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人Toll样受体4合成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Toll样受体4(TLR4)B细胞优势表位预测的基础上,合成该B细胞表位多肽,并以此为抗原免疫BABL/C小鼠,经鼠-鼠杂交,ELISA筛选,有限稀释克隆化,得到一株分泌抗TLR4合成肽的杂交瘤细胞株B4,腹水效价为1:100000。其免疫球蛋白为IgG2,k型。ELISA鉴定表明该抗体能识别TLR4^ 性细胞,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在分子量约90kD处呈现单一免疫色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重组人IL-17的兔抗血清并纯化,克隆化筛选IL-17的阳性杂交瘤克隆。方法:应用纯化的IL-17程序免疫家兔,得到兔抗人IL-17的抗血清;采用盐析法和亲和层析法对兔抗血清进行纯化,应用纯化的IL-17免疫小鼠,将其脾脏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采用有限衡释法和克隆化筛选阳性杂交瘤克隆,抗体的检测分别用脂糖双向扩散试验法和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结果和结论:纯化得到多克隆抗体2.5ml,IgG纯度大于95%,初步得到5个阳性杂交瘤克隆,可用于以后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O对小鼠小脑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差异表达基因克隆技术抑制消减杂交法(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筛选750 mg/m3 CO暴露染毒72 h小鼠小脑差异表达基因.结果 获得了750 mg/m3 CO暴露染毒72 h小鼠小脑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20个,克隆化后测序.结论 CO主要影响细胞信号和传递﹑代谢﹑精子生成﹑免疫等功能相关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4.
用JEV-SA,免疫BALB/C小鼠的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NS_1)在PEG作用下融合,以ELISA、HI、IF 3种方法检测抗体,建立了1株针对JEV-SA_4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该细胞系染色体在74~98之间,含中着丝点标志染色体,经4次克隆化,连续传代5个月仍持续分泌特异性抗体,该抗体为IgG_3亚类。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研究用新疆分离之森林脑炎病毒(TBEV)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与鼠系骨髓瘤细胞融合,以HAI试验检测获得2个抗-TBEV阳性孔,经3次有限稀释克隆化鉴定为IgGI型,与苏联TBEV-索夫株交叉阳性,而与乙型脑炎、出血热,登革热病毒均为阴性。于体外经半年60余次传代、4次反复冻融及复苏均可稳定分泌抗体,上清HAI效价为1:16~1:32,免疫鼠腹水效价为1:10240。该抗体用 辣根过氧化物酶,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后可供检测用,二者比HAI敏感性分别高62.5倍和375倍,方法简便特异性强、可供基层单位使用。 我们还对抗-TBEV单抗进行了中和实验,中和指数为2500,治疗试验小鼠存活率为60%,存活率与单抗用量呈线形关系,病理组织学有明显差异,初步探索了单抗的实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B型肉毒类毒素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NS-1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用ELISA方法筛选有杂交细胞生长孔的上清液,其中有66.7%的孔可分泌肉毒毒素特异性抗体。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化培养后,获得4株稳定的杂交瘤细胞系(3B10、3B11、3G12和4A5),在体外培养中均持续分泌抗体,培养液抗体效价达10~(-3)~10~(-5);注入BALB/C小鼠腹腔制备出富含抗体的腹水,抗体效价达10~(-6)~10~(-8)。经用A型和B型类毒素作特异性鉴定,表明抗体3G12及4A5与A型无交叉反应,为B型特异性的。抗体3B10及3B11与A型有弱交叉反应。Ig种类鉴定表明抗体3B10及3G12为IgG_1;抗体3B11及4A5为IgG_2。染色体检查证明4株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小白鼠体内进行中和保护力测定表明4种单克隆抗体对肉毒毒素均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地高辛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并对抗体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探讨该抗体用于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及治疗严重中毒的可能性。作者用过碘酸钠法将地高辛分别偶联于牛血清白蛋白(Dig—BSA)和卵白蛋白(Dig—OVA);用Dig—OVA加Freund完全佐剂腹腔注射,免疫8周龄雌性BALB/c小鼠获取牌细胞与SP2/O骨髓细胞。以ELISA间接法筛选地高辛特异性抗体分泌阳性的杂交瘤克隆,并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化。所获杂交瘤细胞系经扩大培养、液氮冻存、注入BALB/c小鼠腹腔制备MAb腹水,并测定MAb的特异性、MAb与地高辛、洋地黄毒甙、毛花强心丙、毒毛旋花子甙K和  相似文献   

8.
产生抗单纯疱疹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SV-1 SM44株免疫C×S/1小鼠的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O融合,经HAT选择培养,细胞融合率为100%。ELISA筛选后获得53孔产生抗HSV抗体的杂交瘤阳性孔。对1A12,2A8,1G8,1D10,2C5 5株细胞系用有限稀释法做2~5次克隆化,阳性克隆率均达到100%。杂交瘤细胞系经连续传代培养4个月,仍能稳定产生单克隆抗体,冻存的细胞系经复苏后亦能稳定产生抗体。应用ELISA及IF试验证明,5种单克隆抗体均与HSV-1和HSV-2标准株呈特异性反应。ELISA测定,杂交瘤培养上清抗体效价为10~(-2)~10~(-3),制备免疫腹水效价为10~(-4)~10~(-7)。5种单克隆抗体与EBV,CMV,JEV和HFRSV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功能分类基因芯片技术,分析高、低剂量全身照射对小鼠胸腺细胞中Th1、Th2及Th3/Tr1各亚型功能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探讨辐射免疫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健康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0.075 Gy)、高剂量组(2.0 Gy)和假照组,于照射后16 h处死小鼠取胸腺组织,应用细胞因子与炎症反应PCR芯片技术进行Th1-Th2-Th3功能分类芯片分析.结果 低剂量(0.075 Gy)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胸腺细胞中有8个基因表达上调,5个基因表达下调;高剂量(2.0 Gy)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胸腺细胞中有54个基因表达上调,3个基因表达下调.具体有Th型细胞相关基因、Th2型细胞相关基因、Th3/Tr1型细胞相关基因、Th1/Th2型免疫应答基因以及转录因子相关基因.其中,低剂量辐射诱导胸腺中的Th1型细胞相关基因Stat4和Socs1的表达上调,而对Th2型和Th3/Tr型细胞相关基因IL-4ra、Cebpb、Gata3及Tgfb3下调,最终导致Th1型免疫应答基因Sftpd上调.高剂量辐射均可诱导Th1、Th2和Th3/Tr型细胞相关基因的上调,但Th1型免疫应答基因表达无变化,而Th2型免疫应答相关基因Cd86、IL-18、IL-10以及Irf4上调.结论 低剂量辐射诱导Th1型免疫应答,而高剂量辐射诱导Th2型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0.
以纯化的鸡蛋黄IgG(IgY)为免疫原,免疫BAC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Sp/o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EIISA筛选,3次克隆化后,获得2株能稳定分泌抗IgY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IGII和3A6.用琼脂双扩散法鉴定,两者均为IgG_1亚类.特异性鉴定表明,IGII和3A6两株单克隆抗体均与鸡血清IgG及鸡蛋黄IgG起强反应,而不与鸭蛋黄、鹌鹑蛋黄、小鼠血清、大鼠血清、兔血清、羊血清、马血清,以及人血清的IgG起反应.IGII与3A6的腹水效价分别为3.1×10~(-6)和6.4×10~(-6).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骨髓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再障免疫抑制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48例分别接受常规和常规联合免疫抑制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T细胞亚群及CD4+/CD8+比值,将患者分为比值正常型和比值倒置型2个免疫亚型,分析和比较各亚型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总有效率为62.5%(29/48),常规治疗组有效率(43.2%)显著低于免疫抑制剂治疗组(72.2%,P〈0.05),比值倒置型患者采用免疫抑制治疗时其总有效率(89.3%)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46.4%,P〈0.05)。结论:再障患者存在CD4+/CD8+比值失调,其发病与免疫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状态患者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的临床及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病理或细菌学证实的46例PC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分别对免疫健全和免疫抑制患者的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免疫健全患者临床症状较轻而CT表现较明显,CT像上以结节/肿块、实变影多见;免疫抑制患者临床症状与CT表现一致,CT像上以片状浸润/渗出影、空洞多见。结论 PC的CT表现多样化,病变多见于两下肺;其影像学表现与患者免疫状态有关,免疫健全患者以结节/肿块型为主。CT对PC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导致免疫机能失衡性抑制,从而增加运动员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至今,运动性免疫机能失衡的发生机理、判断指标及干预手段仍处在探索阶段。近年来Th1/Th2淋巴细胞失衡学说成为研究热点,研究发现中小强度运动增加Th1型细胞因子含量,过度运动增加Th2型细胞因子含量同时抑制Th1型淋巴细胞活性。已知运动可通过多种途径使体内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增加,打破自由基与抗氧化系统之间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海高原藏族妇女子宫内膜增殖症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27例藏族妇女子宫内膜增殖病变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7例子宫内膜增殖症的藏族妇女病理分型:单纯型5例,腺囊型12例,腺瘤型4例,不典型增生6例。免疫组化标记测定:60%(17/27)PNET(-),7%(2/27)P53(+),41%(11/27)ER、PR(+)。结论:了解和掌握子宫内膜增殖症的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与内膜腺癌的鉴别,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几种佐剂对不同剂量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小鼠分别用脂质体溴化二甲基双+烷基铵/卵黄卵磷脂和氢氧化铝为佐剂的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疫苗免疫3次,用酶联免疫斑点测定方法观察脾淋巴细胞受丙型肝炎病毒蛋白抗原刺激后细胞因子的产生情况.结果溴化二甲基双+烷基铵/卵黄卵磷脂组产生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较多,用核心、E2或E1/E2刺激,显著高于裸脱氧核糖核酸和氢氧化铝组(P〈0.05).以氢氧化铝为佐剂,用每种脱氧核糖核酸100 μg剂量免疫的小鼠,在受抗原刺激后,其脾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4的能力显著高于相应的裸脱氧核糖核酸组(P<0.05).在多数情况下,接受每种脱氧核糖核酸100 μg剂量的小鼠产生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的能力显著高于接种每种50 μg者 (P〈0.05);与裸脱氧核糖核酸组及溴化二甲基双+烷基铵/卵黄卵磷脂组比较,氢氧化铝组小鼠淋巴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4多于γ-干扰素.结论溴化二甲基双+烷基铵/卵黄卵磷脂对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疫苗有很强的免疫佐剂效应,为Ⅰ型辅助性T细胞佐剂,氢氧化铝是Ⅱ型辅助性T细胞佐剂,可将脱氧核糖核酸疫苗Ⅰ型辅助性T细胞为主的免疫特性转换为以Ⅱ型辅助性T细胞为主,50 μg的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疫苗似乎不能诱导小鼠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X线摄影表现与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5例DCIS患者共514个病灶的资料。根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将全部DCIS病灶分为雌激素受体(ER)阳性型(215个病灶)、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型(282个病灶)和三阴性型(17个病灶)。患者术前均接受X线摄影检查,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分析不同分子分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如病变类型,钙化性病变的钙化形态、分布,乳腺构成及BI-RADS分类情况。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不同分子分型DCIS患者影像表现分布的差异,两两比较时检验水准α采用Bonferroni校正法。结果:ER阳性型44.7%(96/215)表现为阴性或非钙化性病变;HER2阳性型41.1%(116/282)表现为钙化伴肿块/非对称致密/结构扭曲;三阴性型82.4%(14/17)为钙化性病变,包括单纯钙化(7/17)和钙化伴肿块/非对称致密/结构扭曲(7/17)。DCIS HER2阳性型与ER阳性型在病变类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47,P=0.003)。细线样/细小分支状钙化(34/201)多见于HER2阳性型,无定形钙化(67/119)多见于ER阳性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98,P<0.001)。团簇状分布钙化(59/119)多见于ER阳性型,线样/段样分布(76/201)多见于HER2阳性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23,P=0.004)。结论:DCIS的X线表现与其病理学免疫组化不同分型有一定关系,认识其X线表现有助于为临床个性化治疗和预后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治疗型HBV基因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治疗型HBV基因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行性 ,自行构建了HBV包膜蛋白前S2 ·S基因及人IL 2和IFN γ融合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质粒 ,并将双质粒融合蛋白作为佐剂组合成治疗型HBV基因疫苗 ,在健康小鼠、HBV转基因 (Tg)小鼠、新西兰兔和恒河猴体内进行了免疫效果试验。结果发现 :①特异性CTL活性提高 ;②对HBsAg特异性T细胞增殖能力提高 ,HBsAg 3 0 μg /ml对pcS2 ·S免疫的小鼠脾细胞的刺激指数 (SI =5 6± 0 9)明显较空白质粒pcDNA3 1组 (SI =2 0± 0 5 )为高 (P <0 0 1) ,免疫组的IL 2 /IFN γ分泌水平为 (2 2 6 3± 41 0 5pg/ml) /(5 1 1± 7 7pg/ml) ,明显较空白组的 (69 0± 2 2 1pg/ml) /(0 9± 0 7pg/ml)为高 (P <0 0 1) ;③HBV基因疫苗免疫健康小鼠局部引流淋巴结中DCs的诱导HBsAg致敏T细胞增殖指数 (4 2 0 )较pcDNA3 1组 (2 5 5 )为高 ;⑤用在体电脉冲法注射治疗型HBV基因疫苗后 ,检测血清抗 HBs水平 ,无论是小鼠、兔还是猴均有明显提高。提示该治疗型HBV基因疫苗能较好地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 ,为其治疗HBV感染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的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影像学征象及表观扩散系数(ADC)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就诊并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查证实的138例乳腺癌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7~71(56.1±5.6)岁。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乳腺常规MRI扫描,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析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的DCE-MRI特征;测量 ADC并分析其特点。术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将乳腺癌分为不同分子亚型。采用卡方检验或 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DCE-MRI特征与乳腺癌分子亚型的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分子亚型的ADC。 结果 138 例乳腺癌患者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结果显示, Luminal A 型 14 例 、 Luminal B 型 62 例、HER-2 过表达型 33 例、基底细胞样型 29 例。4种乳腺癌分子亚型中,基底细胞样型较其他3种类型体积大( χ2=0.70、15.21、6.87,均P<0.01);Luminal A型多边缘光滑,其他3种类型边缘多不规则( χ2=26.41、7.23、7.88,均P<0.01);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多呈边缘强化,而Luminal A型乳腺癌多呈均匀强化,且其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曲线(TIC)类型以Ⅱ型居多,其他3种类型的TIC类型以Ⅲ型为主( χ2=12.325,P<0.01)。所有患者病灶的ADC为(0.497×10?3~1.367×10?3)mm2/s[(0.865±0.021)×10?3 mm2/s]。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的ADC最高[(1.023±0.027)×10?3 mm2/s],基底细胞样型和Luminal A型乳腺癌次之[(0.957±0.025)×10?3 mm2/s和(0.902±0.033)×10?3 mm2/s],Luminal B型乳腺癌最低[(0.852±0.013)×10?3 mm2/s]。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的ADC与基底细胞样型及Luminal B型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80、12.40,均P<0.01),Luminal B型与Luminal A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50,P<0.01)。 结论 乳腺癌各分子亚型的DCE-MRI影像学征象及ADC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乳腺癌患者术前预测、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晖  李强  钟森  任红  邓存良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32(3):229-230,244
目的 观察结核分枝杆菌Mtb8.4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联合免疫小鼠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 15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Mtb8.4基因疫苗 hIL-12质粒组(联合免疫组)、Mtb8.4基因疫苗组、卡介苗(BCG)组、空载体组和PBS组,基因疫苗、空载体和PBS经肌内注射法免疫各组小鼠,每隔3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BCG组经尾部皮下注射1×106 CFU BCG免疫1次.ELISA法检测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免疫小鼠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结果 联合免疫组能诱导较强的抗原特异性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和IL-2水平(分别为1 493.340±8.128pg/ml、747.489±48.676pg/ml)显著高于Mtb8.4基因疫苗组,与BCG组相当,IL-4分泌减少,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增强.结论 hIL-12表达质粒能够增强Mtb8.4基因疫苗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淀粉样蛋白Aβ作为免疫靶标,优化阿尔茨海默病多肽B细胞表位疫苗。方法化学合成人Aβ1-42多肽、含B细胞表位的Aβ1-15多肽、含两个B细胞表位及一个辅助T细胞表位PADRE的多肽Aβ(1-15)2-PADRE及含13个氨基酸的PADRE。以上4种多肽免疫普通BALB/c小鼠,ELISA试验比较免疫后的小鼠血清抗体水平和亚型,点杂交分析其与不同状态Aβ的结合免疫特性。结果 Aβ(1-15)2-PADRE组免疫后诱导产生了良好的免疫效果,100μg组4次免疫后其抗体滴度可以达到1∶3500;抗体亚型分析后得知,其主要产生IgG1型抗体,免疫反应完全偏向于Th2型,其免疫血清可与不同状态Aβ的结合免疫特性不同。结论辅助T细胞表位PADRE增强了B细胞表位Aβ1-15的免疫效果,并且其免疫血清抗体与Aβ寡聚体结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