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通过油源、储盖组合及圈闭特征分析,认为固满构造带主力烃源岩为上二叠统湖相泥岩,油气源充足,储层为中新统细砂岩、粉砂岩,中低孔、中低渗透率,盖层为与储层互层的泥岩、砂质泥岩。圈闭类型为构造上倾背景下的岩性圈闭。当沟通油源的断裂与上倾砂体组成立体输导体系时,便会形成岩性凝析气藏。该凝析气藏具有可观的勘探潜力,是目前塔西南以中新统为目的层的较现实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2.
迪北气藏是在库车坳陷侏罗系中发现的致密砂岩气藏,目前对该气藏的解剖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在储层结构特征方面研究不够深入。重点结合库车坳陷东部侏罗系露头剖面测量、钻井取心描述、薄片分析统计等手段,确定该区目的层侏罗系阿合组致密砂岩储层储集空间以粒间溶蚀孔隙为主,同时发育大量的裂缝通过对地表裂缝的描述统计得出裂缝发育程度受区域位置、岩性、(砂体)厚度、构造强度等作用影响。利用对致密砂岩岩心的气驱水实验分析,明确裂缝能明显地提高致密储层成藏期的充注效率,从而形成了局部较高的含气饱和度,进而控制该区天然气的富集。  相似文献   

3.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由于构造作用和岩溶作用等复杂的地质作用而缝洞发育,形成种类多样的储集空间,如何提高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不同储集空间类型凝析气藏采收率是目前塔中凝析气藏高效开发面临的主要难题。综合钻井、录井、测井静态资料和完井酸压改造、试井、试采动态等资料制定了一套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类型综合判别技术及标准。借助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不同储集空间类型的凝析气藏提高采收率对策。研究表明,对于洞穴型储层适宜注水替气开采,对于裂缝孔洞型或孔洞型凝析气藏采用早期注气保压的开发方式。提出的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储集空间类型判别方法及其对应的开发对策,有效地指导了碳酸盐岩凝析气藏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4.
库车坳陷克深区块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为高温、高压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 气水分布关系十分复杂, 给勘探开发带来了挑战。通过系统剖析致密砂岩储层特征、气藏源储关系、气水分布特征等, 结合相渗等实验, 研究气藏的气水分布成因机制与模式。研究表明:该致密砂岩储层基质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孔、粒间溶蚀扩大孔为主, 孔喉结构复杂, 断层、裂缝形成不同尺度的裂缝网络系统, 储层非均质性强;“源储显著分离” 是克深区块有别于国内外其他典型致密砂岩气藏的主要特征, “源储分离” 使得天然气需要通过断层、裂缝系统, 经过较长距离的二次运移进入致密储层;天然气充注程度受断层—裂缝系统、裂缝网密度、岩石基质物性与孔隙结构影响, 距离裂缝面越近, 岩石基质中天然气充注强度越大;在膏盐岩直接盖层影响下, 气藏地层水主要通过断层和裂缝网络返排, 排替作用是主要的成藏机制。据此将克深地区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模式归纳为3类:缝网发育的正常气水分布模式、缝网不发育的气水分布模式和局部缝网发育的气水共存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5.
轮南油田JⅢ6+7凝析气藏因储量较小一直未进行系统开发,仅以过路井上返为主,受气藏认识局限性影响,开发方式多次改变。为确定轮南油田JⅢ6+7凝析气藏合理开发方式,首先根据相图、气油比、1及四组合参数经验判别法,确定其气藏类型为高含凝析油的近临界凝析气藏;其次,在对该凝析气藏一个注水井组的连通性及生产动态分析基础上,明确了井组注采对应关系,认为注水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有效地遏制产量递减及含水率上升,指出注水开发时采气井必须严格控制压差延长气井无水采油期。此外,结合相态理论及该气藏水驱实验对注水见效机理进行探讨,认为轮南油田JⅢ6+7近临界凝析气藏注水开发时,地层压力已明显小于露点压力,储层中已发生多相流动,注水见效原因与注入水的保压、驱替作用及油套环空中的重力分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塔中Ⅰ号气田缝洞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在衰竭式开发下采收率低,需要采取注水注气方式来提高采收率。首先,运用离散裂缝方法针对不同储层类型的理想模型建立了相应概念的地质模型;其次,根据不同储层类型及不同油气藏特征而采取注水或注气开采方式下的采收率进行了数值模拟;最后进行综合对比,得出适用于不同凝析油含量和不同储层类型情况下的合理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7.
致密砂岩气藏储量丰富, 但因其低孔低渗、高毛细管力、高黏土矿物含量、孔喉细小、非均质严重等特 点, 导致其易受到敏感性损害。目前对于致密砂岩气藏敏感性评价手段尚未成熟。以塔里木盆地B 区块致密砂岩气藏为 例, 应用岩心流动实验, 开展模拟高温地层条件下的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 该区块敏感性主要表现为弱速敏损害、中 等偏强水敏损害、中等偏弱盐敏损害、中偏弱碱敏损害、弱酸敏损害、强应力敏感损害的特点。同时利用X—衍射、扫 描电镜、铸体薄片等测试手段, 分析B 区块致密气藏矿物类型、含量、形态及分布特征, 认为B 区块敏感性的成因机理 在于储层敏感性矿物及微观孔喉结构。  相似文献   

8.
柯克亚凝析气田西河甫组西七二段是岩性和构造双重控制的层状凝析气藏, 该气田目前已处于开发后期, 对油气层的精确识别至关重要, 需要确立该区油气层识别的标准。基于大量试油和生产数据分析, 发现储层伤害和管外 水窜是误导建立该区测井解释油气层标准的两大因素。去除受这两大因素影响的数据, 以有效的试油和生产数据为基 础, 对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处理, 优选自然电位、深感应电阻率和声波时差这3 个主要测井参数, 建立西七二段油气层 识别标准, 气层声波时差和电阻率下限值分别是223. 0μs/ m 和3. 5Ω·m。新标准的建立, 消除了原解释中油气水关系 不合理的矛盾, 识别出一批措施潜力层, 对该段下步调整措施挖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英买力凝析气田群大多数区块前期采气速度偏高,气藏地层压力较方案下降较快,气井提前见水。动静结合开展块状底水凝析气藏单井见水模式分析,在开发效果评价基础上开展合理采气速度、合理避水高度、合理井型、合理生产压差等开发机理研究,制定合理开发技术政策,提出“块状底水凝析气藏需严格控制生产压差生产,井型及避水高度决定开发效果”的治理思路。通过老井侧钻及沿气层构造高部位部署水平井开展剩余油气挖潜现场试验,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由于重力分异作用, 流体密度在构造差异较大的油气藏中, 将表现出明显的上轻下重现象, 特别在凝析气 藏中表现尤为明显。通过对塔里木英买力地区一个岩性凝析气藏不同构造部位单井气油比统计发现, 构造顶部气油比比 底部高1 倍左右, 如果按照常规储量的取值方法, 取某口井的稳定生产气油比或者多口井算术平均生产气油比代表整个 气藏, 那么凝析油储量计算结果将出现较大偏差。通过气油比与海拔埋深研究发现, 两者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结合精 细地质模型, 利用“含烃体积权衡法” 可以较为准确计算气藏平均气油比, 从而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1.
乌什凹陷神木地区位于天山造山带南部山前复杂地区, 地震资料品质较差, 储层埋藏深, 岩相横向变化快, 叠后反演、地震属性等常规储层预测方法由于具有局限性和多解性而不适用。为准确地预测神木地区储层分布规律, 引进了叠前同时反演技术, 从叠前道集资料品质评价及优化处理、岩石物理建模、地震子波提取、低频模型建立及岩相解释分析等技术环节层层质控, 对研究区储层进行精细研究, 刻画出研究区储层展布规律, 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研究发现, 神木地区白垩系舒善河组油气藏为一受构造控制的岩性油气藏, 储层为呈北东向展布的河道砂体, 砂岩物性较好。SM2井位于河道砂体构造高部位, 砂体较连续; SM201井构造位置相对较低, 砂体位于油水界面之下;WC1井钻遇河道边缘的一透镜状砂体, 规模较小。SM2井区岩性油气藏河道砂体的构造高部位可作为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运动干预对药物性分娩镇痛初产妇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80例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施干预中观察组1例退出。两组产妇均实施药物性分娩镇痛,观察组在产妇知情同意下、分娩镇痛后由助产士对其实施运动干预,对照组按常规产程护理卧床休息。观察观察组运动干预中情况,同时记录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观察组(207.63±56.12)min、对照组(328.17±47.83)min,经阴道自然分娩率观察组94.87%、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产时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干预能促进药物性分娩镇痛初产妇自然分娩进程。  相似文献   

13.
迪那2气田为超高压低孔裂缝性砂岩凝析气藏,区域构造属于库车坳陷东部的东秋里塔格构造带,受迪北和东秋两条逆断层控制,局部裂缝发育。已有的钻井取心、成像测井及生产动态数据表明,储层裂缝发育程度与单井产能关系密切,因此,对单井裂缝的评价及裂缝空间预测将显得尤为重要。综合迪那2气田大量的岩心、成像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以裂缝及建模一体化的研究思路,量化总结了裂缝的发育规律,并应用多属性体权重约束方法建立了裂缝发育约束体和三维裂缝网络模型,形成了一套系统的针对裂缝性低孔砂岩气藏的裂缝建模方法,为该类气藏的数值模拟及合理技术政策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总结护理单元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体会.制定护理单元标准化管理制度,规范对患者的系统评估,护理单元床位实施中心化管理,建立标准化急救支持系统、标准化交流模式、护理单元给药追溯系统.强化护理单元标准化管理后,提高了护理单元护理质量,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克拉托地区帕卡布拉克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沙坝沉积微相中砂体较为发育,形成岩性圈闭可能性较大。根据克拉托地区3条野外露头剖面岩性特征及样品实验数据,结合钻井资料,对其帕卡布拉克组砂岩储集物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为该地区寻找岩性圈闭提供储层依据。研究表明,克拉托地区帕卡布拉克组砂岩孔渗组合以中孔中高渗为主。砂岩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控制,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中砂体物性较好。胶结作用和自生黏土矿物使砂岩的原生孔隙大大减少,使其储集性能大大降低,而溶蚀作用使砂岩的储集性能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6.
异常高压气藏的开发机理、开发规律与开发动态评价与常规气藏存在较大的差别,动储量评价是深化异常高压气藏开发规律认识的重要开发指标,对改善气藏开发效果、实施综合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文献调研及理论推导基础上,选取了3种异常高压气藏动态储量计算方法,以我国某异常高压气藏为例,对视地质储量法、二项式物质平衡法、非线性物质平衡法3种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优选出的二项式物质平衡法在异常高压有水气藏动储量计算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