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开封地区2016~2020年男男性行为者(MSM)HIV核酸检测结果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开封地区2016~2020年1460名MSM作为研究对象,分析HIV核酸检测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IV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HIV核酸结果显示,开封地区2016~2020年MSM HIV阳性率呈逐年升高趋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文化程度较低、本地居住时间<2年、感染梅毒、未坚持使用安全套等5个因素是MSM HI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开封地区2016~2020年MSM HIV感染率呈升高趋势,受年龄、文化程度、本地居住时间、感染梅毒等因素影响,临床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遏制HIV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深圳市龙岗区男男性行为(MSM)人群艾滋病(HIV)、梅毒(TP)、生殖器疱疹病毒Ⅱ型(HSV-2)的感染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6月深圳市龙岗区MSM人群1604例的病历资料,以及患者的血液样本分别检测HIV、TP、HSV-2抗体检测结果。分析MSM人群HIV、TP、HSV-2感染与各项基本资料的关系,并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15年6月~2018年6月1604例MSM人员HIV、TP、HSV-2感染率分别为15.46%(248/1604)、7.23%(116/1604)、2.12%(34/1604),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深圳市龙岗区2015年6月~2018年6月1604例MSM人员HIV感染的因素包括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以及月收入。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深圳市龙岗区2017年1604例MSM人员TP感染的因素包括年龄以及职业(P 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深圳市龙岗区2017年1604例MSM人员HSV-2感染主要与职业有关(P 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MSM人群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30岁、已婚、文化程度较低、非学生职业以及月收入2000元;TP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30岁、非学生职业;HSV-2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非学生职业。结论深圳市MSM人群HIV、TP、HSV-2的感染状况不容乐观,HIV、TP感染率较高,应针对上述因素制定相关干预措施,以达到降低MSM人群HIV、TP、HSV-2感染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王旭 《江西医药》2023,(5):634-636
目的 了解河南商丘地区2016年至2020年孕妇HIV、HBV及梅毒感染情况调查。方法 对河南商丘地区医院2016年至2020年22458例孕妇资料进行调查并回顾性分析孕妇感染情况。结果 22458例孕妇中HIV(97.94%)、梅毒(98.10%)和HBV(98.16%)孕期检测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BV检测阳性率(3.44%)高于HIV(0.18‰)和梅毒(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3.445、724.007,P<0.001);不同年龄段、产检次数孕妇的HIV、梅毒、HBV感染阳性率不一(P<0.05)。结论 孕妇HBV阳性率明显高于HIV和梅毒阳性率,且其阳性率与年龄和产检次数有关,临床需加强HIV、HBV及梅毒感染筛选,降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4.
冯娟 《安徽医药》2018,39(2):170-173
目的 调查分析安阳地区无偿献血者及其中男男性行为(MSM)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安阳市中心血站440 474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免疫印迹法进行抗-HIV初筛与确证试验,调查分析MSM感染HIV的献血者相关资料,分析HIV感染率及初次献血和重复献血人群感染情况。结果 440 474例无偿献血者中,共检出抗-HIV阳性献血者33例,HIV感染率为0.007 5%;其中,通过MSM感染HIV 7例,占21.21%;MSM感染HIV人群结构特征:年龄18~29岁占85.71%,大学以上学历占57.14%,在校学生占42.86%,未婚占85.71%;与历年HIV感染率比较,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49,P>0.05);初次献血者MSM人群HIV感染率高于重复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P<0.05)。结论 安阳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总体呈平稳低流行趋势,初次献血者MSM人群HIV感染率高于重复献血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ICU患者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MDROs)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MDROs感染情况等一般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ICU患者MDROs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70例ICU患者中,发生MDROs感染的11例,发生率为15.7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机械通气、基础疾病、入住ICU时间、入ICU前使用抗菌药物、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score,APACHE-Ⅱscore)评分与ICU患者MDROs感染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有机械通气、有基础疾病、入住ICU时间≥2周、入ICU前使用抗菌药物、APACHE-Ⅱ评分≥24分为ICU患者MDROs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CU患者MDROs感染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新罗区2020—2022年不同性取向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监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2022年龙岩市新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科122例同性MSM人群作为同性性取向组、55例双性性取向MSM人群作为双性性取向组,比较两组人口学特征、行为学特征、感染情况。结果 两组间婚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性性取向组未婚比例更高,双性性取向组同居/已婚比例更高。两组间年龄、户籍、本区居住时间、学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艾滋病知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近半年异性性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性性取向组近半年异性性行为更高(P <0.05)。两组间近半年同性肛交行为、近半年商业性同性行为、最近一次肛交行为使用安全套、最近一次异性性行为使用安全套、近1周肛交次数、近半年肛交用套频率、近半年异性性行为用套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既往检测与干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新罗区2020—2022年不同性取向MSM人群丙肝、梅毒、HIV感染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无症状神经梅毒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以减少临床中的误诊误治。方法对2008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27例无症状神经梅毒从年龄、性别、实验室、治疗、转归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血清RPR滴度从1:8到1:128不等。合并HIV感染的6例患者中,CD4细胞计数小于350个/μL者4例。在脑脊液检测中22例出现白细胞升高(81.5%),6例出现脑脊液蛋白升高(22.2%),9例出现颅压升高(33.3%)。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及时发现无症状神经梅毒,特别是HIV感染人群,及时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性症状性神经梅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本地区孕产妇梅毒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本地区产科门诊进行孕期保健的孕妇及产科病房的产妇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梅毒实验室检查.结果 本地区孕产妇梅毒感染率为0.43%.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户口类型、学历、职业、月收入、吸毒史、首次性行为年龄、异常妊娠史、首次怀孕年龄、配偶性病史、不洁性接触、不洁性接触使用安全套的频率、孕前梅毒史都是本地区孕产妇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户口类型为农村、职业为无工作、吸毒史、配偶性病史、不洁性接触、不洁性接触使用安全套的频率低、孕前梅毒史都是本地区孕产妇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本地区孕产妇梅毒感染率较高,加强对农村、无工作育龄妇女及其配偶的梅毒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严禁吸毒,减少不洁性接触,加强安全套的使用,进行孕前检查并进行孕期保健建卡,可以有效降低孕产妇梅毒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西边境地区长途卡车司机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1—2013年监测期内,在广西浦寨边境贸易城的停车场采用"滚雪球、同伴推动"等方法招募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35mL进行HIV、梅毒抗体检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影响长途卡车司机人群感染梅毒的可能因素。结果 2011、2012、2013年,长途卡车司机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25%、0.25%。梅毒感染率分别为1.75%、0.75%、2.25%,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梅毒感染传播与长途卡车司机的商业性行为有关。结论广西边境地区长途卡车司机仍存在一定比例的商业性行为,应根据当地情况及该人群特征需要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促使其改变高危行为或采取安全性行为,提高其安全套的实际使用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自贡市男男性行为者(MSM)的HI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MSM人群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参与自愿咨询检测的366例MSM人员进行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液样本进行HIV抗体、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自贡市MSM人群的HIV阳性检出率为24.32%,梅毒阳性检出率4.64%,年龄、文化程度、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是否接受过艾滋病干预、首次性行为年龄、最近6个月男性性伴侣数、安全套的使用率、寻找性伴侣的场所是高危行为影响因素。结论自贡市MSM人群知识知晓情况较好,但高危行为较为普遍,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存在知行分离。MSM人群艾滋病防治形势严峻,需要根据男男性行为特征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以遏制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部感染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调查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肺部感染患者178例为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参考Morisky-Green标准及国内二相关评分标准设计调查表,根据调查结果分为治疗依从性好组(得分≥12分)和治疗依从差组(得分<12分)。查阅两组病历资料,对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78例肺部感染患者均完成药物依从性调查,37例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占20.79%。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程(OR=3.582,95%CI=2.482~6.313)、服药时间(OR=6.413,95%CI=5.682~8.452)、用药种类(OR=4.083,95%CI=3.235~4.572)、药物不良反应(OR=1.034,95%CI=0.283~4.394)、健康教育(OR=1.246,95%CI=0.987~1.583)、用药指导(OR=1.632,95%CI=1.231~1.986)均是影响肺部感染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危险因素(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预防与控制院内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32例RMPP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其中发生院内感染的13例为观察组,未发生院内感染的119例为对照组,对院内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先行单因素分析,再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32例RMPP患儿中发生院内感染13例(9.85%)。单因素分析显示,RMPP患儿发生院内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间、特殊体质、侵入性操作、季节、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补体C3水平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2岁、住院时间≥20 d、侵入性操作、高CRP水平、低补体C3水平是RMPP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RMPP患儿有发生医院内感染风险,医院需加强院内感染监控力度,针对其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贵州省近3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梅毒感染病毒(HIV-RNA)载量与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新确诊且未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AIDS患者2 869例。根据患者梅毒检测结果,分为单纯HIV感染组2 289例、HIV/梅毒现症感染组333例和HIV/梅毒既往感染组247例。比较3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实验室检测指标基线数据的差异,并分析HIV不同组间各自HIV-RNA载量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 HIV/梅毒现症感染组的年龄小于单纯HIV感染组和HIV/梅毒既往感染组,男性占比高于单纯HIV感染组和HIV/梅毒既往感染组(P<0.05)。HIV/梅毒现症感染组的HIV-RNA载量低于单纯HIV感染组,CD4+T细胞、CD8+T细胞、CD3+T细胞均高于单纯HIV感染组(P<0.05);HIV/梅毒既往感染组的HIV-RNA载量高于HIV/梅毒现症感染组,CD4  相似文献   

14.
人群中梅毒、HCV及HIV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慎松  李光勤  赖智勇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122-122,124
目的:调查了解近年梅毒、丙型肝炎(HCV)、艾滋病(HIV)感染情况的变化。方法:对输血前及其他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梅毒、HCV和HIV检测。梅毒先采用TP-ELISA方法进行初筛检查,阳性者再采用TPPA方法进行确诊;血清HCV和HIV1/2抗体采用ELISA方法进行检测。结果:2007年梅毒TPPA阳性率为2.29%,血清HCV抗体阳性率为0.35%,血清HIV1/2抗体阳性率为0.05%;2009年梅毒TTPA阳性率为3.72%,血清HCV抗体阳性率为0.60%,血清HIV1/2抗体阳性率为0.13%。结论:梅毒、HCV及HIV阳性率呈升高趋势,加强对梅毒、HCV及HIV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金华市2020—2022年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人群特征及血液检验不合格情况。方法 选取金华市中心血站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参加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及学历的人群特征条件下血液检验不合格情况,血液检验项目包括谷丙转氨酶(GPT)、梅毒螺旋体(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及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20—2022年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血液检验不合格率为0.3%(23/8 671),血液检验不合格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不同血液检验项目中,TP、HBsAg不合格率高于GPT、HIV及核酸不合格率。男性血液检验不合格率(0.34%,22/6 448)高于女性(0.04%,1/2 223),18~35岁血液检验不合格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献血者,且TP检验不合格率最高。农民献血者血液检验不合格率高于其他职业的献血者,且GPT、TP及HBsAg检验不合格率最高。初中及以下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血液检验不合格率高于其他学历献血者,且HBsAg检验不合格率最高。结论 2020—2022年金华市参加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人群...  相似文献   

16.
马璐  周健  袁飞  李劲  杨琴  祝继  张羽 《贵州医药》2016,(4):416-417
男男性行为者(MSM)是感染和传播HIV/性传播感染(STIs)的高危人群.为探讨MSM梅毒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我们对78例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7月至2012年12月到我市疾控中心皮肤性病门诊就诊的MSM 78例中梅毒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社区静脉注射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方法:于2005年4—6月以社区为基础招募静脉吸毒者,调查其社会人口学、静脉吸毒行为和性行为方式,并采集血样检测HIV和梅毒抗体。结果:调查的401名静脉吸毒者中,HIV感染率为36.4%(146/4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维族(OR,8.42;95%CI,4.44—15.99)、结婚或同居(OR,2.30;95%CI,1.33—3.97)、累积共用注射吸毒10次及以上(OR,3.10;95%CI,1.81—5.33)、静脉吸毒5年以上(OR,4.10;95%CI,2.47—6.81)与HIV感染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地区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率高,应针对当地静脉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吸毒行为开展干预来控制HIV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HIV患者肾功能状态与危险因素,深化对该人群肾损害风险的认识。方法收集HIV患者临床资料,包含年龄、性别、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感染途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ART)等,检测血常规,完善外周血CD4淋巴细胞计数、乙肝表面抗原定性、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定性和HIV?RNA定量分析,运用血肌酐值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eGFR),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肾功能状态的相关关系。结果86例黑人HIV患者,女性20例(23.3%),年龄(45.3±10.7)岁,eGFR水平(74.9±23.4)mL/(min·1.73m2)。肾功能损害25例,肾功能正常61例。肾功能损害组患者年龄、高血压与糖尿病比例、WHO临床分期和基线HIV?RNA定量均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组患者,而Hb、入院CD4淋巴细胞计数和eGFR水平均显著低于肾功能正常组患者(P均<0.05)。肾功能正常组含替诺福韦(TDF)方案的患者eGFR水平显著低于未含 TDF方案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IV患者肾功能损害的独立相关因素为年龄≥50岁、合并糖尿病和WHO临床分期。结论除传统危险因素外,HIV感染及某些ART药物均可能与HIV患者肾功能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9.
孙东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5):128-128
男男性接触者(MSM)是一个特定的人群,主要指与男性发生性行为的男性。其多性伴及无保护性肛交方式更易感染性传播疾病(STD)[1],特别是艾滋病。因此,男男性接触HIV感染者合并性传播疾病感染需特别加以关注。本科在2010年的MSM哨点监测中发现了1例HIV感染者合并梅毒和肛周尖锐湿疣,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生儿发生病理性黄疸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共计200例新生儿,统计病理性黄疸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0例新生儿中有46例发生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为23.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OR 2.378,95%CI 1.957~3.198)、ABO溶血(OR 1.758,95%CI 1.527~2.857)、Apgar <7分(OR 2.015,95%CI 1.745~3.058)、白蛋白<25 g/L(OR 3.289,95%CI 2.347~5.062)、缺氧缺血性脑病(OR 4.019,95%CI 2.867~6.158)、宫内感染(OR 1.827,95%CI 1.379~2.894)、妊娠期高血压(OR 2.579,95%CI 2.072~3.957)是影响新生儿发生病理性黄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产、ABO溶血、低Apgar评分、低白蛋白水平、缺氧缺血性脑病、宫内感染、妊娠期高血压均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