理论指导下以围刺法着重改善局部气血循环、阻止邪气扩散并且强化局部经脉联系;另一方面以调神之法施治于外,使神应于中,改善三叉神经痛长期发作导致的睡眠质量下降、抑郁、焦虑等一系列精神症状,以期"心寂则痛微"之效,结果患者的三叉神经痛状况在短期内即获得良好改善.实践证明,以围刺加调神之法治疗三叉神经痛颇有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脾化湿调肝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伴焦虑和/或抑郁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中医科就诊的60例D-IBS伴焦虑和/或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化湿调肝方,对照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2组均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对比2组的消化道症状评分,治疗组的大便溏薄、少腹胀满、少腹疼痛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87%,对照组总有效70%,2组相比P 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组精神情绪状态改善程度皆优于对照组(P 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健脾化湿调肝方通过脑肠轴的作用可明显提高D-IBS伴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绞痛"入院患者影像学检查阴性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并观察经过应用正确的方法干预心理状态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方法对临床拟诊为"心绞痛",经冠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A排除冠心病的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评分,并比较初入院时及出院时的焦虑、抑郁评分,观察干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的发生率。结果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甚至消失,且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下降。结论影像学检查阴性,并加之适当地心理疏导,必要时应用相关药物,能够对患者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影响,明显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基于调郁解虑治则针刺和传统针刺对失眠及伴焦虑抑郁倾向患者治疗前后失眠状态疗效的差异,为临床治疗该病证提供新方法。方法:治疗组取穴头穴情感区、背俞穴、神门、宁神、劳宫、风池、肺俞、厥阴俞、心俞、三阴交,捻转补泻手法。对照组取穴神门、内关、百会、安眠、太冲、行间、太溪,针刺操作方法同治疗组。结果:1个疗程后与两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别,P均0.01。治疗组与对照组1个疗程及两个疗程后PSQI、HAMA、SDS量表分数比较,P值均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调郁解虑治则针刺与传统针刺治疗失眠伴焦虑抑郁倾向患者均取得明显疗效,且疗效与疗程呈正相关。失眠伴焦虑抑郁的患者应用针刺治疗失眠的同时,对焦虑抑郁症状进行治疗,可使失眠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陈立伟  贾英杰 《陕西中医》2013,(11):1534-1535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改善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在14分以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17分以上,运用针刺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HAMA、HAMD)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能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用自拟经验方剂调血解郁汤联合西药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对产后抑郁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产后抑郁患者11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7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西药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调血解郁汤内服治疗,两组均以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用8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改变情况,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分别于治疗后1、2、4、8周对产妇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分;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两组的不良反应,观察治疗前后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焦虑、抑郁状态有所改善,治疗后1、2、4、8周两组患者的焦虑SAS评分及抑郁MADR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第8周评分最低,两组相同时间段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ESS不良反应评分于治疗后1、2、4、8周过程中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两组同时间段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调血解郁汤与西药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合用能明显改善产后抑郁患者的精神状态,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艾灸神道八阵穴联合角调五音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组给予艾灸神道八阵穴联合角调五音疗法。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主要症状积分、HAMD总评分、HAMA总评分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神道八阵穴联合角调五音疗法可以明显改善心绞痛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异常,缓解焦虑、抑郁状态,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三叉神经痛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则予以综合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护理疼痛评分少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7分者少于对照组,护理后睡眠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三叉神经痛,缓解不良心理,改善睡眠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综合干预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00例心脑血管患者(治疗组150例,对照组150例)住院3d内和不同方法治疗后3个月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进行测评。结果300例老年心脑血管患者入院时抑郁发生率为65%,焦虑发生率为26%,92.9%抑郁患者同时患有焦虑症,76.5%的焦虑患者同时患有抑郁症。不同方法治疗后,治疗组焦虑抑郁状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态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综合干预可降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抑郁状态,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病人教育的有效性,为临床开展下肢骨折病人健康教育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的前测验和后测验设计类型,将6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外,还接受研究者的院内教育。教育策略包括医务人员的个人指导、听患者经验介绍、学习知识手册,演示与反演示,教育患者家庭成员等。运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对下肢骨折患者教育前后的焦虑、抑郁进行评定。结果教育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焦虑、抑郁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教育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均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较对照组焦虑、抑郁均值明显降低。结论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是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单穴治疗失眠伴轻度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失眠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A、治疗组B和对照组):分别针刺四白穴、上睛明穴、百会、四神聪穴,治疗前后采用相关量表评分,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针刺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三组(四白穴组、上睛明穴组和百会、四神聪穴组)患者失眠伴轻度焦虑抑郁状态都有一定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单穴四白穴、上睛明穴治疗患者失眠伴轻度焦虑抑郁状态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均给予服用卡马西平治疗;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综合护理(疼痛护理、睡眠护理、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减轻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从西医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伴焦虑抑郁状态诊治现状、中医对IBS-D伴焦虑抑郁状态诊治现状2方面入手探讨IBS-D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中西医诊治进展,指出IBS-D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诊治目前较为困难,西医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本病时有适应症、且存在服用疗程、停药指征不明确、患者缺乏正确认知等问题;中医基于整体思想理论,辨证施治,患者接受程度好,中草药治疗本病疗效可靠。但由于中医药治疗无固定分型标准,样本量小、疗程不一等,在现有国内外疗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具有传统中医药特色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能促进中医药治疗IBS-D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评价体系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在多学科协助诊治的大趋势下,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在IBS-D伴焦虑抑郁状态的诊治方面发挥新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焦虑抑郁症状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生时的伴随症状之一,在临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较为常见。文章探讨神经-内分泌系统是如何影响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研究近10年有关文献,国内外专家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机体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和机体分泌的5-羟色胺(5-HT)、皮质醇水平、PTA轴调节以及炎性反应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有密切的关联。结论 给予患者中医药治疗的个性化方案,通过调整机体免疫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的活跃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上缓解焦虑抑郁状态有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提供了相应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疏肝安神针法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伴有睡眠障碍的焦虑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药物和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口服药物和疏肝安神针法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结果:疏肝安神针法配合梅花针叩刺对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疏肝安神针法配合梅花针叩刺对于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睡眠障碍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五行音乐之角调干预经前期综合征情志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经前期综合征情志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护理方法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五行音乐之角调干预.治疗8周后对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以及情志障碍主症(精神抑郁、烦躁易怒、悲伤啼哭、焦虑忧思、失眠)疗效进行比较.结果:2组焦虑、抑郁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精神抑郁、烦躁易怒、悲伤啼哭、焦虑忧思、失眠主症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五行音乐之角调干预经前期综合征情志异常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状态及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耳穴刺络放血合用补肾安神胶囊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给予点刺耳穴(耳尖、神门)配合口服补肾安神胶囊法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改变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痊愈7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0.0%,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改善率为95.0%。结论:耳穴刺络放血配合补肾安神胶囊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满意,且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