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音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分成音乐治疗组和常规精神科治疗组,分别为26例和42例。音乐治疗组除精神科常规治疗外给予8周音乐治疗,用GQOLI-74评定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经音乐治疗8周后,患者在除住房、社区服务、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外的其他16个因子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分和总分上,均明显高于音乐治疗前(P<0.05);在8周后与常规精神科治疗组比较,除住房、生活环境、经济状况3个因子分及物质生活状态维度分外,其他各项得分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音乐治疗有利于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工劳作治疗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成手工治疗组21例和常规精神科治疗组42例,手工劳作治疗组除精神科常规治疗外给予8周手工劳作,以GQOLI-74评定两组生活质量的改变。结果手工劳作8周后,患者在除住房、社区服务、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外的其他16个因子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三个维度分和总分上,均明显高于手工治疗前(,P<0.05,P<0.01),与常规精神科治疗组比较,除住房、社区服务、经济状况3个因子分及物质生活状态维度分外,其他各项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手工劳作治疗有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瑜伽练习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练习瑜伽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瑜伽练习组38例和常规治疗组42例,练习组除精神科常规治疗外练习瑜伽8周。8周后用生活质量评定综合问卷(GQOLI-74)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练习瑜伽8周后,患者除外住房、社区服务、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4个因子,其他16个因子分以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分和总分,均明显高于练习瑜伽前(P〈0.01);除住房与经济状况2个因子分外,其他各项得分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瑜伽练习有利于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瑜伽练习、书画治疗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5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瑜伽练习组38例、书画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治疗,瑜伽组和书画组除精神科常规治疗外分别给予8周瑜伽练习和书画治疗.用GQOLI-74评定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的生活质量.结果:8周后瑜伽组和书画组患者除住房和经济状况外其他18个因子分、总分及四个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对组(P<0.05).瑜伽组在总分及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2个维度,以及睡眠与精力、性功能、负性情感、正性情感、工作与学习、业余娱乐生活等6个因子分上均显著高于书画治疗组(P<0.05).结论:瑜伽练习和书画治疗都有利于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瑜伽练习对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优于书画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瑜伽练习、音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7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瑜伽练习组(38例)、音乐治疗组(26例)和常规治疗组(43例).瑜伽组和音乐组给予8 w瑜伽练习和音乐治疗.采用GQOLI-74评定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结束后,瑜伽组和音乐组在总分以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三个维度,以及除住房、社会环境和经济状况外的17个因子分上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瑜伽治疗组在总分、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2个维度分以及性功能、自尊、工作与学习、业余娱乐生活等4个因子分上均显著高于音乐治疗组(P<0.05).结论 瑜伽练习和音乐治疗都有利于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瑜伽练习对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较优于音乐治疗.  相似文献   

6.
不同疗法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瑜伽练习、手工治疗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瑜伽练习组、手工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38,21和43例.对照组接受精神科常规治疗,瑜伽组和手工组在此基础上还分别接受8周的瑜伽练习和手工治疗.采用生活质量评定综合问卷(GQOLI-74)评定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8周后,瑜伽组和手工组在患者除在住房和经济状况外的其他18个因子分、总分及4个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瑜伽组在总分和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3个维度,以及睡眠与精力、躯体不适感、运动与感觉功能、精神紧张感、负性情感、正性情感、认知功能、自尊、工作与学习、业余娱乐生活、婚姻与家庭等11个因子分上均显著高于手工治疗组(P<0.05).结论 瑜伽练习和手工治疗都有利于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瑜伽练习对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优于手工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音乐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产后抑郁症住院患者分成音乐干预组和未治疗组,分别为26例和36例.音乐干预组产后给予6 w的音乐治疗,用CQDLI一74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音乐干预组在治疗6 w后,患者在除住房、性功能、社区服务、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外的其他15个因子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分和总分,均明显高于未治疗组(P<0.05),在6 w后与未治疗组比较,除住房、生活环境、经济状况、性生活4个因子及物质生活状态维度分,其他各项得分均高于未治疗组.结论 音乐干预有利于产后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瑜伽练习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躯体和心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2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瑜伽组、书画组、音乐组、手工组和常规精神科治疗组,各为38例、24例、26例、21例和43例,常规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治疗,其余工娱疗组除精神科常规治疗外,分别进行8周的瑜伽练习、书画治疗、音乐治疗和手工治疗。用GQOLI-74中的躯体和心理功能维度评定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躯体和心理功能。结果工娱疗组患者(瑜伽练习、书画治疗、音乐治疗和手工治疗)经治疗8周后,躯体和心理功能总分及10个因子分都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瑜伽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和心理功能总分上明显高于音乐组和手工组,在心理功能总分上显著高于书画组和音乐组(P〈0.05)。结论瑜伽练习、书画治疗、音乐治疗和手工治疗等工娱疗法均能够促进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躯体和心理功能的恢复;瑜伽练习对促进住院患者躯体和心理功能方面恢复优于书画治疗、音乐治疗和手工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可视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实验组48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常规工娱疗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可视音乐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12周末采用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治疗4周末,实验组阴性症状量表除思维贫乏因子外,总分及其他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12周末,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可视音乐治疗能有效缓解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对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是辅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儿陪护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全国常模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方法:选择2003-06/2004-06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南二区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儿陪护亲属47名为陪护组。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关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年龄<16岁,性别不限,陪护为精神分裂症患儿的一级亲属,年龄18~60岁,无严重躯体及精神疾病。在普通人群随机选择60人为正常对照组,其家庭成员及本人均无严重躯体及精神疾病。所有调查对象均获全面知情同意并志愿接受调查。陪护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犤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项因子共90个条目,采用0~4的五级评分,0分为从无,l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相当重,4分为严重犦。陪护亲属的生活质量采用综合生活质量问卷评定犤包括躯体健康(睡眠与精力,身体不适感,进食与性生活,躯体运动与感官)、心理健康(精神紧张度,正负情感,认知功能,自尊)、社会功能(社交与社会支持,娱乐与学习,工作,婚姻与家庭)、物质生活(住房,经济状态,社区服务,生活环境)四个维度,共16个因子64个条目,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犦。精神分裂症患儿均予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在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6周对陪护组进行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并与国内常模比较;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对其进行综合生活质量问卷评定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结果:陪护组47人及正常对照组60人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结果:陪护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4个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0.05),在精神分裂症患儿治疗4周后陪护组的躯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各因子分显著低于患儿治疗前(P<0.01~0.05)。②综合生活质量问卷各维度评分结果:除认知功能、住房、生活环境3个因子外,其它各因子分陪护组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治疗6周后陪护组躯体健康维度及其睡眠与精力因子,心理健康维度及其精神紧张度因子、自尊因子,社会功能维度及其社交与社会支持因子、娱乐与学习因子,物质生活维度及经济状态因子、社区服务因子分同样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治疗6周后陪护组在躯体健康维度及其所有4个因子、心理健康维度中的正负性情感、社会功能维度中的工作、婚姻与家庭2项因子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0.05)。结论:①住院精神分裂症患儿陪护亲属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4个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说明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②在综合生活质量问卷中除了认知功能、住房、生活环境3个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说明其生活质量较差。③经过4~6周治疗患儿病情稳定或基本稳定后,陪护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和提高,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仍存在较多的心理及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14.
15.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结论:家属教育对治疗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注意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