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甲状腺髓样癌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状腺髓样癌 (medullarythyroidcarcinoma, MTC)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C细胞的恶性肿瘤。为提高对甲状腺髓样癌的认识,达到早期治疗。回顾分析 1981年 1月至 2002年 12月收治的 21例MTC病例。1 临床资料:本组MTC21例,男 11例,女 10例。年龄24 ~ 77岁,平均(45±12)岁, 病程 1个月 ~20年。4例为家族性MTC,其中 3例为家族性多发性内分泌腺瘤 2A型(multipleendocrineneoplasia2A,MEN2A),有 2例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首发,分别于术后 4个月和 11年发现MTC。1例为首发MTC,术后 6年发现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全组血清钙均正常。…  相似文献   

2.
正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较为少见的一种类型,约占甲状腺癌的3%~8%~([1])。MTC来源于可以分泌降钙素的甲状腺C细胞,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由于MTC侵袭性高、转移早、预后较差,因此尽早发现、明确诊断并手术治疗很关键~([2])。  相似文献   

3.
曾薪宇  黄禹豪  杨凡慧  李素平   《四川医学》2022,43(9):923-927
<正>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TC)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其病理类型包括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滤泡状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未分化型甲状腺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以及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MTC来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仅占TC的5%,分家族性(25%)和散发性(75%)两种,MTC虽然发病率较低,但侵袭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edulI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术前诊断和术中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多以颈部肿块就诊,散发性8例,家族性2例.其中,B超检查单侧6例,双侧2例,显示不清2例.术前查血清降钙素明显升高5例.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患侧腺叶及峡部为主,并发颈淋巴结转移者,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全组均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髓样癌,2例并发颈淋巴结转移,术后经随访2~5年均生存.结论 甲状腺髓样痛术前确诊困难,血清降钙素可作为术前诊断最重要的指标.手术方法应视术中具体情况而定,单侧以甲状腺叶+峡部切除为主,双侧甲状腺肿块应切除全部甲状腺,有颈淋巴结转移者应加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5.
黄海旺  李德进 《医学文选》2004,23(2):131-133
目的 研究 E-cad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特点及其与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7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45例癌旁甲状腺组织和 3 2例正常甲状腺中 E-cad的表达。结果  E-cad的阳性表达率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旁甲状腺组织和 3 2例正常甲状腺中分别为 5 0 .7%、95 .6%和 1 0 0 % ,甲状腺乳头状癌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癌旁和正常甲状腺组织 ( P <0 .0 5 ) ;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组明显低于无转移组 ( P <0 .0 5 )。结论 检测 E-cad的表达 ,可能为临床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和评估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转移癌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移癌的临床发病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甲状腺转移癌病例。结果83例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39例,性别不明5例;年龄16-78岁,中位年龄52岁;原发癌依次为食管癌31例、肺癌12例、喉咽部癌8例、肾透明细胞癌7例、直肠癌6例、黑色素瘤6例、乳腺癌3例、肌肉瘤3例、胃癌2例、肝癌、宫颈癌、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卵巢癌、唇鳞癌各1例。64例经过治疗(手术或放疗或化疗),原发癌转移至甲状腺时间间隔为1个月至26年,中位时间2.5年;79例以发现颈部肿物入院;80例行甲状腺转移癌切除术或放疗、化疗;83例中,生存期1个月至12年,中位生存期32个月。死亡原因为重要脏器的广泛癌转移。结论甲状腺转移癌临床不常见,对既往有恶性肿瘤史近期发现甲状腺包块的患者应考虑转移癌可能,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为相对少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3%~5%,其组织来源为甲状腺滤泡旁细胞。MTC细胞能够产生降钙素(calcitonin)和其他具有内分泌活性的物质,其临床表现可有腹泻、潮红等类癌综合征或内分泌失调的表现,治疗上主张甲状腺全切除术,故不同于其他类型甲状腺癌。本文就MTC的外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甲状腺髓样癌(MTC)的超声图像特征及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超声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30例MTC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手术的30例PTC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确诊,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MTC及PTC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包括结节的大小、位置、边界、数目、钙化灶、血流分布及内部回声等,计算超声图像诊断MTC的临床效能。结果与PTC患者的超声图像相比,MTC患者的超声图像表现为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较为清晰,血流更加丰富及更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特性;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MTC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36%、60.00%、83.67%、95.00%及25.00%。结论 MTC超声图像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较为清晰,回声为实性,钙化为细小钙化,内部血流丰富且早期即出现淋巴转移,临床上需要将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其他检测手段进行联合诊断,以进一步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9):163-166
髓样癌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种甲状腺恶性肿瘤,仅占国内甲状腺癌的5%~10%,而儿童甲状腺髓样癌更是罕见。甲状腺髓样癌(MTC)分为散发型和遗传型,遗传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约占MTC总数的10%~20%,发病与RET原癌基因突变密切相关。髓样癌影像学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占位性实性结节,不易与分化型甲状腺癌鉴别,但恶性程度相对较高,较早出现淋巴结转移,侵犯神经及脉管概率更高,远处转移的风险更大。故尽早采用足够手术范围切除或同时清除颈部淋巴结,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我院收治1例儿童甲状腺髓样癌,女性,12岁,腺叶次全切除术后1年,对侧叶再次发现髓样癌结节,从而行二次手术。现将该患者完整诊疗经过报道如下,以期对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TC)的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方法 对8例MT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均以颈部肿块就诊,1例伴腹泻。散发型MTC7例,家族型MTC1例。治疗方法均以手术切除原发灶或合并颈淋巴结清除为主。术后随访3例死亡,5例存活。结论 MTC术前诊断困难,但有下列情况应考虑本病:不论甲状腺是否触及肿块,但有颈淋巴结肿大伴有顽固性非炎性腹泻者;有家族史;血清降钙素明显高于正常者。作者主张不论是否触及肿大淋巴结,对MTC均应做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加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高频超声表现特点和病理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MT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高频超声表现并与病理特点作对照研究?结果:肿块侵及一侧甲状腺16例,位于甲状腺中上极17例?高频超声表现为不均匀回声者8例,病理表现为镜下见囊性变坏死或肿块内部分有正常的甲状腺组织;回声均匀者16例,光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实性及索状排列?表现为低回声团块者18例,光镜下间质内可见不等的纤维组织增生?内部可见钙化点者18例,镜下多可见淀粉样物在间质内沉着?而伴淋巴结转移的8例患者病理表现转移淋巴结与原发肿瘤呈现“子母瘤”样改变?结论:MTC多位于腺体中上部,多发生于甲状腺1叶,常伴有淋巴结转移?高频超声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均匀低回声肿块,边界不清楚,常发生粗大钙化?高频超声可作为甲状腺髓样癌的首选物理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髓样癌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以颈部肿块就诊,散发性30例,家族性3例,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患侧腺叶及峡部为主,合并淋巴结转移者,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全组均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髓样癌,22例并颈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为73%(8/11)。【结论】甲状腺髓样癌术前诊断困难,血清降钙素可作为术前诊断最重要的指标,手术方法应以患侧甲状腺叶加峡部切除为主,有淋巴结转移者加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髓样癌CD44V6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甲状腺髓样癌CD44V6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Envision法对36例伴颈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髓样癌(MTC+LNM)、13例无颈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髓样癌(MTC)、甲状腺滤泡型癌(FTC)和正常甲状腺组织(NT)各21例进行CD44V6检测。结果 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无CD44V6表达,甲状腺髓样癌和甲状腺滤泡型癌中均有CD44V6表达,但MTC+LNM组的CD44V6阳性表达明显高于MTC组和FTC组(P<0.05,P<0.01)。结论 CD44V6在甲状腺髓样癌中有异常表达,且伴有颈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髓样癌CD44V6高表达,说明CD44V6阳性表达与其颈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对颈淋巴结转移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青年人甲状腺结节恶性比例较高,手术采用常用的甲状腺根治术.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30岁以下青年甲状腺癌患者39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9例中,男10例,女29例,年龄最小15岁.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为3个月至5年,其中手术2次者2例,有颈淋巴结转移者7例,双侧颈淋巴结转移者3例.患者大都以颈前区甲状腺部位肿块就诊,无其他自觉症状.术前初诊为甲状腺癌者14例,未确诊者25例.术中病理冰冻检查恶性31例,术后病理报告甲状腺乳头癌21例,滤泡状癌17例,乳头状癌合并滤泡状癌1例.患侧淋巴结转移3例.  相似文献   

15.
正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是一种起源于滤泡旁C细胞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虽然仅占所有甲状腺癌的5%,但因甲状腺髓样癌预后较差,其所致的死亡占甲状腺癌总死亡的8~13%~([1-2])。因此,甲状腺髓样癌的早期诊治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甲状腺髓样癌能特征性地表达降钙素(calcitonin,CT),后者可以分泌并释放进入  相似文献   

16.
毛建英  嵇学仙  徐信洪 《浙江医学》2011,33(10):1524-1525
甲状腺髓样癌(MTC)是来源于甲状腺滤泡旁c细胞的恶性肿瘤,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3%~8%[1-2],而乳头结构型MTC则较少见,其病理形态部分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相似,易误诊,由于两者的生物学行为不同,做好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T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以CEA增高为首发表现并长期漏诊的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其病理形态特点,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患者男性,47岁,因发现颈部肿块3年人院。患者十余年前在当地医院体检发现CEA增高。手术后病理诊断示甲状腺髓样癌伴左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MTC其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和组织化学,临床癌胚抗原升高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微小癌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微小癌指小于 0 1~ 0 3cm者。多数主张以长径 1 0cm为界限[1] 。近年来随着彩超技术的提高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病理诊断的普及 ,本癌的发现有所增多。但术前漏诊及误诊的病例仍较多。手术切除范围亦不规范。本文复习 1992年 7月~ 2 0 0 0年 9月间的 10 4 1例甲状腺手术病例临床资料 ,其中 2 4例为微小癌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2 2例 ,男 2例 ;年龄 2 0~ 4 5岁 ,平均 34岁。就诊时以颈部增粗和 (或 )怕热、多汗、心悸、消瘦为首发症状。病程 1年之内者 12例 ;2年之内者 8例 ;3年和 10年各 2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分析甲状腺继发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0年1月–2019年12月经病理诊断为甲状腺继发性肿瘤的病例,将其分为局部侵袭及远隔转移两组,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  结果  共收集88例病例,男女比3∶1,平均56岁。局部侵袭病例72例,男女比8∶1,其中鳞状细胞癌65例〔主要来源于喉鳞癌(45例)和下咽鳞癌(10例) 〕、腺样囊性癌4例,余食管神经内分泌癌、颈部骨巨细胞瘤及B3型胸腺瘤各1例。远隔转移病例16例,男女比1∶7,均有前期远隔部位恶性肿瘤病史,其中乳腺癌6例、肺腺癌5例、鼻咽非角化性癌2例,余结肠腺癌、透明细胞肾细胞癌及宫颈鳞状细胞癌各1例。  结论  甲状腺继发性肿瘤少见,局部侵袭多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多源于咽喉部,常无既往恶性肿瘤病史。而远隔转移病例多有对应的恶性肿瘤病史,类型以乳腺癌和肺癌为主。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髓样癌(MTC)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的神经内分泌肿瘤,MTC癌细胞和C细胞均可合成和分泌降钙素。MTC患者血清降钙素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根据现有的临床研究报道,血清降钙素检测可用于MTC临床筛查、术前诊断、疗效评估、长期动态随访和预后判断等。因此,血清降钙素检测对MTC的临床诊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