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芩、板蓝根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药物对小儿咳嗽的疗效。方法:将门诊就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治疗组以清热解毒药物黄芩、板蓝根为主药结合临床辨证施治,对照组利用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治疗组药物组成黄芩、板蓝根,风寒咳嗽加紫苑、冬花,风热咳嗽加银花、连翘,痰湿咳嗽加陈皮,热痰加川贝母、地龙、桑白皮、瓜蒌,寒痰加桔梗、白前、半夏,久咳加批把叶,痰热闭肺加麻黄、生石膏、杏仁。对照组利用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以治疗1星期为限,判断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对照组有效率为8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率60%,对照组治愈率3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清热解毒药物对小儿咳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流感1号治疗流行性感冒9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清热解毒中药配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流感 1号 (银花、连翘、石膏、柴胡、黄芩、板蓝根等 )治疗本病 96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1 .98% ,对照组总有效率 60 .68% ;。两组疗效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 P<0 .0 1 )。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具有退热 ,缓解症状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张艳丽  冯均信 《陕西中医》2002,23(9):791-791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中成药和美口服液 (组方 :生石膏、金银花、龙胆、栀子、甜地丁、黄芩、连翘、板蓝根等 )内服 ,外用与阿莫西林口服 ,本病 40例 ,并设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 89.1 % ,对照组总有效率 66.7% ,两组相比较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 P<0 .5 )。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能明显地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清开灵软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向阳  辛军善 《陕西中医》2007,28(8):941-942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类中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清开灵软胶囊(板蓝根、栀子、珍珠母、胆酸、猪去氧胆酸、黄芩甙、水牛角、金银花)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0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相似文献   

5.
韦坚 《广西中医药》2005,28(1):27-27
目的 :观察维生素C注射液合板蓝根注射液湿敷为主治疗轻型口疮的疗效。方法 :治疗时治疗组分别用维生素C注射液和板蓝根注射液交替湿敷在口疮溃疡面上 ,每天3-5次 ;对照组使用口服维生素和淡盐水含漱方法。均配合辨证服用中药。3天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80例中 ,痊愈68例 ,显效12例 ,显效率100%。对照组40例中 ,痊愈22例 ,显效10例 ,好转6例 ,无效2例 ,显效率80%。两组疗效差异十分显著 (P<0.01)。结论 :维生素C注射液合板蓝根注射液湿敷为主配合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轻型口疮疗效较服用维生素、中医辨证施治和淡盐水含漱者为优。  相似文献   

6.
许费昀  黄子慧 《陕西中医》2012,(11):1504-1505
目的:观察消腮茶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化脓性腮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消腮茶(金银花、板蓝根、黄芩、蒲公英、天花粉、柴胡、赤芍、薄荷、陈皮)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症候改善情况及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各项炎症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37%优于对照组84.21%(P<0.05);治疗组复发率5.41%显著低于对照组37.5%(P<0.01);两组治疗后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降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WBC、ESR及hs-CRP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降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腮茶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三拗汤纳米贴治疗小儿咳嗽的疗效。方法:将咳嗽患儿(西医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拗汤纳米贴穴位敷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2.3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第3天、第6天,对照组与治疗组主症积分差值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天数治疗组5.42 d,对照组6.28 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三拗汤纳米贴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咳嗽在总有效率、主症积分变化、住院天数方面疗效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排刺法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3例小儿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给予排刺法治疗;对照组57例给予口服小儿咳喘灵口服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刺法与口服小儿咳喘灵口服液治疗小儿咳嗽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前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咳痰等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养阴清肺汤配合清开灵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养阴清肺类中药配合清开灵超声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养阴清肺汤(玄参、麦冬、生地、薄荷、川贝、百部等)配合清开灵(胆酸、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金银花、板蓝根、黄芩苷等)治疗本病31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养阴清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气祛风汤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82例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补气祛风汤为主随症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孟鲁司特纳口服,均治疗28d为1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41例中,临床治愈20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41例中,临床治愈17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37%。两组疗效比较有差异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气祛风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黄秀君 《新中医》2015,47(10):141-143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辅助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将72例咳喘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予沙美特罗气雾剂与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玉屏风散治疗,疗程为2月。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症状与体征评分、不良反应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1%,对照组为6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主症及次症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主症及次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玉屏风散辅助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可提高疗效,有助于症状的改善,并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加味止嗽散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3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疏风宣肺,解痉止咳类中药配伍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加味止嗽散(百部、紫菀、白前、陈皮、桔梗、炙麻黄、蝉蜕、地龙、当归、太子参、甘草)治疗,并设31例为对照组,利用安茶碱对照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3%,对照组77.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符合条件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口服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30/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每千克体重潮气量(VT/kg)、达峰容积比(VPEF/VE)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肺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周秀英  梁刚  王德文 《新中医》2005,37(7):61-6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应用常规西医内科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柴芩蓝军汤(处方:柴胡、黄芩、板蓝根、大青叶、大黄、石膏、茵陈、葛根、连翘、蝉蜕、竹叶、生甘草)。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平均退热时间及主要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显效率治疗组72.9%,对照组为43.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平均退热时间及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高热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6.
成立  许文忠  孙福军 《陕西中医》2005,26(12):1272-1273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类中药配伍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抗感汤(桑白皮、地骨皮、生石膏、寒水石、黄芩、水牛角等)治疗本病68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64%,对照组总有效率81.67%,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抗感汤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退热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王冠  刘杰 《亚太传统医药》2013,9(4):130-131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3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仅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汤,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8%、69.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分别为(6.9±2.7)d、(11.9±5.5)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是一种治疗该病的有效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董兰景 《陕西中医》2012,33(8):959-960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类中药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清开灵注射液(胆酸、珍珠丹(粉)、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金银花)配合西药(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本病10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8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缓解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红 《陕西中医》2007,28(10):1290-1291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类中药配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再配合益气养阴方(黄芪、白参、麦冬、生地、丹参、板蓝根等),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改变。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6%,明显高于对照组77.1%(P<0.05)。治疗组对主要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孟海平  梁朝霞 《陕西中医》2009,30(12):1624-1626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类中药配合西药进行上颌窦腔冲洗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清开灵注射液(黄芩、金银花、板蓝根、水牛角、栀子、牛黄等)结合西药(地塞米松)治疗本病75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