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心绞痛患者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对52例心绞痛患者应用葛根素治疗后,观察其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同时检测其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心电图表现改善;同时血浆GSH-PX和SOD活性升高(P〈0.01),血浆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葛根素对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促进机体氧自由基的清除有关。  相似文献   

2.
红花注射液对心绞痛患者氧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对心绞痛患者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4 1例心绞痛患者应用红花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后 ,观察其心绞痛症状缓解及心电图改变情况 ,同时检测其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及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心绞痛患者应用红花注射液治疗后 ,其心绞痛症状缓解 ,心电图表现改善 ,同时血浆GSH -PX 和SOD活性升高 (P均 <0 .0 1 ) ,血浆MDA含量降低 (P <0 .0 5 )。结论 红花注射液对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促进机体氧自由基的清除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活心方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氧自由基、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影响。方法:6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加载组33例,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均予西药规范治疗,中药加载组加用活心方。检测两组患者的血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SOD和GSH-PX均显著增高(P<0.01),MDA和FABP显著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中药加载组患者经活心方加减治疗后SOD(111.84±26.38vs88.56±39.11,P<0.01)和GSH-PX(283.92±60.80vs250.70±41.99,P<0.05)活性均明显升高,而MDA水平(31.25±12.23vs37.72±7.08,P<0.05)和FABP(31.29±5.17vs37.25±6.28,P<0.01)水平则明显降低。结论:活心方可改善SAP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玉液合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硬化作用机制。方法将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玉液合剂口服,观察治疗前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SOD、GSH-PX、MDA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空腹血糖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升高SOD、GSH-PX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均0.05),在降低MDA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玉液合剂不但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而且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MDA水平,同时能够升高血清SOD、GSH-PX水平,具有抗氧化应激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红红  吴秀美 《新中医》2003,35(7):36-37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缺血性中风及抗氧自由基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1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葛根素注射液4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观察治疗2周后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及实验室指标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糖基化血红蛋白(GHb)等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2组神经功能缺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2组实验室指标中MDA、SO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2组GHb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较单纯应用西药能更好地改善糖尿病合并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其抗氧自由基的作用可能为其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参芪扶正注射液佐治老年心力衰竭疗效观察及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佐治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本院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及心功能指标,血浆MDA、红细胞SOD、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并判定疗效。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HR、SV、CI、PVR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浆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血浆MDA含量降低比对照组明显(P<0.05),SOD活性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药保护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减少氧自由基对细胞膜的损伤,降低纤维蛋白原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关。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从氧化应激角度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用药物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SOD、GSH-PX活力、MDA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MDA水平明显下降,而SOD、GSH-PX活力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患者SOD、GSH-PX活力、MDA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廖泽云  姜锦林  刘红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0):1478-1479
目的:观察古方生脉散口服液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W 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以下简称模型组)和生脉散组,喂饲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灌胃给药4周,测定每组大鼠血脂成分、血液流变指标和氧自由基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明显降低,血液流变学异常;与模型组比较,生脉散组大鼠血浆中TC、TG值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MDA含量减少,SOD及GSH-PX活性增强,血液黏度、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能力明显降低。结论:古方生脉散口服液能够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改善血流状态、清除氧自由基,对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维生素E(VitE)干预维持性血透患者(MHD)氧化应激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53例,口服VitE400mg/d,服用6周,观察用药前后血浆中维生素E及血浆丙二醛(MDA)、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氧化指标以及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选择20名健康者作对照组。结果:给予VitE治疗后,MHD患者,MDA、AOPP、ox-LDL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1,P<0.05),VitE、SOD及GSH-PX活性较治疗前增高(P<0.05,P<0.01,P<0.01),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结论:口服大剂量维生素E(400mg/d)可以改善血透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短期应用大剂量维生素E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容兆宇 《中医研究》2006,19(7):26-28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对照组口服消心痛、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汤,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细胞因子及氧自由基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9.19%,74.29%;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2.97%,45.71%。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二醛(MDA)含量较治疗前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IL-6、TNF-α、SOD、MDA含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6、TNF-α、SOD、MDA含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能降低IL-6、TNF-α、MDA含量,升高SOD。认为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与其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分泌、促进机体氧自由基清除有关。  相似文献   

11.
Liu CZ  Lei B 《针刺研究》2012,37(1):38-40, 58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多重复合应激法制备大鼠CFS模型。针刺组针刺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留针20min,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休息3d后行下一疗程,共3个疗程。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二硫基双硝基苯甲酸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SOD、GSH-PX活性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针刺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低于模型组(P<0.01),SOD、GSH-PX活性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针刺可提高CFS大鼠抗氧化能力,针刺治疗CFS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大鼠氧自由基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2.
肠安康胶囊对实验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肠安康胶囊(黄芪、黄连、金银花等)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理.方法: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溶液大鼠灌肠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一周后给予治疗药物,连续14d.造模第21天,观察大鼠结肠大体和病理组织学损伤情况,并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或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大体评分、病理组织学和生化指标表明模型复制成功,肠安康胶囊明显改善上述指标,并显著降低MPO、NO、MDA的活性或含量,升高SOD、GSH-PX、CAT的活性.结论:肠安康胶囊通过抗氧自由基损伤,抑制NO的生成,减少炎细胞浸润,对溃疡性结肠炎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强心饮对阿霉素所致心肌病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即分为6组,除空白组外,均采用尾静脉每周注射阿霉素2mg/kg,共6周制备心肌病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治疗组同时分别给予强心饮高、中、低剂量,西药对照组给予培哚普利。治疗结束后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检测心衰血浆大鼠脑钠素(BNP)、心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心肌病理检查。结果:经阿霉素慢性心肌毒性损伤后,MDA含量增高,GSH-PX、SOD活性降低;而强心饮治疗组的LVEF和FS均较模型组高,且心肌MDA含量降低,GSH-PX、SOD活性升高。结论:强心饮具有抗氧化作用,针对阿霉素所引起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益气活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采用益气活瘀法制成的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20例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同时观察其对血小板聚集性、血栓素B_2、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剂(PAI)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及心电图、血流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益气活瘀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05),对气虚血瘀、气血两虚型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血小板功能和纤溶活性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0.01);明显提高血清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心电图及血流变情况均有明显改善。由此说明益气活瘀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醒脑增智方对AD鼠GSH-PX、SOD、MDA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醒脑增智方改善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lCl3中毒法制成AD大鼠模型,连续治疗30d。分别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动物行为学的改变,测定各组动物脑组织中GSH-PX、SOD、MDA的水平。结果:模型大鼠学习、记忆明显改善(P<0.01);GSH-PX、SOD活性明显提高,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醒脑增智方能够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对AD有一定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AD鼠脑组织中GSH-PH、SOD活性,清除自由基,减少脑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气舒肝汤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清中SOD、CAT、GSH-PX、MDA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1、2期ISH肝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服用益气舒肝汤,对照组40例服用非洛地平,治疗4周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血压变化和治疗前后血清SOD、CAT、GSH-PX、MDA水平.同时以20例正常健康人做治疗前对照.结果:治疗前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SOD、CAT、GSH-PX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MDA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SOD、CAT、GSH-PX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MD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ISH肝气虚证患者在接受益气舒肝汤治疗后SOD、CAT、GSH-PX活性明显增高,MDA含量下降,效果优于非洛地平,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中医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我院自拟中医方剂,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心绞痛临床疗效、心电图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及血浆SOD、hs-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SOD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我院自拟中药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程度、改善心电图表现,同时升高患者血浆中的SOD活性、抗炎症反应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刘洋  彭玉清  葛辛  杨婷  李壮 《北京中医药》2019,38(2):140-142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单盲、阳性药对照的方法,将60例CF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健脾益肾中药,对照组给予西药,2组均治疗6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体内氧自由基代谢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SOD、GSH-Px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MDA、CAT、LPO含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健脾益肾法对CFS患者自由基损伤有抑制作用,可加速体内自由基清除,改善患者疲劳症状。  相似文献   

19.
卢峻  陈英松  阿古拉  图娅 《针刺研究》2007,32(3):167-169
目的:通过对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探讨蒙医温针疗法对疲劳大鼠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温针组,每组11只。采用21 d力竭游泳方式制作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温针组取蒙医“顶会”和“心穴”,使用MLY-Ⅰ型蒙医疗术温针仪进行温针,每隔2 d治疗1次,每次15 min,共7次。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和活性;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观察末次运动后24 h大鼠肝组织中MDA、GSH、GSH-PX和SOD的变化。结果:①模型组MD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温针组MD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模型组GSH和GSH-PX含量及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性降低(P<0.01);温针组GSH和GSH-PX含量及活性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0.05)。③模型组SOD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温针组SOD活性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增高(P<0.01)。结论:蒙医温针疗法可以通过提高肝组织内的抗自由基氧化酶活性,发挥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五味子对小鼠因注射醋酸可的松导致血清中氧化与抗氧化平衡紊乱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小鼠98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华中五味子小、大剂量组,北五味子小、大剂量组,维生素E对照组。除生理盐水组外其余6组小鼠,连续4dim醋酸氢化可的松,导致血清中氧化与抗氧化平衡紊乱,模型成功后治疗药物ig21d,检测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活性氧(OFR)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中SOD、GSH-PX活性降低,MDA、OFR含量升高,与正常组比较P<0.01;用五味子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SOD、GSH-PX活性升高,MDA、OFR含量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北五味子与甘肃产华中五味子之间作用效果相似(P>0.05)。结论:五味子通过对小鼠血清中GSH-PX和SOD活性、MDA和OFR含量的影响,对实验性醋酸可的松导致小鼠氧化-抗氧化平衡紊乱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