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复发及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起源于原发肿瘤或转移灶的完整肿瘤细胞,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其存在与复发风险上升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本文将从CTCs检测技术、CTCs应用于结直肠癌的疗效评估及预后评价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结直肠...  相似文献   

2.
EpCAMhigh/CD44+结直肠癌干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肿瘤干细胞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EpCAhigh/CD44+结直肠癌干细胞的发现使对肿瘤干细胞形态特征及分布的观察成为可能.目的:观察结直肠癌干细胞数量,位置、分布方式及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形态.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8-03/08在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病理科完成.材料:67例结直肠癌石蜡包埋标本取自解放军兰州军区总医院病理2005/2007外检档案.所有标本术前均未行放化疗.患者中男27例,女40例,年龄29~90岁.方法:根据结直肠癌干细胞特异性表面标记EpCAM和CD44,标记石蜡包埋结直肠癌标本中的肿瘤干细胞,应用常规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定位EpCAM和CD44双阳性细胞,并在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的对应位置上观察其形态特征.主要观察指标:EpCAM和CD44双阳性细胞的数量、位置、分布方式及苏木精-伊红染色形态.结果:双阳性细胞的数量占肿瘤细胞的0.1%~30.0%,它们沿腺管样结构的基底侧吃不呈局灶状或散在分布;细胞呈卵圆形或立方状,胞浆稀少,胞核大小较一致,均质深染,呈卵圆形或高柱状;且其数量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分化越低.数量越多.结论: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复发及耐药的根源,观察结直肠癌干细胞的数量、位置,分布方式、苏木精-伊红染色形态,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病理参数的关系,可为结直肠癌的病理诊断和分期、预后评估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消化道肿瘤中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居第三位。随着人们生活条件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因此,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对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有重要意义。^18F-FDGPET/CT显像在检出结直肠癌原发病变、发现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灶、判断综合治疗后局部肿瘤复发或残留等方面有较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黄喆 《中国临床康复》2014,(19):3105-3110
背景:趋化因子配体12/趋化因子受体4生物学轴在肿瘤的特异性转移中有重要作用,而干细胞标志物糖蛋白激素受体5基因的表达对于肿瘤的增殖和侵袭转移发挥重要作用。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配体12/趋化因子受体4生物轴以及干细胞标志物糖蛋白激素受体5基因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临床中的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3年1至6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100名结直肠癌患者为实验组,10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两组组织中趋化因子配体12、趋化因子受体4及干细胞标志物糖蛋白激素受体5 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趋化因子配体12、趋化因子受体4及干细胞标志物糖蛋白激素受体5 mRNA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部位、淋巴转移以及预后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结果与结论:趋化因子受体4、糖蛋白激素受体5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率,但是趋化因子配体12 mRNA表达率降低。趋化因子受体4、干细胞标志物糖蛋白激素受体5 mRNA、趋化因子配体12 mRNA三者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患者临床特征无相关性,与结直肠癌的发病位置及其大小也无相关性,与结直肠癌组织是否淋巴转移具有相关性关,伴有淋巴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干细胞标志物糖蛋白激素受体5 mRNA和趋化因子受体4的表达率更高,而趋化因子配体12 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趋化因子受体4表达随肿瘤的恶性程度增高而增高;糖蛋白激素受体5表达于胃肠道肿瘤和脑肿瘤干细胞等表面,其表达随肿瘤的恶性程度增高而增高。提示结直肠癌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4的表达增高,糖蛋白激素受体5基因表达增高,二者增高促进了结直肠癌组织生长及转移,糖蛋白激素受体5以及趋化因子配体12/趋化因子受体4轴的表达的调控,使其或将成为肿瘤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学术背景: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肿瘤干细胞理论为了解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目的:综述结直肠癌干细胞的存在依据,来源及分离鉴定等研究进展。 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0-01/2007-07期间相关文章,检索词为“colorectal cancer,stem cell,tumor stem cells”。同时检索维普数据库1990-01/2007-07期间相关文章,检索词为”结直肠癌,干细胞,肿瘤干细胞”。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及其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结直肠癌干细胞存在依据,来源及分离鉴定等研究进展相关。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共收集到63篇相关文献,33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0篇为内容陈旧或重复文献。 文献评价:符合纳入标准的33篇文献中,28篇涉及结直肠癌干细胞的存在依据及来源,4篇涉及结直肠癌干细胞的分离鉴定,1篇涉及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资料综合:肿瘤干细胞是肿瘤组织中数量极少的、具有无限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导致肿瘤发生的细胞,它是肿瘤转移、复发及耐药的根源,也有望成为根治恶性肿瘤的新靶点。目前已在白血病和多种实体瘤中发现具有特殊表面标记的肿瘤干细胞,肠道干细胞本身为分化未成熟的细胞,因此,其细胞表型难以确定而不易鉴别,目前对其数量、定位、组织起源、功能以及和肠道疾病关系研究的相对较多。在结直肠癌中已经分离出以EpCAM^high/CD44^+为表型特征的肿瘤干细胞,进一步加速了人们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 结论:结直肠癌干细胞的发现是人类认识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又一进步,肿瘤干细胞可能成为根治恶性肿瘤的最为重要的新靶点,为人类战胜肿瘤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6.
结肠癌是消化道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女性位于第四位。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结肠癌治疗效果不理想,复发和肝肺等转移是主要原因,其中15%-25%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现肝转移,25%-5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手术切除术后3年内可发生肝转移。多学科合作综合治疗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最佳治疗模式。本文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干细胞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学术背景: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肿瘤干细胞理论为了解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新思路.目的:综述结直肠癌干细胞的存在依据,来源及分离鉴定等研究进展.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01/2007-07期间相关文章,检索词为"colorectal cancer,stem cell,tumor stem cells".同时检索维普数据库1990-01/2007-07期间相关文章,检索词为"结直肠癌,干细胞,肿瘤干细胞".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及其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结直肠癌干细胞存在依据,来源及分离鉴定等研究进展相关.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共收集到63篇相关文献,33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0篇为内容陈旧或重复文献.文献评价:符合纳入标准的33篇文献中,28篇涉及结直肠癌干细胞的存在依据及来源,4篇涉及结直肠癌干细胞的分离鉴定,1篇涉及存在的问题与展望.资料综合:肿瘤干细胞是肿瘤组织中数量极少的、具有无限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导致肿瘤发生的细胞,它是肿瘤转移、复发及耐药的根源,也有望成为根治恶性肿瘤的新靶点.目前已在白血病和多种实体瘤中发现具有特殊表面标记的肿瘤干细胞,肠道干细胞本身为分化未成熟的细胞,因此,其细胞表型难以确定而不易鉴别,目前对其数量、定位、组织起源、功能以及和肠道疾病关系研究的相对较多.在结直肠癌中已经分离出以EpCAMhigh/CD44 为表型特征的肿瘤干细胞,进一步加速了人们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结论:结直肠癌干细胞的发现是人类认识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又一进步,肿瘤干细胞可能成为根治恶性肿瘤的最为重要的新靶点,为人类战胜肿瘤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8.
癌症一直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其中,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01年美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为51.8/10万,死亡率为20.0/10万。国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上海市2000年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统计,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为43.4/10万,女性为39.3/10万,男女性结直肠癌发病率均位居第三。尽管结直肠癌有40%~50%的患者可通过手术治愈,但其余的患者会发生转移或复发并最终死亡。化疗是转移复发或局部晚期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本文主要介绍结直肠癌化疗药物的选择及防治进展。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已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三位[1].2011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公布的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位居全部恶性肿瘤第三位[2].尽管40%~50%的结直肠癌患者可通过手术治愈,但大部分患者会发生转移或复发,并最终导致死亡.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的兴起,2种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单克隆抗体类药物——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显示出了很好的疗效,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最近研究显示,除EGFR本身因素外,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其他成员与这2种靶向药物疗效也密切相关;同时多项临床研究发现,EGFR靶向治疗不受益的结直肠癌患者中,kras基因的突变率较治疗受益者高.因此,临床上将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失败归因于kras基因突变,并提出了应将结直肠癌患者kras 基因状态作为是否进行EGFR靶向治疗的筛选标准.  相似文献   

10.
正结直肠癌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发病早期具有较强的隐匿性,预后不良[1]。其中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90%,而晚期与发生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在15%以下[2]。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方式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富含亮氨酸重复单位的G蛋白偶联受体5(Lgr5)属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靶基因之一,亦是结直肠肿瘤干细胞的一种分子标志物,在  相似文献   

11.
王瑞海 《中国临床康复》2011,(27):5087-5090
背景:肿瘤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不定分化潜能的种子细胞,可以形成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细胞,是恶性肿瘤不断生长、复发转移、无法被传统的放化疗方法彻底杀死的根源。目的:总结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由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中检索以"肿瘤干细胞,分离培养,生物学特性"为中文关键词,计算机检索1990-01/2010-12有关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的文章,经检索共查到相关文献45篇。经阅读标题、摘要、全文后,排除内容重复、普通综述、Meta分析类文章后,筛选纳入22篇文献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在肺癌、胰腺癌、结肠癌、肝细胞癌、神经系统肿瘤等多种脏器肿瘤中,CD133被作为鉴定肿瘤干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之一。巢蛋白、波形蛋白和CD117在神经系统肿瘤干细胞中有表达。CD44及内皮素转化酶在肺癌肿瘤干细胞中的表达具有意义。CD44和CD24可作为分选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肿瘤干细胞的表面标志。而CD166在大肠癌肿瘤干细胞中高表达。  相似文献   

12.
陈远崇 《中国临床康复》2011,(45):8525-8528
背景:近年来研究表明,结肠癌干细胞参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为恶性肿瘤靶向治疗带来新的希望。目的:探讨结肠癌干细胞特异表面标志的分离和鉴定方法,以及与结肠癌干细胞研究紧密相关的信号通路。方法:以"结肠癌干细胞,肿瘤干细胞,细胞表面标志,信号传导"为中文关键词,以"colon cancer stem cell,cancer stem cell,cell surface sign,signal transduction"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和CNKI数据库2000-01/2011-06有关结肠癌干细胞表面标志和信号传导的相关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40篇文献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CD133+与CD44+可作结肠癌干细胞的表面标志。与结肠癌干细胞紧密相关的信号通路有Wnt和Notch等,Wnt信号通路在干细胞内环境稳定中起重要作用,Notch信号通路是干细胞信号网络的重要通路。通过研究结肠癌干细胞的表面标志,可以及早地检测出肿瘤的存在;掌握结肠癌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信号转导路径,可减少肿瘤的复发,为结肠癌的诊断和治疗降低难度。  相似文献   

13.
背景:肿瘤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不定分化潜能的种子细胞,可以形成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细胞,是恶性肿瘤不断生长、复发转移、无法被传统的放化疗方法彻底杀死的根源.目的:总结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由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中检索以"肿瘤干细胞,分离培养,生物学特性" 为中文关键词,计算机检索1990-01/2010-12 有关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的文章,经检索共查到相关文献45 篇.经阅读标题、摘要、全文后,排除内容重复、普通综述、Meta 分析类文章后,筛选纳入22 篇文献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在肺癌、胰腺癌、结肠癌、肝细胞癌、神经系统肿瘤等多种脏器肿瘤中,CD133 被作为鉴定肿瘤干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之一.巢蛋白、波形蛋白和CD117 在神经系统肿瘤干细胞中有表达.CD44 及内皮素转化酶在肺癌肿瘤干细胞中的表达具有意义.CD44 和CD24 可作为分选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 中肿瘤干细胞的表面标志.而CD166 在大肠癌肿瘤干细胞中高表达.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与其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在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病例700例,其中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170例,无肝转移530例,选择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Dukes分期、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分组用χ^2检验进行组间分析。【结果】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两组中肝转移发生率的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DukesA、B、C期肝转移的发生率分别为17.2%、17.4%、36.3%。有淋巴结转移者肝转移的发生率为36.3%,无淋巴结转移者肝转移发生率为17.3%。【结论】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重要因素。肿瘤病理分期越晚者更易发生肝转移,有淋巴结转移者术后肝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相似文献   

15.
Hypoxia microenvironment widely exists in solid tumor tissues, which is mainly due to the rapid growth of cells within the tumor more than the speed of capillary in neoplasm, resulting in tumor tissue hypoxia. In hypoxia,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HIF-1) is activated and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a series of hypoxia inducible genes, resulting in a series of hypoxia adaptation reaction. Researchs proved that, HIF-1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vasion, metastasis, prognosis of the tumor, and the expression of HIF-1 is higher in metastatic tissues compared with primary cancer tissues. In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breast cancer, 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 def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breast cancer cells, which can also allow cancer cells to acquire the ability of self-renewing and stemness, so as to promote the generation of breast cancer stem cells. The incidence of EMT cancer stem cells are higher within the resistant 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is review focuses on breast cancer (stem cells), targeting the mechanism between hypoxia and EMT in tumor (stem cells), with the purpose of finding the new therapy to breast cancer.  相似文献   

16.
背景:在脑肿瘤中存在一种具有自我更新、无限增殖与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即脑肿瘤干细胞。脑肿瘤干细胞被认为是脑肿瘤发生、发展、转移与复发的根源。目的:总结和探讨脑肿瘤干细胞的研究现状。方法:以"脑肿瘤、脑肿瘤干细胞"为检索词,应该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77-01/2011-07的相关文章,并查阅与干细胞及脑肿瘤干细胞实验有关的书籍,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要求的有关文章共32篇。结果与结论:在恶性脑肿瘤中存在脑肿瘤干细胞。脑肿瘤干细胞是恶性脑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及复发的根源,其表达特异性的CD133、Nestin蛋白和ABC转运体。目前已经获得了分离脑肿瘤干细胞的简便方法。CD133阳性的肿瘤干细胞所占的比例与脑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预后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背景:在脑肿瘤中存在一种具有自我更新、无限增殖与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即脑肿瘤干细胞。脑肿瘤干细胞被认为是脑肿瘤发生、发展、转移与复发的根源。目的:总结和探讨脑肿瘤干细胞的研究现状。方法:以"脑肿瘤、脑肿瘤干细胞"为检索词,应该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77-01/2011-07的相关文章,并查阅与干细胞及脑肿瘤干细胞实验有关的书籍,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要求的有关文章共32篇。结果与结论:在恶性脑肿瘤中存在脑肿瘤干细胞。脑肿瘤干细胞是恶性脑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及复发的根源,其表达特异性的CD133、Nestin蛋白和ABC转运体。目前已经获得了分离脑肿瘤干细胞的简便方法。CD133阳性的肿瘤干细胞所占的比例与脑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预后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背景:肝癌的转移复发被认为可能存在有肿瘤干细胞,后者在肿瘤细胞中数目极少,使得临床鉴别存在一定困难.Thy-1是卵圆细胞的表面标记蛋白,通过特异性标记物间接证明肿瘤中存在肿瘤干细胞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目的:探讨肝癌细胞中是否存在Thy-1标记阳性的卵圆细胞,并进行筛选鉴定.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卵圆细胞标记蛋白Thy-1在肝癌细胞HepG2,BEL7402及正常肝细胞QSG7701的阳性表达情况,免疫磁珠分选Thy-1标记阳性的肝癌细胞,免疫荧光鉴定分选效率.裸鼠皮下接种实验设立3组,Thy-1~+细胞组裸鼠于背部皮下接种分选的Thy-1~+细胞5×10~5/只,HepG2细胞阳性对照组同法接种HepG2细胞0.5×10~7/只,Thy-1细胞阴性对照组同法接种分选的Thy-1-细胞0.5×10~7/只,1个月后观察各组成瘤性.结果与结论:卵圆细胞表面标记蛋白Thy-1在肝癌细胞HepG2,BEL7402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QSG7701(P<0.05).Thy-1~+细胞组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率为85%,HepG2细胞阳性对照组为1%,Thy-1~-细胞阴性对照组几乎无免疫荧光表达.HepG2细胞阳性对照组、Thy-1~+细胞组5只裸鼠全部成瘤,且瘤体体积相对较大;而Thy-1~-细胞阴性对照组仅有1只裸鼠成瘤,瘤体体积明显小于前2组(F=144.568,P<0.05),提示肝癌细胞中存在Thy-1标记阳性的卵圆细胞样干细胞,其可能是肝癌细胞中的肿瘤干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