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肩胛骨骨折是高能量损伤所致骨折中相对较少见的一种,与高能量、多系统损伤增高趋势相伴发,肩胛骨骨折发生率也增高[1]。肩胛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其中肩胛体骨折约占49%~89%,其次为肩胛颈骨折[2]。肩胛骨骨折常合并  相似文献   

2.
<正>肩胛骨骨折发生率比较低,文献[1]报道其发生率占肩胛带骨折的3%~5%,占全身骨折的0.4%~1%。若对其处理不当,势必造成肩关节活动障碍及疼痛等不适症状,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2006—2010年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肩胛骨骨折2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23例肩胛骨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22~50岁,平均  相似文献   

3.
肩胛骨骨折48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彬  刘俊山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9):1268-1269
肩胛骨骨折约占肩部骨折3%~5%,接近全身骨折的1%。肩胛骨骨折多为体部骨折,占肩胛骨骨折的49%,其次为肩胛颈骨折。因肩胛骨大部分被肌肉包绕,由于肌肉起类似夹板的作用,因此大多数肩胛骨骨折移位较小,常采用非手术治疗。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肩胛骨骨折48例,根据其骨折部位、移位程度而分别采用保守、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肩胛骨骨折是高能量损伤所致骨折中相对较少见的一种,约占全身骨折的1%。肩部骨折的5%。近年来交通和建筑事故产生的高能量强暴力所致的肩胛骨损伤日趋多见。我院1995-2007年共收治肩胛骨骨折36例,保守治疗28例,手术治疗8例,经手术内固定治疗的患者疗效尤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锁骨骨折是最常见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5%~10%左右[1].我科自2003年~2008年6月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段骨折共4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继荣  赵卫  曾勇  张全  梁晖 《贵州医药》2011,35(6):554-555
肩胛骨前后均为肌肉包绕,骨折较少见,占全身骨折的0.2%左右。无移位或移位不大的肩胛骨骨折,均不需要复位,采用保守治疗。对于粉碎性移位明显的复杂骨折,单纯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易发生骨折的畸形愈合、肌肉瘢痕挛缩等并发症,而致使肩胛骨胸壁粘连固定,从而影响肩胛骨的滑动。  相似文献   

7.
跟骨骨折临床中较为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1%~2%,其中60%~75%为关节内骨折[1]。对于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已经成为治疗此类骨折的首选方法。而采用传统的跟骨骨折切口入路及钢板内固定,易存在术后切口坏  相似文献   

8.
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肩胛骨骨折(scapular fracture,SF)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占肩部骨折的3%-5%,占全身骨折的0.5—1%,本研究通过对24例SF的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其损伤类型及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指征及疗效。方法回顾肩胛骨骨折患者31例,其中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17例均选择后入路。利用重建钢板及联合拉力螺丝钉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患者平均随访20.7个月,根据Constant等[1]评定疗效评价标准:优10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为94.1%,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肩关节后侧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并发症少,疗效好,骨折愈合快,并推荐这一种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股骨粗隆间骨折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是一种老年人常见、多发的骨折,骨折类型复杂,多呈粉碎性,占全身骨折的3%~4%[1]。随着社会的逐渐老龄化,骨质疏松人数增加,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由于保守治疗并发症较多,现已基本被摒弃。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干预能使骨折端在无剪力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32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5~30个月,平均25个月.本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8~12个月,无术后感染及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现象,其中优20例(占62.5%),良8例(占25%),可3例(占9.375%),差1例(占3.125%),优良率87.5%,有效率96.875%.结论 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李华新  陈金团 《福建医药杂志》2007,29(3):174-174,180
锁骨骨折在临床上多见,居肩带部骨折的首位,约占全身骨折的5·9%[1],各年龄段均多见。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2],随着患者对复位要求的提高,以及出于锁骨部美观的考虑,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逐渐增多。手术治疗方法很侧段骨折同样取得满意效果,所有病例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无出现  相似文献   

13.
刘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3):3278-3279
跟骨是最大的跗骨,在人体负重和行走中起重要的作用,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常见者,约占全身骨折的2%,全部跗骨骨折的60%[1]。跟骨骨折后如治疗不当,可引起较严重的患肢功能障碍。笔者使用中医正骨手法加中药治疗跟骨骨折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下肢长骨干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占全身骨折的19.7%。股骨、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并发症、后遗症也较多,我院2002~200年采用交锁髓内针治疗股骨、胫腓骨骨折共6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肱骨近端骨折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尤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多见。国外资料统计该部位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4%~5%,占肩部骨折的26%[1]。由于骨质疏松等因素导致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发生率增加,愈合欠佳。在治疗上有一定难度,固定困难,因治疗方法的不同,其预后也常常差异很大。我院  相似文献   

16.
骸骨骨折临床常见,占全身骨折1.05%[1].我们于2005~2007年对我院收治的85例骸骨骨折患者进行了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在手术后3个月和6个月分别按照Bristol[2]评分标准对膝关节的功能进行综合评定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经皮X线机下撬拨多根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跟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2%,致残率高达35%[1]。跟骨骨折多累及关节面,治疗效果欠佳。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及内固定材料的改进,手术内固定的治疗也越来越普遍,方法也不断改进。笔者所在医院从2004-03~  相似文献   

18.
锁骨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锁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常见创伤性疾病,占全身骨折的2.6%[1]。我科于2002年4月~2006年4月,应用肩锁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治疗锁骨远端骨折67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1概述跟骨是最大的跗骨 ,在人体负重和行走中起重要的作用。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常见者 ,约占全身骨折的2 % ,全部跗骨骨折的60 %[1]。多由高处跌下 ,足部着地 ,足跟遭受垂直撞击所致。如骨折线进入关节面或复位不良 ,后遗创伤性关节炎及跟骨负重时疼痛者很常见。治疗不当可引起较严重的患肢功能障碍 ,致残率高达20 %~30 %。其原因在于跟骨骨折后复位、固定难度大 ,骨折畸形愈合[2]。因此 ,力求恢复骨折后跟骨的正常形态和位置成为治疗跟骨骨折的关键。2解剖概要跟骨是足骨中最大的骨 ,以松质骨为主 ,呈长而略有弓形。跟骨后端为足弓的…  相似文献   

20.
喙-锁螺钉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1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锁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之一 ,占全身骨折的 6% ,多见于青壮年及儿童[1 ] ,而锁骨远端骨折占锁骨骨折的 10 % [2 ] ,常为直接暴力引起。Neer[3] 将锁骨远端骨折分为两型 :Ⅰ型指骨折的近折端与喙锁韧带联结的完整性存在 ,骨折无移位 ,但有时由于上肢的重量和暴力的持续作用 ,使远侧骨折端向下前方轻度移位 ,属于稳定性骨折 ;Ⅱ型指骨折的近折端与喙锁韧带联结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可导致锁骨近折端向后上方移位 ,加大了骨折两断端的距离 ,属于不稳定性骨折。Ⅱ型骨折占远端骨折的 2 0 %~ 3 0 % ,而且骨折不愈合率很高[3,7] 。我科自 1998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