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对126例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临床、CT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CT能够清晰地显示小关节增生肥大、骨赘形成、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对合不良、关节面改变、关节面倾角异常等病变,特别能发现小关节的不对称现象及其并存症;探讨了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发病机理,提出小关节不对称是引起本征的重要原因之一。CT对小关节不对称发现及本征的诊精心策划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过度背伸腰椎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雷  鲍旭  文锋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7):421-423
依据手法治疗前后临床资料及X线影像学的变化 ,研究过度背伸手法临床疗效机理。对 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过度背伸腰椎手法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及CT片和腰椎动力位X线片进行研究 ,并与对照组 36例推拿治疗前后资料相对照。结果 ,合并腰椎小关节错位及腰椎失稳分别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占 6 5 71%及48 5 7%。过度背伸手法治疗后腰椎小关节错位整复率 6 9 5 7% ,腰椎失稳整复率 5 8 82 % ;对照组整复率分别为33 33%、16 6 7%。腰椎小关节错位及腰椎失稳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变化中起重要作用 ,过度背伸腰椎手法 ,通过整复腰椎小关节错位及治疗腰椎失稳 ,建立新的椎间平衡 ,减轻对神经根及硬膜囊的压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小关节综合征针刀松解的安全有效的定位方法。方法:随机选取100例下腰痛患者,在俯卧腹部垫枕状态下对L4/L5及L5/S1椎间盘及椎弓根层面进行垂直CT扫描,测量棘突下缘椎板间隙椎弓根层面的小关节内侧间距、外侧间距。结果:小关节内侧间距L4-L5(1.77±0.48)cm,L5-S1(2.40±0.44)cm;小关节外侧间距L4/L5(5.470±0.48)cm,L5-S1(5.90±0.44)cm。结论:病人取俯卧腹部垫枕状态下,L4、L5棘突下中线旁开2 cm,L5、S1棘突下中线旁开2.5 cm垂直进针是非常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急性胸椎小关节紊乱是指胸椎小关节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解剖位置改变,引起关节膜嵌顿导致的疼痛和功能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病症,临床非常常见.笔者近年来以针刺结合手法治疗本病,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46例,男性21例,女性25例;年龄25 ~48岁,平均34.70岁;X线检查棘突偏歪15例,无明显异常发现21例,均排除胸椎骨折、胸椎结核、肿瘤等.  相似文献   

5.
金合  乔卫平  徐林 《山西中医》2009,25(10):17-18
目的:探讨腰椎棘突偏歪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腰椎管狭窄和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0例,测量棘突偏歪角度。结果:X线测量各腰椎棘突偏歪占15%~60%,腰3~腰5棘突在CT上表现为偏歪占20%-25%,腰椎棘突偏歪与病变节段无明显相关。结论:腰椎棘突偏歪不一定是腰椎病变所致,棘突偏歪理论应该进一步总结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发病原因,诊断及手法治疗机理.方法:对76例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通过X线检查,结合手法定位,分型手法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好发于40岁左右年龄段,多见于有不良坐姿史,多发于下腰椎,手法治疗效果显著,优良率86%.结论:腰椎小关节位移是形成本病的主要原因,小关节增生、关节囊肿胀,刺激神经根也是病因.手法诊断定位、分型治疗、纠正关节位移,能使治疗更有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椎棘突偏歪与椎体旋转的关系。方法:收集100例健康成人的腰椎正位X线片。男58例,女42例;年龄22~51岁,中位数32岁;按Nash-Moe法评定,椎体旋转程度均为Neutral级。分析腰椎正位X线片上的棘突偏歪情况。结果:100例受检者的500椎腰椎中,444椎棘突无偏歪、56椎棘突偏歪。棘突偏歪的56椎中,棘突左偏25椎、棘突右偏31椎。L1棘突偏歪1椎(棘突右偏)、L2棘突偏歪12椎(棘突左偏9椎、棘突右偏3椎)、L3棘突偏歪10椎(棘突左偏6椎、棘突右偏4椎)、L4棘突偏歪17椎(棘突左偏5椎、棘突右偏12椎)、L5棘突偏歪16椎(棘突左偏5椎、棘突右偏11椎)。不同节段椎体棘突偏歪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39,P=0.003);L1棘突偏歪率低于其余4个节段(χ~2=9.955,P=0.002;χ~2=7.792,P=0.005;χ~2=15.629,P=0.000;χ~2=14.465,P=0.000);其余4个节段椎体棘突偏歪率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节段椎体棘突偏歪方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不同节段椎体棘突偏歪方向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成人的腰椎存在一定比例的棘突偏歪,临床上不能单纯以棘突偏歪作为腰椎有无旋转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8.
腰椎骨质增生症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祖国医学则属于痹症的范围.作者于2005 ~2011年在临床上采用白花蛇透骨草散治疗腰椎骨质增生患者130例进行了效果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腰椎骨质增生的诊断:根据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检查,在临床上可以基本确诊.年龄在45岁以上,伴有腰部僵硬疼痛或从臀部坐骨神经起,沿坐骨神经反射到脚后跟处出现痛、胀、麻感,以小腿肌肉内症状压痛.尤为严重.查体部分病人可见腰椎生理曲度异常,两侧肌肉有压痛.腰椎X线片的改变(正位、侧位、左右斜位),有腰椎曲度异常、侧弯、椎体间隙变窄、椎体及小关节突增生、腰椎滑脱、椎间孔狭窄等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腰椎小哭节退变的CT征象,提高对腰椎小关节病变的认识,探讨影像检查方法。方法收集67例腰椎小关节退变病人的CT及临床资料,对小关节及相关结构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腰椎小关节退变的CT征象:(1)关节突增生肥大;(2)关节面改变;(3)小关节间隙改变;(4)关节内真空现象;(5)关节半脱位;(6)关节囊钙化。结论CT能较好显示腰椎小关节退变的多种改变,但对早期软骨退变的诊断能力有限,还需进一步探索腰椎小关节退变的早期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并在工作站行MPR、VR、SSD图像重建显示颈椎椎体骨质增生、椎间孔大小、钩突关节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情况。结果28例中,钩突关节骨质增生占75%,椎体骨质增生占100%,小关节突骨质增生/错位占61%,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占54%,同时有2种以上改变者占96%。结论多层螺旋CT能立体显示椎间孔及其邻近结构关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腰椎后路减压、矫形固定、椎间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症患者,平均年龄为65岁,腰椎侧凸Cobbs角平均23.4°,术前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减压节段及选择融合节段,对引起临床症状的节段进行后路减压,针对术前即有不稳或减压术后可能出现不稳的节段行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固定,椎间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Cobbs角,采用JOA29评分法对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进行评分。结果:21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5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提高。术前JOA评分平均15.2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6.3分(P<0.05),改善率为81.4%,侧凸术后平均矫正角度为13.6°,改善率平均41.9%。结论:选择性腰椎后路减压、矫形固定、椎间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连续射频治疗腰源性膝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患者自上腰椎棘突患侧行背根神经节阻滞有效后,次日连续射频治疗患侧椎小关节内侧缘,观察治疗即刻、治疗后2个月及6个月的VAS疼痛评分。结果:治愈率为93%,总有效率为100%;治疗后VA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连续射频治疗腰源性膝关节疼痛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有限手术治疗成人腰椎侧凸合并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和滑脱等退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成人腰椎侧凸合并各种退变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人采用有限手术(包括短节段固定融合和单纯开窗减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采用Nakai分级标准、VAS和JOA评分评价其疗效,分别于出院和随访时评价。结果:18例患者术前侧凸Cobb角21.6°,手术治疗有效率达100%,VAS评分治疗前6.78分,术后2.3分,随访时1.86分,JOA治疗前13.22分,治疗后22.56分,随访时21.4分,术后侧凸Cobb角无明显改变,平均随访25.9个月,随访有效率达到94.44%;内固定未见松动,侧凸角未见明显增加。结论:30°以内、轻度矢状面异常的成人腰椎侧弯患者,如果产生临床症状的节段较局限,可采用有限手术的方式治疗产生症状的节段,而不需对侧凸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靶向注药联合小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式,将125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分为针刀组、注药组和联合组。针刀组单用小针刀治疗40例。注药组在C臂机透视下定向靶点注射混合液(罗哌卡因针10mg、得宝松针7mg、甲钴胺针1000t~g)治疗40例。联合组在C臂机透视下定向靶点注射混合液(罗哌卡因针10mg、得宝松针7mg、甲钴胺针1000Itg)准确消除病灶的无菌性炎症,再用小针刀治疗45例。结果:联合组与针刀组、注药组治疗后VAs评分、Denis疼痛分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能更有效的降低腰部疼痛程度及改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症状。在疗效方面;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8%,针刀组为95.0%,注药组为92.5%。联合组与针刀组、注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疗效优于针刀组和注药组。针刀组与注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靶向注药联合小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止痛活血汤联合针刺辨治急性腰扭伤临床效果.方法 将11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推拿联合止痛活血汤治疗,观察组予以止痛活血汤联合针刺辨治,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差异性.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36.36%,总有效率83.64%,均低于观察组的58.18% 、94.55% (P< 0.05).治疗后两组在症状体征评分、疼痛评分、腰部活动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起效时间、治疗时间、治疗费用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止痛活血汤联合针刺辨治急性腰扭伤临床效果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评价针刺夹脊穴配合推拿对腰椎后关节紊乱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后关节紊乱症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刺夹脊穴配合推拿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控制时间和治疗时间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痊愈31例,有效6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痊愈23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治疗有效率为75.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时间为(15.7±2.5)d,对照组为(23.2±2.1)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为(16.3±1.5)d,对照组为(26.87±1.9)d,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中有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0.0%,对照组中有13例复发,复发率为32.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配合推拿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与单纯手法治疗相比,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临床症状控制时间和治疗时间,同时有效预防疾病复发,具有显著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X线、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线、CT表现.结果:39例中,X线平片明确诊断32例,诊断符合率82.0%,8例阴性(18%),CT诊断符合率100%,CT诊断率明显高于X线,CT较X线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不同征象的诊断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X线、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CT检查较X线更早发现AS的骶髂关节病变,有利于对其进行诊断和分级,从而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1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补肾活血方,对照组给予口服西乐葆,两组均以12周为观察期,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胀、疼痛、Lysholms评分、临床主要症状、中医伴随症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94.44%,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症状、功能积分之间(临床症状、肿胀程度、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组间比较,两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在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以及早期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伴随症状中,两组在缓解腰膝酸软、改善耳鸣等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程度、肿胀程度、膝关节功能方面效果相当(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能明显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在临床主要症状表现、早期改善膝关节功能以及中医伴随症状(如腰膝酸软、耳鸣等)方面,疗效优于西乐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千山活血膏外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的疗效。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患者应用千山活血膏外用,观察治疗前后腰腿痛变化,评估疼痛缓解的临床疗效,并与对照组55例相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比较均有明显好转,前后对照有统计学意义(t=3.243;P<0.01);治疗组疼痛缓解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81.9%,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07;P<0.05)。结论:千山活血膏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腰腿痛较理想的外用药物。  相似文献   

20.
儿童寰枢椎半脱位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寰枢椎半脱位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手法治疗机理和疗效。方法:回顾性整理该病38例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多发时间、病因、病程、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改变、治疗方法、治疗结果。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78.9%)儿童起因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和头颈部外伤。38例患者均有枢椎棘突偏歪,具有诊断学意义的影像学表现为:颈椎正位(开口位)、侧位片中的ADI≥3.0mm,齿状突偏歪,颈1、2顺列不良,寰枢椎外侧关节面不平行,咽后壁厚度≥4mm,颈椎曲度变直或反向,寰椎后结节上或下翘,咽后壁与颈4椎体矢状径比值〉0.3,寰枢棘突角≥10°,喉室壁与颈4椎体矢状径比值〉0.7。本文中冯氏手法治疗本病的有效率为100%。结论:儿童头颈部扭伤,咽喉与口腔部炎症和上呼吸道感染是本症最主要的发病原因,X线检查必须和症状体征结合才可作出诊断,冯氏手法是治疗该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