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基层医院输血科(血库)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医院输血科(血库)是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有效的一个重要环节,输血科的发展建设与管理,输血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医院整体医疗工作的质量和病人的生命安危[1].输血科的工作模式,已由过去的单纯采血、发血,转化为现今指导临床治疗用血、推广成分输血及科研用血的工作新模式[2].输血科/血库,在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血液,对本单位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3].但输血科/血库建设与发展缓慢,与卫生部的要求不相适应,影响了临床医学和输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输血科的现状有待改善,发展有待加快,管理有待加强.现谈谈基层医院输血科(血库)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福州地区医院输血科(血库)基本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1](1999年)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2000年)(以下简称<办法>和<规范>)对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做出了具体规定.为了了解本地区临床用血医院输血科(血库)的基本现状,我们于2007年7月-9月对输血科(血库)进行了调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及《山东省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以下简称《规范》)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并在本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血液,对本单位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1,2]。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办法随着微柱凝胶技术[3]等输血相关革命性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输血科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仓库”概念,而逐步成为集血液供应、实验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综合科室。输血科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规范》三个文件的规定。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出现医疗纠纷时,法律重视的是证据。因此,完善输血相关文书和输血相关检测避免法律纠纷尤为重要。输血科除了要制定各种协议书,如《输血协议书》等以外,应当建立完善的文件管理体系,如实做好各种记录,并按要求进行保存备查是十分关键的。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表明,只要科室管理做到了...  相似文献   

4.
二级以下医院是覆盖广大城乡不可缺少的基层医院,规模庞大,承担着最基层患者的医疗救助任务,多数医院开展了外科、妇产科、骨科等手术项目,手术用血和急救用血不可避免,特别是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量骤增.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各地对二级以上医院输血科和县级供血库管理已取得了一定经验[1,2].卫生主管部门对二级以下医院的临床用血管理没有具体规定.为确保输血安全,针对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状况加强管理,制定相适易的管理办法,我们调查了驻马店市128所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的临床输血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5.
<正>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1],部分省市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输血科标准化建设相关标准、规范及评审细则[2,3],但临床输血是在医院管理人员的组织管理下由临床医师、护理人员和输血科(血库)技术人员共同完成的1项治疗任务,单纯依赖输血科(血库)进行管理显然难以胜任。目前国内尚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查漳州市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设置及安全用血情况,提高全市用血安全水平。方法对全市35家用血医疗机构在制度保障、基本硬件设施建设、输血前实验室检查、质量控制、日常工作记录执行情况、输血病历等方面进行现场检查。结果 35家医院在输血科(血库)基本设置及安全用血情况方面,三级医院较规范,二级医院次之,民营医院不容乐观。结论多数医院尤其是二级医院及民营医院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及人才的培养,保证临床用血科学、合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九江地区18家二级以上医院输血科(血库)两年的督导检查情况,提高输血科(血库)的建设和质量管理,更好地保障安全输血。方法根据《江西省医疗机构输血科建设与临床用血管理评估标准》,在2013年和2014年对18家二级以上医院输血科(血库)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建筑布局、设备管理、用血管理和安全管理6方面通过查阅文件、记录和病历,询问工作人员和现场查看等方式进行督导检查。结果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建筑布局和设备管理、用血管理和安全管理平均合格率2013年分别为46.3%、48.4%和47%,2014年分别为62.0%、54.7%和58.6%。结论各医院领导应进一步重视输血科(血库),加大投入;加强医护人员安全用血、合理用血培训;建立规范的输血质量体系,并严格执行,不断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8.
2011年是本院"二甲医院"复评,争创"三乙医院"达标评审关键年.为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及卫生部<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树立全院医护人员依法管血,依规用血的观念和职责,科学、合理、有效、安全用血,减少输血医疗纠纷,杜绝输血医疗事故,作者结合<评审标准>根据近几年对临床输血工作中医、护及输血科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层医疗机构在临床用血中存在的问题,为规范基层临床用血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现场查看19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的建设和职能履行情况;现场抽查临床输血病历i90份,检查其病程记录的规范性及内科和手术创伤输血指征与《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的一致性;现场抽取190名临床医师对《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掌握情况进行闭卷考试,了解临床医师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临床输血知识的认识程度;根据《山东省医院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检查输血科(血库)建设情况。结果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建设率100%,职能履行率34%;病历规范程度0%,问卷成绩:三等甲级医院平均分为60分,二级医疗机构平均分为30分;输血科(fin库)建设合格率84%,血库建设平均成绩为879(1000分为满分)。结论(1)基层医疗机构血库建设相对规范,基本能满足临床需求;(2)医院临床用血委员会为虚设机构,履行职能欠佳;(3)临床医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较高,但临床输血知识水平有待培训和提高;(4)病历书写不规范,无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评价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正>2012年原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参与特殊输血治疗病例的会诊,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咨询"为输血科的主要职责之一~([1])。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输血科参与临床输血治疗会诊日益频繁。然而,我国输血科建设起步较晚,在临床输血会诊和指导临床用血方面仍缺乏一定经验。本研究通过分析本科的会诊病例,探讨临床对输血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提高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水平,保证临床用血安全,促进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方法 开展了3次临床用血病历调查以查找不合理用血的问题;成立了深圳市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市级、各区级及各医院临床用血专家组以明确各职责范围;举办了市级不同类型临床合理用血知识的培训,编写《临床输血基本知识》、《输血相关法律法规》等小册子,以方便临床;不定期对临床用血医院进行合理用血专项检查;对全市医疗机构进行“六统一”规范化管理.结果 实现了卫生局、市血液中心、医院医务科、输血科“四方互动”联合管理临床合理用血工作的局面;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合理用血知识普遍提高;临床不合理用血情况初步改善.结论 临床用血在发展医院血库工作、建设地方血站、倡导无偿献血、严格血液筛查和检测等各项工作均不断完善的同时,加强医院临床合理用血的管理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本院制订的规范临床用血管理的一些措施,使本院的成分输血比例由1998年2月前不到30%升至70%以上,1998年7月达到80%以上。现将笔者在规范临床用血管理、提高成分输血比例方面的做法综述如下。1加强医院血库建设建立血库的总则是遵照广东省卫生厅[1...  相似文献   

13.
输血是现代治疗重大疾病、抢救患者生命的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在治疗过程中,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一直是医院的一个重大课题[1].与血液质量有关的各个环节包括血液中心、医疗机构血库以及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都需要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办事.本文着重从医院内部的医疗质量、治疗和患者安全角度出发,强调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科学合理地用血,以便使工作有法可依,用血有章可循,确保临床用血管理到位,保证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健全输血规章制度,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范临床输血管理,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做到科学、合理用血,进一步加强输血质量控制,确保输血安全,杜绝医疗安全事故.现对如何规范县级医院合理用血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卫生部制定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并于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笔者将在临床输血治疗中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范。第二条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第三条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第四条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第二章输血申请第五条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医疗机构输血科(供血库)的现状,以加强对其建设的指导和临床用血管理。方法通过查资料和现场检查,对本市10家医疗机构输血科的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房屋面积和仪器设备、临床输血管理和科学合理用血等方面进行调研。结果 10家医疗机构中有9家成立了独立的输血科,共有专业技术人员6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6.7%(4/60);中级职称占41.7%(25/60);初级职称占51.7%(31/60);10个输血科(供血库)的房屋面积有7家达标,布局符合卫生学要求者6家;输血科基本设备齐全,均未配置血小板恒温震荡箱;临床输血管理和合理输血合格率80%(8/10)。结论本市医疗机构输血科(供血库)建设和临床输血管理逐步走向正规,但房屋建设相对薄弱,临床输血有效性评估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强甘肃省各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科学合理使用血液,推进全省输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甘肃省临床科学合理用血考核评价标准(试行)》,甘肃省卫计委组织临床用血质量控制中心对全省35所三级以上医疗机进行了现场督导考核。研究发现原卫生部85号令作为临床用血纲领性指导文件,对规范临床血液管理,推动合理用血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并未引起医疗部门的重视,临床不合理用血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用血管理问题较多。强制独立输血科,加强对医护人员临床用血知识培训,将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情况纳入科室和个人考核指标体系,加大考核力度,并做到公示,只有将考核和公示真正有效地结合并落实,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  相似文献   

19.
医院输血科(血库)标准化准入验收与输血安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医院输血科(血库)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对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作用.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及卫生部《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为依据,对2004年成都市8所新申请用血医院输血科(血库)现场审核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所医院一次性审核达到基本标准2所,不合格6所,不合格率高达75%;经二次审核合格共6所,仍有2所医院未复审.结论建立对新申请用血的医院,实施输血科(血库)标准化准入验收监督管理制度,对进一步确保受血者的输血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对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几点疑问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是卫生部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制定.它为广大输血医务人员正确、安全、规范地从事输血工作提供了纲领性文件.但在长期的输血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现就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