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分成音乐治疗组和常规精神科治疗组,分别为26例和42例.音乐治疗组除精神科常规治疗外给予8周音乐治疗,用GQOLI-74评定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经音乐治疗8周后,患者在除住房、社区服务、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外的其他16个因子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分和总分上,均明显高于音乐治疗前(P《0.05);在8周后与常规精神科治疗组比较,除住房、生活环境、经济状况3个因子分及物质生活状态维度分外,其他各项得分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音乐治疗有利于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工劳作治疗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成手工治疗组21例和常规精神科治疗组42例,手工劳作治疗组除精神科常规治疗外给予8周手工劳作,以GQOLI-74评定两组生活质量的改变。结果手工劳作8周后,患者在除住房、社区服务、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外的其他16个因子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三个维度分和总分上,均明显高于手工治疗前(,P<0.05,P<0.01),与常规精神科治疗组比较,除住房、社区服务、经济状况3个因子分及物质生活状态维度分外,其他各项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手工劳作治疗有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瑜伽练习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练习瑜伽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瑜伽练习组38例和常规治疗组42例,练习组除精神科常规治疗外练习瑜伽8周。8周后用生活质量评定综合问卷(GQOLI-74)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练习瑜伽8周后,患者除外住房、社区服务、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4个因子,其他16个因子分以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分和总分,均明显高于练习瑜伽前(P〈0.01);除住房与经济状况2个因子分外,其他各项得分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瑜伽练习有利于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瑜伽练习、书画治疗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5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瑜伽练习组38例、书画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治疗,瑜伽组和书画组除精神科常规治疗外分别给予8周瑜伽练习和书画治疗.用GQOLI-74评定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的生活质量.结果:8周后瑜伽组和书画组患者除住房和经济状况外其他18个因子分、总分及四个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对组(P<0.05).瑜伽组在总分及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2个维度,以及睡眠与精力、性功能、负性情感、正性情感、工作与学习、业余娱乐生活等6个因子分上均显著高于书画治疗组(P<0.05).结论:瑜伽练习和书画治疗都有利于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瑜伽练习对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优于书画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瑜伽练习、音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7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瑜伽练习组(38例)、音乐治疗组(26例)和常规治疗组(43例).瑜伽组和音乐组给予8 w瑜伽练习和音乐治疗.采用GQOLI-74评定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结束后,瑜伽组和音乐组在总分以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三个维度,以及除住房、社会环境和经济状况外的17个因子分上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瑜伽治疗组在总分、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2个维度分以及性功能、自尊、工作与学习、业余娱乐生活等4个因子分上均显著高于音乐治疗组(P<0.05).结论 瑜伽练习和音乐治疗都有利于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瑜伽练习对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较优于音乐治疗.  相似文献   

6.
不同疗法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瑜伽练习、手工治疗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瑜伽练习组、手工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38,21和43例.对照组接受精神科常规治疗,瑜伽组和手工组在此基础上还分别接受8周的瑜伽练习和手工治疗.采用生活质量评定综合问卷(GQOLI-74)评定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8周后,瑜伽组和手工组在患者除在住房和经济状况外的其他18个因子分、总分及4个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瑜伽组在总分和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3个维度,以及睡眠与精力、躯体不适感、运动与感觉功能、精神紧张感、负性情感、正性情感、认知功能、自尊、工作与学习、业余娱乐生活、婚姻与家庭等11个因子分上均显著高于手工治疗组(P<0.05).结论 瑜伽练习和手工治疗都有利于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瑜伽练习对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优于手工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音乐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产后抑郁症住院患者分成音乐干预组和未治疗组,分别为26例和36例.音乐干预组产后给予6 w的音乐治疗,用CQDLI一74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音乐干预组在治疗6 w后,患者在除住房、性功能、社区服务、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外的其他15个因子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分和总分,均明显高于未治疗组(P<0.05),在6 w后与未治疗组比较,除住房、生活环境、经济状况、性生活4个因子及物质生活状态维度分,其他各项得分均高于未治疗组.结论 音乐干预有利于产后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瑜伽练习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躯体和心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2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瑜伽组、书画组、音乐组、手工组和常规精神科治疗组,各为38例、24例、26例、21例和43例,常规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治疗,其余工娱疗组除精神科常规治疗外,分别进行8周的瑜伽练习、书画治疗、音乐治疗和手工治疗。用GQOLI-74中的躯体和心理功能维度评定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躯体和心理功能。结果工娱疗组患者(瑜伽练习、书画治疗、音乐治疗和手工治疗)经治疗8周后,躯体和心理功能总分及10个因子分都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瑜伽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和心理功能总分上明显高于音乐组和手工组,在心理功能总分上显著高于书画组和音乐组(P〈0.05)。结论瑜伽练习、书画治疗、音乐治疗和手工治疗等工娱疗法均能够促进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躯体和心理功能的恢复;瑜伽练习对促进住院患者躯体和心理功能方面恢复优于书画治疗、音乐治疗和手工治疗。  相似文献   

9.
综合性康复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综合性康复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康复训练,采用生活质量评定综合问卷(GQOLI-74)于训练前后进行评定。结果训练2个月后,GQOLI-74评分,除物质生活维度4个因子和性功能因子外,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分及其15个因子分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综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儿陪护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全国常模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方法:选择2003-06/2004-06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南二区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儿陪护亲属47名为陪护组。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关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年龄<16岁,性别不限,陪护为精神分裂症患儿的一级亲属,年龄18~60岁,无严重躯体及精神疾病。在普通人群随机选择60人为正常对照组,其家庭成员及本人均无严重躯体及精神疾病。所有调查对象均获全面知情同意并志愿接受调查。陪护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犤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项因子共90个条目,采用0~4的五级评分,0分为从无,l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相当重,4分为严重犦。陪护亲属的生活质量采用综合生活质量问卷评定犤包括躯体健康(睡眠与精力,身体不适感,进食与性生活,躯体运动与感官)、心理健康(精神紧张度,正负情感,认知功能,自尊)、社会功能(社交与社会支持,娱乐与学习,工作,婚姻与家庭)、物质生活(住房,经济状态,社区服务,生活环境)四个维度,共16个因子64个条目,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犦。精神分裂症患儿均予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在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6周对陪护组进行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并与国内常模比较;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对其进行综合生活质量问卷评定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结果:陪护组47人及正常对照组60人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结果:陪护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4个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0.05),在精神分裂症患儿治疗4周后陪护组的躯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各因子分显著低于患儿治疗前(P<0.01~0.05)。②综合生活质量问卷各维度评分结果:除认知功能、住房、生活环境3个因子外,其它各因子分陪护组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治疗6周后陪护组躯体健康维度及其睡眠与精力因子,心理健康维度及其精神紧张度因子、自尊因子,社会功能维度及其社交与社会支持因子、娱乐与学习因子,物质生活维度及经济状态因子、社区服务因子分同样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治疗6周后陪护组在躯体健康维度及其所有4个因子、心理健康维度中的正负性情感、社会功能维度中的工作、婚姻与家庭2项因子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0.05)。结论:①住院精神分裂症患儿陪护亲属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4个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说明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②在综合生活质量问卷中除了认知功能、住房、生活环境3个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说明其生活质量较差。③经过4~6周治疗患儿病情稳定或基本稳定后,陪护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和提高,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仍存在较多的心理及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社区综合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防治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09 年10 月~2011 年9 月在本院确诊的244 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n=119)和研究组(n=125)。对照组维持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长期社区综合干预。在入组时、第6 个月末和第12 个月末分别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药物联合康复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92例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氯氮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康复干预.观察1 a.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药物联合康复干预能显著提高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联合行为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2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常规工娱疗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音乐治疗及行为训练。观察6mo。于治疗前后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总估计分及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积极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实验组均较对照组提高显著(P〈0.05或0.01);易激惹、精神病表现、迟缓消极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实验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结论音乐治疗联合行为训练能有效缓解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其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对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精神科常规治疗,均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6mo。于综合护理干预前及干预6mo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两组测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评分,综合护理干预后两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病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P〈0.01),但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0.05)。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综合护理干预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及总体生活质量因子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P〈0.01~0.05),但研究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性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研究组完成51例,对照组完成49例,脱落病例不计人研究结果。两组均常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综合性干预,观察1a。于干预前及干预1a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干预1a末,研究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和对照组总分、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因子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且研究组总分、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因子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研究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总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分和对照组总分、社会功能维度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研究组总分、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维度分均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药物治疗联合综合性干预能有效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的自知力、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