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作者观察了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异体全血后,在保存期内红细胞2,3DPG的变化情况。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和照射剂量:随机选择由市血液中心提供献血员新鲜血46单位(每单位含全血200ml及ACD保存液50ml)。分别留取样本,又将每样本一分为二。用60Coγ射线照射,46个照射样本根据单次总吸收剂量分为15、20、25、30和35Gy。样本数分别为10、10、8、8和10个。所有照射样本予以单次均匀照射,吸收剂量率77cGy/min,源皮距80cm。在照射后即刻,第3、7、14和21天分别检测2,3DPG含量。对照组(未照射组)样本46个同步进行检测。所…  相似文献   

2.
白蛋白最常用的测定方法为BCG法,但许多文献均提出该法特异性较差。90年代以来,许多大型生化分析仪多改用BCP法测定血清蛋白,并有取代BCG法的趋势,为确定两种方法的差异,我们做了比较对照,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BCP法111 BCP法试剂配制 (1)BCP储存液:BCP268g研磨,溶于无水乙醇并稀释至100ml;(2)2.5mol醋酸溶液(15%v/v);(3)21mmol/LBrij35溶液,Brij3525g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4)50μmol/LBCP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99mTcECDSPECT断层影像采血和非采血法定量测定rCBF和CBF。材料和方法:正常对照组15例,疾病组10例。采血法用动脉化静脉血样求得血中99mTcECD的浓度;非采血法用头颈平面像求得血中99mTcECD浓度。结果:正常对照组采血法rCBF250±40~591±76ml.min-1·(100g)-1,CBF430±36ml.min-1·(100g)-1;非采血法rCBF261±32~603±68ml.min-1·(100g)-1,CBF435±44ml.min-1·(100g)-1。和其他方法测得的正常值很接近。疾病组两法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用99mTc-ECDSPECT断层影像测定rCBF和CBF是可行的,可作为评价脑血流灌注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4.
双剂量法螺旋CT胆道造影及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双剂量法螺旋CT胆道造影(SCTC0及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50例临床拟诊胆胰疾病患者用50%胆影葡胺40ml加入50%葡萄糖60ml滴注45分钟滴注开始后60 ̄120分钟内行螺旋CT扫描。图像经3D最大强度投影(MIP)及表面遮盖法(SSD)后处理。结果 血胆红素定量小于2mg/dl(34μmol/L),胆系显影率为100%,小于68.4μmol/L,大于34μmol  相似文献   

5.
平滑肌细胞增生及移位导致内膜增生,是影响移植血管远期通畅率的关键问题。研究大鼠颈静脉移植于腹主动脉后,普卡霉素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试剂 普卡霉素(Sigma),5′-溴脱氧尿苷(5′-Brdu,0.1g,中科院上海生化所),抗-actin(0.1ml,1∶50,DAKO)及抗-Brdu抗体(0.1ml,1∶25,DAKO),c-myc多克隆抗体(0.1ml,1∶200,DAKO),SP法Kit(ABCD试剂,即用型,福州迈新)。1.2 动物分组及模型的建立 Wi…  相似文献   

6.
结膜下注射维拉帕米防治兔外伤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维拉帕米(Vrapamil,Ver)对实验性外伤牵引性视网膜脱离(tractional retinal detachment,TRD)的防治作用。方法 60只青紫蓝兔制备外伤模型后随机分为A、B、C、D4组,A组(对照组)每日结膜下注射等渗盐水0.5ml,B、C、D组(治疗组)每日结膜下分别注射Ver0.25、0.50、1.25mg(0.5ml),共21天,定期观察角膜眼底并选择照明。结  相似文献   

7.
在25℃条件下保存血液对有效期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血液通常储存于4℃环境中,而25℃环境中储存血液国内外未见报道。由于野战条件下伤病员输血救治的卫勤保障的急需,研究非4℃条件下保存血液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军卫勤保障亟待解决的问题。1材料与方法1.1以ACD保存液采集10名健康捐血者的血液各200ml,每袋混匀后分装成100ml两袋,分别标记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先置于4℃储血冰箱保存,保存1周时,将实验组的血液取出再放25℃恒温箱24h,再放回4℃冰箱继续保存。然后分别对新鲜和保存各阶段的血液,进行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测定三磷酸腺苷(ATP…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99mTc-ECD SPECT断层影像采血和非采血法定量测定rCBF和CBF。材料和方法。正常对照组15例,疾病组10例;采血法用动脉化静脉血样求得血中^99mTc-ECD的浓度。非采血法用头颈平面像求得血中^99mTc-ECD浓度。结果;正常对照组采血法rCBF25.0±4.0-59.1±7.61ml.min^-1.(100g)^-1,CBF43.0±3.6ml.min^-1.(10  相似文献   

9.
读片窗     
患者男性,59岁,退休工人。因发冷、发热、尿频、尿痛1周,以泌尿系感染收入院。入院查体:T38.8℃,右肾区轻叩痛,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尿RT:Pro(+),血RT,大便RT,肝功能均正常,血沉:70mm/h,AFP<50ng/ml,CEA正常。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GF和沙林的家兔整体透皮吸收特点。方法:GF和沙林在家兔皮肤染毒后,于不同时间采血测定全血乙酯胆碱酯酶活力,用Logit方法算出抑制50%AChE活力所需时间。将1mg/L浓度的毒剂,以0.5ml/min的输液速度静脉途径中毒,不同时间采血测定AChE活力,同法算出抑制50%AChE时进入体内的毒剂量。由此推算出毒剂的透皮速率。结果:GF和沙林在皮肤的延搁期均在1min以内。GF的透皮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兔缺血性脑卒中超急性期动脉内灌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的最佳速率范围。材料与方法:30只新西兰兔分成5组,均于颈内动脉内注入由全血加凝血酶制成的新鲜血栓混悬液0.2ml。在动物脑血栓模型建立1~2小时内进行颈内动脉尿激酶灌注溶栓,剂量为4万单位/公斤体重,浓度为8000单位/亳升。5个实验组的注射速率为A组:0.01ml/s;B组:0.02ml/s;C组:0.04ml/s;D组:0.10ml/s;E组:0.50ml/s。溶栓前后分别行血管造影,溶栓术后24小时行病理检查。结果:5组溶通率分别为A组:0.0%;B组:83.3%;C组:100.0%;D组:83.3%;E组:0.0%。B、C、D组的溶通率与A、E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25),B、C、D组之间的溶通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兔脑血栓形成超急性期动脉内灌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的有效速率范围为160~800U/s,以320U/s左右的注射速率为最佳。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快速测定血浆或全血中苯妥英及卡马西平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样品经乙酸乙酯一步提取,用SpherisorbC18柱分析,流动相为甲醇一水一四氢呋喃(45:55:5,v:v:v),二级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波长210±2 nm。本方法快速简便,有较好的精密度(RSD苯妥英 1.9%~8.6%;卡马西平 2.1%~ 7.8%)和较宽的线性范围(苯妥英 0.4~ 40.0 μg/ ml;卡马西平 0.2~20.0 μg/ ml),适合于临床血药浓度的监测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IP- HPLC测定复方赖氨酸颗粒剂中维生素B1 和维生素B6 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 水相( 辛烷磺酸钠0.32g,三乙胺2ml, 冰醋酸10ml, 加水至1 000ml)(13:87)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 。结果:两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6 次测定的平均回收率±RSD,维生素B1 为100.58 % ±0.50 % ,维生素B6 为99.98 %±0 .74 % 。结论:本法可用于同时测定复方赖氨酸颗粒剂中维生素B1 和维生素B6 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满足地苷洛韦(脱氧无环鸟苷,DCV)药代动力学研究和血药浓度监测的需要,建立了能够同时测定血中DCV和阿苷洛韦(无环鸟苷,ACV)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测定方法。方法:血浆经离心式超滤器离心除蛋白后,取超滤液直接进行HPLC分析。色谱条件如下:SpherisorbC18分析柱;甲醇水(1585,体积比)作为流动相,流速0.7ml/min;可编程紫外检测器,波长:DCV305nm,ACV205nm;外标法定量。结果:血中DCV和ACV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是0.14和0.08μg/ml;在1.0~20μg/ml浓度范围内,血中DCV和ACV测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是(99.2±10.4)%和(109.2±2.5)%,重复测定变异系数分别是2.7%~10.7%和0.2%~4.0%。结论:建立了同时测定血中DCV和ACV浓度的HPLC分离测定方法。该法灵敏、快速、准确、复演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与术野血液回输用于颅脑血管手术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术后血红蛋白的变化。方法:择期颅脑血管手术病人36例,随机分成1组(对照组)、2组(血液稀释降压组)及3组(术野血液回输组)。比较三组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出血量、输血量和术后血红蛋白。结果:1组、3组病人术中平均出血(1180±230)ml,2组病人术中平均出血(1060±115)ml,比1组、3组出血量减少11.3%。2组、3组病人自体血液回输后,平均输库血量(305±87)ml,与1组平均输库血(753±186)ml相比.减少了 130%左右。2组血液稀释后,MAP虽有下降,但与1、3组相比,血液动力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实施控制性降压后,MAP比 1、3组下降 15~20 mmHg,组间比较(P<0.05)。三组病人术后虽然仍有轻度贫血,但均在安全水平以上.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与术野血液回输可明显减少异体血的用量。(2)控制性降压能减少出血.并使术野清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肝细胞性肝癌(PHCC)的血供方式及其与癌细胞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盲法下观察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HCC病例的螺旋CT强化方式及影像学表现,将PHCC的血供分为4型。并将PHCC血供类型与癌细胞分化程度(Edmonson分类法)和组织学类型(WHO分类法)的相关性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50例PHCC中,肝动脉供血型共36例,占72%;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型共6例,占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癌多支供血在治疗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癌的多支血供对TACE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对134例原发性肝癌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造影及TACE治疗。结果:治疗中发现50例(38.8%)存在多支供血,其中副肝动脉供血12例(8.96%),侧支开放供血38例(28.36%)。对50例多支供血的肝癌只作单纯肝动脉TACE治疗与多支动脉TACE治疗结果比较,肿瘤缩小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通过对134例患者动脉造影发现:肝癌的侧支供血与肿瘤的部位密切相关,肝癌的多支供血动脉逐一进行TACE治疗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肝动脉TACE治疗(P<0.01)。  相似文献   

18.
用基因重组干扰素γ(IFN-γ)对4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人造血祖细胞的作用进行了体外观察,结果:(1)IFN-γ体外对非血液病对照病人的红系祖细胞(CFU-E)和粒系祖母细胞(CFU-GM)无明显促增殖作用,而对MDS病人的CFU-E和CFU-GM有明显促增殖作用,其作用呈剂量依赖型,在1U/ml时作用最小,100U/ml时作用最强,(2)IFN-γ对MDS原CFU-E和CFU-GM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研究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抗凝血作用与结构的关系,笔者合成了HSHC的稀土化合物,并对性质进行了讨论。1 材料与方法1-1 试剂 氯化稀土:纯度大于99-9%(自制);HSHC:自制;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1-2 仪器 1106型元素分析仪;NiC5DX红外光谱仪;UV24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DDS11A型电导率仪;XD3A型xray粉末衍射仪;Dupont1090热谱仪。1-3 HSHC稀土化合物的合成 稀土氯化物和HSHC按摩尔比1∶3混合,加蒸馏水30~50ml溶解,室温下…  相似文献   

20.
为增加冠心病病人麻醉与手术安全性,及时发现和处理心肌缺血甚为重要。心电图(ECG)ST段的变化可反映冠状动脉对心肌供血的情况〔1〕。本研究对50岁以上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病人进行术中ECGST段的连续监测,以便探讨手术和麻醉中ST段的变化规律。1材料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