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火试鉴别法在中药材及中药饮片鉴别中的运用。方法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和日常经验,对火试鉴别法在茎木类、树脂类、动物类、矿物类及其他类中药中的鉴别应用进行总结。结果 50种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用火试鉴别法能简便准确地进行初步鉴别。结论灵活掌握火试鉴别法,对快速鉴别部分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一般的鉴定方法鉴别中药饮片的真伪。方法:通过鼻闻法、水试、火试等方法鉴别冰片掺假问题。结果:通过中药饮片的特性,鉴别出掺假问题。结论:各医院中药库要认真对待中药饮片的验收和鉴定,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火试法鉴别中药简便易行且较准确,具有不受实验条件限制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笔者从事基层中药材监督检验工作20多年,经常运用火试法鉴别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查获许多伪劣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特别是用于中药材及饮片监督检验的初筛,效果十分明显.现将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常见中药材及饮片的火试经验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该文主要探讨特殊煎服方法中药饮片、医疗用毒性中药及有毒中药饮片、麻醉中药饮片、妊娠禁忌中药饮片、具有肝肾毒性中药饮片、需临方炮制中药饮片等6类特殊中药饮片在处方审核、调配、复核、发药等调剂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出特殊中药饮片调剂应注意的关键技术点,指出做好特殊中药饮片调剂是中药调剂的关键,也是促进中药安全合理用药的必要措施,可为中药调剂人员做好药学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的监督管理,进一步了解、掌握中药饮片的质量状况,近日,笔者在日照市卫生局及有关人员的配台,对该市部分中药饮片生产、加工、经营和使用单位进行了摸底调查。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l检查方法与结果1·1检查方法;1.1.互检查标准:199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11.1.2你试样的来源与数最,而洗20种中药饮片.每个品种每个l被查单位随机抽取10009,供试样品来源不少于三个单位,并重』#D抽查来自安颁毫州药材市场、山东临沂药材市场和日照市中药饮l片加工厂的中药饮片。2分析与建议2.1原因分析:检查结果表明,在…  相似文献   

6.
水火两试鉴别中药饮片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的水试法、火试法鉴别中药饮片的真伪优劣。方法快捷、实用,易于操作,不受试剂或仪器的限制。水火两法同试,鉴别效果更佳。即可减少经济损失,又能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在实际工作中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汪艳芬 《中国药师》2008,11(2):238-239
我国目前在中药材、中药饮片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和细化,导致各相关单位对药品批发企业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一些环节如中药材收购、中药饮片分装及零货称取等极易产生分歧。对这些分歧进行探讨与总结,有利于各相关单位规范地进行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管理活动,共同保证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朱海青  薛亚  张立超 《中国药事》2021,35(1):198-205
目的: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本院”)含毒性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使用情况,为医疗机构合理管理含毒性中药饮片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本院含毒性中药饮片中成药的品种,对其说明书、所含毒性饮片的类型、毒性大小以及各科室使用情况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本院对于含毒性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临床应用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结论:部分含毒性中药饮片中成药说明书存在对所含毒性中药饮片的使用禁忌及注意事项等表述不明确的情况,医疗机构必须自我加强对含毒性中药饮片中成药的管理及其合理使用,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声音     
《首都医药》2008,(3):6-6
“现在最怕中药的人恰恰就是中医。” ——全国民间医药学术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老中医李可如是说。由于中药饮片质量难以保证,李可在诊室中专门准备了用来试煎、试尝中药的小壶,每次购进中药饮片,他都要尝试后才敢使用。  相似文献   

10.
靳婷  高军 《首都医药》2006,13(15):8-9
2005版《中国药典》对中药饮片检测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目前,已有部分省市据此重新修订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标准),在各省市的炮制规范(标准)中均要求生产企业严格按照《中国药典》的检测规定,对原药材及生产的饮片进行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检测。然而,就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目前的生产条件和现状,仍然存在检测方法简单、人员整体素质低、检验设备简陋等问题。因此。有关业内人士认为,按《中国药典》中对中药饮片的检测规定,中药饮片企业很难完成饮片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