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注射在肌张力障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注射在肌张力障碍中的作用。方法:比较分析了7例非肌电图(EMG)引导下常规剂量注射及在肌电引导下有选择地进行注射A型肉毒毒素的的效果;另外观察14例肌张力障碍在肌电引导下注射适量A型肉毒毒素的的效果。结果:非肌电引导下常规剂量注射A型肉毒毒素的肌张力障碍患,效果差,持续时间短,副作用较多;肌电引导下选择性注射的患,效果好,持续时间长,副作作较少,结论:肌电引导下,不同的肌张力障碍患注射适量的A型肉毒毒素得到较好的控制和缓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注射在肌张力障碍中的作用。方法比较分析7例非肌电图(EMG)引导下常规剂量注射及在肌电引导下有选择地进行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的效果;另外观察14例肌张力障碍在肌电引导下注射适量A型肉毒毒素后的效果。结果非肌电引导下常规剂量注射A型肉毒毒素的肌张力障碍患者,效果差,持续时间短,副作用较多;肌电引导下选择性注射的患者,效果好,持续时间长,副作用较少。结论肌电引导下,不同的肌张力障碍患者注射适量的A型肉毒毒素都能得到较好的控制和缓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在肌电引导下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肌肉注射治疗肢体肌张力障碍及痉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选取32例肢体肌张力障碍或痉挛患者,在肌电引导下采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局部相应肌肉注射。痉挛程度评定选用Ashworth分级法,疼痛评定采用数字评分法(NRS),对治疗前后肌张力障碍、肢体痉挛强直以及疼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32例患者均至少完成1个疗程治疗,每个疗程接受1~2次肉毒毒素注射,患者总有效率为84%,并且患者下肢疗效明显优于上肢,其中下肢和上肢肌张力障碍、肢体痉挛强直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与61.5%,疼痛缓解率分别为100%与84.6%。A型肉毒毒素平均起效时间为2周,疗效平均持续时间为13.75周。肉毒毒素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注射局部肌无力,其次为注射局部疼痛和瘀斑,但均可自行恢复。结论:在肌电引导下采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及痉挛强直肢体疗效显著,副作用轻微且均可自行恢复。  相似文献   

4.
A型肉毒毒素加中频电刺激对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急性脑卒中导致的肌张力障碍是临床上常见而又难治的后遗症。1980年,Scott将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A)用于治疗斜视成功,此后逐渐发展到应用于治疗肌肉痉挛和局限性肌张力障碍。近年来。作者进行了肌电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加中频电刺激治疗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A型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肌张力障碍患者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多点注射痉挛肌肉,治疗前后对照,评价其治疗效果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面肌抽搐175例,眼睑痉挛63例,Meige综合征40例,脑性瘫痪37例,痉挛性斜颈34例,紧张性头痛31例,脑卒中后痉挛29例,总有效率达99.3%。起效时间平均4h-3d,疗效维持时间平均7个月,局部副作用轻微、短暂。结论:A型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是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轻微且可逆、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邓远飞 《实用医学杂志》2000,16(12):996-997
目的:探讨进一步提高A型肉毒毒素治疗多种类型头颈部肌张力障碍的有效性及降低药物副作用的方法。方法:对196例患者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多点肌注。结果:治疗偏面肌痉挛、眼睑痉挛、Meige综合征和痉挛性斜颈的显效率分别为100%,96.9%,91.7%和83.3%。局部副作用轻微、短暂且可自行消失。结论:A型肉毒毒素治疗头颈部肌张力障碍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可作为首选疗法。严格操作规程及掌握适当剂量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A型肉毒毒素治疗头颈部肌张力障碍10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抽搐、眼睑痉挛及痉挛性斜颈的疗效。方法采用国产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100例头颈部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患,应用肌电图确定注射肌肉及用同轴电极针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紊治疗8例痉挛性斜颈,分析其治疗效果与剂量、注射位点的关系。结果采用Cohen等分级标准,76例偏侧面肌痉挛,完全缓解15例,明显缓解57例;16例眼睑痉挛,完全缓解7例,明显缓解9例;采用Tsui等评分标准,8例痉挛性斜颈明显缓解;总有效率100%。治疗后跟睑及面肌抽搐明显减轻或消失,患满意率100%。偏侧面肌痉挛及眼睑痉挛起效时间8~48h,使用剂量20~40u,最佳使用剂量30~35u;痉挛性斜颈起效时间7~10d。副反应轻微、短暂,无全身反应及过敏反应。结论A型肉毒毒紊局部肌肉注射是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病的首选方法。主张多位点、小剂量注射,肌电图定位引导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痉挛性斜颈可减少药物使用剂量,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正>研究显示肉毒毒素能有效地治疗局部肌张力不全,尤其是头面部肌张力不全[1]。作者自2001年以来,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眼睑痉挛及Meige综合征患者164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本组男64例,女100例,年龄22~86岁,病程3个月~20年,164例中偏侧面肌痉挛(HFS)  相似文献   

9.
金益美  胡兴越 《现代康复》2001,5(7):122-122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肢体有张障碍及痉挛疗效副作用及护理操作方法。方法 采用肌电引导下局部注入A型肉毒毒素治疗19例肢体肌张力障碍及痉挛患。结果 共19例至少完成1个疗程,每疗程接受1-2次治疗,剂量100-500IU,平均370IU。有效率为79%(15/19例),疗效持续时间:8-20周(13.75周),副作用的无发现全身中毒时间4-8周,平均6周左右。局部疼痛及瘀斑2/19(11%),持续1-2周。结论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肢体肌张力障碍及痉挛和/或强直对肢体功能康复有一定疗效,与操作方法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董桂霞 《护理研究》2008,22(8):2123-2123
A型肉毒毒素是一种具有肌肉麻痹作用的神经毒素。继A型肉毒毒素成功地用于斜视治疗后,该药已成为眼睑痉挛、面肌痉挛、颈部肌张力障碍的一线治疗药物。有报道,70%~90%的眼睑痉挛病人经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后可获明显改善或中度改善,约50%的病人重获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视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减少尴尬和焦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肢体肌张障碍及痉挛疗效副作用及护理操作方法。方法采用肌电引导下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19例肢体肌张力障碍及痉挛患者。结果共19例至少完成1个疗程,每疗程接受1~2次治疗,剂量100~500IU,平均370IU。有效率为79%(15/19例),疗效持续时间8~20周(13.75周),副作用的无发现全身中毒时间4~8周,平均6周左右。局部疼痛及瘀斑2/19(11%),持续1~2周。结论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肢体肌张力障碍及痉挛和/或强直对肢体功能康复有一定疗效,与操作方法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A型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肌张力障碍患者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多点注射痉挛肌肉,治疗前后对照,评价其治疗效果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面肌抽搐175例,眼睑痉挛63例,Meige综合征40例,脑性瘫痪37例,痉挛性斜颈34例,紧张性头痛31例,脑卒中后痉挛29例,总有效率达99.3%。起效时间平均4h~3d,疗效维持时间平均7个月,局部副作用轻微、短暂。结论:A型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是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轻微且可逆、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局灶性肌张力障碍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126例患者接受A型肉毒毒素进行一点或多点注射,采用Scott痉挛强度分级评估疗效.结果接受注射2~7日后开始显效,约7~15日达疗效平台期,持续10~28周,疗效最显著为头面部肌张力不全,有效率为87.5%,痉挛性斜颈与书写痉挛临床缓解率为62.9%.少数患者出现疲劳和周身不适感,注射点出现皮下瘀点或瘀斑.结论肉毒毒素能有效治疗局部肌张力不全.  相似文献   

14.
颈部肌张力障碍(cervical dystonia)是一种累及颈部肌群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表现为重复刻板的痉挛性头部动作或持续的强直性头位异常。肉毒毒素局部注射现已成为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的常规治疗方法。但由于部分颈部肌张力障碍患者累及多组肌群,造成复杂的异常动作与姿势,因此正确判断受累肌肉,准确标定治疗靶点是获得疗效的关键。我们自2002年10月应用超声引导进行颈深部肌群肉毒毒素A注射治疗颈部肌张力障碍,现结合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能否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痉挛,观察其安全性。方法:1998—12/2002—01赤峰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应用下肢肌肉局部注射国产A型肉毒毒素治疗25例,每个患者每次选择3-5块肌肉,每块肌肉总的注射剂量为50IU。所有患者同时接受康复治疗。注射前、注射后2周、4周按改良式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定肌张力;同时根据步行功能的分类来评定步行功能。结果:整体比较,注射后2,4周各肌群肌张力降低。髋内收肌注射前、注射后2,4周MAS为2.30&;#177;0.63,1.15&;#177;0.89,0.92&;#177;0.6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20.36,P&;lt;0.001),胭绳肌、腓肠肌、股直肌注射后肌张力均显著降低。结论:下肢肌肉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痉挛步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抽搐、眼睑痉挛及痉挛性斜颈的疗效。方法采用国产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100例头颈部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患者,应用肌电图确定注射肌肉及用同轴电极针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8例痉挛性斜颈,分析其治疗效果与剂量、注射位点的关系。结果采用Co-hen等分级标准,76例偏侧面肌痉挛者,完全缓解15例,明显缓解57例;16例眼睑痉挛者,完全缓解7例,明显缓解9例;采用Tsui等评分标准,8例痉挛性斜颈者明显缓解;总有效率100%。治疗后眼睑及面肌抽搐明显减轻或消失,患者满意率100%。偏侧面肌痉挛及眼睑痉挛起效时间8~48h,使用剂量20~40U,最佳使用剂量30~35U;痉挛性斜颈起效时间7~10d。副反应轻微、短暂,无全身反应及过敏反应。结论A型肉毒毒素局部肌肉注射是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病的首选方法。主张多位点、小剂量注射,肌电图定位引导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痉挛性斜颈者可减少药物使用剂量,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面肌痉挛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一直缺乏特殊有效的药物治疗。近年来,A型肉毒毒素(BTXA)在治疗面肌痉挛及局部肌张力障碍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本组选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5月在我院神经科门诊就诊的35例面肌痉挛患者,使用BTXA局部注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对踝跖屈肌群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肌肉痉挛和运动功能恢复的早期治疗作用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选择20例踝跖屈肌群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电刺激引导下局部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7d病变下肢肌张力、痉挛状态和运动功能的改变,以及注射剂量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7d,肌肉张力及肌痉挛程度明显降低(P〈0.01),躯干及下肢运动功能显著改善(P〈0.01),但均未发现明显的量效关系。运动能力的提高与肌张力及肌痉挛的降低程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A型肉毒毒素可以有效降低痉挛型脑瘫儿童的肌张力及肌痉挛程度。迅速提高运动能力,但量效关系不明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能否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痉挛,观察其安全性。方法:1998-12/2002-01赤峰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应用下肢肌肉局部注射国产A型肉毒毒素治疗25例,每个患者每次选择3~5块肌肉,每块肌肉总的注射剂量为50IU。所有患者同时接受康复治疗。注射前、注射后2周、4周按改良式Ashworth量表(modifiedAshworthscale,MAS)评定肌张力;同时根据步行功能的分类来评定步行功能。结果:整体比较,注射后2,4周各肌群肌张力降低。髋内收肌注射前、注射后2,4周MAS为2.30±0.63,1.15±0.89,0.92±0.6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20.36,P<0.001),绳肌、腓肠肌、股直肌注射后肌张力均显著降低。结论:下肢肌肉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痉挛步态。月国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或衡力)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治疗疗效及肉毒毒素注射的护理要点。 方法 接受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69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结合运动训练、针灸推拿等综合康复治疗及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治疗前后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定(GMFM—88)。 结果 患儿经过3-6个月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四肢肌张力明显改善,运动功能进步明显,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对于患儿的站立和步行功能的建立有良好的作用。配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和护理干预,可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