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评价乳腺癌术后双管负压引流对降低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至2010年行改良根治术的29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50例患者采用腋下、胸骨旁双管引流,对照组142例患者采用传统的腋下单管引流,观察2种不同引流方法预防术后并发症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有10例(6.7%)发生皮下积液,6例(4.0%)发生皮瓣坏死;对照组中29例(20.4%)发生皮下积液,18例(12.7%)发生皮瓣坏死。2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乳腺癌术后采用腋下、胸骨旁双管负压引流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寻求一种更好的乳腺癌术后切口处理方法 ,以降低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 将行改良根治术的168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86例患者采用传统的腋下单管引流和普通绷带加压包扎,观察组82例患者采用腋下、肋下双管引流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比较2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中有18例发生皮下积液,11例发生皮瓣坏死;观察组中5例发生皮下积液,6例发生皮瓣坏死.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术后采用腋下、肋下双管引流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最佳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辉县市人民医院2004-08-2010-08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共112例.比较单管负压引流组(A组)与双管负压引流组(B组)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结果 A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40%,B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6.5%.B组与A组的皮下积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乳腺癌术后双管负压引流明显优于单管负压引流.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的患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治疗乳腺癌的方法现在仍以根治性手术为主,术中切除了大量组织,易造成渗液量多,创面大,若不能妥善引流,容易导致皮下积液.本研究对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4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于术后施行腋下+胸内侧双管负压引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负压吸引引流方式对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作用。方法选择140例行乳腺癌改良治术的患者,术后采用负压吸引球2个,将负压吸引管一根置于前胸壁正中(顺序为:锁骨下→胸骨旁→肋缘上→引出皮外);另一根置于腋下,从术野下极引出皮外,双管固定在皮上。双引流管接负压吸引球。结果 140例中发生皮下积液15例,发生率为8.6%;皮瓣坏死3例,发生率为2.1%。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者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在短期恢复,未发生因皮瓣坏死需植皮病例。结论术后置双管负压引流能减少甚至防止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引流方法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影响,探讨减少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216例,其中单管引流86例(A组),双管引流130例(B组),两组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单管引流组与双管引流组术后引流总量、皮下积液量、拔管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引流管表面皮肤红肿、疼痛发生率及切缘皮瓣缺血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双管引流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一种理想术引流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双管引流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创面采用双条硅胶管引流+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对照组48例,创面采用单条普通橡胶管引流+普通绷带加压包扎.观察比较两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双管引流+弹性绷带加压包扎能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孙甫兰  陈骁  钱锦华 《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1):1029-1030
目的 探讨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及其预防方法。方法 对 39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注意保护皮瓣血供 ,防止腋下淋巴管瘘 ,行腋下、胸骨旁双管引流 ,合理的皮瓣厚度及皮瓣无张力缝合 ,合适的胸带包扎。结果  39例中有 2例发生皮瓣坏死 ,坏死率为 5 .13%。结论 术中注重保护皮瓣血供 ,防止腋下淋巴管瘘 ,实行腋下、胸骨旁双管引流 ,合理的皮瓣厚度及皮瓣缝合不能有张力 ,合适的胸带包扎是预防乳癌皮瓣坏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将80例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单管负压引流组27例和双管负压引流组53例,并对其不同引流方法下皮瓣坏死及皮瓣下积液的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双管负压引流组皮瓣坏死和皮瓣下积液的发生率低于单管负压引流组(P<0.05).认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双管负压引流,可减少皮瓣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且对术后行放疗及化疗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单纯胸壁低负压持续双管引流能否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并发症(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实验组45例乳腺癌患者术后采用单纯胸壁低负压持续双管引流,即胸骨旁和腋窝各放置一枚乳胶引流管,内径3mm,通过“Y”形管连接到中心负压持续吸引,1周左右拔除。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胸带加压包扎+腋窝单管引流。结果实验组患者单纯胸壁低负压持续双管引流的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发生率为2.2%和2.2%,对照组分别为20%和2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单纯胸壁低负压持续双管引流可以减少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将80例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单管负压引流组27例和双管负压引流组53例,并对其不同引流方法下皮瓣坏死及皮瓣下积液的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双管负压引流组皮瓣坏死和皮瓣下积液的发生率低于单管负压引流组(P〈0.05)。认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双管负压引流,可减少皮瓣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且对术后行放疗及化疗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防治体会(附23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 对239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采取精确的切口设计、合理的皮瓣厚度、保护皮瓣血供、行腋下和胸骨旁双管引流、皮瓣无张力缝合及合适的胸带包扎等措施。结果 239例中发生皮瓣坏死18例,坏死率为7.5%。结论 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关键是:合理的皮瓣厚度,皮瓣无张力缝合,腋下、胸骨旁置双管引流及合适的压力胸带包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统计对比分析,探讨术毕即刻持续壁负压吸引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改良根治术治疗的12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三组:试验A组40例患者双管引流,术毕即刻外接壁负压持续吸引,24h后改为每2 h一次(q2 h)间断壁负压吸引;试验B组40例患者双管引流,术毕24h后外接壁负压q2h间断吸引;对照C组40例患者双管引流,术毕外接普通负压鼓引流,比较三组对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的影响.结果 三种不同术后引流方式对皮下积液发生率(x2=12.834,P<0.05)、置管天数(x2=14.064,P<0.05)及皮下积液累及范围(x2=12.468,P<0.05)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术毕即刻持续壁负压吸引组(A组)与对照组(C组)比较,积液发生率降低(x2=12.624,P<0.05),置管天数缩短(x2=11.665,P<0.05),积液累及范围减小(x2=11.25,P<0.05);与间断壁负压吸引组(B组)比较,积液发生率降低(x2 =4.114,P<0.05),置管天数(x2=1.127,P>0.05)及积液累及范围(x2=2.222,P>0.05)统计学差异不明显.结论 术毕即刻持续壁负压吸引较间断壁负压吸引及传统吸引方式更好的预防皮下积液的发生,临床统计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预防方法的改进。方法:回顾总结乳腺癌术后患者126例,采用弹性胸带加压包扎、负压引流、微波照射等预防方法,评价其临床效果,并与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的75例患者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传统护理组75例,发生皮下积液16例,发生率21.33%;改进护理组为126病例,14例出现皮下积液,发生率11.11%,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乳腺癌术后积极地预防措施能显著的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双管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根治术中预防皮瓣坏死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双管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管负压引流,观察两组患者皮瓣坏死、积液的发生情况、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和切口感染情况等。结果:治疗组皮瓣坏死、积液和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双管负压引流可以减少皮瓣坏死、积液的发生,提高其治疗效果,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6.
林红  黄玲  施莹莹  张琳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8):1395-1396
目的:探讨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将我院208例置双管多孔引流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与56例置单管引流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双管引流和单管引流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分别为15.4%(32/208)和35.7%(20/56)(P〈0.05),有明显差异。结论:乳腺癌术后双管多孔负压引流是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单双管引流的效果.方法将68例行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分为单管组和双管组各34例,比较2组术中、手术当日出血量,术后第1天、2天、3天、4天的引流量及术后皮下积液的情况.结果 2组术后平均引流量与皮下积液例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2种负压引流的效果相同,单管负压引流适用于手术刀游离,双管负压引流适用于高频电刀游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采用不同引流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9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7例应用简易负压引流瓶进行腋窝、胸骨旁双负压引流,不用加压包扎;对照组52例采用传统的皮瓣加压包扎加腋窝负压引流,对两组术后负压引流的引流量及皮瓣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前3d引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皮瓣坏死、皮瓣下积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简易负压引流瓶双管引流法,比加压包扎单管引流法引流更充分,可明显降低皮瓣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3种不同包扎方式在降低皮下积液发生率方面的作用。方法将7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胸带加压包扎组24例,单纯负压吸引组20例,负压吸引加胸带加压包扎组28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结果负压吸引加胸带加压包扎组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纯胸带加压组和单纯负压吸引组(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行负压吸引加胸带加压包扎能显著降低皮下积液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负压引流及加压包扎方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5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负压引流及加压包扎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28例,B组37例,C组30例。A组腋下置一根负压引流管,B组腋下和胸骨旁分别置一根负压引流管,两组术后均加压包扎;C组置管方法同B组不加压包扎。比较三组术后24 h、48 h、72 h引流量,带管时间,切口感染、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24 h、48 h、72 h引流量少于B组,带管时间短于B组(P0.05),两组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术后24 h、48 h、72 h引流量少于C组,带管时间短于C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单管负压引流联合加压包扎能减少创面引流量,减少带管数目,缩短带管时间,且不会增加切口感染、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