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崇祺 《广西医学》2005,27(3):387-389
髋臼骨折(acetabular fractures,AF)是累及髋关节面的严重创伤,可由骨盆骨折时耻骨、坐骨或髂骨骨折而波及髋臼,也可由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所致,常合并有股骨头的骨折和其他严重合并创伤。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髋臼骨折诊治研究不断深入。其内固定器材和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使得髋臼骨折的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就近年来有关髋臼骨折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髋臼骨折合并股骨头骨折、粗隆间骨折是髋关节非常严重的复杂创伤,临床少见,手术治疗方法仍有争议。股骨髁间髁上粉碎骨折由于高能量损伤造成骨质压缩常伴有大量骨缺损,临床上大多采用取自体骨植骨来填充骨缺损。本例患者为右股骨头合并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右髋臼骨折、右髋关节后脱位、左股骨髁间髁上粉碎性骨折、右坐骨神经损伤,采用了右侧Ⅰ期全髋置换同时左股骨髁间髁上粉碎骨折切开复位植骨(取出的股骨头和股骨颈骨质)  相似文献   

3.
白凤德  赵宝林 《吉林医学》1998,19(6):332-333
国内外对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尚不一致,本文根据受伤时间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即伤后3周以内的,首选手法复位,复位无效的手术治疗;伤后3周以上的采用手术治疗;对合并股骨颈骨骨折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粉碎严重不能复位内固定的采用头颈切除术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合并髋臼骨折的行髋臼重建术;髋臼粉碎严重不能重建的采用髋关节融合术。得到较满意的结果。本结果表明:此治疗方法有效,远期疗效确实。  相似文献   

4.
移位髋臼骨折切复内固定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国兰 《河北医学》2002,8(8):752-753
髓臼骨折是累及关节的严重创伤 ,多系高能性损伤所致 ,常合并有股骨头脱位 ,骨折和其它严重合并伤。对移位性髋臼骨折 ,现今愈来愈多学者主张手术治疗 ,以求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和固定 ,以便早期髋关节活动和磨造 ,促进关节内软骨愈合 ,最大限度地恢复髋关节功能 ,减少并发症。我院自 1994年以来对 16例移位严重的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男 12例 ,女 4例 ,左侧髋臼骨折 10例 ,右髋臼骨折 6例 ,年龄 18~ 4 6岁。车祸伤 14例 ,压砸伤 2例。 12例合并有股骨头脱位…  相似文献   

5.
髋臼骨折中较常见的是髋臼后缘骨折。多为髋臼后缘大块骨折和髋臼后上缘骨折,此类骨折常并发股骨头后脱位,对髋关节的稳定性影响很大,本文着重讨论髋臼后缘大块骨折合并股骨头后脱位的手术治疗。 自1993年~2000年,我们共手术治疗10例此类骨折患者。其中男9例,女1例,年龄20岁~60岁,其中车祸致伤8例,劳动中受伤2例。 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为髋臼后上缘骨折;髋臼后缘大块骨折;髋臼横断同时有后缘骨折;髋臼横折。以上四类骨折合并股骨头后脱位,在麻醉下,手法牵引股骨头复位后,而骨折末能复位者则应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采用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股骨头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外科治疗方式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10年8月脊柱外科收治的12例股骨头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病例,髋臼骨折按Judet-Letournel分型,简单骨折10例,复杂骨折2例;股骨头骨折按Yoon’s分类方法,Ⅱ型和Ⅲ型共9例,其余均为Ⅳ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10 d,平均8 d,均采用改良的髋关节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其中3例Ⅳ型股骨头骨折患者因股骨头呈粉碎状态无法复位固定直接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侧骨折复位后行钢板内固定;其余Ⅱ、Ⅲ型股骨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其中早期5例采用4.5 mm皮质骨螺钉内固定并埋头,骨折愈合后取出金属内固定螺钉时非常困难而且创伤大存在股骨头坏死的风险,后期内固定物采用可吸收螺钉和(或)骨钉固定,避免二次创伤带来的并发症,髋臼骨折复位后通常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后给予下肢外展中立位持续皮牵引,术后4周开始功能康复锻炼,3个月后逐渐开始部分负重活动。结果 12例患者获得6~60个月的随访,采用Epstein评价方法,优2例,良7例,可2例,差1例。结论 Ⅱ、Ⅲ型损伤应早期切开复位,行螺钉内固定术,对于Ⅳ型骨折,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罗群强 《右江医学》2005,33(4):419-420
髋臼的T形骨折、前柱骨折伴半横行后柱骨折、横形伴后壁骨折、后柱加后壁骨折以及双柱骨折等均属复杂髋臼骨折[1]。髋臼位置深在,解剖关系复杂,复杂髋臼骨折损伤累及骨盆、髋关节、股骨头以及附近的肌肉、神经和血管等,对临床的治疗和预后影响较大。正确的解剖复位术式、适当的  相似文献   

8.
髋臼骨折是高能性所致髋关节的严重损伤,常合并股骨头骨折脱位及其它严重合并症,治疗困难。我院从1994~1997年,通过手术方法治疗22例严重髋臼骨折病人,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17例,女5例。年龄20~54岁,平均40岁。车祸伤18例,挤压伤(塌方、砖墙压伤)4例。左髋臼骨折14例,右髋臼骨折8例。4例合并骨盆、脊柱、胸腹损伤。2 骨折分类及治疗方法按R—扎达特(R—Judet)分类,后壁骨折3例,后柱骨折4例,前壁骨折2例,前柱骨折4例,横型骨折2例,联合骨折7例(联合骨折是指髋骨上通过髋臼同时存在的两种样式的髋臼骨折…  相似文献   

9.
髋臼骨折是累及髋关节的高能量损伤,因其位置深、解剖关系复杂,且多合并其他部位的损伤,治疗难度较大。随着交通事故伤、坠落伤等严重创伤的增多,髋臼骨折也日趋增多,以往对髋臼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疗,但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常发生关节早期退变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往往无法恢复股骨头与髋臼的匹配关系,疗效不佳。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及内固定新器材的出现,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0.
单纯股骨头骨折临床上十分罕见,通常伴有髋关节前脱位或后脱位,也可合并髋臼骨折。文献报道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发生率约为10%。2003年Yoon等在文章中指出股骨头骨折过去的发生率约为每年百万分之二,但是高速度交通事故的发生增加,导致这种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目前股骨头骨折在各型髋关节骨折中约占7%。  相似文献   

11.
高靖宇 《基层医学论坛》2016,(22):3172-317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6例髋臼后壁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先行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手术,后行髋关节 CT 扫描和三维重建确定手术指征后改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手术效果。结果4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8±0.43)h;平均失血量(224.5±18.65)mL;平均住院时间(13.5±2.65)d。46例患者经解剖复位+内固定手术后,效果优21例,良15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78.3%。46例患者并发坐骨神经损伤2例和股骨头坏死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5%。结论髋臼后壁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病情复杂,建议先给予股骨头闭合复位,再行髋臼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疗效满意。复位质量直接决定着手术效果,建议满意复位后再行下一步手术,以确保髋臼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合并股骨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许昌市中心医院南区医院收治的90例髋臼后壁骨折合并股骨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手术治疗,利用Harris评分对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手术,治疗前患者Harris评分为(48.98±4.67)分,治疗后Harris评分为(86.95±2.31)分,治疗前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合并股骨头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覃鑫 《广西医学》2008,30(5):740-741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关节内损伤,治疗不当容易引起髋关节功能障碍、股骨头坏死及创伤性髋关炎,如同时合并有股骨多段骨折更是增加手术治疗的难度。我院1991~2006年收治13例因车祸伤致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股骨多段骨折病人,经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髋臼骨折是指构成髋臼的髋骨、坐骨和耻骨的臼部一处或多处的连续性中断.多为外伤使髋关节脱位时,股骨头撞击髋臼所致.亦可因骨盆骨折时构成髋臼的耻、坐骨及髂骨骨折波及髋臼所致.是一种严重、复杂的损伤,处理较为困难,常造成永久性病废.选取2008年6月~2009年12月以来30例髋臼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其疗效满意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髋臼骨折属骨盆骨折中的一部分,是累及髋关节的一种严重创伤,大部分的治疗方案还是保守治疗或切开复位内固定。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经皮微创治疗髋臼骨折已经成为了可能。近些年,国内也开始了在解剖和临床对经皮微创的研究,但仍然较少,该文从髋臼的解剖、骨折的分类方面对髋臼经皮微创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以及不同类型骨折的手术方式予以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班秀丽 《吉林医学》2004,25(10):71-72
螺旋CT以其快捷的扫描速度和完善的后处理功能特别适用于复杂骨关节损伤的快速评价。髋臼骨折是累及关节面的一种复杂骨折,是严重骨盆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骨折后可发生复杂而多方向的移位,并可伴发股骨头脱位,使髋臼和股骨头失去正常解剖对应关系。如果临床处理不当,可引起髋关节不稳,创伤性髋关节炎,进而继发膝、踝关节功能障碍,而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髋臼后壁骨折是髋臼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常合并股骨头后脱位和关节内游离碎骨,若诊治不当,可造成髋关节功能障碍。我院自1996年以来手术治疗11例,疗效较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20~42岁,平均27岁,均为外伤所致。合并股骨头脱位4例,半脱位2例,关节内碎骨块4例。合并坐骨神经损伤者1例,腓总神经损伤者1  相似文献   

18.
高钧亮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2):1448-1449
<正> 髋关节是重要的负重关节,髋臼骨折属高能骨折,其创伤程度重,治疗难度大,处理不当常引起严重后果。髋臼是由髂骨、耻骨、坐骨组成的复杂几何体,传统摄片因髋臼邻近解剖复杂及X线本身的局限性,往往不能获得有关骨折及伴随损伤等详细情况,而CT扫描则为无重叠横断图像,可准确显示骨折类型、关节面损坏程度以及关节腔内有无骨折碎片等情况,为最大限度地诊断和治疗提供足够有用的资料。笔者报告68例髋臼骨折的CT检查结果,讨论其临床应用及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Pipkin骨折是指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一种少见的高能量损伤~([1]),由Pipkin于1957年命名,其多由髋臼后壁对股骨头的剪力所致,处理相对复杂,术后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目前多数学者主张早期髋关节复位,手术修复股骨头骨折关节面及受损软骨,重建髋关节稳定性。但对于Pipkin骨折的治疗仍没有公认的手术  相似文献   

20.
髋臼后壁骨折是髋臼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1],可表现为髋臼后上缘骨折及髋臼后缘大块骨折,同时,可合并股骨头脱位、半脱位及关节内游离骨块、坐骨神经损伤,治疗不当,则预后不佳。本科1993年12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此类骨折9例,并对患者予以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