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先天性小耳畸形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生理畸形,不但影响患者容貌美观,而且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是耳再造.目的:研究近年来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术的改进及发展,为临床提供更好的经验及研究方向.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0-01/2010-12关于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耳支架"或"microtia ; auricular reconstruction; auricular framework "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的与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相关的文章,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0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目前无论哪种材料的支架,都各有利弊,难以在外观与质地上达到与正常耳相近的完美效果.寻求理想的耳支架材料,仍然是耳郭再造中深入研究的课题,利用组织工程的科学方法,种植软骨细胞长出令人满意的、个性化的人耳是未来全耳再造理想的方法和发展趋势.理想的耳再造既能提供完美逼真的外形又能有部分听力功能的改善,是先天性小耳畸形治疗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
曹玲  曹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8):6962-6962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手术修复方法。方法以自体肋软骨为耳支架,耳后扩张皮瓣和耳筋膜覆盖支架,对105例小耳畸形的患者进行了耳廓再造。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扩张器置入,二期为耳廓再造。结果 105例患者中扩张器外露者4例,即行Ⅱ期耳再造手术。软骨支架外露2例,切口处缝合,其余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用此方法进行外耳再造具有成功率高,外形逼真,并发症少,是先天性小耳畸形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行耳再造术围术期护理的方法。方法:对106例先天性小耳畸形行耳再造术患儿进行综合临床护理。结果:106例先天性小耳畸形再造耳形态逼真,经随访耳廓的主要结构如外耳轮、三角窝、耳甲腔、耳垂等形态良好,与正常耳基本一致。患儿及家属对治疗效果均表示满意。结论: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患儿规范的围术期护理能够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Medpor支架植入完成全耳郭再造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润杰  吴晴伟  王珮华  陈东  江晨艳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1):122-123,i0006
目的:探讨用Medpor支架植入行全耳郭再造术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04-06/2005-0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或外伤性耳郭缺损的患者8例,其中先天性小耳畸形7例,外伤性耳郭缺损1例,行Medpor支架植入、颢筋膜瓣覆盖并游离皮片移植全耳郭再造术。采用以患者为试验对象的自身对照试验方法,观察其手术效果。 结果:①8例患者再造耳均成活。②随访12个月,无1例支架外露。③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态渐显逼真,立体感强,外形和颅耳角与健耳对称,与术前比较外形明显改善。④未出现材料排异、过敏及其他不良事件和副反应。 结论:Medpor支架植入耳郭再造术外形逼真,整体立体感强,远期不易吸收变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一期再造术后负压引流的护理。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收治的45例小耳畸形再造一期手术患者,分别在耳舟与耳甲腔处留置20 ml负压针筒引流。记录术后3 d每日引流量,并观察耳区皮瓣情况及再造耳形态的变化。结果除2例患者再造耳外形略臃肿,其余患者对再造耳均表示满意。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便于观察,对于提高再造耳的塑形效果及皮瓣的存活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术121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月~2007年2月,我院应用头皮扩张法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对先天性小耳畸形进行外耳再造121例(129耳),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用Medpor支架植入行全耳郭再造术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04-06/2005-0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或外伤性耳郭缺损的患者8例,其中先天性小耳畸形7例,外伤性耳郭缺损1例,行Medpor支架植入、颞筋膜瓣覆盖并游离皮片移植全耳郭再造术。采用以患者为试验对象的自身对照试验方法,观察其手术效果。结果:①8例患者再造耳均成活。②随访12个月,无1例支架外露。③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态渐显逼真,立体感强,外形和颅耳角与健耳对称,与术前比较外形明显改善。④未出现材料排异、过敏及其他不良事件和副反应。结论:Medpor支架植入耳郭再造术外形逼真,整体立体感强,远期不易吸收变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告一种应用耳区皮瓣和颞浅筋膜神经岛状瓣的一期耳再造方法。方法:应用耳区皮瓣和颞浅筋膜神经岛状瓣一期再造耳41例。支架分别用自体肋软骨,硅橡胶和多孔取乙烯(MEDPOR)材料。结果:29例软骨支架和3例MEDPOR支架无任何即时并发症,3例软骨支架再造耳有所变形。2例硅橡胶支架在术后1-3个月内外露,经3个月-11年的随访,再造耳形态满意,色泽良好并能恢复部分感觉功能。结论:联合应用颞浅筋膜神经岛状瓣与耳区皮肤为耳再造提供了良好的覆盖组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并外耳道闭锁患者行全耳再造及听力重建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小耳畸形患者采取术前心理护理、适应性训练;术后负压引流的观察、体位的处理以及疼痛的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50例小耳畸形并外耳道闭锁患者行全耳再造及听力重建术治疗后,经过积极的护理措施,38例再造耳的大小、性状、位置与健侧耳相似或接近.结论:小耳畸形围手术期护理是全耳再造及外耳道闭锁、听力重建治疗的重要一环,术前应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密切病情观察,及早发现不利因素,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成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运用22例患者自体肋软骨游离移植做耳廓支架行耳廓再造成形手术,就围手术期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 22例患者耳再造均成功,再造耳形态美观、逼真。结论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自体肋软骨移植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如期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享对33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外耳再造扩张器注水期患儿实行护理干预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3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外耳再造患儿中开展护理干预,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服务。结果护理后,1例患儿发生皮囊炎,1例患儿发生血运障碍,1例患儿发生疼痛症状,以上并发症由于发现及时,处理得当,均未影响到手术的结果。其余患儿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状。结论对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外耳再造扩张器注水期患儿实行护理干预,可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应用耳后扩张皮瓣联合自体肋软骨与Medpor耳基复合耳郭支架行全耳再造术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方法:选择2002-05/2005-10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小耳或耳郭缺损畸形,采用扩张皮瓣、自体肋软骨Medpor耳基复合耳郭支架两期完成全耳再造患者12例。10例为第一、二腮弓综合征的先天性单侧小耳畸形,均有残耳垂,其中7例有外耳道,3例外耳道闭锁;2例为后天外伤性耳大部分缺损,但残留部分耳垂。先在耳缺损区埋置扩张器,定期注入扩张,皮量够用后,取出扩张器,切取第8或第9肋软骨做耳轮,Medpor材料做耳基,联合制成复合耳郭支架,置于耳缺损区扩张皮瓣后面,复合耳支架外缘用颞浅筋膜瓣及耳后筋膜瓣包绕,耳后区域植皮。 结果:12例患者随访6个月,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自体肋软骨Medpor耳基复合耳郭支架行全耳再造效果:患者术后无排斥反应,无明显吸收变形,外形逼真,患者满意。厚度及色泽与残耳或邻近皮肤接近,耳外形立体感强,用手触摸可有部分感觉功能。②不良事件及副反应:1例因包扎过紧在耳轮处皮肤坏死大小约0.5cm&;#215;0.8cm,1例在耳轮上角肋软骨与Medpor耳基连接点金属丝外露,2例经局部修复后3周内痊愈。 结论:皮肤扩张覆盖自体肋软骨Medpor耳基复合耳郭支架全耳再造术,形态逼真,立体感强,借鉴了单纯肋软骨支架和单纯Medpor支架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它们各自的缺点。  相似文献   

13.
范加裕 《华西医学》1991,6(3):359-360
本文介绍应用耳后皮下蒂皮瓣对先天性柱状小耳畸形患者进行耳廓外耳道成形的手术方法及病例选择。本法操作简便,可重建未发育的耳甲腔,增大耳廓面积并保持外耳道口宽敞,使畸形耳患者在形态和功能两方面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耳廓再造术要用耳廓支架对再造耳进行支撑。1984年~1996年,对收治的33例耳廓缺如畸形患者,采用自体肋软骨雕刻支架、同种异耳体软骨支架及硅胶管管钢丝支架等三种不同的支架,切取经埋置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进行预扩张后的耳后皮瓣,包裹支架材料,行全耳再造或修复,22例经平均3年6个月随访,患者满意或基本满意者16例,不满意3例,手术失败3例。认为,全耳廓再造以自体肋软骨材料为支架效果较好,以同种异体耳软骨或硅胶管钢丝作支架应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15.
自体肋软骨与Medpor耳基复合耳廓支架一期全耳廓再造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耳支架的选择对于成功塑造一个外形逼真,与健耳对称匹配,不易吸收的再造耳具有相当关键的作用.观察自体肋软骨与Medpor耳基复合耳廓支架行全耳廓再造术的临床效果.方法:①试验对象:选择2006-01/2007-01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先天性小耳畸形11 例,术前签定手术知情同意书及医疗植入物知情同意书.②主要材料:Medpor耳基支架由美国PARK大学Porex外科医疗公司生产.③试验方法:取自体第九肋软骨作为耳轮,Medpor耳基复合支架植入,覆盖颞筋膜瓣和游离皮片一期完成全耳廓再造术.④试验评估:于术后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观察再造耳廓的成活情况及形态.结果:11例患者再造耳均成活,术后随访 6~ 18个月,无一例支架外露.未出现排异,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10例再造耳廓形态逼真,质感柔韧,立体感强,颅耳角与健耳对称.有1例因为瘢痕体质导致术后瘢痕增生,耳廓形态不佳.结论:采用自体肋软骨 Medpor耳基复合耳廓支架行全耳廓再造术,既弥补了单纯用Medpor支架植入质地偏硬,易外露的缺点,又解决了肋软骨耳支架远期易吸收变形和手术创伤大的缺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全耳廓再造支架.  相似文献   

16.
梁华伟 《中国临床康复》2011,(29):5425-5428
背景:对于严重或较为复杂的急性骨损伤的修复,选择理想骨基质材料为细胞提供理想的生存环境。目的:综述骨组织工程基质材料的运用和对其进行改性、修饰的相关研究成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9-01/2011-03关于软骨损伤及医用缝线材料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骨,材料,修饰"或"bone,materials,modified"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缝线材料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237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8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理想骨基质材料的选择,必须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相应的硬度,并可为细胞吸附、再生和繁殖的理想环境,从目前对骨基质材料的运用情况来看,各种材料在实践运用中,利弊犹存。所以,为了使基质材料尽量达到理想效果,选择理想的基质材料尤为关键,同时对其进行必要的改性或表面修饰处理,以适应理想基质材料的需要,也是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先天性小耳畸形系胚胎期第一、二鳃弓发育异常所引起,常伴有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和颌面部畸形[1-2]。患者在年幼时因畸形造成的严重的心理障碍会影响其正常的个性心理发育和良好的体象形成,这种心理障碍往往时间长,埋藏深,难以通过一般的思想工作来解决[3]。全耳廓再造术可减轻此类心理障碍。我院实施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手术的手术方式为扩张皮瓣、自体肋软骨移植分期再造耳廓治疗,Ⅰ期行外耳解剖轮廓再造,包括肋软骨切取、耳廓支架的成型、乳突  相似文献   

18.
耳廓再造在整形外科中难度较大,除再造耳的覆盖组织外,耳支架也十分重要,既要有一定强度以长期保持再造耳外形稳定不变,又要有一定的弹性。自体肋软骨一向是耳再造支架的首选材料,医用硅橡胶也曾一度有望成为自体肋软骨的替代品,但终因组织相容性欠佳现已甚少应用,多孔聚乙烯耳支架近两年已开始在国内应用,初步观察其组织相容性优于硅橡胶支架。因耳廓的覆盖组织菲薄,如采用假体构成支架其相容性要求较其他部位更高,否则极易排出。本文旨在比较几种耳廓再造支架材料的性能及生物相容性,为找到一种更适合的耳廓再造支架材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先天性小耳畸形是一种发病原因不明的先天性畸形,其特点是耳廓先天发育不良,常伴有外耳道闭锁、中耳及颌面部畸形[1]。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再造耳廓和听力重建。由于再造耳廓(自身肋软骨)的痛觉、温觉不敏感,软骨支架与正常耳廓软骨相比弹性较差,受压后易发生皮瓣血运障碍,严重者可导致支架外露,所以再造耳的术后保护非常关键。临床观察发现,小耳畸形患者及其照顾者常因对术耳受压(尤其是入睡后不自觉的头位变动所致的压迫)的担忧,  相似文献   

20.
小耳畸形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耳廓短小,严重者耳廓大部分缺如,仅残留小的皮赘.目前,手术治疗小耳畸形是改善患儿外貌的唯一理想方法,我院2005至2008年以肋软骨为支架应用耳后扩张双蒂皮瓣覆盖再造外耳1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