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根管治疗后不同修复方式对牙齿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将50颗同名离体牙随机分为五个组:对照组(A组)为
完整离体牙,实验组(B-E组)制备根管治疗及邻牙合面缺损洞型模型。四个实验组分别选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不修复缺损、树脂
直接充填修复、树脂嵌体间接修复、树脂直接充填+固位纤维冠外保护。模拟口内咀嚼力,采用加载速度为1.00 mm/min匀速加
载于与牙体长轴呈45°颊尖舌斜面中点,对比分析各组试样的破坏载荷。结果根管治疗后未修复患牙的破坏载荷(0.23±0.17
kN)远低于完整离体牙(1.27±0.41 kN)(P<0.05)。树脂直接充填修复后,患牙的破坏载荷为0.55±0.31 kN,抗折性能仍难以达到
完整离体牙水平(P<0.05);树脂嵌体间接修复或树脂直接充填+固位纤维冠外保护后,患牙的破坏载荷分别为0.89±0.40 kN和
0.98±0.34 kN,抗折性能可以达到完整离体牙水平(P>0.05)。结论根管治疗后患牙抗折性能降低,嵌体修复及树脂充填+固位
纤维冠外保护两种方法可明显提高牙齿抗折性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联合聚合瓷嵌体修复治疗后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4例(158颗患牙)接受牙体治疗修复患者均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根管治疗,对照组采用聚合树脂进行修复;观察组则选择聚合瓷嵌体修复。随访3年,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修复成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修复体不完整比例最大(6.49%),其次为修复体色泽不协调、继发龋及牙龈异常;观察组不良反应类型中为牙龈异常发生比率最大(3.70%),观察组患者中不良反应率为8.6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管治疗后选择聚合瓷嵌体进行牙体缺损修复可有效降低牙体的不良反应率,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且外形美观。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临床指标和牙龈指标分析3种不同材料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的疗效,为选择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适合的修复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患者120例共120颗患牙,根据患者诉求和意愿并考虑患牙的具体情况分为3组,每组40例患者40颗患牙,分别采用金属嵌体、瓷嵌体和树脂嵌体进行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修复,以患牙的对侧同名牙或对颌同名牙作为对照组,1年后观察各项临床指标并计算牙龈指数(GI)和菌斑指数(PI),并按照临床评价标准比较3种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1年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各自对照组比较,金属嵌体修复组患者GI和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明显高于瓷嵌体修复组和树脂嵌体修复组(P<0.05);与各自对照组比较,瓷嵌体修复组和树脂嵌体修复组患者GI和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不同材料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1年后,瓷嵌体修复组和树脂嵌体修复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金属嵌体修复组。结论:金属嵌体、瓷嵌体和树脂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对牙龈均有一定刺激,但程度不同,金属嵌体刺激最大,树脂嵌体次之,瓷嵌体最小。瓷嵌体和树脂嵌体可以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现玲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7):1235-1236
目的探讨聚合瓷嵌体联合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96例(患牙136颗)后牙体缺损患者,依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8例,患牙66颗)和观察组(48例,患牙70颗)。两组均接受根管治疗,给予对照组复合树脂修复治疗,给予观察组聚合瓷嵌体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两组修复前、修复1、6个月和1 a后咀嚼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2.86%(65/70)]高于对照组[78.79%(5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3/48)]低于对照组[20.83%(1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1、6个月和1 a后,两组咀嚼功能均优于修复前,且观察组咀嚼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聚合瓷嵌体联合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瓷嵌体与复合树脂应用于根管治疗后牙体大面积缺损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相关的比较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口腔科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间收治的患者86例,所有患者经根管治疗后牙体均出现大面积的缺损,将所有患者依照随机方式分为超瓷嵌体组以及树脂填充组,每组纳入43例,其中超瓷嵌体组患者共包括患牙46颗,树脂填充组共包含患牙44颗。所有患者均在修复之后的6m以及12m进行回访,并且针对修复后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完成修复后6个月回访的整体成功率为:超瓷嵌体组100%,树脂填充组93.18%,两组关于修复成功率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1年,两组患者修复成功率对比,超瓷嵌体93.33%,树脂填充组70.45%,超瓷嵌体组明显好于树脂填充组,两组修复成功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复合树脂填充方式,超瓷嵌体本身不仅具备树脂的特性,而且能够对于患者的牙体形态、咬合关系以及临近关系进行准确恢复,并且整体耐磨性、美观度都明显更高,具备明显更高的牙科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嵌体修复对第一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120颗第一磨牙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树脂嵌体、聚合瓷嵌体、金合金嵌体修复以及树脂直接充填治疗,随访观察2年,采用USPHS评价标准对临床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树脂充填组4颗患牙充填体表面光洁度降为B级,充填体边缘着色,出现继发龋,6颗存在充填体颜色改变(P<0.05);金合金嵌体组4颗患牙出现食物嵌塞(P<0.05),1颗患牙修复体脱落;全瓷嵌组出现1颗修复体脱落,1颗出现牙髓炎症状;树脂充填组、树脂嵌体组、全瓷嵌体组在食物嵌塞优于金合金嵌体组(P<0.05)。结论:3种嵌体修复对大面积牙体缺损的第一磨牙均有良好的修复效果,能有效恢复年轻恒牙牙体外形和邻接关系,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磨牙根管治疗后全瓷嵌体修复和全瓷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就诊的60例患者(73颗根管治疗后的磨牙)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嵌体组和全冠组,嵌体组30例(35颗患牙),全冠组30例(38颗患牙),嵌体组采用全瓷嵌体进行修复,全冠组采用全瓷冠进行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全部成功修复,嵌体组患者完全性修复率为91.4%,全冠组患者完全性修复率为9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嵌体组1颗出现局部崩瓷,2颗出现嵌体脱落,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全冠组2颗出现崩瓷,3颗牙龈出现轻微炎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瓷嵌体和全瓷冠对于磨牙根管治疗后的修复均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刘伟 《河北医学》2014,(8):1342-1344
目的:探讨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TA)对根管侧穿、髓底穿孔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恒牙根管侧穿或髓室底穿孔患者84例,患牙共计84颗,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ProRoot MTA直接充填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光固化氢氧化钙(LCH)覆盖穿孔处修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一周后如无不适症状,行根管治疗,经半月观察未发现不适症状,即行永久充填治疗。治疗后1年回访,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孔直径小于2mm患牙采用MAT修复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穿孔直径大于2mm患牙(P〈0.05);医源性因素导致穿孔患牙MAT修复效果显著优于龋源性穿孔(P〈0.05)。结论:MTA生物相容性、密封效果好于LCH,修补根管侧穿、髓室底穿孔疗效确切,应做为恒牙根管侧穿、髓室底穿孔修补的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9.
陶炽  吴小玲  韦江平  林柳 《广西医学》2010,32(10):1181-1183
目的观察嵌体冠修复老年人牙列重度磨损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临床效果。方法牙列重度磨损或缺损伴TMD老年患者60例,于做完善的根管治疗后,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0例用嵌体冠修复;对照组30例用传统烤瓷体(冠)修复。结果修复后两组咀嚼效能相似(P〉0.05),TMD疗效相似(P〉0.05),但两年后实验组修复体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嵌体冠是修复老年牙列重度磨损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一种良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丰   《中国医学工程》2011,(11):38+41-38,41
目的观察探讨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病患139例,其中有58例为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共76颗患牙,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根管治疗)均由一个医生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29例病患38颗患牙中,显效的有21例26颗患牙,有效的有7例10颗患牙,无效的有1例2颗患牙;对照组29例病患38颗患牙中,显效的有8例8颗患牙,有效的有10例13颗患牙,无效的有11例17颗患牙,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使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效果显著,比以往的保守治疗效果好,后遗症低,效果快,符合现代病患急需治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马晶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3):424-425
目的观察硬树脂嵌体修复后牙邻面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颗后牙邻洞的患牙分为2组,分别以硬树脂嵌体和复合树脂嵌体直接充填恢复牙体。1年后随诊比较两种治疗后修复体边缘密合情况、牙龈健康情况、邻接关系。结果嵌体修复组的边缘密合性略优于树脂直接充填组,嵌体修复后牙龈健康情况和邻接关系显著优于树脂充填组(P〈0.05)。结论硬树脂嵌体修复比复合树脂充填能更好地恢复后牙正常邻接关系,防止食物嵌塞,保持牙周组织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修复与根管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隐裂牙牙髓病患者98例(120颗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对照组57颗牙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63颗牙给予冠修复与根管治疗。结果观察组疼痛率为18.3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后平均随访(14.6±1.3)个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4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裂牙牙髓病采用冠修复与根管治疗,患者症状缓解明显,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鲁丹 《当代医学》2014,(22):33-34
目的:分析同步应用冠修复同根管治疗在隐裂牙牙髓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隐裂牙牙髓病患者共45例(56颗),将其分成2组,观察组22例(29颗患牙),对照组23例(27颗患牙)。观察组同步应用冠修复及根管治疗,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方法。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隐裂牙牙髓病治疗中,同步应用冠修复同根管治疗具有疗效明显、后遗症少以及并发症低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接受根管治疗的患者应用树脂直接粘结与嵌体间接粘结修复对其牙扛折能力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根管治疗的62例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应用随机抽签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比对组(n=31)和探讨组(n=31),全部患者均接受根管治疗,比对组患者应用树脂直接粘连修复法,探讨组患者应用树脂嵌体间接粘结修复法,对比分析2组患者修复效果。结果探讨组患者病情总缓解率为96.77%,明显高于比对组患者总缓解率80.65%,2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接受根管治疗的患者应用嵌体间接粘结修复法能够显著增强其牙抗折能力,修复效果以及牙齿美观度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15.
玻璃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玻璃纤维桩用于残根残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经过完善根管治疗的残根残冠患者,共92颗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颗牙。对照组用铸造金属桩修复,观察组用玻璃纤维桩修复,两组患者均用烤瓷冠恢复牙体外型,随访3年,观察分析两组牙龈黑线、桩核脱落、桩核折断、根折及继发龋、牙周根尖炎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成功38颗牙(82.61%),观察组成功44颗牙(95.65%),观察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应用于残根残冠修复的临床效果优于铸造金属桩。  相似文献   

16.
谢晓珍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9):1150-1151
目的 观察牙体缺损纤维桩修复应用中光固化流体树脂与复合树脂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72例残根、残冠病例,共92颗患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颗,观察组先利用法国产的TRD纤维桩加Luxa Core Dual光固化流体树脂固定于根管内,根管以上用复合树脂堆塑成核;对照组直接利用纤维桩与流体树脂堆塑成核,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1年及3年分别进行随访.结果 3年后观察组的成功率为89.1%,对照组的成功率为7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出现的疼痛症状、桩松动折断、根折、继发龋及牙周病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流体树脂与复合树脂联合应用修复效果优于单纯运用流体树脂固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重度牙体缺损根管治疗后嵌体修复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行根管治疗的78例中重度牙体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后实施高嵌体修复、全冠修复。分析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后的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4.87%,相对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牙齿松动发生率为2.56%,牙周炎发生率为5.13%,相对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牙体缺损根管治疗后嵌体修复的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根管钉+树脂核与铸造桩核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残根残冠患者共61例69颗患牙,28例32颗患牙采用根管钉+树脂核;33例37颗患牙采用铸造桩核。金属烤瓷全冠(PFM)完成修复。定期随访观察临床效果。结果2年内根管钉+树脂核组1例桩折。铸造桩核组2例根折,其余患牙修复良好。结论根管钉使用方便,适用于有部分残留牙体组织的残冠;铸造桩核有足够的固位力,适用于残留牙体组织较少的残冠及残根。  相似文献   

19.
张晓丽  王汉玉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4):3046+3048
目的:观察儿童乳磨牙根管治疗术后直接复合树脂修复与复合树脂嵌体修复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将根管治疗后的乳磨牙患者120例分别进行直接复合树脂充填(89颗牙)和复合树脂嵌体充填(91颗牙)。一年后复查,采用美国公共卫生署修复体临床评价标准对患者口内充填体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复合树脂嵌体修复成功率87.9%(80/91),树脂直接充填修复成功率77.5%(69/89),嵌体充填的临床疗效优于树脂直接充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P<0.05)。结论:儿童乳磨牙根管治疗术后用复合树脂嵌体修复比用复合树脂直接充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聚合瓷嵌体修复活髓牙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及感染预防。方法选取活髓后牙大面积牙体缺损患者42例患牙48颗,随机分为实验组(24颗牙)和对照组(24颗牙)。其中实验组牙体预备,聚合瓷嵌体修复;对照组应用金属烤瓷冠修复,应用RelyX Unicem 树脂黏接剂随诊2年并评价疗效,分析感染预防方法。结果实验组在颜色匹配、形态匹配、继发龋、边缘适合性、磨损与断裂方面均较对照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聚合瓷嵌体修复活髓牙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优良,患者随访2年后在形态、颜色匹配与功能方面均作用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