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9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A、B两组各45例。其中,A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B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A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护理满意程度为88.89%;B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80.0%,护理满意程度为71.11%,A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程度均优于B组(P0.05),对比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颈动脉狭窄病人采取颈动脉支架植入手术围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通过对56例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总结临床经验。结果 5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共植入支架68枚,手术成功,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董丽群 《大家健康》2016,(5):244-244
目的:探究分析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的患者围手术期11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展开我院的准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对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进行护理,并分别对围手术期的整个过程进行护理,分析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指标。结果:经过护理后,患者的穿刺成功率为100%,且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提升(P <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并有效抑制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在中耳炎乳突根治手术患者的围术期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到该院耳鼻喉科进行乳突根治术治疗的100例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把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临床护理,对于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围术期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上,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4%,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72%,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中耳炎患者围术期就采取护理干预可以很好的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让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上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孙丹丽 《大家健康》2016,(9):248-248
目的:分析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进行全胃切除手术的胃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23%,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实验组两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时配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满意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实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和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优势和不足,以更好地指导护理应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66例,分成A、B两组,A组23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B组43例为治疗组,根据患者身体和病情制定系统的方案进行护理干预。对A、B两组患者护理后伤口愈合效果、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护理B组患者伤口愈合程度明显优于A组,住院时间少于A组,患者满意度和有效率均高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肝胆外科围手术期能使患者伤口愈合和手术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和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肿瘤内科在2005年2月至2014年4月期间需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共68例。将此68例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评分表的评分方法分为两组,即A组与B组。A组乳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间进行常规护理,B组则在A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评分情况(即恐惧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紧张评分等指标)及两组患者对相应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B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间进行心理护理后的恐惧、焦虑、抑郁及紧张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且该组患者对心理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时,可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的恐惧、焦虑、抑郁及紧张心理,提高乳腺癌患者对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骨科手术患者施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35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为A组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常规护理,为B组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发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严重程度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B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A组患者,发生不良情绪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可显著缓解或消除其不良情绪,增进护患关系,促进其病情的康复,减少发生医疗纠纷的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某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00例胆囊结石手术患者;对100例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综合评估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3.3±2.9d、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00%、临床护理效果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3±1.6d、并发症发生率为68.00%、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46.00%、临床护理效果有效率为66.0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 <0.05)。结论:胆囊结石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具有治疗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使用海扶刀治疗子宫肌瘤患者120例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并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6月—2014年10月,在该院使用海扶刀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60例。两组子宫肌瘤患者,都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再联合围术期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患者的子宫体积及肌瘤,测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总满意程度是93.33%,高于对照组73.33%,对比两组子宫肌瘤患者之间,经过不同的方式护理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00,P=0.0033)。结论在子宫肌瘤的患者使用海扶刀治疗期间,采取围术期针对性护理,能够对治疗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还能获得患者对护理较高的满意程度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按随机分配原则,对76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分组,分为 A、B 组,每组各38例。对 A 组患者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对 B 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 组的总有效率为73.68%,B 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对比发现,B 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 A 组患者的总有效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2.
姜鑫 《吉林医学》2013,(30):6423-6423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支架植入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2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支架植入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治疗,并治愈出院,且未发生严重的临床并发症。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支架植入术患者接受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对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的临床意义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进行手术的100例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总满意度为88.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总满意度为76.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能有效平衡患者内分泌,改善肥胖情况。  相似文献   

14.
谭肖玲  张吉凤  李玲  何金爱 《广东医学》2007,28(8):1368-1369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国手术期的最佳护理措施.方法 对19例颈动脉狭窄患者24枚支架置入术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9例患者共24条血管,共植入支架24枚,成功率100%,手术顺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结论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近年来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新技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严密监测血压、精神及神经症状,加强体位护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折手术护理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1例四肢长管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实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围手术期对患者实行护理,为研究组;选择同时期我院收治的62例患者实行一般性护理,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81例患者中,有69例患者全部恢复正常,3例患者的螺丝松动,5例患者有针眼感染的情况出现,3例患者针眼位置渗血,还有1例患者有骨折再移位的情况,使用围手术期护理的研究组患者获得的临床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骨外固定支架对四肢长管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增加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1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了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经DSA血管造影证实有颈内动脉狭窄,手术成功率100%,治疗后残余狭窄率均低于30%。12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术中球囊扩张时对侧肢体局灶性癜痫发作;2例血管痉挛;8例出现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3例发生于术后低血压;1例出现术后高灌注综合征。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一种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提高术者操作技巧及围手术期监护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措施在眼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眼科患者中选取6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措施)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均为32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6%、护理质量总评分为(95.7±2.5)分,同对照组患者的68.8%、(77.2±3.1)分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眼科围手术期患者护理时优质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并提高护理质量总评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下治疗宫外孕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84例。随机分2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在腹腔镜治疗期间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治疗中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外孕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治疗的时候,予以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产妇焦虑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且还可降低产妇并发症的发生,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张芳 《大家健康》2016,(1):255-256
目的:探讨手术室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分析舒适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5年8月间该院收治的42例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按照门诊就诊顺序排列后,平均分成两组,在围手术期采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记录。结果:观察组非常满意12例,满意8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95.24%;对照组非常满意6例,满意10例,不满意5例,总满意率76.1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舒适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对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整个围手术期采取舒适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患者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得到最佳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胡明珠 《河北医学》2016,(9):1565-1567
目的:讨论研究应用人性化护理对降低医院手术室感染发生概率及预防患者术后感染的临床意义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需行各类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例,分别给予日常护理和综合完善的人性化护理。术后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感染发生人数,并对术后手术室环境各项指标进行评估。结果:B组患者经完善综合的人性化护理后护理满意程度调查表中非常满意、满意程度显著多于常规护理组且一般、不满意人数显著少于A组( P<0.05)。围手术期经完善护理组B组患者感染率8.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36.0%( P<0.05)。 B组人员术后手术室及医务人员感染指标检测结果均显著优于A组( P<0.05)且术后康复及出院时间均短于常规护理A组患者( P<0.05)。结论:为手术患者提供优质完善的护理工作,术前做好对患者的知识宣传及完善的手术准备工作,术中积极配合手术医生,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并进行抗感染不仅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帮助其恢复生活质量,更有助于全面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