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Ligasure联合单极电凝钩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Ligasure联合单极电凝钩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7例与同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后发热、切口感染、术后出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后发热、切口感染、术后出院时间均比开腹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Ligasure联合单极电凝钩可顺利完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较常规开腹手术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发热患者少,切口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Ligasure与PK刀联合在腹腔镜子宫次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邓娃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794-1795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次宫切除中Ligasure与pk刀联合的应用价值。方法腹腔镜下使用Ligasure与pk刀联合行子宫次全切除38例为观察组;使用双极电凝和单极联合行子宫次全切除38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使用Ligasure和pk刀联合优于双极电凝和单极联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全切术中应用Ligasure的临床价值、安全性. 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我院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全切术138例,应用ligsure组62例和常规缝扎组76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随诊情况. 结果 138例阴式子宫全切中137例均获成功,1例缝扎组打开后腹膜困难中转开腹,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应用ligasure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病率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 结论 Ligasure在非脱垂阴式子宫全切术中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大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对子宫增大为12~17周需行全子宫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改良组(58例)采用改良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常规组(50例)行常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日、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中转开腹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改良组全部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无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常规组中转开腹率为16%(8/50),并发症发生率为8%(4/50),其中术后输尿管瘘1例,晚期阴道残端出血3例,两组术后住院日、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腹腔镜大子宫切除术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在腹腔镜下进行全子宫切除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子宫肌瘤患者 3 0例 ,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 ,随机分为三组 ,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组 10例 ,单独应用超声刀组 10例 ,单独应用双极电凝组 10例。比较三组间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术后排气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组在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单独超声刀组、双极电凝组 ;在术后排气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方面 ,三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 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切除子宫安全可靠 ,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50例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就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腹腔镜组长于开腹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腹腔镜组短于开腹组.术后病率腹腔镜组低于开腹组.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无差别.结论 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术后恢复快,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但与开腹组相比手术时间长.随着手术技能的提高、经验的积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将越来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超声刀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腹腔镜下进行全子宫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随机分为两组,超声刀应用组40例,双极电凝应用组40例。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超声刀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双极电凝组;在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切除子宫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筋膜外全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筋膜外全子宫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患者以随机方式分为腹腔镜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组(A组)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组(B组),比较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病率、术后并术发症.结果 腹腔镜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组(A组)手术时间与开腹组(B组)相当,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开腹组(B组),腹腔镜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组(A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B组),腹腔镜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组(A组) 的术后病率低于开腹组(B组),两组均无术后并术发症.结论 腹腔镜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副损伤小,术后膀胱直肠功能及盆底组织不受影响,可防止宫颈癌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次全切除大子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8例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同期100例有同样适应证的患者行腹式子宫次全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病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1),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低于开腹组(P〈0.01)。结论大子宫腹腔镜下次全切除术术式微创,对腹腔干扰小,术后病率低,安全可行,适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刘守燕 《中外医疗》2012,31(8):67-67
目的探讨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Ligasure)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8月应用Ligasure实施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手术58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 Ligasure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无术中副损伤及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应用Ligasure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操作简便、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宫颈癌的可行性、优点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24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行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手术并发症、术后病检、留置尿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补充治疗间隔时间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64例顺利完成60例,成功率93.75%,中转开腹4例;与60例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补充治疗间隔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都优于开腹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在切除淋巴结数目、术后病理与开腹手术方面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宫颈癌安全可行、适应证与开腹手术相同,较开腹手术出血少,用时短,术后恢复快,不影响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患者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并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60例做对比分析,观察两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生素运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别。结果:所有腹腔镜手术全部在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无1例发生并发症,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抗生素运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开腹手术组3例发生伤口脂肪液化,延期愈合。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抗生素运用时间短、肛门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杯状举宫器联合Ligasure在免气腹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有手术指征的子宫肌瘤56例,其中运用杯状举宫器联合Ligasure在免气腹腹腔镜下行子宫全切33例(实验组),用举宫棒联合双极电凝在免气腹腹腔镜下行同样手术23例(对照组),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肛门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并发症少。结论杯状举宫器联合Ligasure的免气腹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适于临床广泛开展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於莉英  王菊芳  张桂宝 《浙江医学》2017,39(17):1462-1464,1468
目的对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两种子宫动静脉处理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早期开展的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子宫动静脉上行支予双极电凝后切断的28例[电凝组,子宫大小如孕(70.0±11.94)d]和子宫动静脉上行支予0/Ⅰ肠线路德结套扎宫颈处理组27例[套扎组,子宫大小如孕(86.3±9.26)d],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等各项指标。结果55例患者子宫次全切除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经过顺利,无中转开腹者,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良性病变。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所有患者均无特殊不适主诉,B超及妇科二合诊检查也无异常发现。结论套扎宫颈阻断子宫动静脉上行支的方法手术操作比较简便,比较适用于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初学者及子宫较大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技巧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至2011年3月在该院妇科行腹腔镜下大子宫次全切除术35例(A组)与开腹大子宫次全切除术30例(B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使用镇痛药例数及住院时间、费用等情况。结果两组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70 4),但A组手术时间较B组长(P=0.003 0),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例数、住院天数均少于B组,两组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子宫大于12孕周的患者不是腹腔镜手术的绝对禁忌证,只要操作技巧熟练,腹腔镜下大子宫全切除术仍然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60例分析及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海伟 《当代医学》2011,17(3):87-8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LH)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9月60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和并发症防治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 60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全子宫切除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效果满意。手术时间(105.6±10.3)min;手术出血量(110.3±30.5)ml;肛门排气时间(26.2±12.4)h;抗生素应用时间(4.1±0.7)d,术后镇痛率为6.0%,住院时间(6.5±0.9)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结论基层医院认真掌握手术适应证,并注意手术操作方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开展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0例子宫肌瘤患者,40例行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40例行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停留尿管时间、术后腹痛消失时间、住院天数。结果40例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比开腹子宫全切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手术,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停留尿管时间、术后腹痛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开腹手术,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较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有明显的优势,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Ligasure)与普通双极电凝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80例子宫肌瘤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40例使用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凝固闭合卵巢和子宫血管,另外40例使用普通双极电凝术凝固闭合卵巢和子宫血管,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近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凝固和闭合〈3 mm管径的血管,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凝固、闭合3~5 mm直径的子宫、卵巢血管,Ligasure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双极电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gasure、普通双极电凝均能安全、有效地凝固〈3 mm直径的血管,但在结扎速凝固闭合3~5 mm的较大血管时,使用Ligasure更安全、更有效,能减少出血量及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单双极电凝止血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术,观察组术中采取单双极电凝止血,对照组术中采取单极电凝止血。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恢复时间、手术时长)变化情况、并发症,并于术后6个月随访两组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术后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98%,低于对照组的23.25%(P<0.05);术前、术后6个月两组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双极电凝止血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患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与腹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06月至2015年10月12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病例(腹腔镜组),与随机抽取的开腹同类手术120例病例(开腹组)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手术相关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并发症等。结果行腹腔镜手术的120例病人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组在平均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保留导尿管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别。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可达到开腹手术的效果,并且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晰、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