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查阅大量的古代文献,对经典名方"大黄虫丸"的方药组成进行了分析,并以药测证,提出了应用大黄虫丸的病机关键:"虚"与"瘀",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虫类药物男科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虫类药物有"血肉有情"、"虫蚁飞走"之性,具有独特生物活性,历代医家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疾病.据<本草纲目>所载,"虫部"药物共有107种.现代中医学家朱良春和任继学先生将其用于各种疑难病症的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现对5种常用虫类药物在男科中的应用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3.
"缓中补虚"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属于治则范畴.原方在病机、症状上均以瘀血为主,但在治疗上,仲景没有使用攻下瘀血的办法,而是以"缓中补虚",本文中从组方特点、方证探讨、临床应用和文献研究等方面,探讨该治则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偏头痛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多倾向于血管学说与神经元学说.本病属中医"头风"、"内伤头痛"范畴.对此,笔者应用五虫汤加针刺治疗8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大黄(庶虫)虫丸原出自<金匮要略>,为医圣张仲景用于治疗虚劳干血的要方,其原文为"五劳虚极赢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庶虫)虫丸主之".后世医家受此启发,用于治疗多种血瘀病症,如治疗妇科病症中由血瘀引起的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等,治疗消化系统的肝硬化、肝脾肿大、脂肪肝等,治疗高血压、脑血栓等,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我们受此治疗"干血"理论的启发,在眼科临床中治疗一些南陈旧性瘀血所致的眼病,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大黄(庶虫)虫丸原出自<金匮要略>,为医圣张仲景用于治疗虚劳干血的要方,其原文为"五劳虚极赢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庶虫)虫丸主之".后世医家受此启发,用于治疗多种血瘀病症,如治疗妇科病症中由血瘀引起的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等,治疗消化系统的肝硬化、肝脾肿大、脂肪肝等,治疗高血压、脑血栓等,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我们受此治疗"干血"理论的启发,在眼科临床中治疗一些南陈旧性瘀血所致的眼病,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潘敏求主任医师依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实验研究提出肝癌的基本病机是"瘀"、"毒"、"虚",并依据这一病机制定"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的基本治则,自拟肝复方为治疗肝恶性肿瘤的基本方。尤其擅长运用蜈蚣、全蝎、土鳖虫、水蛭等虫类药物治疗肝癌。  相似文献   

8.
大黄(庶虫)虫丸合用维甲酸霜治疗扁平苔藓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扁平苔藓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与中医的"紫斑风"类似,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为此,我们尝试用大黄(庶虫)虫丸内服合并维甲酸霜外涂治疗本病12例,获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痰""瘀""毒"是恶性肿瘤发生的主要病理因素,所以治疗应以祛痰散结、活血化瘀、解毒抗癌为主要治则,在清除痰、瘀、毒邪的基础上顾护正气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虫类药物乃血肉有情之品,药性峻猛,特别在化痰、逐瘀、散结、攻毒等方面具有其他药物无法比拟之优势,且临床运用形式多样,内服与外用并举.  相似文献   

10.
李延萍主任认为治疗痹证当遵循以通为用,重在辨识"寒热、表里、虚实",以"搜风活血"为法,擅用虫藤类药联合治疗痹证。文章以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为例系统阐述李延萍主任的治疗特色与经验。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中医杂志》2017,(3):193-195
虫在中医文献中有着丰富的内涵,是中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文献考证虫的含义,以求对传统文化中的虫有较全面的认识。主要借助中医文献资料中对虫及相关论述的记载,分析中医学虫理论中主要部分,即无形之虫与有形之虫。这些内容涉及到了中医对病因、病机、病症以及方药等多个方面,是虫理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蝮蛇咬伤致急性多系统脏器损害207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组207例临床分析提示蝮 咬务后可以诱导或促进多系统脏器功能损害或竭(MSOF)。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愈痊203例,占98.07%;无效4例,占10.93%。观察表明,患者的年龄、咬务伤痕及齿距大小、伤后入院时间长短、局部与全身着状、体征、受累系统脏器多少等均与中毒程度正相关。作者认为,强调伤后必须坚持排毒解毒 、保护改善肝贤功能,加强防治衰竭的意是抢救成功的关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蛇毒清胶囊对眼镜蛇咬伤患者局部组织坏死的预防作用。方法:眼镜蛇咬伤60m in内且就诊时尚未出现局部坏死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蛇毒清胶囊,均以7天为1疗程。观察比较2组局部组织坏死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局部组织坏死率11.62%,对照组坏死率32.56%,2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蛇毒清胶囊对眼镜蛇咬伤患者局部组织坏死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诊治的84例蝮蛇咬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中西医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3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0/42)(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蝮蛇咬伤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蛇毒清胶囊对眼镜蛇咬伤患者局部组织坏死的预防作用。方法:眼镜蛇咬伤60min内且就诊时尚未出现局部坏死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蛇毒清胶囊,均以7天为1疗程。观察比较2组局部组织坏死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局部组织坏死率11.62%,对照组坏死率32.56%,2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蛇毒清胶囊对眼镜蛇咬伤患者局部组织坏死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蛇毒清胶囊对五步蛇咬伤患者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将4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蛇毒清胶囊治疗。治疗1周后,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并作组间比较。结果: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对照组<治疗组;丙二醛:对照组>治疗组。结论:蛇毒清胶囊能降低五步蛇咬伤患者血清MDA水平,提高其SOD活性,对五步蛇咬伤患者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蛇伤Ⅰ号合剂对眼镜蛇咬伤患者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蛇伤Ⅰ号合剂;1周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清SOD活力及MDA含量。结果两组SOD均明显增加,MDA明显减少,但治疗组SOD增加及MDA减少更为明显。结论蛇伤I号合剂能降低眼镜蛇咬伤患者血清MDA水平,提高其SOD活性,对眼镜蛇咬伤患者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蝮蛇是我国剧毒蛇类中分布最广的一种,对江浙部分地区危害极大。蝮蛇毒素主要为混合毒素,咬伤人体后毒素由局部通过淋巴、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如不及时抢救,极易导致多脏器功能损害,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高。随着抗蛇毒血清的应用,病死率已大大下降。咬伤后处理是否正确、及时,护理是否得当,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2005年5月至2009年9月,我院共收治蝮蛇咬伤65例,经急救及护理均痊愈。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蝮蛇解毒汤对蝮蛇咬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南通市中医院因蝮蛇咬伤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A、B组),A组为西医常规治疗组(抗蝮蛇毒血清、激素、抗生素等西医常规治疗),B组在西医常规治疗上加用蝮蛇解毒汤口服,纪录观察2组患者年龄、性别、咬伤部位、病程、患肢疼痛计分、肿胀情况,比较2组在观察记录指标上有无差异。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咬伤部位、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观察点的患肢疼痛计分、肿胀消退情况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提示B组治疗优于A组。结论:蝮蛇解毒汤对蝮蛇咬伤患者有积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唐汉钧 《天津中医药》2010,27(5):353-355
从重视伤情判断、重视毒蛇咬伤早期局部处理、解毒排毒与脏腑辨证、抗蛇毒血清与激素的使用4个方面介绍了笔者救治毒蛇咬伤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