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一、选地整地 1.选地 选择土地肥沃、宿根性杂草少、有排灌条件的黑油砂土地或砂壤地种植甘草。前茬最好是玉米、小麦、瓜菜类熟地,不能选择杂草多的荒地、干旱地、涝洼地、盐碱地种植甘草,即使种了也长不好。  相似文献   

2.
天津大港区中塘镇刘塘庄土地属盐碱地,粮食种植效益不高,却适合种植甘草。目前国际市场甘草需求量非常大,销售价格持续攀高,而我国天然甘草面积逐年减少,国家鼓励人工种植。针对这种情况,该村专门成立英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200万元,一期建成了千亩甘草种植基地,并采取“公司加农户”方式,由公司提供籽种、成苗和生产管理技术,最后全部回收所产药材并与药材公司签订收购合同。为增加甘草附加值,该村还将进行甘草系列产品开发,对甘草进行深加工,大力开发生产甘草高、精、新系列产品。 按照发展规划,预计到2005年,刘塘庄甘草种植面积将达到…  相似文献   

3.
以建立高品质甘草林下规范化生态种植技术体系为指导,探索甘草林下生态种植的技术体系核心问题与关键技术,并进一步探讨了甘草产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实地调研对甘草生态种植的问题与现状进行归纳整理,对不同产地甘草种子种苗进行质量评价,对甘草生产过程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在传统大田种植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修正。研究结果表明,“国甘1号”“蒙种2代”和新疆北屯的甘草可作为科尔沁地区的优质种源。推进甘草种植过程机械化可缓解甘草规模化产业生产劳动力缺乏,提升产地加工水平。在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处理下,甘草适宜种植密度为20~25 cm,适宜底肥为有机肥,可追施一定量的钾肥和磷肥。甘草林下规范化生态种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甘草种植侵占农田、与退耕还林政策冲突等问题,是甘草增产增效的有效手段。同时,推动甘草产地初加工的发展,对打造甘草产业生态化、信息化和品牌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甘草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等省区。其中新疆分布面积、产量居首位,且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是我国甘草规模化发展的适宜产区之一。本文介绍了新疆甘草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关键技术的研究历程与成果,为甘草规模化种植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对实现新疆甘草种植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甘草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等省区.其中新疆分布面积、产量居首位,且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是我国甘草规模化发展的适宜产区之一.本文介绍了新疆甘草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关键技术的研究历程与成果,为甘草规模化种植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对实现新疆甘草种植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药公司人工种植甘草获得成功。目前,已种植甘草约333hm^2,推广种植667hm^2,并形成了甘草种植、加工、开发等产业化链条,在获得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保护边疆生态环境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甘草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张应昌 《中草药》1995,26(6):314-318
通过对我国北方地区甘草生境的调查,又对甘草种子的处理技术、种植技术、田间管理、天然甘草与人工甘草药效分析、苗根裁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等方面做了较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种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采集了3个不同主产区32批种植或野生乌拉尔甘草药材,采用指纹图谱、LC-TOF/MS及HPLC多指标成分分析结合模式识别(PCA和OPLS-DA)对不同主产地甘草样品水溶性特征组分进行差异性分析。32批次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 903~0. 999,相似度较高;采用模式识别可以将甘肃、新疆种植药材与内蒙古种植药材及野生药材进行区分,进一步以LCTOF/MS及对照品对照鉴定了指纹图谱中31个共有峰成分,并对其中4个黄酮苷及5个三萜皂苷特征组分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个产区种植甘草药材中5个三萜皂苷总含量差异不明显,但4个黄酮苷总含量呈现出内蒙古甘肃≈新疆的趋势(P0. 05),而野生药材与种植药材相比4个黄酮苷及5个三萜皂苷总含量均有显著提升(P0. 01);其中,甘肃与新疆种植药材在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皂苷A_3、22β-乙酰甘草酸及乌拉尔皂苷B上的含量均要低于内蒙古地区种植药材,但主要指标性成分甘草酸在3个产区药材中含量差异并不明显,而在内蒙古产区内的野生药材比种植药材在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皂苷A_3、甘草皂苷G_2及甘草酸含量上均有显著升高。多指标成分定性/定量分析结合模式识别能有效评价不同区域种植及野生甘草的质量,有助于深入了解不同区域甘草的现状,可为甘草的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宁夏甘草种植基地的环境与药材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及其分析方法标准和相关的文献方法对宁夏种植甘草基地规划区的土壤环境、水资源环境、空气环境和甘草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宁夏甘草种植基地环境与药材质量评价,土壤环境质量达国家GBl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灌溉水质质量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5084-92)的二级标准;空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和GB9173-1988《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甘草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00版规定用HPLC图谱法测定甘草酸类及甘草黄铜类化合物的含量标准。结论宁夏甘草种植基地环境质量和甘草质量良好,符合GAP绿色药材种植环境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0.
HPLC法测定种植甘草中甘草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生长期人工种植甘草中甘草酸等指标进行了跟踪测定,以此探讨甘草人工规范化种植的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1.
干旱胁迫对甘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研究干旱胁迫对甘草生长的影响及其抗旱性。方法 :采用土壤干旱胁迫处理二年生甘草 60d ,测定地上茎叶和地下根及根茎各生长指标以及生物量。结果 :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 ,甘草地上地下各器官生长均受到抑制 ,但对地上器官的生长抑制更加明显。结论 :干旱胁迫对甘草生长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器官特异性 ,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 50%的干旱条件下 ,人工种植甘草的产量和质量可兼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乌拉尔甘草的产量、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方法:田间观察记录甘草地上部分生长发育特性,刻度尺测量甘草根长和根粗,称重法测量甘草干物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结果:--年生甘肃民勤栽培乌拉尔甘草的产量最高,其次是内蒙古杭锦旗乌拉尔甘草,民勤野生乌拉尔甘草的干重最低,仅为栽培甘草的80%多;甘草酸含量也是甘肃民勤栽培乌拉尔甘草的最高,达到1.79%;甘草苷含量则是民勤野生乌拉尔甘草最高为O.8%多。结论:甘肃民勤栽培乌拉尔甘草产量和甘草酸含量较高,可以作为选育高产、高甘草酸含量甘草品种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3.
伊克昭盟甘草生态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冯全民  成树春 《中药材》1996,19(2):58-62
作者调查了生长在内蒙古伊克昭盟境内的沙地、梁地、滩地三种生境类型甘草Glycyrrhizauralensls Fisch的生态。由于生境类型不同,其甘草形态、生态、生理和性状等方面产生了变化,形成不同的生态型,可为甘草的选种、育种、引种栽培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甘草非药用部位总黄酮、总皂苷的积累动态及外源硅对其非药用部位总黄酮、总皂苷积累的影响效应,为甘草药用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栽培甘草植株,在其生长周 期内动态采集甘草非药用部位,采用UV-Vis法测定甘草非药用部位中总黄酮、总皂苷含量。结果:甘草叶中总 黄酮、总皂苷含量显著高于茎中。甘草茎中总黄酮含量在生长周期呈“V”型变化规律,而叶中总黄酮含量呈倒 “V”型。不同浓度外源硅明显提高了不同采样时期甘草茎、叶中总黄酮、总皂苷含量,且这种促进效应的大小 因采样时期、采样部位和硅浓度不同而异。综合而言,0.6 g/kg外源硅对总黄酮、总皂苷积累的促进作用最强。 结论:硅对盐胁迫下甘草非药用部位茎、叶中总黄酮、总皂苷的积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甘草密度效应的研究,揭示由各种密度所形成的群体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方法:对不同密度条件下的甘草个体和群体的物候特性、生长状况、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甘草酸含量等进行研究。结果:密度对甘草的物候特性及生长状况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定密度范围内,甘草株高速生期的起止时间随密度增大逐渐提前,速生期持续时间逐渐缩短。甘草个体生物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少,而群体生物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甘草单株根、茎、叶生物量分配比例分别为65.02%,19.55%,15.43%,根、茎、叶生物量的RSD分别为0.57%,0.49%,0.76%。较低密度处理的甘草甘草酸质量分数在0.52%~0.59%,而最高密度处理的甘草甘草酸仅为0.29%。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密度与甘草侧枝和地下茎萌发的时间、复叶上的小叶数量、株高和地径生长量、芦头粗度、侧根数量、单株根和枝叶量、单株生物产量及甘草酸含量成负相关,与甘草群体生物产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钼营养水平对甘草幼苗生长、生物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及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温室中对水培甘草幼苗进行4个不同钼营养水平(0.55,1.1,5.5,11.0mg·L^-1)处理,另设0mg·L^-1为对照组(CK),测定甘草幼苗各器官生物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结果:在钼浓度为5.5mg·L^-1时甘草幼苗的根干、鲜重和根冠比最大,并且此时甘草根、茎和叶中的SOD、POD和CAT3种抗氧化酶的活性最高,表明该浓度较适合甘草幼苗的生长和根干物质的积累,低钼水平或高钼水平都不利于甘草幼苗的生长。然而,1.1mg·L^-1对甘草根中甘草酸的积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CK处理的甘草酸含量最低。结论:适宜的钼浓度对甘草幼苗根干物质和有效成分的积累很重要,并且抗氧化酶活性可以反应甘草幼苗对钼的适应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探寻介于1.1~5.5mg·L^-1、同时满足既能增加甘草根干物质的积累又能提高甘草酸的含量的钼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甘草的近红外光谱识别方法。方法:利用甘草冠层的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数据,运用Wilks’lambda逐步法选择甘草的特征波长,采用Fisher线性判别方法对不同产地的甘草进行识别。结果:利用17个特征波段,不同产地甘草的总正确识别率达到98.3%。结论: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可作为鉴别不同产地甘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遥感技术的甘草资源调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目的以甘草为研究对象,以遥感技术为基础,探索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的方法。方法通过对确定的研究区域进行遥感调查,确定调查的最佳技术方案。结果确定了基于遥感并结合野外抽样的甘草资源调查方法,包括遥感信息源的选择、图象的处理、解译、野外验证等。结论采用中等分辨率的卫星影像ETM(15 m)量测,并计算出甘草分布的面积和蕴藏量,判读精度高于90%,表明该遥感调查方法用于甘草的野生资源调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甘草柠条水浸物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甘草与柠条种间化感作用的研究,揭示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为甘草柠条复合种植模式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甘草和柠条根、茎叶和枯落物的水浸液处理彼此的种子、幼苗和移栽苗。结果:柠条根和茎叶水浸液(1~50 g·L-1)对甘草种子萌发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但影响的程度很小。高质量浓度(50 g·L-1)柠条茎叶水浸液对甘草种子萌发的抑制程度较大。柠条的枯落物、根和茎叶的水浸液对甘草移栽苗的外部生长和内在质量都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甘草根和茎叶的水浸液对柠条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但影响的程度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在试验所采用的水浸液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甘草柠条的种间化感作用不明显,彼此之间没有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NaCl胁迫对甘草生长、生理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以药用植物甘草为材料,采用水培方式培养,以含有不同质量浓度NaCl的营养液对其进行不同强度的盐胁迫处理,分别于胁迫后10,20,30,40 d动态取样,测定甘草的生长、生理指标和甘草酸、甘草苷含量。结果:处理20,30,40 d时,0.6%和0.8%处理组的甘草植株株高、甘草根鲜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处理30,40 d时,0.6%和0.8%处理组的甘草干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处理20 d,0.6%和0.8%处理组的甘草叶片SOD酶活性和叶绿体色素的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30 d,0.6%和0.8%NaCl处理的甘草中甘草酸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20 d和30 d,0.6%,0.8%NaCl处理的甘草苷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NaCl胁迫下,甘草生长受到了抑制,并通过提高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叶绿体色素含量和促进次生代谢产物积累,来提高自身耐盐性,同时也提高了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