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自身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其最大特点是胰岛素作用紊乱。发生胰岛素抵抗时,血液中葡萄糖无法正常进入组织细胞而被利用,因而使人体血糖增高,所以,胰岛素抵抗是Ⅱ型糖尿病的根本病因。胰岛素抵抗还会影响人体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引起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所以,有胰岛素抵抗的人在患Ⅱ型糖尿病的同时,还常合并冠心病、高血压、中风和动脉硬化等致命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因此,胰岛素抵抗是Ⅱ型糖尿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胰岛功能缺陷与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两个关键因素。近年研究认为,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与脂肪内分泌相互作用,从而引起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障碍。因此,对上述机制进行干预成为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的一个热点。脂肪因子Apelin具有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影响心血管功能、抗炎及抗氧化应激等作用。本文就Apelin与糖尿病、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3.
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2型糖尿病治疗理念及胰岛素剂型的不断更新,胰岛素治疗已成为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手段。近期有学者提出了“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概念,认为在使用胰岛素时存在着心理障碍,导致开始胰岛素治疗时间延迟,这种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时存在的心理障碍现象称为“心理性胰岛素抵抗”。它会导致胰岛素治疗时间推迟或者影响胰岛素强化治疗,最终影响患者血糖的有效控制,导致并发症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心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2型糖尿病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新近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一线降糖药物二甲双胍不仅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更值得关注的是还具有独立于降糖之外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大血管、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致残致死率作用,这一有益作用通过其调脂、改善血压、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以及抗炎等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探讨其病因病机,积极治疗和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对于治疗糖尿病、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苏珂  龙艳  于健  周燕  胡永玲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9):2135-213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心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8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48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0例正常人进行血压、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瘦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脂联素等的测定,同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并以ISI为因变量,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压、TG、FBG、FINS、瘦素、TNF-α及脂联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P<0.01)。多元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与血压、TBG、FINS、TG、瘦素、TNF-α呈负相关,与ISI呈独立正相关,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为TG、瘦素、TNF-α、脂联素。结论:血清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丁怡  唐暎  汪心水  张俊 《临床荟萃》2011,26(23):2095-2096
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两个关键因素。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2DM为一先天性免疫和低度慢性炎症性疾病,而且这种炎症状态促进了糖尿病的进展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对初发T2DM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和2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不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糖、体重指数(BMI)、空腹及餐后2 h胰岛素、C肽、脂代谢指标、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合并脂肪肝组的体重指数、腰围、甘油三酯、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结论 T2DM合并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脂代谢紊乱和超重,应加强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燕  曹慧 《临床荟萃》2004,19(14):827-828
2型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伴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并发症者甚多。许多研究证明,血小板(platelet,Plt)表面存在胰岛素受体,生理浓度的胰岛素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一。但2型糖尿病尤其老年糖尿病中.胰岛素抵抗现象常见,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且是糖尿病伴发血管并发症的致病机制之一。我们对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容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distributivewidth,PDW)及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large contrast ratio,P-LCR)进行观察.以探讨血小板参数与2型糖尿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其在改善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的同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方法:①选择2004-03/07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6例为糖尿病组。纳入同期本院体检科健康体检人员26例作为对照组。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②糖尿病组在严格糖尿病饮食、运动和原有口服药物的基础上服用马来酸罗格列酮,4mg/次,1次/d,共干预12周。③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餐后胰岛素。采用RIAKit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22.5,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1/(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④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26例和健康体检者26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糖尿病组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三酰甘油、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②糖尿病组治疗前空腹胰岛素、餐后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后和对照组(P<0.05~0.01),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后和对照组(P<0.05)。③糖尿病组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38,P<0.05),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29,P<0.05)。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31,P<0.05),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26,P<0.05)。结论:①罗格列酮可使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下降,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胰岛素抵抗得到改善。②罗格列酮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高血脂和高血糖水平等多种心血管风险因素,纠正一系列代谢异常,从而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糖耐量减低(IGT)是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一种高危状态,几乎所有2型糖尿病都要经过IGT阶段,但IGT具有高度的可逆性,同时由于IGT也是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IGT的干预也是遏制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根本出路。本院自2001年8月至2003年5月对38例IGT患者应用阿卡波糖干预48周,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护理干预对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月  姚尹芳 《护理研究》2007,21(7):1911-1911
随着对2型糖尿病自然病程研究及治疗手段的不断更新,胰岛素治疗已成为控制2型糖尿病病人的病情、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手段。但多数病人对选择胰岛素都十分勉强,这种尽量延迟开始胰岛素治疗时问的心理障碍被定义为“心理性胰岛素抵抗”(psychological resistance,PIR)。特别是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及合并有急、慢性并发症的病人,由于对胰岛素认识不足,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心理,遵医行为较差,从而影响治疗效果。2004年1月-2005年10月72例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或伴有各种并发症、不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不同的护理教育,旨在通过护理干预,消除胰岛素心理抵抗,增强病人对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的相关性。方法糖尿病组60例,正常血糖对照组42例,测量身高、体重,检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测定血清TNF-α水平,比较两组血清TNF-α水平和其与BMI及IR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及对照组中肥胖者的TNF-α水平显著高于非肥胖者(P<0.05),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和血糖正常的肥胖者血清TNF-α水平均与BMI、FINS、FPG、IR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均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高脂血症及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与高脂血症及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 2型糖尿病 16 2例的胰岛素释放试验及 C-肽测量、血脂、微量白蛋白尿的测量和眼底检查方法。结果 :16 2例分为胰岛素分泌缺乏组、高胰岛素分泌组及胰岛素分泌正常范围组 ,而且高脂血症及微血管病变发生率由高到低。结论 :胰岛素抵抗在 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高脂血症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因素 ,并最终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心理状态分析及相关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用药,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及合并有急、慢性并发症患者。但由于很多患者对胰岛素的认识不足,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心理.从而影响治疗效果。作者于2004年7月至9月对129例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岛素之前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其并发症致死致残率高。全球患2型糖尿病的患者在1.5万人以上,其中2型糖尿病占85%,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目前降低2型糖尿病并发症,主要通过严格控制高血糖,包括控制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及使用胰岛素等,但都不能使患者的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不能避免糖尿病的并发症出现和进一步加重。胃转流术是2型糖尿病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对2型糖尿病的控制具有满意疗效。我院完成4例2型糖尿病的胃转流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理是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改善胰岛素对糖、脂代谢紊乱的控制以及减少大血管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1-2]。本文就本院糖尿病专科运用降糖Ⅱ号合并穴位按摩治疗58例2型糖尿病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原因,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 方法 选取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38例,分析患者拒绝治疗的原因后,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 结果 23例患者住院时、出院后均能接受胰岛素治疗,10例患者住院时接受胰岛素治疗,但拒绝出院后应用胰岛素治疗;5例患者拒绝应用胰岛素治疗。 结论 对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我对胰岛素的看法》量表对成都市某三甲医院137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使用多重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通过对137例2型糖尿病患者筛选,134例患者有心理性胰岛素抵抗;多因素分析发现《我对胰岛素的看法》量表得分和年龄、使用胰岛素时间、是否主动接受胰岛素呈正相关,即年龄>60岁、使用胰岛素时间>1年、主动接受胰岛素者主量表得分较高.与是否首次使用胰岛素、病程、是否合并并发症、有无工作无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年龄、使用胰岛素时间和是否主动使用胰岛素是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脂联素、甘油三酯及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72例,分为糖尿病肾病组(32例)和无糖尿病肾病组(40例);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脂联素、甘油三酯,同时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脂联素、甘油三酯较无糖尿病肾病组为高,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无糖尿病肾病组为低,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脂联素、甘油三酯及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