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又称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以高血糖、脱水、血渗透压升高而无或轻度酮症酸中毒为主要特征,大部分患者不发生昏迷。该病预后差,死亡率可高达40-70%。本文23例主要采用静滴与口服给液相结合的补液方法,配以小剂量胰岛素应用,成功地使18例患者得到了救治。死亡5例,死亡率为21.7%(5/2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萍 《实用全科医学》2007,5(7):608-609
目的探讨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采用小剂量短效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和大量补液的方法,抢救16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结果16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无1例死亡。结论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应早期正确诊断,尽早小剂量短效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和大量补液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NDC)的诱因、误诊率及死亡率。方法:采用性分析法。结果:21例病例中感染为诱因占57.1%,医源性因素占38%,误认臃33.3%,死亡率23.8%。结论:感染是本病最主要诱因,医源性因素不唿 视。去除诱因,合理使用小剂量胰岛素,迅速纠正高渗性脱水是减少本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神经外科疾病致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  李杨 《宁夏医学杂志》2005,27(11):780-780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疾病引起的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HHNC)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12例HHNC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鼻饲温开水加静脉补充低渗液体,双路径补液方法纠正高钠血症,以小剂量持续微量泵泵入胰岛素的方法纠正高血糖。结果 恢复良好5例,中残2例,重残1例,死亡4例。结论 采用双路径补液加小剂量微量泵持续泵入胰岛素可以快速纠正HHNC的高渗高血糖状态,从而降低该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补液方法抢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效果。方法以本院50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补液方法分成两组,A组(25例)采取静脉输注低渗盐水联合胃肠道补液抢救,B组(25例)采取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补液抢救,比较两组的抢救效果。结果 A组治疗后血糖、血钠、血钾、尿素氮和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善幅度明显大于B组,组间治疗后上述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苏醒时间、渗透压正常时间、休克纠正时间(18.2±7.5)h、(30.2±12.4)h、(11.6±5.4)h,均明显短于B组,A组并发症率12%,死亡率8%,B组并发症率48%,死亡率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单纯补液,联合补液救治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8例老年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病人的护理,分析并了解老年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方法病情观察、补液脱水处理、基础护理等。结果8例老年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病人4例治愈,4例死亡。结论治疗的关键在于迅速纠正脱水,降低血浆渗透压,护理的关键在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快速补液和正确使用胰岛素,加强基础护理,熟练掌握糖尿病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9例流行性出血热并发非酮症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严重感染及应用引起血糖升高的药物可能是其主要诱发因素。临床以进行性意识障碍,严重脱水,高血糖症,血浆渗透压增高为其特征。讨论了诊断问题。治疗针对原发病,去除诱发因素,充分补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用小剂量胰岛素,及时测血生化。  相似文献   

8.
李咏霞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3):1763-1763,1765
目的:通过对8例老年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护理,分析并了解老年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方法:病情观察、补液脱水处理、基础护理等.结果:8例老年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患者4例治愈,4例死亡.结论:治疗的关键在于迅速纠正脱水,降低血浆渗透压;护理的关键在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快速补液和正确使用胰岛素,加强基础护理,熟练掌握糖尿病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饲补液对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疗效及护理。方法36例患者随机分为鼻饲组和对照组,鼻饲组20例采用鼻饲温开水联合静脉输入0.9%氯化钠及胰岛素,对照组16例单纯静脉补液治疗。结果鼻饲组有18例(90.0%)血浆渗透压降至300mosm/L以下,对照组6例(37.5%);鼻饲组治愈18例(90.0%),死亡2例,对照组治愈8例(50.0%),死亡8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鼻饲温开水联合静脉输入0.9%盐水及胰岛素是抢救HNDC的有效措施,能显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付维权 《吉林医学》1994,15(3):163-163
输液与胃管大量补液抢救高渗性糖尿病昏迷合并休克8例分析付维权(吉林市医院132001)糖尿病随着国人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发病率逐年增高,而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病人,一般临床较少见。自1980年至1985年共收治8例。在抢救休克中,除了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方法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对5例2型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的患者,在按照常规治疗方法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以及积极治疗诱发病因的基础上,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治疗,监测血糖下降的情况.结果:在及时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去除诱因的基础上,CSII可以使患者血糖平稳下降,纠正糖代谢紊乱,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结论:CSII在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的治疗中可以使血糖平稳下降,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和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的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HHNC)的治疗方法,回顾总结12例HHNC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鼻饲加静脉双路径补液方法纠正高钠血症,小剂量持续微量泵泵入胰岛素纠正高血糖.结果,恢复良好5例,中残2例,重残1例,死亡4例.采用双路径补液加小剂量微量泵持续泵入胰岛素的方法可以快速纠正HHNC的高渗高血糖状态,从而降低该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8O~1988年间共收治23例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病人,其中非胰岛素依耐型糖尿病(NIDDM)21例、胰岛素依耐型糖尿病(IDDM)1例,肢端肥大症1例。主要诱因为感染,占82.6%,其次为感染基础上大量输注或口服糖水,占65.2%。主要表现为失水、神志改变、休克、抽搐。血糖平均65.05±22.5mmol/L,最高达118.27mmol/L(2129mg%)。有效渗透压平均360±21.39mmol/L。经抢救无效死亡9例,病死率为39.1%。对死亡原因和提高存活率措施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4.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病人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了14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急救护理。认为根据该病的临床特点,重点应去除诱因,正确补液;对胰岛素的应用与观察及做好低血钾的护理。结果经过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14例患者13例转危为安,1例因合并多系统疾病放弃治疗。  相似文献   

15.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27例临床分析陈国勇,林素霞(福建省莆田县医院)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NHDC)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故易误诊或漏诊,死亡率较高,本院近12年共收治27例,死亡5例,死亡率18.5%,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是糖尿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以严重脱水、高血糖、高渗透压或无酮症,伴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表现为特征。由本病的特点而定在抢救中存在诸多矛盾和难题,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死率可高达40%~70%,又因本病多发于老年人,各脏器功能不全,此时大量快速补液又易引起心力衰竭。由于高糖,治疗初期只能补充生理盐水,这会加重高渗,并可引起高氯性酸中毒,大量补入低渗液又有溶血脑水肿之忧。采用鼻饲温开水配合静脉补液治疗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HNDC)的诱因、误诊率及死亡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结果 :2 1例病例中感染为诱因占 5 7 1% ,医源性因素占 3 8% ,误诊率 3 3 3 % ,死亡率 2 3 8%。结论 :感染是本病最主要诱因 ,医源性因素不容忽视。去除诱因 ,合理使用小剂量胰岛素 ,迅速纠正高渗性脱水是减少本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33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时间,危险因素及其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伤后半年时根据GOS分级标准:恢复良好9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5例。表明该并发症死亡率高(本组为45.45%)。结论本病主要是丘脑下部损害和较长时间大剂量脱水药物使用引起。救治的关键是及早发现并尽快抢救休克、纠正脱水、纠正高渗状态,注意控制衄糖是治疗关键,静滴胰岛素极其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肠内补液治疗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患者分为胃肠内补液联合静脉补液方法治疗(观察组),13例采用常规静脉补液方法治疗(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h,48h血生化指标及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并发症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4h,48h血糖、血钠、血钾、血尿素氮、血浆渗透压恢复较快,静脉补液量少,有效降低了心力衰竭、脑水肿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论:胃肠内补液联合静脉补掖方法治疗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疗效优于传统的静脉补液治疗,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高红艳  林津  徐文仪 《农垦医学》2003,25(5):322-323
目的: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为提高对本症的诊治水平,降低病死率,分析我院1998~2003年16例临床病历资料。方法:本组患者平均年龄65.06±11.43岁,7例无糖尿病史,1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血糖>330 mmol/L,血钠>145 mmol/L,血浆渗透压>350 mmol/L,尿糖阳性。治疗上给予小剂量胰岛素静点,并静脉和胃肠道补液。结果:16例患者中有4例死亡,病死率25%,其余12例治疗48小时后血糖、血钠、血浆渗透压值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结论:本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早期识别及诊断对于降低病死率十分重要,而诱发本病的其它疾病较严重、突出,易掩盖本病的存在而造成误诊、漏诊,对临床患者应排除本症后方可输葡萄糖。治疗上小剂量胰岛素静脉用法安全有效,补液治疗也尤为关键,但应注意补液速度,采用静脉补液和口服补液相结合,同时注意降糖速度,预防心衰,防治脑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