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尿微量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检测糖尿病患者尿中的多种微量蛋白来探讨尿微量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免法测定糖尿病患者尿中各种微量蛋白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微量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病程小于5年患者(A组)的尿微量蛋白的含量明显小于病程大于5年患者(B组)。结论:尿微量蛋白测定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性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尿Tamm-Horsfall蛋白(THP),尿免疫球蛋白(IgG)含量。结果 无肾病的糖尿病患者尿Alb、β2-MG,THP、IgG变化不明显(p〉0.05);糖尿病肾病早期(尿白蛋白阴性)Alb、β2-MG、THP、IgG有明显升高(P〈0.05);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阳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Alb、β2-MG、THP、IgG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 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尿白蛋白阴性时,就可以判定糖尿病肾脏受损程度,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正二  姜哲 《吉林医学》2009,30(13):1288-1289
目的:观察尿微量蛋白的测定,探讨尿微量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微量蛋白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结论:尿微量蛋白排泄量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尿微量蛋白测定可为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微量蛋白,探讨其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2型糖尿病病人尿液中微量蛋白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病人尿液中微量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尿微量蛋白排泄量与2型糖尿病病程正相关。结论尿微量蛋白测定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为参照 ,对比检测尿铜蓝蛋白的排泄情况 ,以了解其在青少年 1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青少年 1型糖尿病患者 4 0例 ,肾病综合征对照 2 1例 ,正常青少年对照 6 0例 ,收集 2 4h尿液。放免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 ,ELISA法测定尿铜蓝蛋白。结果 糖尿病和肾病综合征组尿微量白蛋白、铜蓝蛋白较正常对照显著增加 (P <0 .0 5 ) ,糖尿病患者尿铜蓝蛋白排泄异常者占 4 7.5 % ,尿微量白蛋白异常者占 10 % ,尿铜蓝蛋白随病程增高的幅度大于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的幅度。尿铜蓝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HbA1c显著正相关。结论 尿铜蓝蛋白可能是反映青少年 1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更为灵敏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叶琛 《基层医学论坛》2014,(34):4702-4703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的检测结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一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糖尿病的38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38例作为参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尿蛋白与尿微量蛋白检测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尿蛋白阳性患者占23.68%,尿微量蛋白阳性患者占52.63%;参照组中没有发现阳性患者。试验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及各项指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中,尿微量蛋白检测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尿蛋白与尿微量蛋白检验结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将240例糖尿病患者的尿蛋白与尿微量蛋白的检验结果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蛋白含量要比健康人群高.结论想要早期发现并诊断糖尿病要进行检测尿微量蛋白,这是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李茜 《吉林医学》2012,33(16):3386-3387
目的:研究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将80例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选作DM肾病组,将80例诊断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选作DM早期组,再选取相同时间内参加健康检查结果健康的80例选为健康组,对三组患者进行血液、24 h尿液检查,对比所有人的血葡萄糖(Glu)、血尿素(Un)、肌酐(Cr)及尿微量清蛋白(mAlb)的结果。结果:DM早期患者及DM肾病组患者的血葡萄糖、血尿素、肌酐及尿微量清蛋白结果明显高于健康组患者,而DM肾病组患者的血葡萄糖、血尿素、肌酐及尿微量清蛋白结果又明显的高于DM早期组患者,其中以尿微量清蛋白最为突出。结论: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对肾病有着较高的敏感度,可以积极的应用于临床帮助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9.
胡俊谭红  王冬梅 《实用医技》2007,14(33):4557-4558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免疫球蛋白G(IgG)、转铁蛋白(TRF)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把7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尿蛋白阴性和阳性两组,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这两组患者尿的MA、IgG、TRF及RBP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尿蛋白阴性时,尿微量蛋白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尿蛋白定性阳性时,尿微量蛋白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尿蛋白阴性组(P〈0.01)。结论:四种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更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判断其病变部位和损伤程度,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尿微量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性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尿Tamm-Horsfall蛋白(THP),尿免疫球蛋白(IgG)含量。结果:无肾病的糖尿病患者尿Alb、β2-MG,THP、IgG变化不明显(P>0.05);糖尿病肾病早期(尿白蛋白阴性)Alb、β2-MG、THP、IgG有明显升高(P<0.05);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阳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Alb、β2-MG、THP、IgG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尿白蛋白阴性时,就可以判定糖尿病肾脏受损程度,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姜晓  归改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6):1970-1971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清蛋白与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同时检测两组糖尿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24h尿微量清蛋白并比对。结果:两组人群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24h尿微量清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除了正常检测血糖外,还要定期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和尿24h微量清蛋白,以便及早诊治糖尿病肾病和控制糖尿病肾病向终末期发展,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2.
李建萍 《中外医疗》2012,31(33):175+177-175,177
目的探讨尿蛋白及尿微量蛋白检测结果在确诊糖尿病肾病中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前来该院就诊的172例健康体检者,以及172糖尿病患者。并将其分成体检组和糖尿病组。收集所有人尿液,并运用胶体金分别进行准确的尿蛋白及尿微量蛋白mAlb的检测。结果体检组:尿微量蛋白及尿蛋白阳性率均为0;糖尿病组:尿微量蛋白及尿蛋白阳性率各为59.7%和23.1%,糖尿病组的尿微量蛋白阳性率远远高出尿蛋白(P〈0.01)。而在尿蛋白阳性糖尿病患者中,其尿微量蛋白指标也全部高于尿蛋白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对于检测尿蛋白来讲,检测尿微量蛋白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其肾脏损伤程度。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尿微量蛋白的检测结果分析出,若尿蛋白检测呈阳性,其尿微量蛋白含量则一定会远远高出尿蛋白呈阴性者和体检组。由此可见,尿微量蛋白对于提前确诊糖尿病肾病有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测定刘晓惠何兰(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637000)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早期发现对于防治肾脏病变的进展及肾功能恶化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检测了一组尿蛋白定性阴性的糖尿病病人尿中微量蛋白(...  相似文献   

14.
卞红燕 《吉林医学》2015,(4):661-662
目的:探讨胱抑素C与尿微量清蛋白测定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将收治确诊的6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2名正常人作为参考组,对两组被检者的胱抑素C与尿微量清蛋白水平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胱抑素C与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胱抑素C与尿微量清蛋白联合测定敏感度显著高于胱抑素C与尿微量清蛋白的单项测定(P<0.05)。结论:胱抑素C与尿微量清蛋白联合测定能够提高糖尿病肾病检出率,提高诊断准确率,对患者尽早接受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中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并在尿液分析仪上检测蛋白定性试验,以正常健康体检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尿微量白蛋白(mAl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结果: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尿蛋白阳性组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对糖尿病肾病诊断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尿微量蛋白测定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微量蛋白,探讨其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2型糖尿病病人尿液中微量蛋白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病人尿液中微量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尿微量蛋白排泄量与2型糖尿病病程正相关.结论 尿微量蛋白测定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讨论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与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期90例来我院健康体检的健康人为参照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水平,并对三项指标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视黄醇结合蛋白、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蛋白检测的水平值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并且视黄醇结合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独检测的阳性率(P0.05)。结论视黄醇结合蛋白、胱抑素C与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有显著意义,能帮助糖尿病肾病患者尽早确诊。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京慧  丁菊华 《现代医学》2002,30(6):380-381
目的 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探讨其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意义,以指导临床及早期预防。方法 测定157例2型糖尿病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α1-微球蛋白(α1-MG),观察其结果变化。结果 正常白蛋白尿组尿TRF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尿RBP,IgG,α1-MG无明显升高,微量白蛋白尿组尿TRF,RBP,IgG,α1-MG均明显升高,大量白蛋白尿组升高更为显著。结论 尿微量蛋白检测可作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尿铜蓝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该病的病情隐匿, 病程长,因此,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难度.目前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通用标准,但是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阳性率只有20%~30%左右 ,其假阴性一直是人们觅求解决的问题.1995年Masatoshi首次报道在尿微量白蛋白阴性的糖尿病患者中,有50%的人尿铜蓝蛋白高于正常对照组的上限,提示尿铜蓝蛋白的检测可能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有意义.为此,本实验室建立了尿铜蓝蛋白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并与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进行比较,评价其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徐仁根 《中国医药导刊》2012,(12):2147-2148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尿微量蛋白和Ⅳ型胶原蛋白检测的应用研究。方法:06例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为我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间患者,定为糖尿病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6例定为对照组,检查两组患者尿微量蛋白、Ⅳ型胶原蛋白,及RBP/Cr、TRF/Cr、IgG、Alb、α1-MG、β2-MG。结果:两组研究对象IV-C、mAlb/Cr、RBP/Cr、TRF/Cr、IgG、Alb、α1-MG、β2-MG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且糖尿病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尿Ⅳ-C、尿微量蛋白均可以测定是否有糖尿病肾病,但尿Ⅳ-C出现相对要比尿微量蛋白要早,可更早预测是否出现糖尿病肾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