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肠道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11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4%(P0.05);观察组治疗后炎性因子IL-10高于对照组,IL-6、IL-8、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肠道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拟愈疡汤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省某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3);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愈疡汤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IL-8,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腹痛、腹泻、脓血便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腹痛、腹泻、脓血便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愈疡汤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甲硝唑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反应及疾病活动指数(DAI)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2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硝唑。比较两组炎症反应、DAI评分与医师评估。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两组炎症反应、DAI评分及医师评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IL-4水平高于对照组,IL-1β、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DAI评分及医师评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美沙拉嗪和甲硝唑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炎症反应,优化DAI各项积分,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核工业四一七医院于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8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方法,对照组则采取常规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方法,持续治疗两个月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味芍药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镜下黏膜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美沙拉嗪,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加味芍药汤,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对镜下黏膜病变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观察组镜下黏膜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芍药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优于单一用药,并可显著改善患者镜下黏膜病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免疫功能与肠黏膜屏障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6月-2022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104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美沙拉嗪,观察组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美沙拉嗪,对比临床疗效、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DAI评分及IDBQ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IL-8、TNF-α、SOD、MDA水平相比,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其他三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DAI评分、IDBQ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美沙拉嗪对UC有显著疗效,能明显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症状,提升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凝结芽孢杆菌联合奥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已确诊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102例,随机分成2组:联合用药组和奥沙拉嗪组,每组51例。联合用药组给予奥沙拉嗪联合凝结芽孢杆菌,奥沙拉嗪组给予奥沙拉嗪。疗程均为8周,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清TNF-α、IL-8和IL-10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用药组UC患者血清TNF-α、IL-8降低水平,IL-10升高水平均较奥沙拉嗪组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凝结芽孢杆菌联合奥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见我院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以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42/44),缓解率为75.0%(3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36/44)和52.3%(23/44),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美沙拉嗪单药治疗,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组合。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6,(9):1207-1208
目的研究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CRP(C反应蛋白)、ESR(血沉)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的102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使用美沙拉嗪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培菲康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CRP(C反应蛋白)、ESR(血沉)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能有效改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CRP、ESR指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龚文亮 《现代保健》2013,(11):17-18
目的:研究探讨惠迪粒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白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15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75例)采用惠迪粒(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对照组(75例)采用柳氮磺胺吡磅敢SASP胎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IL-6、TNF—α水平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惠迪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临床疗效,考虑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中IL-6、TNF—α水平而起作用的,其具体机制尚有待进-步研究完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DXM)抑制哮喘气道炎症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NC)组、哮喘组、丹参组、DXM组、联合用药组,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并分类,HE染色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比例,ELISA检测BALF中IL-4、IL-5含量.结果 与哮喘组比较,药物干预组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率下降(P<0.05,P<0.01),联合用药组下降程度大于丹参组、DXM组(P<0.05).哮喘组呈显著炎症变化,丹参组呈中度炎症变化,DXM组呈轻度炎症变化,联合用药组无炎症改变.与哮喘组比较,药物干预组CD4+CD25+Treg/CD4+T升高(P<0.05),IL4、IL-5含量下降(P<0.05),联合用药组CD4+CD25+ Tree/CD4+T升高程度和IL-4、IL-5下降程度大于丹参组和DXM组(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具有抑制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作用,和DXM联合应用后,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该作用可能和促进CD4+CD25+Treg产生,进而抑制IL-4、IL-5产生,纠正Th1/Th2失衡,最终减轻气道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3.
何美玲 《中国校医》2019,33(12):930
目的 探究孟鲁司特纳联合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濮阳惠民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颗粒治,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31/40)(P<0.05);两组患儿咳嗽消失、喘息消失、哮鸣音消失、体温恢复的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3+、CD8+、CD4+、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4、IFN-γ水平及CR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纳联合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血清CRP、IL-4、IFN-γ水平,提高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大黄牡丹汤联合西药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辽宁中医嘉和医院消化科治疗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促胃肠蠕动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黄牡丹汤加减口服,1剂/d口服。治疗时间为10 d。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Th17、Treg、TNF-α、IL-1和临床有效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Th17、Treg、TNF-α和IL-1表达水平等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大黄牡丹汤联合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柴胡白芍汤灌肠治疗渍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对照组(44例),前者用柴胡白芍汤灌肠,后者用柳氮黄毗吮治疗。结果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柴胡白芍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方法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79.55%,差异具有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柴胡白芍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4例),前者用柴胡白芍汤灌肠,后者用柳氮黄毗吮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79.5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柴胡白芍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细胞)以及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CD25+Treg)表达与HCV RNA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CHC 患者128例,根据HCV RNA水平高低将他们分为HCV RNA阴性组48例,低病毒组40例(HCV RNA<105 IU/mL),高病毒组40例(HCV RNA≥105 IU/mL),另外选取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4组样本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分析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CD4+CD25+Treg表达率在HCV RNA高病毒组、低病毒组、阴性组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3.57±1.87)%、(9.38±1.74)%、(5.95±1.28)%和(5.89±1.1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35.28, P<0.01)。 CD4+CD25+Treg水平随HCV RNA的升高而升高,两者呈正相关(r=0.625, P<0.05)。 CD3+、CD4+及CD4+/CD8+在4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51、28.52和15.51,P均<0.01),其中外周血CD4+百分率及CD4+/CD8+在高病毒组均低于其他3组,在低病毒组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和阴性组(P均<0.05)。结论 CHC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升高与HCV RNA含量正相关,提示它可能参与了HCV感染慢性化的进程;外周血CD4+百分率及CD4+/CD8+随着HCV RNA水平的升高而明显降低,提示病毒复制水平越高,机体免疫抑制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选择9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柳氮磺胺吡啶组(对照组,46例)和高压氧联合柳氮磺胺吡啶组(治疗组,48例).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肠镜下黏膜改变以及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结果 4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和结肠镜下黏膜炎症修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6%、71.7%)、(89.6%、73.9%)](P<0.05)、血清TNF-α和IL-6水平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5.7±6.9、35.2±7.5)ng/L和(12.6 ±2.8、22.8±5.4)ng/L](P<0.05).结论 高压氧能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黏膜炎症;降低血清TNF-α和IL-6水平.  相似文献   

19.
安军涛 《中国校医》2020,34(4):282-283,314
目的探究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11月于某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54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与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中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81.48%),(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与CRP、IL-6、TNF-α水平分别为(8.93±2.36)分、(7.28±3.38)mg/L、(44.08±6.41)pg/mL、(17.41±1.34)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2.28±3.32)分、(15.22±4.85)mg/L、(52.24±7.65)pg/mL、(20.30±2.25)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儿童急性胰腺炎(AP) 细胞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50例AP患儿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对照组(25例)和EEN联合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组(25例)。两组给予抑制胰酶的分泌、制酸、抗感染的同时,胃镜引导下置入鼻饲管至Treitz韧带远端,连续泵入糖盐水、米汤、小百肽等营养物质。治疗组加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疗程为2周。检测第1、7、14天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K细胞相对活性及外周血CD4+/CD8+比值。结果 两组患儿均耐受EEN。两组入院第1天血清IL-1、IL-6和TNF-α水平显著增加,同时NK细胞相对活性及外周血CD4+/CD8+比值显著下降;两组治疗第7天血清IL-1、IL-6和TNF-α水平与第1天比较均显著降低,ω-3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ω-3治疗组NK细胞活性及外周血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血淀粉酶、脂肪酶及APACHE Ⅱ评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 儿童急性胰腺炎应用EEN安全可行,EEN联合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早期可控制急性胰腺炎炎症反应和平衡T细胞的作用,降低细胞因子水平及调节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